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對話蘋果公司第一位員工:那些鮮為人知的蘋果祕辛

對話蘋果公司第一位員工:那些鮮為人知的蘋果祕辛

蘋果
Employee #1 是一個專注於分享科技公司早期員工背後故事的系列訪談。Bill Fernandez是蘋果公司的第一個員工。討論話題:從矽谷長大;介紹Steve Jobs和Wozniak;在創業文化潮流之前的創業公司;蘋果公司早期的時光;搬到日本;迴歸蘋果;給早期僱員和創始人的建議;在蘋果公司之後的生活。

Bill Fernandez是繼Steve Jobs、Steve Wozniak和Mike Markkula創辦蘋果公司後的第一個員工。他目前供職於自己的創業公司Omnibotics。

與Jobs、Wozniak的緣起

在我五歲的時候,父母搬到了桑尼韋爾,在一條新開發的主要給Lockheed工程師們居住的街區。Lockheed毗鄰Moffett Field機場的海軍航空站。街對面三座房子距離的地方就是Wozniak的家。Jerry Wozniak是個數學家兼工程師,他是真正的天才,在Lockheed的頂級機密專案中工作。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而他的長子Steve Wozniak對電子學非常感興趣。

Steve Wozniak愛鑽研業餘無線電和電子工程科學大賽之類的東西。我和他上同一所本地中學,霍姆斯特德中學。他比我年長四歲,所以我入學一年前他就已經畢業了。但我就在離他一條街的地方長大,所以我對他有些瞭解。

我父親和他父親是朋友,所以經常能見到。但直到我上了中學,成了一個重度電子學愛好者之後,才開始跟Wozniak一起玩,我們成了朋友,和很多電子學書呆子一起做些專案。我們做了一個電視干擾器、一個音訊振盪器,有一年夏天,還在我車庫裡做出了一臺電腦。這就是我和Woz的關係。

在我七八年級的時候,去了庫比蒂諾初中,它就在我家後院柵欄的背後。我記得大概是七年級中旬的時候,Steve Jobs來到了這所學校。我和他都是那種非常內省的、非常哲學化的人。我們倆都不想加入那種十三四歲初中孩子玩的社交遊戲,以此被任何一個小團體接受。所以我們最終就被吸引到一塊,開始一起玩。我們很快成了朋友。我讓他對電子學產生興趣,並且……

有沒有給他展示什麼具體的東西,激起了他的興趣?

我不記得有什麼特別的東西了。但我確實記得自己初中時一直在研究電子鎖。不確定還擺弄什麼別的了。但我們總是在彼此家裡待很長時間,我媽媽都把他當做自己第五個兒子了。

就是在我們家他才瞭解了日本藝術、日本的版畫、斯巴達設計、簡潔的線條和其他東西。對他的設計教育和設計傾向來說,影響很大。

Jobs和Woz是怎麼認識的?

我五歲就知道Woz了。Jobs和我是十二三歲成為朋友的,然後一起過渡到中學,我們倆都去了霍姆斯特德中學。大概在我上中學第一年或者第二年的時候開始和Woz一起做了很多專案。

Woz家街對面就是Taylor先生家。Taylor先生以前有一家電子產品店。他關了這個店,並把剩餘的庫存搬到了車庫裡。我會穿過街道做一些雜活兒,比如拔拔草之類的。我們還寫了小型日誌,時不時地,我會到Taylor先生那裡說:“Taylor先生,我需要一個電晶體,或者我需要一個電容器。”我就用小時工來換取這些零件。

有一天Jobs騎自行車來我家,要出去玩,我要去Taylor先生家拿點零件,所以我們就走著穿過了街道。Woz正在外面洗他的車,我就想:“嗯,這兒現在有兩個電子產品迷。他們可能會想認識一下,做點什麼電子的東西。”所以你知道,我們就走過了那輛車,我介紹他們倆認識了。

他們倆有沒有很快成為朋友?

