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工作方法]學習的誤區

[工作方法]學習的誤區

最近在開始複習Java的知識,回過頭去看過去這一年學的東西,以及在工作中用到的,發現,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真的學不過來,層出不窮的新框架和工具,很容易就讓人陷入一種強烈的疲勞感,久而久之就產生了一種自卑感,有些東西一看就會,但是一做就廢,不是沒有道理的。

上面就是最近自己陷入的一個怪圈,停下來反思一下自己,其實很大問題出在學習方法上面,以此做個筆記。

第一個誤區,陷入了蒐集資料的陷阱,容易被資料誤導。

比如在學react的時候,前端的人應該更清楚一些前端現在百花齊放的情況,從一開始接觸react,蒐集資料,一開始方向還是對的,就是看官網,github開源的blog,上手寫demo,後來思考,怎麼把這個東西應用到生產呢,CSS樣式呢,怎麼打包部署,路由怎麼跳轉?然後就陷入了一個怪圈,react-router/redux/webpack/less/eslint...又冒出一堆名詞,然後挨個搜資料,挨個看,就煩了,怎麼這麼麻煩,然後看到有人說vue更好用,好吧,那我去看vue,不還是一樣,陷入了一個蒐集資料的怪圈,搜了一堆資料,然後說法眾說紛紜,看完索然無味,什麼都沒學到。

在看資料的過程中,最怕的是對比的文件,比如都是對比angular、vue、react的,這就跟爭論哪個語言是最好的一樣,很容易就變得手足無措了。

現在拿起前端的程式碼,都不知道怎麼下手了。

第二個誤區,急於求成,想一股腦吞下。

這是另外一個比較不容易發現的誤區,想把一整個生態學會,然後再開始下筆如有神的魯完一套程式碼,太相信自己的實力了。

或者是在開始實踐的時候,發現要補一下這裡,要補一下那裡,等回過頭來,又不知道從哪裡做起了,程式碼四處空洞。

第三個誤區,計劃的錯位,時間戰線失控。

這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一般來說,學一個東西,都要給自己頂一個目標和時間點,比如學ETL工具的時候,做到哪一步算可以了?沒有確定下來目標,就導致戰線拉得很長,一步一點做完,一個階段出一個成果(看得見的效果)就可以了,而不要想得實在太遠。

學多深入算可以?比如SQL,能很順暢的寫各種查詢插入算是一個階段,能做優化,讀寫分離,是另外一個階段,千萬不要陷入太深了。

工作還是要以結果為導向的,一個簡單的頁面效果,比100頁的設計文件要有效的多。

改進:

  1. 任何學習,設定既定目標,按計劃執行
  2. 資料,官網和權威部落格為主,demo以少為好
  3. 掌握重點,完成既定效果,分階段完成任務,不求一步登天

知錯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