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User Story 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都是估算人天的方法不對惹的禍?

User Story 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都是估算人天的方法不對惹的禍?

User Story 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時, 許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 User Story 估算的方法不對, 所以, 需找一個可 “準確” 估算人天的方法

1) 首先,我想任何解決問題的方法,  都沒有對錯, 只有因果

User Story 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時, 我們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去做 User Story 工作量的評估 這絕對是個的方法, 而這個的方法, 最終所帶來的最大且唯一的價值便是: 證明我們大家都能如期交付 User Story; 證明大家都沒有做錯事

但真正的重點是: 證明我們大家都能如期交付 User Story; 證明大家都沒有做錯事

,與能高效的交付符合使用者預期的產品間, 是否就能劃上等號? 我想這才是我們大家, 真正該去嚴肅面對與深度思考的問題

 2) 回到估算人天這件事

軟體開發目前還是個純手工打造的工作

       天底下的任何事只要是牽扯到有人類行為的介入, 就只能以概率”; “高斯曲線來預估, 預測人類行為的模式或發展

所以, 估算人天較為合理的作法應該是: 同樣的一個需求項 (專題或 User Story) 在不同的估算人天數下, 會達到的概率是多少?

      也就是說, 某一個需求項 (專題或 User Story), 預估可在 20 人天完成的概率是 10%, 預估可在

8 人天完成的概率是 50%, 而預估可在 2人天完成的概率是 0%.....等等

      唯有經由如此合理但頗為費勁的作法, 才能建立起團隊開發效率的高斯曲線, 客觀的預估, 團隊成員的開發人天完成的概率; 而非所謂準確的完成天數

所以, 敏捷開發期望一切化繁為簡, 一切以為本; 以人的主動性來代替耗時且依舊無法提升效率的估算人天模式, 以人的主動性來決定 User Story 該完成的天數 正因為如此, 敏捷開發中所估算的人天, 其中的主要目的, 是要排定迭代內 User Stories 的優先順序, 而非告訴開發人員, 你有多少人天可以做開發

?

3) 我們大家需要深度思考的另一個問題是: 我們今天是以問題的表象做決策? 還是以問題的根因做決策?

User Story 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時, “人天預估不準確是問題的表象? 還是問題的根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