那倒是沒有。但你知道,他們最終還是成了朋友,並且開始一起做專案了。其實Woz非常喜歡惡作劇,而Jobs身上有非常反文化的性格特徵。他們合作的第一個專案就是一個巨大的豎中指的手的標誌。那是一個巨大的布做的海報,他們把它放在我們學校的屋頂上,還給海報邊緣壓上了石頭,

我猜。這是一棟邊緣的建築,畢業期間所有家長都能看見它。這個想法就是,在畢業期間,他們會剪斷一些繩子,從而讓海報展開滾到建築那面的側牆上,上面寫著:“最好的祝福,72屆畢業班!”那其實是對他們豎中指。

Woz比你們大四歲,他那時候在幹什麼呢?

我想想,我想他是去了科羅拉多州,又被轟走了。然後他在一些像Call Computing這樣的地方上班,Call Computing是一個早期的分時計算公司。後來他去了伯克利,那就是藍盒子時期了。那也是“神祕主義者Ramar”時期。

那個是很棒的故事。Woz當時在伯克利住在一個宿舍的二樓,他窗外的街上有一個電話亭。那還是前行動電話的年代,所有人都要去電話亭打電話。有時候,比如當一個學生進了電話亭,Woz就會打那個電話亭的電話,它一響,那個學生就會接起來。

然後Woz會說:“我是神祕主義者Ramar。我看到你的未來是溼的。”那個學生會說:“什麼?”Woz就從二樓往他身上扔充了水的氣球。那個學生很生氣,Woz就會說:“Ramar只是想幫幫你罷了。”

我在上中學,中學之後先後去Siliconix、Antex工作。然後我去讀了大學,暑假去惠普實習,最後就在那待了三年。

我是電子工程部研究實驗室裡唯一的電子技術人員。就是那個部門做出了手持的科學計算器。我上中學時候的HP-35是一個突破性的10位精度手持科學計算器,賣395美元,那可是很大一筆錢,但它是全電池供電的手持計算器。就在那之後,Woz去惠普當了工程師。

我去上大學,他給我打電話問我想不想去實驗室當暑期實習生,所以那個夏天我就去了,然後在那待了三年。我和他都致力於研究手持電子科學計算器。

蘋果公司的創立

Woz和Jobs什麼時候聚到一起,決定開始創辦蘋果公司的?

在這段我和Woz都在惠普的日子裡,Woz用業餘時間設計了他自己的遊戲Pong。Pong是最早的真正流行起來的電子遊戲,酒吧、披薩店和飯店都可以買來放在店裡,人們會過來把零錢放進去玩遊戲。Woz構建了自己的電路系統,用一臺小型的黑白電視機當它的顯示屏。

接著一連串事情發生了。他開始組建自己的計算機,開始參加在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SLAC)舉辦的家釀計算機俱樂部的活動。

所有的事情都是同時發生的,當他的計算機組裝好後,他就會帶去活動上展示。在某些時刻,有些跡象表明Jobs開始對它感興趣。我不知道是他也去家釀計算機俱樂部,還是他和Woz在一起的時候Woz談到的。

基本上就是,Jobs說:“你知道,我們可以做印製電路板,售賣組裝好的計算機,這樣人們就不用去市面上買那些零件,再弄懂怎麼組裝到一起了。我們就幫他們做了。”這就是蘋果電腦的起源。

Jobs做出了印製電路板,找到了去哪買零件。他們決定好了公司的名字,然後很好笑,Jobs搞了一個用來打掩護的辦公室門面。在韋爾奇路770號有一家公司。如果你去查舊文獻就會找到這個地址,蘋果公司的郵寄地址。

這家公司就在二樓,會有人根據來電號碼接電話並說:“你好,這裡是蘋果公司,我能幫你做什麼嗎?”這裡會接收郵寄到蘋果公司的包裹,從蘋果公司寄東西也是在這裡。Jobs在他爸爸的車庫裡工作,而在他的臥室,你知道的,那就像是我們的門面,必須讓它看起來是合法的。

他們一成立就叫上我了。那大概是76或者77年。他們成立了,需要員工,第一個想要僱傭的就是一個好的電子技術人員。他們倆都說我是他們認識的最好人選,我想Woz在他一本書裡提到過這件事,所以他們問我願不願意從惠普辭職,在Jobs家的車庫裡工作。

惠普和蘋果的薪酬對比怎麼樣?

