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知乎]二戰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想買這本書了

[知乎]二戰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想買這本書了

作者:王鼎傑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276520/answer/54097169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站在中國的立場上,二戰最細思極恐的一幕,莫過於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的正式簽訂。

以往的二戰史多認為,這個條約是1937年德意日三國《反共產國際協定》的升級和延伸,是德意日三國深化反蘇合作的量變,是希特勒為一年後的侵蘇戰爭做準備的前兆。

但仔細研究條約內容就會發現,實則不然。

這次的條約與其看做是德意日三國在反蘇反共道路上的深化合作,不如看做是三國戰略集體大轉向,拋棄了之前的反蘇路線,開始預熱形成德意日蘇四邊同盟。

條約正文第五條明確規定:

“德意志、義大利和日本宣告上述各條款毫不影響三締約國各與蘇俄間現存的政治地位。”

這顯然是要和之前的三國反共協議劃清界限,為蘇聯入盟創造機會。日本和德國還互換了幾項祕密協議書。德國承諾竭盡全力促進日本與蘇聯之間的友好諒解。

據日本學者不破哲三的研究,德日之間關於勢力範圍劃分的祕密協議中,有一條特別有趣,那就是約定將印度劃入日本的勢力範圍,但如果蘇聯入夥,就將印度轉讓給蘇聯。(不破哲三,《從“科學視角”思考日本的戰爭》)

這就是為什麼1940年的條約名稱裡去掉了反共。原因就在於,一個超越意識形態侷限的新地緣聯盟即將出現。

這個聯盟的目標非常清楚——

合力孤立美國,同時肢解英法荷等老牌殖民帝國,全面瓜分歐亞大陸。最終形成德、日、蘇、美四強格局。

德國地緣戰略學者豪斯浩弗描繪的四強世界

這才是40年三國條約的真相。

時任日本外相的松岡洋右對心腹好友齋藤良衛說的很清楚:

“我想與之握手的真正物件,不是德國而是 蘇聯。與德國握手,只不過是為了與 蘇聯握手創造條件。自德蘇兩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以來,兩國關係極為良好,所以通過德國的斡旋,日蘇關係調整有了可能。若以德、蘇為友,任他什麼美國、英國都不會考慮與日本開戰。”

所以,松岡洋右除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更力促簽署了《日蘇中立條約》,最終目標恰在於形成德意日蘇大同盟。其中,義大利可有可無,蘇聯卻必不可少。

為此,松岡準備以前所未有的決斷,和斯大林進行勢力範圍的再分割。

“具體來說……日本將承認蘇聯在外蒙古、新疆,以及如有必要,在阿富汗、伊朗和印度的霸權;作為回報,蘇聯承認內蒙古和華北為日本的地盤,並對日本將來進入法屬印度支那與荷屬東印度持默許態度。”(入江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及太平洋的起源》)

說穿了,三國同盟其實是日蘇同盟的前奏曲,而日蘇中立條約則是三國同盟締結後的外交追擊戰。

這個策略得到了近衛文麿的支援,迅速成為日本的國策。

同時,斯大林也表示了極大的熱情和配合。因為他深知,只有實現德蘇日的大聯合,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動搖英美構建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所以,我們仔細看歷史就會發現一條非常清晰的線索:

1939年8月20日凌晨,蘇軍對諾門坎地區的日軍發起猛攻。

8月23日,德蘇連夜簽署互不侵犯條約,達成戰略合作共識。

9月16日,諾門坎戰役結束。次日凌晨,蘇軍根據協議越過波蘇邊界,和德國一起瓜分了波蘭。

接著,希特勒轉向西線,開始更激烈的戰鬥。蘇聯則專捏軟柿子,連續擴張西部防衛邊界,大賺特賺。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簽訂。

接著,斯大林主動向日本搖橄欖枝:蘇聯承認偽滿洲國的獨立國家地位,日本則承認外蒙古的對立國家地位;蘇聯終止對中國的援助,並向日方有償轉讓中東鐵路。

松岡洋右迅速握住了這個“和解”之手。於是就有了1941年4月13日的《蘇日互不侵犯條約》。

蘇聯方面對松岡洋右的訪問給予了超規格的款待。

在慶祝《日蘇中立條約》簽字的宴會上,斯大林熱情擁抱了松岡,高興地說:“你與我,都是亞洲人。”

挽手合影、面帶笑容的斯大林與松岡洋右

松岡離開莫斯科那天,斯大林又攜外長莫洛托夫一起親自趕到莫斯科車站為松岡送行。他同已進入車廂又特意走下車來的松岡相互擁抱,再次強調:“咱們都是亞洲人。”

據莫洛托夫回憶:

“因為斯大林從來不接送任何人。日本人和德國人都為此感到震驚。火車晚開了一小時。我和斯大林向松岡洋右敬酒,把他灌得夠嗆,後來簡直是把他擡進了車廂。……在火車站上他簡直快站不住了……”(費·丘耶夫,《同莫洛托夫的140次談話》)

