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之HashMap
阿新 • • 發佈:2018-12-17
總結
HashMap
- 雜湊表的主幹是陣列
- 複寫時有返回值
- hashmap
java7 HashMap
java8 HashMap
圖來自https://javadoop.com/post/hashmap
- java8與java7不同之處,利用了紅黑樹,所以其構成為 陣列+連結串列+紅黑樹
- java7中,根據hash值可以快速找到資料的下標,但是如果連結串列很長的話,需要一個一個比較才能找到,時間複雜度取決於連結串列的長度,為O(n)
- java8中,當連結串列中元素到達8個,會將連結串列轉換為紅黑樹,時間複雜度降低為 O(logN)
- java7使用Entry,java8使用Node,Node只用於連結串列,紅黑樹使用TreeNode
- 初始值16,預設載入因子0.75,put過程如下:
- 第一次put時(node陣列為空),通過resize()從null初始化到16,定位到具體的陣列下標,如果沒有值,初始化node,直接放入value即可,新插入的值,判斷是否超過閾值
- 如果該位置有值,比較該位置的第一個key與當前key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到第3步,如果不相等,判斷該節點是否為紅黑樹: 是——呼叫紅黑樹的插入方法 否——插入到連結串列最後 – 如果新插入的值是第8個,觸發轉換紅黑樹操作;如果在連結串列中找到相同的key,也到第3步
- 對於相同的key,覆蓋舊值,並且返回
get操作相對簡單,過程如下: 1.計算key的雜湊值,定位到陣列下標 2.如果該陣列的第一個key就是我們要找的,GG,否則繼續 3.如果是紅黑樹node,走紅黑樹的get方法 4.遍歷連結串列,找到為止
static class Node<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final int hash; final K key; V value; Node<K,V> next; static final class TreeNode<K,V> extends LinkedHashMap.Entry<K,V> { TreeNode<K,V> parent; // red-black tree links TreeNode<K,V> left; TreeNode<K,V> right; TreeNode<K,V> prev; // needed to unlink next upon deletion boolean red; //Entry 又繼承自 HashMap.Node……
put原始碼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return putVal(hash(key), key, value, false, true);
}
// 第三個引數 onlyIfAbsent 如果是 true,那麼只有在不存在該 key 時才會進行 put 操作
// 第四個引數 evict 我們這裡不關心
final V putVal(int hash, 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boolean evict) {
Node<K,V>[] tab; Node<K,V> p; int n, i;
// 第一次 put 值的時候,會觸發下面的 resize(),類似 java7 的第一次 put 也要初始化陣列長度
// 第一次 resize 和後續的擴容有些不一樣,因為這次是陣列從 null 初始化到預設的 16 或自定義的初始容量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n = (tab = resize()).length;
// 找到具體的陣列下標,如果此位置沒有值,那麼直接初始化一下 Node 並放置在這個位置就可以了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 二進位制運算
tab[i]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else {// 陣列該位置有資料
Node<K,V> e; K k;
// 首先,判斷該位置的第一個資料和我們要插入的資料,key 是不是"相等",如果是,取出這個節點
if (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e = p;
// 如果該節點是代表紅黑樹的節點,呼叫紅黑樹的插值方法,本文不展開說紅黑樹
else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e = ((TreeNode<K,V>)p).putTreeVal(this, tab, hash, key, value);
else {
// 到這裡,說明陣列該位置上是一個連結串列
for (int binCount = 0; ; ++binCount) {
// 插入到連結串列的最後面(Java7 是插入到連結串列的最前面)
if ((e = p.next) == null) {
p.next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 TREEIFY_THRESHOLD 為 8,所以,如果新插入的值是連結串列中的第 8 個
// 會觸發下面的 treeifyBin,也就是將連結串列轉換為紅黑樹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 1) // -1 for 1st
treeifyBin(tab, hash);
break;
}
// 如果在該連結串列中找到了"相等"的 key(== 或 equals)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 此時 break,那麼 e 為連結串列中[與要插入的新值的 key "相等"]的 node
break;
p = e;
}
}
// e!=null 說明存在舊值的key與要插入的key"相等"
// 對於我們分析的put操作,下面這個 if 其實就是進行 "值覆蓋",然後返回舊值
if (e != null) {
V oldValue = e.value;
if (!onlyIfAbsent || oldValue == null)
e.value = value;
afterNodeAccess(e);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 如果 HashMap 由於新插入這個值導致 size 已經超過了閾值,需要進行擴容
if (++size > threshold)
resize();
afterNodeInsertion(evict);
return null;
}
get原始碼
final Node<K,V> getNode(int hash, Object key) {
Node<K,V>[] tab; Node<K,V> first, e; int n; K k;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first = tab[(n - 1) & hash]) != null) {
// 判斷第一個節點是不是就是需要的
if (first.hash == hash && // always check first node
((k = first.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first;
if ((e = first.next) != null) {
// 判斷是否是紅黑樹
if (first instanceof TreeNode)
return ((TreeNode<K,V>)first).getTreeNode(hash, key);
// 連結串列遍歷
do {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e;
} while ((e = e.next) != null);
}
}
return null;
}
時間複雜度
- O(1): 表示演算法的執行時間為常量
- O(n): 表示該演算法是線性演算法
- O(1)就是最低的時空複雜度了,也就是耗時/耗空間與輸入資料大小無關,無論輸入資料增大多少倍,耗時/耗空間都不變。 雜湊演算法就是典型的O(1)時間複雜度,無論資料規模多大,都可以在一次計算後找到目標(不考慮衝突的話)
為什麼hashmap能保證O(1)
Hashtable的時間複雜度最好是O(1)但是最差是 O(n) 最差的時候也就是hashtable中所有的值的hash值都一樣,都分配在一個entry裡面,當然這個概率跟中彩票的概率相差不大
注意
HashMap,在使用put的時候,如果新增的是物件的話,所儲存的都是物件的引用(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