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講座學習心得
(1)大資料不僅僅是資料技術,需要完整的產業鏈條:需求<->業務<->模型<->資料,資料和模型的利用一定是建立在,對需求和場景有非常清晰的把握的基礎上。類比到我們所做的AI業務上,因為課堂的質量控制是1對1業務規模擴大的關鍵風險,所以才成為了AI負能業務的第一個落腳點。這樣的大方向往下拆解,我們的具體業務又該怎麼實現?本週在新員工培訓中,學習到的大海1對1的教育理念——知識結構,培養習慣,成就感,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AI監控的維度就是要圍繞我們最底層的理念來構思,互動,筆記和做題資料監控是為了培養學生更好的學習習慣,而表情資料的外化需求是為了帶給學生更好的成就感。基於對需求和業務的清晰思考和規劃,才能合理地利用資料和模型技術的能力。
(2)大資料賦能的節奏:大資料賦能業務不是一蹴而就的,AI模型的訓練,從資料探勘,清洗,特徵提取,到迭代,每一個迴圈都需要較長的優化時間。如何能把這樣的節奏和整體業務快速發展的需求相匹配?一直是我這個月來最主要的思考。業務現在的AI賦能思路與畢然老師的分享基本保持相同的節奏。短期關鍵資料的定義收集和資料建模應用基於對業務的理解,長期的標註,資料探勘和模型迭代基於我們和AI Lab的共創規劃。節奏可概括為:資料採集建庫-資料分析-機器學習,AI的應用需建立在人為資料驗證的基礎之上。
(3)業務的困難點也是機遇,創新才能彎道超車:1對1場景下的主要矛盾點,是隨著規模的擴大:a.成本的不斷上漲 b.教學質量的失控。這兩個點一直以來讓教育機構對1對1場景都十分謹慎,然而大家都面臨的困難也是行業的壁壘所在,是機遇。創新的解決方案是能快速製造壁壘,並搭載產業鏈,形成不可複製化的一個關鍵因素。例如:我們的在校大學生兼職授課模式,我們的1對1教育理念,和我們的AI課堂質量監控。這些完整落地的過程,因為是創新,所以會遇到很多坑,但只要堅持下去,就是一個個彎道超車的殺手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