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最近兩篇Nature子刊的經驗與教訓

最近兩篇Nature子刊的經驗與教訓

應一些朋友要求,寫寫自己最近兩篇文章(一篇article,一篇letter)的一些感想和教訓,算是對前期工作的一個總結。

首先報簡歷:04-08(本科),08-至今 (研究生),土博一個,暫時還沒出過國門。

介紹一下兩個子刊Nature Geoscience和Nature Communcations。
Nature Geoscience是08年創刊的地球科學子刊,今年影響因子10.39,這個在影響因子在很多化學、生物的同行眼裡可能很低,但是在地球科學裡面是很有含金量的。地球科學尤其是地質類有影響力的一區專業期刊,一般也就4點多一點,還有一些不到4的。即使是Nature主刊,如果只考慮地球科學方面的文章的話,影響因子估計也很難超過15,這可能跟地球科學相對比較冷門有關
吧。
Nature Communcations是2010年創刊的新子刊,宗旨跟Nature主刊比較一致,目前還沒有影響因子,但估計會超過Nature Geoscience,含金量有待考驗。

先說說第一篇Nature Communication文章,是有關南海和熱帶太平洋過去千年氣候變化的,今年四月已經出版(http://www.nature.com/ncomms/journal/v2/n4/full/ncomms1297.html)。這篇文章應該是我寫的第二個文章,卻是第五篇接收的文章,其中的曲折與苦澀,現在體會起來還有種心有餘悸的感覺。

很早就開始關注氣候變化方面的東西,回想起來,本科時陳老師的《大氣海洋學》應該算是我的啟蒙了,陳老師的課上的很好,收穫很大,給了我初步但全面的大氣海洋
學知識,這在做地質的同行裡面是比較難得的。再後來就是劉老師的《全新世生態地質學》和《層圈地球化學》,劉老師的課上的也很好,幾乎每次課後我都會跟他討論,而他每次都會塞給我一優盤的文獻(當時是1G的優盤啊),在他的鼓勵和監督下,我在大三和大四的兩年時間裡看了大量這方面的文獻,這些文獻的累積是我後來做事情的基礎。
從我的感受來講,看文獻有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當你把你這個方向比較有代表性文章大致看了後你會覺得這個行當似乎做的很不錯了,很多事情清晰明瞭,這時候其實你還沒有入行。第二階段:進一步深入的看,開始發現問題,怎麼有的文章這樣說,有的文章確是相反的結果,或者感覺有人在吵架似的,然後自己就糊塗了,到底誰出了問題?這個時候你開始入行了。第三階段:這個階段是我自認為
做的最好的一個階段,為了弄清楚我們這個方向的問題,我把我們這個方向發表在Nature,Science以及一些頂級專業期刊的文章按年代重新梳理了一下,從頭開始看,一步一步瞭解這個學科的發展,它是怎麼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中間出現了什麼爭論,最後是怎麼解決的。然後到了現在,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或者還有哪些問題存在爭論。第四階段:將你瞭解的存在爭論,或者是沒有解決的焦點問題綜合起來,結合自己所處環境的條件,思考看有沒有辦法解決其中的某一個問題,怎樣做才有可能回答這些問題?
我後來做的東西就是源於一個這樣思考出來的問題,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兩個經典理論之間存在矛盾,如果一個理論是正確的,那麼另一個理論就會被挑戰。而當時想到的就是南海的古氣候記錄可能能夠將他們之間的矛盾明確化。於是決定從南海下手,為了能夠做這方面的工作,在大四畢業之前,曾經到廣州南海海洋所一位老師那裡做過一次大研,可惜因為一些其他的原因最終沒能在那裡繼續讀研。從所裡面回來後,就進入我現在導師的課題組。很幸運的是,在我大四下的時候(08年上半年),我們課題組新到了一個南海的專案,有機會去南海考察;我導師給了我很大的信任,在我還沒本科畢業的時候(大四下學期)就將我派到了南海考察,這個機會是非常難得的,我應該算非常幸運了,沒有他的信任也許就沒有我現在做的東西了。
從南海考察回來,開始對實驗室先前做的一些南海的工作按照我的思路進行重新整理,並對新採的樣品進行了一些分析。然後開始寫文章,大約在08年11月份左右的時候完成第一次草稿,然後經過長時間的思考,修改,在09年7月開始第一次投稿。在結合看的文獻為基礎進行評估後,選擇將文章投到了Nature主刊,前期很順利,很快進入外審階段,這讓我異常興奮,進入nature外審並不是很容易,這證明我們的觀點得到了初步的認。但是很遺憾,一個月後我收到了這個文章的拒信,認真看過三個審稿者的意見後,發現其實三個審稿意見都挺積極的,對這個文章的思路以及意義都給與了很高的評價,其中一個審稿者甚至直接說整個文章的構架和結論完全達到了在nature發表的水平。遺憾的是,對於文章給與的證據,三個審稿者普遍認為還需要更進一步確認。仔細回想起來,其實被提到的幾個問題都是我之前所預料到的,只是基於僥倖心裡而沒有充分的重視。而且這些全是一些基本的技術問題,完全可以通過更多更詳細的實驗資料來彌補,可惜當時沒有做。這件事情給了我很大的教訓就是科研一定要踏實,容不得半點馬虎,任何一個小的問題都有可能毀掉你長時間的努力, Idea重要,細節更重要。
在被Nature主刊拒掉後,重新做了一些實驗,並對文章的細節進行了較充分的修改,這期間,得到了港大柳老師的幫助,柳老師算是我師兄,也是我老師,他的水平很高,給我提的幾個問題都是一針見血。改好文章後,在2010年3月我們將文章投到了Nature Geoscience,經歷了三個月的審稿後,我們收到了審稿意見。從審稿意見來看非常不錯,審稿人基本都推薦發表,其中一個甚至說是big contribution to Nature Geoscience。但是我們發現編輯的態度卻並不是很好,開始我們沒有注意,後來柳老師提醒我們,說我們的文章的觀點直接反對了編輯的一些代表性工作,這讓這個文章蒙上了一些陰影;果然,我們修改的文章返回後,拖了三個月,編輯給我們回信說其中兩個審稿人沒有時間審稿了,剩下一個審稿人說讓編輯做決定;編輯說考慮到我們這個文章說的問題還存在較大的爭議,決定暫時不錄用我們的文章。。。這個結果讓我很崩潰,幾乎沒有了繼續堅持下去的信心。
再次小修文章後(這其中得到了WHOI的Delia Oppo教授的幫助),我們將文章投往了Nature的新子刊Nature Communcations,很快編輯就送審了我們的文章,一個月之後我們再次收到審稿意見,審稿人的意見都不錯,修改之後返回審稿人大約一個月後,我們收到了推薦發表的信,這個時候已經是2011年3月31了,距離第一次投稿已經有1年零8個月,距離構思這個文章已經超過兩年半了。。。