即使沒有額外的福利,我想蘋果的薪水也很好了。我不記得具體的,但肯定是很好了。對我來說最主要的抉擇在於,惠普是頭號電子公司,對一個電子技術人來說,那是個很有利的因素,他們的獎金也非常好,還很穩定。在那工作很安全。

但是你知道,我認為去蘋果工作會非常有趣,我當時跟父母一起住,車貸也還完了,我還是個非常容易受僱的人。所以我想如果蘋果失敗了,我再找個其他工作也很容易,沒有什麼大損失,不是嗎?

當時人們對科技創業公司怎麼看?為什麼跳到這樣一家公司?

首先,那時候所有東西都是硬體。基本上沒有一家類似的軟體創業公司,明白嗎?後來矽谷之所以成為矽谷,全是因為有一大批基本做硬體的創業公司。半島那邊有瓦里安公司,它為發射機和雷達建立了微波真空管。還有快捷半導體公司,它是最早的幾個半導體制造商之一。最終還有其他一大堆這樣的公司。

這麼多年過去,半島(就是從聖何塞到舊金山)發展出了一個非常硬體導向的生態系統。對家釀俱樂部或者自己動手DIY感興趣的人來說,有很多電子產品商店可以去買零件和拆卸裝備。有一大堆配套的商店。有金屬商店和PC板商店,還有很多主要的電子產品分銷商。

那時候還有很多像惠普這樣的主要公司,他們花很大力氣僱傭很多電子人員,主要是電子工程師和機械工程師什麼的。過去幾十年,那片區域聚集了一大批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們,建立起了滿足電子工業需求的生態系統。

然後,一種新商業的歷史就由那些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離開大公司的人們建立起來了,但這花了幾十年時間。它是從四五十年代開始的,而我們現在在說六七十年代的事情。你知道的,把這些全部建立起來至少花費了三十年。

在那樣的環境裡,Woz、Jobs和我成長起來。Woz的父親是個在Lockheed工作的工程師。我那時會找遍整條街,看有沒有工程師鄰居願意教我一些電子學知識。我們會閱讀《大眾電子學》,那是一本給業餘愛好者和DIY人群看的雜誌,在前網際網路時代,那些雜誌大概就是學東西的主要途徑。

當你努力尋找點什麼智識上而不是體育運動方面的事情做,電子學就是你作為小孩子可以做的事。它是你能夠去渴望的事情,專案都非常有意思什麼的。在那樣一個環境裡,對Woz、Jobs和我來說,順便去建造點有趣的電路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那段時間裡,尤其是我在中學的時期,半島周圍有越來越多人想要屬於自己的計算機。有一種感覺也越來越明顯,那就是也許最終,人們有可能建造出屬於自己的計算機。Woz在整個中學時期都想要一臺自己的計算機,並且總是邊畫電路圖邊說:“你知道的,如果我要設計一臺計算機,我就會這麼做。”

這樣的場景充滿了整個中學晚期或剛畢業的那段時間。那時有了家釀計算機俱樂部,而且有很多剩餘的計算機裝備可以讓人們進行組裝。在所有這些電子學愛好者中,在那些想要建造屬於自己的計算機的人們中,瀰漫著一種被壓抑的需求。

去設想如何做這些事情是可能的。微處理器積體電路不久前進入了市場並降價到業餘愛好者可以買得起的程度。那時幾乎看不到第一代半導體儲存器了。

所以,在我上中學的時候,我們夢想著能得到一個老式的磁芯儲存器,上面有那些小小的磁性材料圈,大概是幾百個小圈,通過細小的金屬絲織成的網連在一起,你明白嗎?那就是最早的記憶體,你知道的,沒準你就能得到500位元,明白嗎?我們渴望找到一個記憶體並讓它起作用,那樣我們就能建造自己的計算機了,懂嗎?

