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熊逸《唐詩50講》壯心篇 - 學習筆記與感想

熊逸《唐詩50講》壯心篇 - 學習筆記與感想

此篇已加入熊逸《唐詩50講》學習筆記索引目錄今天是2019年的第一天,祝大家元旦快樂!

一、壯心篇具體內容

  壯心是唐詩的一個重要主題,初唐四傑的楊炯的《從軍行》是最能體現書生壯心的一首詩,而李頎的《古從軍行》則體現了壯心所必須要承受的殘酷代價,李白的《俠客行》和《結襪子》寫豪俠情節,而《夜泊牛渚懷古》則激盪壯心來呼喚知音。下面是本篇熊逸老師精選的5首詩的具體內容,其中《古從軍行》和《俠客行》為部分摘錄:

二、一些學習感想

2.1 好的藝術不一定來自於生活

  初唐四傑的楊炯的名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意思是即使做個連長一樣的小軍官是衝鋒陷陣,也好過現在這樣做一個書生)來自於《從軍行》這首詩,表達了在金戈鐵馬裡的壯懷激烈,是一種浪漫式的熱血沸騰,而李頎的《古從軍行》則只有殘酷沒有浪漫,表達了軍旅壯心所必須承受的代價,“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葡萄入漢家” 教會我們的是要看清血與沙的蒼涼。熊逸老師指出,前者是夢想,後者是冷水,兩者並無所謂孰優孰劣,我們的心裡最好讓夢想和冷水並存。

  

  我們看到楊炯和李頎的名句,一定會認為是從他們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出來的所思所感,因為好的藝術一定來自於生活。But,對於楊炯和李頎,好的藝術並非都來自於生活,而是來自於渴望,繼而來自渴望當中的強烈幻想。楊炯一輩子都在內地任職,不要說沒有參過軍,就連邊塞旅遊都沒去過。他性格張狂,不畏權貴,因此只能被安置在遠離中央的盈川做一小縣令。但是小小縣城裡的雞零狗碎不會讓詩人發生任何興趣,楊炯真正的生活是在YY當中的塞外(可以從從軍行中的百夫長的形象看出)。熊逸老師說道,“其實一個人只要不是一直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業,並且不斷取得成就的話,或多或少都會有楊炯這樣的想象生活。” 只是,很多人都不能像楊炯這樣,用傑出的詩歌作為相機,抓拍到自己YY生涯裡最精彩的瞬間,在這些瞬間裡,戰爭是浪漫的而不是殘酷的。同樣地,李頎的邊塞詩雖然名滿天下,但詩裡的所有意象都來自於YY和書本,只不過他表達的則是對尚武精神的反思和對現實的批判。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出:YY和書本可以極大限度地拓寬人的眼界,使那些詩人可以超越於現實世界之上,用超然的視角反觀生活並且對抗生活。

  同樣,對於現實中的我們來說,大學科班畢業,但找到一份互相滿意的工作甚為困難,因此選擇一份你並不滿意的工作即使它還有點無聊,你還很弱小,你有著房租等各種生活壓力,暫時拎不動大刀長矛來和生活對抗,就像寧為百夫長的楊炯,常常幻想著某天出人頭地,技驚四座,拿下BAT的Offer,寫一本屬於自己的技術書...YY式自我安慰和鼓勵,是超越時代的專治不良現實感的藥房。而逐漸進入中年的我們,早已被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及各種貸款(房貸、車貸、車位貸?)壓力折磨得死去活來,看到年輕的“我們”因為不良現實感而發出自我安慰式的激勵總會難免為它們焦慮好想給他們潑一盆冷水,但最終還會虛偽式地點上一個贊。這時的我們,更多的是對現實世界的批判,我們時常懷念的是父輩們那一時代的社會環境,沒有這麼大的生活壓力,大家還沒有這麼冷漠的感情,還有很多的機會可以搞事情... 只是,我們太缺乏詩意的敏感度,無法將我們想象中的事物用很好的文字抓拍下來,這是時代的進步還是墮落?

一切缺乏超越感的文字,都不可能是詩。

2.2 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

耶穌有句名言“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農耕民族春種秋收,然後還要冬藏,豐年的糧食可以儲備下來,應付來年可能發生的饑荒。糧食可以儲藏很久,而且農耕民族過著定居的生活,牢固的房子可以遮風擋雨,不怕惡劣的天氣。因此,農耕民族一半靠天吃飯,一半靠計劃性吃飯—不但要做年度規劃,還要做五年的、十年的規劃,努力去做五年、十年的儲備。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農耕傳統之下的民族更容易接受計劃經濟的思維方式,也更容易被管理,而這種計劃經濟的思維方式,至今仍在使用。

  相比之下,遊牧民族更多的則是依靠天吃飯,食物很難大量儲存,牲畜一旦發生傳染病就會批量掛掉,更悲劇的是還會連帶著人口也要減損。這樣的生活模式,正應對了耶穌的那句“沒必要為明天憂慮”。而當遊牧民族遭遇嚴重天災時,最常見的辦法就是長途遷徙,找到另一處水草豐茂的地方。那麼,如果找不到,腫麼辦?

if (NotFound)
{
   那就去搶劫農耕民族唄;  
}

  因此,我們便可以從歷史上看到匈奴不斷侵犯邊疆,漢人疲於應付,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漢人覺得匈奴不是人,因為如果是人,不會這樣沒有仁義道德,而在匈奴的道德里,搶劫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漢人覺得花錢可以買到和平,這就是用農耕思維去理解遊牧思維,結果沒想到的是匈奴是沒有儲藏能力的,就算給他們再多,他們既用不完,也存不住。這樣一種不為明天憂慮的民族,當漢人給過一次好處後而明天缺衣少食的時候又會想起來搶,於是邊境戰爭久久無法停息,唐朝也不例外。因此,這也激發了很多唐朝時人們建功立業的豪情和想象,也有了很多出名的邊塞詩。

