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實習總結和最近旅遊期間的一些心得
本篇部落格是寫給自己的, 算是一篇日記吧.
我從今年1-3月份在網易實習, 6-11月份在阿里巴巴實習, 現在已經在阿里轉正. 上個月, 11月11號之後我提了離職, 至此2018年實習結束, 現在寫這篇部落格的我正坐在家裡的電腦前, 穿個小褲頭享受這最後的假期生活(順便寫寫論文), 上個月提完離職之後, 我去了香港, 吉隆坡, 重慶去旅遊了一番, 下一篇部落格我會寫一篇旅遊日記.(在這裡)
https://blog.csdn.net/c_kite/article/details/85222958
網易和阿里巴巴實習生活
網易
這是今年1月份剛去報道的時候照的, 由於是第一次工作, 當時高興極了, 現在那份喜悅和刺激的感覺我還記得. 等我再次入職的時候, 那份感覺已經淡了.
總結來說網易的3個月的實習生活是無比快樂的, 對於剛出校門的我來說, 覺得生活真是美好. 周圍的同事都好熱情, 也很健談, 每個人都感覺非常非常nice, 吃飯的時候也經常會一起調侃對方, 沒有什麼職級的概念. 剛去的時候由於不清楚, 原來網際網路都是要"加班"的. 每天7點我就和另外一個實習小夥子溜了, 不過後來主管找我倆聊了一下…說我倆走的太早了, 從那以後每天8點多或者9點下班, 一週5天. 在實習期間主管還請我們所有同事一起去到她家裡吃了火鍋( • ̀ω•́ )✧, 哈哈, 主管家裡還有一隻大金毛, 好可愛~
北京網易這邊的行政也超級棒, 每天下午有水果或者酸奶, 有一次下午盡然每人發了一隻燒雞… 生日看星座, 每個月相同星座辦一次, 每逢大小節食堂都有活動, ‘找不同’, ‘運動會’, '吃雞遊戲比賽’等等, 門口大廳遇到節日也會精心佈置
下面是食堂和年會的照片, 食堂裡麻辣燙, 各種蓋飯麵條餃子, 賽百味等都是免費隨便吃.
很贊對吧, 這邊的生活是很好的, 在這3個月我的收穫很多, 空閒的時候還可以看看書, 看看部落格, 遇到不會的問題問問同事討論一下, 貌似沒什麼不好的. 去阿里的機會其實很隨緣, 今年4月份春招尾聲的時候, 我們導員在群裡發了一則阿里實習招聘的資訊, 我想反正最近也沒什麼事, 就隨便投了一下試試, 沒想到最後卻通過了面試, 5,6月份的時候糾結了很久, 最後還是選擇了阿里. (當初理由是: 為了之後自己的路好走一些, 還是阿里鍍金好一些)
阿里
抱著會比網易更好的心態, 6月初來到了這裡報道
不開心是這幾個月的大多數情緒, 6個月期間只有中秋節, 公司每人給了一兜不到100塊的4塊月餅(特別難吃), 並且外包同學還沒有; 這邊層級關係也很嚴重, 因為是上級給下級打績效; 平常沒有娛樂活動, 沒有生日會, 沒有下午茶, 大廳也沒有裝扮; 食堂需要花錢, 中餐有13塊補助, 晚餐也是好像13, 還有夜宵10塊, 除了中餐外, 其餘當天不用就會失效; 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 加班加到死, 早9:30晚10點或者11點, 週一至週五幹不完週六還要來繼續幹. 並且這裡的績效決定著生死, 10個人中3個人3.75, 6個人3.5, 1個人3.25. 拿兩次3.25就可以走了, 所以每個人都很拼命. 那麼績效評定的標準其實我認為大致就是在支援好業務的同時還要有產出, 產出指的是對於整個團隊來說可以提效的東西(業務也不能出線上bug, 我們團隊的專案很多沒有測試, 要自己來測, 還有些專案連ui都沒), 因此這裡還有一個弊端, 內部所使用的專案框架大多數都是閉源的, 你想做的事情很多別人都給你做好了, 要是有空你可以看看內部怎麼實現的, 但是大多數的時候時間是很緊張的.
對比
網易生活很豐富, 每一天都可能有小驚喜, 很開心. 技術上略差, 框架都是社群的東西. 不加班, 壓力小, 沒有層級關係. 幸福感高.