第二篇文章是在投稿第一篇文章過程中開始寫的,算是第一篇文章的進一步縱深工作,2009年11月第一稿完成,2010三月開始投稿,幾近周折,2011年7月14正式被Nature Geoscience接受,從第一稿完成到接受共一年零八個月。

這個文章由於還沒有出版,暫時不做更多的介紹,但是有個教訓需要跟大家分享。這篇文章最開始投稿的地方並不是Nature Geoscience,而是Science。在Science也很順利的進入了外審,但是審稿結果出現了我們非常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兩個審稿人,一個審稿人推薦小修發表,另一個審稿人很直接的拒掉了我們的文章,他認為我們文章涉嫌剽竊,他的理由是我們的文章的Introduction裡面有兩句話是跟別人發表的文章的話是一樣的。這對我來講是非常受教育的,我的英語不是很好,所以在寫Introduction的時候我看別人表達的意思跟我一樣,而他又寫的比我好,我就直接拿來了,沒想到犯此錯誤。而且後來經過我跟一些國外學者的交流發現,這種做法確實是可以定性為剽竊的,即使是沒有涉及文章的核心內容也是如此,所以這個教訓是需要謹記的。

最後想說兩點感想
第一,  所有高水平的成果的出來都是團隊合作的結果,每一個人的貢獻都是不可替代的。一個人不是萬能的,即使你再優秀,也有你解決不了的問題。
第二,  借用前段時間聽到的一位老師的話(有輕微更改):做科研=10%的天賦+10%的運氣+80%的努力。努力與堅持是最重要的,每一位負責任的、認真做事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