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
2018年恰好是改革開放的四十週年,最近熱播的《大江大河》將拍攝視角聚焦於個人(學生、個體經濟)、鄉鎮、國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變革,故事情節彷彿就是《平凡的世界》、《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和《激盪三十年》的混合,也是改革程序中巨集觀和微觀層面上的現實。
作為個人應該慶幸這個時代的包容開放相對平等的社會環境,作為知識分子,應該端正自己的態度,對待自己、親友、家庭、工作、社會的態度都應該值得重新思考。
1978年的改革自農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成功實踐後開啟閘門,從此翻騰的巨浪便日漸裹挾著封閉壓抑的中國走進現代化、全球化的浪潮之中,而走過了四十載春秋的中國改革也已進入深水區,前行的道路愈加艱難。
中國在計劃經濟時代都是清一色的國營企業,他們在國家母親的無微不至的呵護下日漸臃腫,尾大不掉。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公社化的經濟生產方式使得人們的生產積極性不高,私下搞一點副業更是在開歷史倒車的行為。改革伊始頂層設計層面也是不甚明晰,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走錯了就趕緊補救回頭,繼續摸索。而到了鄉鎮這一中國最基本的政治單位時更是成為投機倒把鑽空子的濫觴。“投機倒把”雖然是一個貶義詞,但在那個上下求索的年代無疑激發了人民群眾的無窮智慧和各路神通,也啟發了改革領導層的改革思路。
中國民族企業脫胎於集體企業,一些精明強幹的集體企業領導人或者一技之長的個體戶早就嗅到有利可圖的契機,率先脫離體制的枷鎖進行僱傭勞動力、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技術引進研發方面的改革試驗,利用政策法規的不完善和資訊的不對稱抓住稍縱即逝的歷史機遇賺的人生的第一桶金,有的高瞻遠矚,未雨綢繆,或平地青雲扶搖直上,或成就不朽商業神話;有的鼠目寸光,貪婪驕橫,或身死名滅,或泯然眾人。
顯然,早期的民族企業的發家史並不是很光彩,或多或少的都利用國營企業、集體企業的公有性質獲得一些優質稀缺資源或者資訊,在隨後的擴張發展過程中又利用機巧的商業金融手法閃轉騰挪將產權不夠明晰的國營企業、鄉鎮集體企業轉變為股份制企業甚至是私人企業。
還是那句話,改革都是自下而上的倒逼過程!而今天的倒逼過程何時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