那時候有非常多themes全都是合併好的。基礎設施已經在那了,所以你可以說:“我想要做好的鈑金,我想要做好的印製電路板。”你直接去找,總會有人給你做。“我想買零件”,也有人能給你做。

我們承載著整個高中及之後時期所有那些人的渴望:“我們不僅想要屬於自己的計算機,我們還覺得那最終是可能的。你不必建造出ENIAC(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佔據整個一間房子,還有幾噸重的電路和真空管。”我們整合了電路,讓所有的電路系統保持小型、輕量化,而且讓人買得起。

Jobs和Woz是什麼讓你覺得“我想跟他們一起工作”

我確實是想和他們一起工作。你知道的,我和Woz、Jobs一起做了好多年專案,他們是我最親密的兩個朋友,我們也很合得來。當然了,和我朋友一起工作很棒。有機會建造我們自己的計算機也很棒。是的,很棒。我只是想著“我們去造自己的計算機好了,這簡直棒極了。”

最開始的工作是做什麼?

我的職位是電子技術員。那實際上意味著我聰明又能幹,是所有行當的萬金油兼打雜的。所以,Jobs總會打發我去買零件或者送東西,要不就是在車庫裡,我得建造測試固定裝置和放故障檢修板的盒子。基本上任何技術相關和打雜相關的事情,都是我的工作。

就在第一家Good Earth餐廳旁邊,這個地方曾經是個經營不善的餡餅餐廳,後來被Good Earth接手了。我們那時經常在那吃飯。

當公司擴張後,必須在它旁邊再租第二套房子,後來我們又擴張,然後租了幾個街區外Bandley Drive街上的一棟建築。那就是我們的第一棟建築,Bandley Drive,後來那麼多年過去了,漸漸地,我們最終在Bandley Drive擁有大約八棟建築。

每次建個新的建築,我們就租下來,因為我們擴張得是那麼快。在那段時間裡,你知道的,我們建立起來了。在車庫裡只有我、Jobs和Woz。Woz那時還是住在他的公寓裡,繼續在惠普工作。他不想離開惠普。

最終,Mike Markkula不得不勸他說:“你必須離開惠普,全職工作。我們得到了這筆投資,我是投了錢的,你必須做這件事。”

公司又這樣持續了多久呢?

大概一年半。我們開始在車庫裡,然後搬到了第一個小辦公室,那時候就開始走入正軌了。有了祕書,有了會計。我們還僱傭了更多的工程技術人員。僱了一個搞製造工業的人,一個工業設計師。就在這個轉變過程中,我們聘到了雅達利公司的Rod Holt,讓他做工程部的主管。他就是那個設計了Apple II電源供應的傢伙。

再想想。然後我們就搬到了Bandley Drive,有了一個獨立的生產區域,獨立的工程區和獨立的行政區,還僱了兩個人做國際銷售。我們那時在為Bell & Howell做一個定製化的黑色套裝,他們想在自己的商標下售賣。除了總裁和會計之外,我們還有一個市場人員。

怎麼利用資源、看待這樣一個環境?

有幾個方面。從車庫時期開始,我必須得說,彷彿空氣中都有可觸控的魔法在瀰漫。時不時地,Woz會過來說:“你知道,我昨晚去了家釀俱樂部,看到有一個人寫了這個軟體,它能在我們的計算機上執行。”

我們開始做了Apple I,它全部是文字形式的,就像Hamurabi遊戲那樣。然後我們就有了星際迷航文字遊戲。後來又有了Apple II,Woz會過來說:“來看看這個驚人的色彩調皮鬼,是一個叫Chris Espinosa的中學生做的。”之後他就會把所有種類的色塊放在螢幕上,還有萬花筒模式之類的,的確很魔幻。真的就是那種感覺,我們將要把個人計算機帶給大眾了。

這一年半的時間你做了些什麼?