2.3 遊蕩於自然和文明之間的俠

  我們都喜歡金庸的武俠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書笑神俠倚碧鴛”。純粹的文明生活讓人感到壓抑(比如為了適應這個快速的社會,我們需要壓抑自己的天性去迎合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純粹的自然生活又會顯得過於野蠻(比如過度的自我性格放蕩不羈會產生很多的事故),所以人們常常渴望在文明和自然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過上一種適度放任的生活,而最能體現這一種生活方式的角色,就是俠客。

  

  因此,李白寫下了一首他的詩歌歷史上“殺氣”最重的一首詩《俠客行》,這首詩半虛半實,描寫了一個俠客的生涯。熊逸老師總結了這個俠客有六個特點:報答知己、快意恩仇、不拘小節、一諾千金、淡泊名利、重義輕生。其中,前三點(報答知己、快意恩仇、不拘小節)貼近天然,而後三點(一諾千金、淡泊名利、重義輕生)則貼近文明,三對三的關係比例恰好體現了文明與自然的折中,乃真俠客也!

  古往今來的真俠客與虛俠客裡,我最喜歡的是古龍筆下的楚留香,身材威武顏值太高(基於鄭少秋的版本得出的形象,因為我小時候特喜歡看鄭少秋的楚留香,還有那首天大地大的主題歌),以盜寶絕技聞名天下,但他盜寶只為救難救貧,故被尊稱為“盜帥”(還有“香帥”)。香帥武功蓋世(當然也不是最高),但是卻從不殺人。身體有點“殘疾”卻又因禍得福常常成為很好的防禦武器,多情卻又專情,智商和情商都雙高,最重要的是身邊總有極其聰慧又顏值線上的紅顏知己(最喜歡的和楊麗菁組成的CP組合)。最重要的是:輕功了得,一言不合就水上漂,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簡直是Perfect!哈哈哈哈!

  

2.4 壯心未酬,呼喚知音

  唐朝的科舉取士看起來貌似很公平,但其實並不是單單的應試,考生們還必須提前來到京城,打通各種達官貴族和文化名流的門路,求得欣賞和引薦。只要關係能夠打通,幾乎就成功了一半。從我們現在看來,這樣搞也並非無一點好處,因為打點關係的能力也是情商的體現,而一個情商低的人,哪怕書面成績再好,怕也不是做“官”的好材料。而這種拉關係、走後門的現象在當時被稱為“干謁”,這也被成為唐朝文人的“悲情求職”。在各種干謁手段裡,最有詩人風格的一種叫做行卷,就是把自己的詩文作品精心挑選出來,用最好的紙張和筆墨認真謄寫出來投獻給權貴和名流,以期得到賞識。

  

  當然,唐朝的權貴們也確實很重視前來行卷的考生,因為這也是一個投資“潛力股”的最佳時機。誰的眼光好,舉薦的考生將來能夠優秀也能知恩圖報,那麼誰的政治勢力也就越大,發言權也就越高。所以,權貴們的挑選標準中,會更偏愛那些懂得知恩圖報的人。而如果只從行卷作品中篩選,那麼李白《結襪子》中的“感恩君重許君命,泰山一擲輕鴻毛”這種調調的顯然更容易受到青睞。

  相反,如果沒有大人物成為自己的“知音”,很可能這輩子都被隔絕在仕途之外了,而進入仕途又幾乎是唐朝讀書人的唯一上升渠道,是讓壯懷真正得到施展的唯一途徑。因此,青年時期的李白還寫了一首《夜泊牛渚懷古》表達自己的壯心未酬及呼喚知音,“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表達了自己跟古人高巨集一樣,在同樣的月色和江面上,吟誦者自己的詩篇,感動在自己的拽懷激烈中,但卻沒有像謝尙謝將軍那樣的知音伯樂一樣的人出現了,這是古人對待知音的態度。

  現實中的我們,對待知音往往是可遇不可求,且行且珍惜。越是理解到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之處,就越是自尊和尊重他人,也就會越加平和。近年來,娛樂圈的明星們各種公開戀愛撒狗糧狂秀恩愛,卻又在七年止癢之前宣佈感情破產(比如最近的大冪冪和劉愷威),離婚似乎已成為了一種高頻率的現象。他們是知音嗎?至少在結婚之前戀愛階段是,而為何都沒有撐過婚姻之後的柴米油鹽,這個值得大家反思。

三、小結

  唐朝持久不斷的邊境戰爭激發了廣大的詩人們建功立業的豪情和想象,也有了很多出名的邊塞詩,而楊炯和李頎是靠YY出來的名句名滿天下的代表,所以說好的藝術並非一定來源於親身的生活經歷。唐朝的科舉制度其實並不絕對公平,需要拉關係、走後門(被成為“干謁”),因此廣大讀書人紛紛在科考之前到京城向大人物們行卷(用好的紙墨謄寫自己的作品)以期望得到他們的賞識,而達官貴人們也期望能夠選到“潛力股”進行投資以期望擴充套件自己的發言權,這是一個願打願挨的雙向行為。可悲的是,當時的讀書人們只有一條科舉路可以走向仕途,如果沒有“知音”,那麼他們就可能一輩子無法進入仕途,也就無法真正施展自己的才華,即使有壯心也會志難酬。對於當代的我們來說,在人生的道路上,無論以何種形式遇見彼此,都是緣分,且行且珍惜吧......

  

作者:周旭龍

出處:http://edisonchou.cnblogs.com

本文版權歸作者和部落格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宣告,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