阿里生活單一, 每天就是工作. 技術上很牛逼, 各種各樣的中介軟體, NB的專案. 但由於時間的問題, 學習的時間有限. 競爭殘酷. 住處周邊沒什麼娛樂場所, 食物對於一個正宗東北人來說十分不適應(小區門口有一家烤冷麵竟然放麻油, 我也是服了). 層級關係嚴重. 幸福感極低
總結: 但我現在依然不後悔來阿里這邊, 這邊收穫到的東西除了技術上的東西以外, 還有學到了很多今後在社會上需要的技巧. NB東西多, 自己沒時間學, 這個應該是自己的問題, 應該學會如何更好的處理時間, 提高效率, 抽出時間去學習這些東西.
旅遊期間的心得
工作路線: 未來的路大致是一個北遷路線, 在工作的同時學好外語, 3年之後找機會讀MBA或者應用心理學. 如果有合適的機會優先去外企看看, 現在需要做的是堅持留在這裡, 多多學習.
技術路線: 要找一條適合自己的方向, 一方面精通, 多方面熟悉. 目前個人認為前端可以選擇的方向有移動端方向, 視覺化方向, 工程化方向, 服務端方向. 未來這些領域上只會更加智慧(現在已經有雛形), 例如設計稿直接匯出程式碼, 更加簡潔的工程打包工具, 服務端和移動端不做評論. 不論我選擇哪個方向, 只關注一個面之後必定會必死無疑. 說不準哪天產出一個專案不用敲程式碼了, 直接AI自動生成也不是沒可能, 因此多多學習其他計算機知識. 不可以認為自己是幹前端的, 其他領域就不學. 這些端只不過是人為的定義而已, 計算機沒有端的劃分, 只不過是自己精通於哪方面的知識而已.
不安感: 在工作期間自己時長會有不安感冒出來, 總是想著要不然去讀研學人工智慧, 深度學習去得了. 為什麼會有這種不安的感覺呢? 在旅遊期間也不斷問自己, 後來想到應該是因為技術的換代. 像這種端的工作, 新人只要學習目前使用的框架就可以和老員工做差不多的事情. 為什麼會有學人工智慧的想法呢, 當初覺得學這種東西越老越吃香, 因為掌握的知識不過時, 其實後來一想也不盡全是, 這些領域估計也有很多框架直接用, 例如TensorFlow. 因此這種不安感主要來源於技術的換代所造成的, 那麼我應該如何避免這種不安感呢, 在跟隨時代進步不斷學習的同時, 還要多多學習計算機領域基礎不變的東西. 這才是真路線, 基礎學的牢, 框架學起來也快, 那麼我和新人的差距就出來了.
2018年12月23日, 看知乎一文章有感: 該文章主要談的是未來三十年內, 哪些行業上的工作人員可以能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這個人所回答的問題, 和我在旅遊期間所想的差不多: 開頭第一句話就是,
若某人想看看哪些工作容易被取代, 然後選擇不容易被取代的工作來學習, 恐怕他只會從一次失業潮跳到另一次失業潮
首先先是談了AI究竟取代了什麼, 總結起來就是AI取代的是工具, 但人們的基本需求沒有變化, 如同計算機一樣, 是利用計算機的人類取代了沒有計算機輔助的人類, 這一點要怎麼預防呢, 如同我之前所想的一樣, 要擁有持續跟進先進技術的學習能力. 防止利用人工智慧的人類取代沒有利用人工智慧的人類.
接著敘述了AI的幾個例子, 李世石與阿爾法, 其觀點為: 這哪裡是人類輸給了機器, 這分明是不用AI的李世石被利用AI的一個團隊’欺負’了.
最後談了一下如何避免失業與保持競爭力:
如果要保持自身價值就要適應當代的工作模式(快速迭代), 半生學習變為終身學習. 研究AI很難, 使用卻很簡單, 要時刻考慮如何將自己所擅長的領域與AI技術相結合
文章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381946/answer/536904540
本人最後再總結一條在這一次之前看知乎的一個問題, 為什麼看起來在學習, 卻沒有記住多少東西? 答案: 專注於學習層, 不要趨於表現層;
文章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507128/answer/552637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