這一年半,所有事情都在成長,變得多元化。我們擁有了更大的辦公樓,更多部門,更多人,有負責國際和國內業務的員工,還有其他一些東西。事情就像那樣,在複雜性和多樣性中爆炸式地發展。我的具體工作,基本上和以前保持一致,實在的和電子相關的工作,我開始變得很厭倦。

你那時候的志向是什麼?

我在沒受過工程學教育,沒有學位的情況下,就擁有了一顆工程學的頭腦。我去上學想讀一個工程學學位,但我退學了,從來沒完成那個學位,也就沒能得到那些真正成為工程師所需要的知識廣度。我其實是在比自己的智識潛能低得多的崗位上工作,那就變得很無聊。

你有沒有說出來自己想在哪方面做更多事?

我大概是說了,雖然你知道的,我那時並不像自己現在這樣自信。我是說,那時候我只是個孩子。我都按照別人給我挑的課程讀完了中學呢。

那時候我並不知道自己有什麼選擇,不像現在,關於創客、DIY愛好者、創業者、孵化器之類東西,我們有龐大的社會化媒體資訊。那時候都不存在,沒有那樣的思維模式,沒有廣告,沒有思維過程,周圍沒有那種關於你能實現自己夢想的想法和故事。那時候的觀念基本就是,你找到一家像惠普這樣的好公司,然後在那裡工作一輩子,之後退休。去蘋果公司就是這麼大的一個風險。

它不像現在看起來這樣,是多麼有魅力的一件事。它是個巨大的風險。人們基本上會說:“你怎麼會從惠普辭職,去給幾個差勁的傢伙打工呢?你還知道其中一個大概就是個嬉皮士,穿著勃肯鞋和破洞牛仔褲,輟學後不得不賣了他那輛破舊的大眾麵包車才開了這麼一家公司。你都在惠普工作了為什麼要去給這些傢伙打工?”

簡單來說,我想就是,那時候沒有什麼創業文化。

這樣的觀念最開始有沒有促使你離開蘋果公司?

我在惠普工作的時候,我認為和我的朋友一起工作,讓人們擁有自己的個人計算機是一件很讓人興奮的事。而且就像我說的,在我的觀念裡基本上也沒什麼風險。如果這事兒不成,我很容易就能再找一份工作。

而那時候,過了一年半,僱傭了那麼多人,其他人都在成長,而我卻沒什麼專業的方向可走,那就變得很無聊了。我剛從中學畢業那時一起工作過的一個人,想僱我當一個小公司的產品工程師。我想那比現在好多了呀,因為我就能真正去做工程了。

所以我就辭職了,去為他們工作,在那之後我又去日本待了幾年。

為什麼那麼快就離開他們去日本了?

我想想,那其實完全是兩回事了。我跟他們一起工作了幾個月,他們並沒有讓我做我想做的設計工作,而是讓我做很多技術工作,因為他們的產品線需要很多技術方面的工作。

所以又變得很無聊了,因此我就沒執行他們的期望,他們就讓我走了。

我那時有考慮去其他國家,去教我的宗教信仰,巴哈伊教,所以我決定去日本待幾年。我還在那裡獲得了合氣道的黑帶。

當我回國後,為一個朋友的電視專案工作,做工程和技術方面的事情。然後Jobs又僱傭了我,成為Mac專案大概第15個員工。

重返蘋果,怎麼看那個時期的工作?