就是在這次賓主皆大歡喜的送行中,莫洛托夫與松岡洋右一起藉著酒勁,引吭高歌起了民謠“蘆葦沙沙響”。

緊鑼密鼓、兩廂情願之下,德蘇日聯盟已經呼之欲出,就差希特勒簽字畫押,共襄盛舉。

試想,如果這個大聯盟實現,誰是最大的受益者

答案是:蘇聯

因為德國、日本都只是消極避開了兩線作戰,但無可挽回的是,德國已經和英法打成一團。日本則已經和中國打成一團。而且德日與美國的暗鬥也已經到了攤牌的前夜,早晚還要打成一團。

只有蘇聯,無債一身輕,穩坐亞歐大陸的中央戰線,可左可右。到時候,蘇聯是最後參戰大國,既可以幫德日,還可以背後捅刀。可以說是穩賺不賠。

而且,時間也對蘇聯有利。隨著時間的延續,蘇聯的軍事力量將越來越強悍。

而這一切,又早在斯大林的控局之中。

1935年9月2日,斯大林在寫給卡岡諾維奇與莫洛托夫的信中,清晰表達了他的外交戰略。歐洲各國之間打架打的越凶,越是對蘇聯有利。但是,如果分出了勝負,無論誰贏,對蘇聯都不是什麼福音。只有他們之間的打鬥越持久,越勝負難分,越是對蘇聯有利。(維斯亞拉斯托夫·雷巴斯、葉卡捷琳娜·雷巴斯,《斯大林傳:命運與戰略》)

蘇德合作、蘇日握手,等於基本實現了斯大林的戰略構想。

相比之下,誰又是這個大聯盟的最大受害者呢?

是美國嗎?美國至少還能退回北美獨善其身。

是英國嗎?丟失了殖民地仍可以當個富家翁。

答案是:中國

我們知道,抗戰期間,汪精衛組團投日,是轟動一時的大案。同樣轟動一時的,是汪偽集團投敵未久便內部分裂,汪的兩員大將——陶希聖、高宗武叛逃香港,披露了汪精衛與日本人的條約內幕,再度震驚世界。

促成陶、高叛逃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起初二人幻想中日同文同種,可以共同促進亞洲繁榮,抵禦蘇、美等區外大國的滲透。豈料在接觸過程中,二人卻震驚地發現,日本人的思路完全不是按照同文同種展開的。

日本之真意,一在製造中國的全面分裂,將之肢解為六塊;二在要和蘇聯瓜分東方世界。這就是陶希聖在《八十自述》中回憶的:

“自六三花園至愚園路,與影佐機關談判‘日支新關係調整要綱’之中,我發現中國存亡之關鍵,不在日本劃分中國東北(滿洲)、內蒙(蒙疆自治政府)、華北、華中、華南、海南等六個地帶,決定其‘緊密聯絡合作’之程度(實即為日軍控制之方式與壓迫與剝削之程度),而在於日本有與蘇俄瓜分中國之圖謀。日本預計之中國國土劃分,以潼關為西南界線,亦即以新疆西北、華西、西南與西藏為餌,釣取北方之巨鯨(蘇俄),二分東方世界。”

細思之下,能不極恐?

值得慶幸的是,希特勒另有算盤。

1940年8月14日,希特勒在與十二位新晉升元帥的談話中亮出了底牌:

“英國沒有求和,也許有兩個原因。第一,它希望得到美國的援助;但是,直到1941年,美國還無法開始大規模地配送武器。第二,它希望以蘇制德,但是德國在軍事實力上遠勝於蘇聯……德國不該為打敗英國而努力,因為受惠者不是德國,而是在東方獲益的日本,在印度獲益的蘇聯,在地中海獲益的義大利,從世界貿易中獲益的美國。”

真不知道松岡與斯大林如果當面聽到這段話,會作何感想。

後人也直到此時才徹底明白,希特勒在《我的奮鬥》裡表述的種族主義思想絕非宣傳,而是真實的思想表露。

他就是這樣痛恨“低等”的日本、蘇聯、義大利、美國,而迷戀同為“高等”族裔的英國。

希特勒身邊的親隨曾不止一次聽到元首私下用“她”來稱呼英國。(戴維·歐文,《希特勒的戰爭》)沒讀過全本《我的奮鬥》的人很難理解。

所以,他寧肯兵行險道,自我毀滅,也不能讓他瞧不起的蘇聯成為世界老大。

就是這樣的環境下,希特勒居然煞有介事地承諾,竭盡全力促進日本與蘇聯之間的友好諒解。也算是演技一流了。

事實上,在三國同盟簽訂前兩個月,希特勒就定下了攻擊蘇聯的戰略決心。1940年12月8日,希特勒正式釋出巴巴羅薩作戰令,要求在1941年5月15日之前完成攻擊蘇聯的準備工作。

蘇德開戰,世界再度震驚。

德國以自己的毀滅重創了蘇聯,坑慘了日本,放過了英國,更幫助了美國。

靠了希特勒的鼎力相助,美國成了最大受益者。因為現在他成了最後參戰大國,握有最高階的戰略主動權,舉足左右,便有輕重。

中國和英國則成了次大的受益者,一起靠了希特勒的“幫助”,渡過難關,不僅成了戰勝國,還成了新世界裡的五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