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Google雲平臺容器引擎GKE_Kubernetes中文社群

Google雲平臺容器引擎GKE_Kubernetes中文社群

Google雲平臺容器引擎GKE重點策略

1. 主導Kubernetes平臺技術發展,搶先卡位容器市場至高點

2. 以應用叢集為管理核心,簡化大量容器節點管理的複雜度

早在10前就開始使用容器技術的Google,以原先自家內用的容器排程工具Borg為基礎,重新在2014年打造了一個開源的容器排程平臺,這就是Kubernetes專案的起源。Google也是率先將容器服務推上雲端的公有云提供商,早在2014年11月時,就在自家公有云平臺GCP上,以Kubernetes為核心排程引擎,推出了Google容器引擎(Google Container Engine,GKE)測試版,支援Docker容器的排程工作,2015年時,正式上線。

在Google開出第一槍,為搶佔Docker容器排程的市場需求,各廠商也紛以各種形式支援Kubernetes,像是很早開始押寶的紅帽,在OpenShift 3.0版就已經完成整並。而微軟則在Azure上推行容器服務,除Kubernetes外,也相容DC/OS及Swarm。而今年則連IBM、甲骨文也在旗下雲端服務支援Kubernetes。這波熱潮,或許也是Google一開始未能料想的火紅。

Kubernetes自動化程度再升級,連節點修復都能自動化

雖然各家廠商支援Kubernetes的特色都有所差異,不過仍不脫離以此工具的核心排程功能為主,而以Kubernetes為核心的Google容器引擎也不例外。在9月底時,Google也宣佈,已經開始支援部分企業使用者匯入最新的

Kubernetes 1.8版本

目前執行在Google雲平臺的GKE,主要鎖定了Docker容器排程需求,開發者可以直接設定容器環境的組態,在JSON配置檔案中,設定CPU、記憶體以及容器複本數量。完成設定後,Google容器引擎便會根據該組態設定,構建出容器基礎架構。而因應容器時代,Google也有推出自家的容器作業系統Container-Optimized OS,不僅內建了Docker runtime,也預安裝Kubernetes執行所需要的元件。

在近日,Google也加強了Google容器引擎的自動化功能。首先是節點自我修復功能,目前是Beta版本。利用此功能,Google容器引擎可以透過Kubernetes內建的節點探測功能,定期檢查叢集內節點的執行狀況,若發現異常狀況,Google容器引擎便會啟動修復程式。第二個自動化功能則是自動升級功能,現在已經是正式功能,系統可以自動將Kubernetes叢集升級至最新版。

而想要在同一叢集內,建立出異質組態設定虛擬機器,也可以利用Google所推出節點池(node pools)功能,在架設叢集時,單一叢集內可以使用不同規格(如CPU數、記憶體容量不同)的虛擬機器。因此,叢集內的節點,可以擁有不一樣的硬體規格,彈性滿足企業不同的需求。

支援SAP、微軟等商用大廠解決方案,增強GCP豐富度

除容器引擎外,現階段GCP支援容器功能為主的產品,包含了私密的Google容器儲存庫,以及加強CI/CD自動化流程的Google容器構建工具。

而Google的使用者,在GCP平臺上,同時也能根據自己需求,介接Google公有云服務上其他不同種類型的服務,滿足不同的容器應用場景。例如,GCP平臺上所提供的紀錄監控功能,就包含了Stackdriver Logging、Stackdriver Monitoring,監控容器應用程式的執行狀況。而先搶先一步開始使用無伺服器架構的企業,現在也有Beta版本的Google Cloud Functions。

不僅如此,Google GCP上也支援了其他大廠的商用軟體解決方案。例如,Google也與SAP合作,現在GCP上可以原生使用SAP HAHA以及SAP商用軟體套件。同時,GCP也跨平臺支援微軟常見的商用軟體,包含SQL Server、Windows Sever及PowerShell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