嗯你知道,那時候蘋果公司已經改變了很多,完全是一個不一樣的公司了。我需要一份工作,Jobs就僱我到Mac團隊了,結果Mac團隊又變得特別酷。我是1981年回國的,我想是1981年10月,然後在那工作到1994年?大概是那樣的。加上我之前那一年半,一共在那工作了12年。

那些年裡,我的工作轉變了好多次。我做過設施規劃,當我們從一棟辦公樓搬到另一個,並且擴張的時候,奠定了我們的兩棟Mac大樓。我做過總體工程支援。那時我是實驗室經理,負責管理技術人員,保證堆滿了零件的工程實驗室正常執行。我也做一些程式設計工作。最終,在蘋果的最後幾年,我又去了使用者介面設計部門,而且我還真是很擅長做這件事。

你作品中的東西,現在還保留在那個介面裡?

有的,你知道在Mac的Finder裡,當你展示一個列表的資料夾時,在左邊一排會有一列三角形嗎?然後當你點選一個三角形,它就會展開一個縮排的次級資料夾列表之類的。我參與設計了那個東西。

系統軟體的人帶著這個新功能需求來找我,我建議他們把一列控制按鍵放在那,我當時建議的圖示是圓圈,可以是空心的,或者灰的,或者黑色的。然後有其他人把它改成了三角形,我認為這很棒,但是用一列控制按鍵來開啟和關閉資料夾,那是我的主意。

90年代離開蘋果,公司普遍是什麼看法?

很難講,因為在媒體和公眾眼裡,蘋果公司的命運有太多上下起伏,但我認為當時是處於上風的。我們完成了Apple II,讓Mac變得有色彩。我們有Mac II和稍小一點的Mac IIcx,有各種插槽和色彩,還開始用硬碟取代軟盤。這些都有存在一段時間了,但我們把這些聚合到一起,又新近引入了第一個通用光碟機,這樣使用者就能用CD了。

它使每一個用CD的人有機會使用,不管是多媒體演示還是軟體分發。所有這些都歸功於蘋果鋌而走險,在沒有什麼CD可用的情況下建造了一個CD光碟機。

回憶起蘋果,記憶是充滿熱愛的嗎?

很複雜,但基本上是熱愛,是的。

我是意思是,有好多次公司士氣都太低落了,人們把寫滿了“人生艱難,你終有一死”這樣的海報貼得到處都是。那就有點像是當時人們的感覺。

然而,也有非常美妙的讓人興奮的時刻,你知道的。很多這樣的事……

在那片喧囂聲中是什麼感覺?

要及早成功的話,你必須是個自我驅動的人,必須自己賦予自己力量。你必須有這樣一種感覺:“我能完成任何需要被完成的事情,即使這件事從沒有人完成過。即使你以前從來沒有做過,也沒有人做過。”你必須有一種“我能做成”的信仰。

作為創始人的Jobs,他有很強的幹勁,也有很多誇大其詞的地方。他總是不停地在行動。這一點是必需的。而我總是面臨著新的挑戰,比如“你知道的,我們需要造一個強化處理盒。”我以前從沒做過。“我們需要提供可靠的電源,給一堆東西供電。”我以前從沒做過。“我們需要給它做出一種固定裝置。”我以前從沒做過。你明白嗎?

離開蘋果去創業

現在自己創業,有學到過做領頭人的經驗教訓嗎?

我學到了好多。其中之一就是經過這麼多年的留心觀察,我見識到了所有這些需要聚合到一起成為一家公司的元素。最開始你可能並不擁有所有這些東西,但對我來說更容易去向前看,看公司發展往什麼方向走。

我為人們設計軟體的時候總是想:“這個產品會發展到什麼方向去,我就會把它設計成那樣,更容易新增新的功能,讓新功能看起來就像這個產品的自然延伸一樣,而不是給它添上一些愚蠢的東西。”所以在建立一家公司的時候,我也會想這些事情。我如何能參與到未來的發展中去?

另一個學到的事情,就是你有時必須得誇大其詞,你必須出現在所有的地方做所有事。有一百萬件事要做,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你就得去做完這一百萬件事。當你有兩個人的時候,就可以只做一百萬的一半了,四個人就只做四分之一了,對吧?但你依然得特別多才多藝。

能不能給那些準備加入早期公司的人一些建議?

