1. 程式人生 > >熊逸《唐詩50講》登高篇 - 學習筆記與感想

熊逸《唐詩50講》登高篇 - 學習筆記與感想

一、登高篇具體內容

  在登高篇中,熊逸老師選擇了6首唐詩,其中杜甫的《登高》是他最為欣賞也最為推薦的一首,認為其代表了唐詩詩歌水平上的巔峰之作。而《登高》也是我們大部分人中學時期的語文教科書上的內容,“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兩句相信我們也是背的滾瓜爛熟不過了。下面是一個思維導圖形式的詩句摘錄,供欣賞:

二、一些學習感想

2.1 我們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心境

  杜甫在寫《望嶽》的時候,還是一個熱血青年,在初次踏入社會的時候,遇到了挫折,他選擇了用想象中的登高來應對挫折。熊逸老師說道,開元盛世年間的長安城裡,年僅24歲的杜甫考場失利,一顆壯懷激烈的心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又因為杜甫在當時並不是富二代,又沒有土豪朋友,就像今天背井離鄉,懷著滿心熱誠和理想到一線城市如北上廣深打拼的年輕人們,甚至還更慘。因為,當時的杜甫除了參加科舉,沒有別的更好的求職門路,而如今我們或許還可以“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與當代的我們一樣,在遭受挫折後,我們可能會選擇去旅行,去散心,擺脫舊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杜甫也是如此選擇。當他旅遊到山東地界時,望著高聳的泰山,還未登高的他便寫下了《望嶽》,被山勢激起豪情,決定登上山頂“一覽眾山小”,從挫折中滿血復活。

  然而,晚年的杜甫在寫《登高》的時候,已經是流落他鄉,疾病嚴重,生活困頓。重陽節時孤身一人登高遠眺,長江沿岸的蕭瑟秋景讓他觸目傷懷。他檢視自己的一生,年年顛沛流離,羨慕還巢的鳥兒,突然間人就老了,就像無盡的江水一樣無情地流逝,自己也迎來了人生的秋天。“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更是說明杜甫的有心無力,就連酒也喝不得了,要知道,酒對於詩人來說,就像鍵盤之於程式猿一樣。而“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一句熊逸老師更是解讀到:孔子看到的水是不可挽回地“流去”,而杜甫看到的確是無法抵擋的“奔來”,雖然杜甫用到了孔子的梗,但是感覺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因為:當你看到的是“流去”,你的心裡是悵惘和無奈;當你看到的是“奔來”,你的心裡是恐懼和悲哀,一股強烈的壓迫感迎面襲來。

  對我們來說,一個類似的經歷,在不同的年紀裡,對同一個場景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比如,當我第一次閱讀《紅樓夢》時,只關注於裡面的愛恨情長,那年我18歲。當我第二次閱讀《紅樓夢》時,更多的關注在不同人物之間的性格對比,大賈府背後的社會關係以及從紅樓夢窺探中國文化等等方面,這一年我29歲。也許當我再過10年,再來看《紅樓夢》,或許又會有不同的感受。

2.2 為何時間的代言人總是流水?

  孔老先生在《論語》中說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感嘆時間就像流水一樣日夜奔流,片刻不停。我們常說“追憶逝水年華”,是因為流水和時間發生了這樣的關係,也讓詩人們可以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盡而意無窮。時間的特徵是無論我們有沒有留意它,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它都在奔流不息,片刻不停,而且一去不返、無法逆轉。因此,杜甫會發出“不盡長江滾滾來”,王之渙會發出“黃河入海流”,於是時間這個抽象的東西就被形象化。

  既然時間稍縱即逝,我們應該怎樣應對呢?王之渙給出了一個激揚的答案“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既然時不我待,那我就需要抓進去攀登人生的高峰!這是一種豪邁的精神,有著不一樣的高度,勇猛精進!

2.3 孤獨是群居動物的痛點

  熊逸老師說到,人類作為群居動物,最難忍受的就是孤獨,更重要的是,人們越敏感,文化越高,孤獨就越是如影隨形。離群索居的孤獨雖然痛苦,但人群中的孤獨才最是刺骨。當代的青年們,往往學歷越高則越是敏感孤傲,忍受著自己認為習以為常的孤獨,卻又不時發出一些感嘆,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我雖然孤獨但我獲得很自在,卻又在內心默默忍受著那份孤獨。在我看來,身邊很多人都是間歇性想談戀愛,持續性喜歡單身,因為孤獨久了,真的會上癮。

  而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雖然語言簡單,但它有一種橫亙古今的孤獨感“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可以超越千年的時光,打動我們當代的每一個孤獨的人。

2.4 奇妙的旁觀者視角

  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寫道“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是站在了一個旁觀者的視角進行的感慨。人生有贏家也有輸家,贏家大可以贏得光彩,至於輸家倒也不必輸到窮形盡相,不妨體面地轉身退場。更何況是那些贏家,不也一樣要面對夕陽西下,生老病死,一輩子的努力也需要拱手送人,這是我們大家所有人共同的命運,既然“古往今來只如此”,又何必一個人黯然神傷呢?此時的杜牧,跳脫出了自己的小人生,站在旁觀者的視角來看待自己、朋友和一切的生活。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很難站到這樣的高度,我們太容易把自己和自己的遭遇看做獨一無二的,往往我們覺得天塌地陷,就想馬上發個朋友圈,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其實在旁人看來,只不過是不勝其煩,暗地裡說“這算個啥?”,因為他們或許已經從無數人那裡停了無數次了。對於我們程式設計師來說,偶爾站在自身以外的視角,來觀察程式碼,來看待生活,也許會發出和蘇軾一樣的感受“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三、小結

  在12月1號,剛滿30歲後的第二天,我帶著爸媽去爬了一下峨眉山,體驗登高的樂趣,觀看金頂與雲海,也是送給自己30歲的禮物:三十而立,峨眉登頂。不禁感嘆“普賢者,佛之長子;峨眉者,山之領袖!”

  

 

作者:周旭龍

出處:http://edisonchou.cnblogs.com

本文版權歸作者和部落格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宣告,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