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網際網路和工業物聯網的三個冷思考
1. 關於1%
關於工業網際網路的實際價值中很多都提及了GE的1%理論工業網際網路只要提升1%的製造能力就能為整個製造業帶來上萬億的利潤。但對於實際的單個企業來說,一方面目前工業網際網路實際能夠帶來的生產效率和效益的提升並未通過大量實際案例得到證實;另一方面,即使真的能夠帶來1%製造能力的提升,但企業要具體去實施落地的話可能會產生2%的成本(系統部署的全生命週期成本)和3%的風險(系統建設和磨合期對企業生產效率的降低,系統應用對企業管理、人事、組織結構等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因此實際落地來看,微觀層面的的單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對於工業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的熱情並不高。
2. 關於工業網際網路應用生態
民用網際網路領域的應用生態圈難以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複製。目前主流的幾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如Predix, MindShpere, INDICS)上的應用/內容基本都是平臺方基於自身以往的工業知識和機理的積累提供的第一方應用/內容,鮮有第三方開發者提供的應用/內容。這主要是以下三個原因。
其一,民用網際網路領域的應用/內容是和移動網際網路產業同步發展起來的,最終面對的個人消費者。其應用/內容對個人消費者來說是應用場景的完全創新或顛覆,產生的是全新的價值。同時對個人消費者來說,使用這些應用/內容並不會產生太多的額外成本和風險。因此民用網際網路領域的發展過程中對應用/內容的容錯性高,整個應用生態圈可以在邊開發、邊試錯、邊調整的過程中良性發展。而對於工業網際網路,工業體系內部的企業都有固有的生產/運營模式,同時工業企業相較於個人消費者對於穩定的要求更高。工業網際網路的內容/應用一方面很難說在短期內對企業的生產效率和效益有直接和顯著的提高,另一方面卻可能對現有的流程、體系產生額外的成本和風險。因此,工業網際網路的內容/應用是低容錯的,必須在得到實踐證明後才會被廠商接受。創新的內容/應用失去了邊試錯邊調整的可能,難以複製民用網際網路領域應用/內容的發展途徑。
其二,相較於民用網際網路領域的開發者所需要的對資訊、資料技術的能力要求外,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開發者額外需要對工業流程和工業機理的深入瞭解。民用網際網路領域應用/內容的價值基於對個人消費者痛點和訴求的解決,開發者一定程度上可以基於日常生活的經驗,即使是專業化的洞察/分析相對來說並沒有太高的專業門檻(相較於工業)。而對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應用/內容來說,瞭解工業企業的痛點和訴求,專業化的洞察/分析並提出提供解決方案需要很深的行業積累的知識,專業門檻高。因此,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應用/內容開發需要工業領域資深人員的深度合作和參與。
其三,民用網際網路領域中應用/內容的生產者與消費者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群體,相互之間不存在利益衝突,應用/內容的生產和消費是一個對雙方雙贏的迴圈。而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中,應用/內容的生產者本身是工業領域的資深人員,而這些應用/內容本身又基於工業企業本身對自身生產工藝、流程和工業機理的總結和提煉,是工業企業的核心能力和機密。這些應用/內容的共享,會直接提高工業企業競爭對手的競爭能力,因而產生直接的利益衝突。工業企業及其資深人員對於為工業網際網路生態圈提供應用/內容會有天然的抵觸。
因此基於以上三個因素,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應用和生態發展會非常困難。
3. 關於工業物聯網和工控
目前物聯網的實際落地集中在無人零售、智慧家居、共享單車、車聯網等領域。這些領域本質上是資訊科技、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和成熟而催生出的新場景,終端裝置連線/控制方式和體系、終端硬體的技術性能是基於上層應用場景和資料/技術模式決定的,整個產品/服務的結構是自上而下構建的。而工業行業在工控領域(終端裝置\感測器等)積累了長期經驗,有較為成熟的解決方案。因此目前物聯網的實際落地本質上是將工業領域的工控技術和裝置輕量化、民用化,是資訊科技推動終端裝置互聯,資訊科技企業能夠影響甚至控制底層的裝置互聯體系。
而在工業領域,終端裝置的連線本身就有了較為成熟的體系,主流工控裝置廠商本身出於自身業務發展的考慮也已經在構築自有產品的IT/OT互聯體系甚至終端到雲端的互聯體系。在這個廣泛互聯的過程中,工業廠商和工控裝置廠商需要資訊科技企業的技術支援,但資訊科技企業無法控制甚至難以影響到到底層的終端裝置連線/控制方式和體系。因此資訊企業只能在裝置實現連線後的資料分析和資料應用層面實現工業物聯網的價值。
同時,工業企業(有能力的企業)內部已經實現了裝置的互聯,工業物聯網需要回答相較於傳統的工控方式能夠給工業企業提供什麼樣的價值並加以證明。
最後,工控企業、不同的終端工控裝置存在大量不同的技術和通訊標準,一方面對資料企業的資料採集和應用提出了實際的問題,另一方面工業物聯網在工控層面的實際落地和通用性(影響到工業物聯網的實施成本)也存在巨大的困難。
基於以上這些因素,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發展路徑不會是像在民用領域的自上而下的創新和顛覆,而很可能是自下而上的的工控體系的資訊化發展。主導權在傳統工控企業而不在資訊科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