你需要準備好去做任何需要做的事情。你要能接受得了。不管是扔垃圾還是修剪灌木叢,或者清理一堆嘔吐物、去參加會議,甚至假裝你是市場總監,任何事情,準備好去做任何需要做的事。如果你不想這樣,就不要去。

另一件當創業公司僱員的問題就是,它完全是不可預期的。公司會不會成功
?它會不會發展順利?創始人會高興呢還是悲傷呢,焦慮呢還是憤怒呢?所有這些都會一刻不停地變化。

所以,你得是一個能在混沌和不確定性中生存下來的人,並且意識到那都不是因為你,這就是人生啊。這是決定去創業公司必經的一部分。

並且,要準備好是作為創始人還是作為僱員加入公司。準備好把你的生活全都獻給這家企業。忘記家庭,忘記孩子、寵物和花園。它將會花費你的所有精力,這也是為什麼我自己這麼晚才開始創業。我一直等待著時間,等到我能忽略自己的孩子而不會傷害他們,再去創業。

另外一件事是,作為一個創業者,你認為有一千件事情要做,就需要一千個不同領域的專長,而你只擅長其中五個領域。然後你會對十件事情感興趣,而有200件事情是你徹底痛恨並無法承受的。但你必須做完所有。

舉例來說,很多人,很多工程師都非常善於設計產品,但又徹底害怕真的跟任何人講他們的想法,或者推銷自己,或者說一句這很好。所以市場和銷售人員對他們來說完全是讓人討厭的。但你將必須站出來,做這樣的事情。

優先順序是什麼?

如果你能事先計劃好,為事情謀劃好一條軌跡,就會有所助益。如果你足夠精明,做好計劃並問自己“建立起一門生意需要什麼代價”,就會有幫助。這個計劃會告訴你在什麼樣的階段,事情必須做完。

舉例來說,在非常早期的時候你必須弄清楚“我想要做什麼”,在那之後,你就需要選一個名字,註冊公司,做好賬戶之類的。到一定程度之後,優先順序就內嵌於一系列事情中了。所以,如果你明白建立一門生意的各個階段,在很大程度上說,你就能預測某件特定的事在某刻成為優先事項了。

你可能會發現,“好吧,我可以先把市場放一放,也許在我放放它,去開發產品的這段時間裡,我能發現一個營銷公司或者營銷人員,這樣等到市場成為優先事項的時候,我就不用自己親自去做了。”

去理解,同時讓你要做的事成為可能,從而有效率地做計劃,這的確是個好策略。否則,所有事都會讓你大吃一驚,所有事都會立刻變得緊急,所有事都會變成新的經驗教訓。你將失去頭緒。你看,這對你短短一個問題來說,真是很長的答案,但它是真實的答案。

你越能很好地預測增長路徑和麵對的一系列挑戰,就越能很好地做出計劃。突發事件越少,超出預期的障礙就會越少,你就越能用從容和有效的方式,付出低成本和低壓力水平,去面對它們。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優先事項也會在計劃中得以顯現。

很棒的一件事在於,我們擁有大量可用的資訊。有很多的書,很多孵化器和部落格之類以前從沒有過的東西。當然,從網際網路上得到的資訊,有很大一部分不可靠。但假設你很擅於分辨資訊,擅於分辨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能力,那樣就有大量免費的資訊是真正有用的。你將必須成為一個學生,成為創始人也就意味著要成為一個學生。

你將會成為一個自學的學生,一個自學成才的學生。你必須教會自己市場、銷售、會計、現金流、工程學和規範認證測試相關的知識。你將不得不對一大堆事情瞭如指掌。所以,高效地自學和自我教育是成為一個創始人很大的組成部分。

本文翻譯已獲授權,有刪節,原文連結:

http://themacro.com/articles/2016/07/employee-1-apple/

本文譯者:NER

文章出處:Inf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