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不算小賬的人才生態
直入主題,華為生態大學成立已近一年。
為一所成立僅一年的大學築碑立說,確實也沒太大必要。當然,如果將其放在更大的科技歷史背景中分析,即可理解ICT人才生態的價值意義。
從文藝復興到新秩序
2011年,中國科技發展歷史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年份。此後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逐一登場,並被國內使用者認知和認可。對比之前以“盒子”和“煙囪”為標誌的ICT“工業時代”,此階段昂揚向上,此階段活躍創新,甚至可稱為燦若群星的“科技文藝復興”。
不僅如此,“科技文藝復興”時代,又進一步衍生形成了“科技新秩序”,即從傳統ICT架構,向“文藝復興”技術架構的演變;從傳統應用解決方案,向數字化轉型方案的演變;從傳統渠道時代,向生態時代的演變。
生態木桶理論
言歸正傳,聚焦此時的華為。恰是在“科技文藝復興”的開始階段,華為進入企業業務市場;也恰是在“科技文藝復興”從認知,到認可的過渡階段,華為成為中國ICT市場的NO.1,並逐漸形成了成熟的ICT生態理念。
回到前文所述,“科技文藝復興”和“科技新秩序”已出現在眼前,以華為此時的體量和格局,就必須有符合其身份的產業視野。傳統以產品銷售為核心的渠道合作模式,儼然就已經過時。或者說,使用者需要的是聚焦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以及支撐所有應用場景的平臺,如果此時華為還是侷限在如何銷售更多的“盒子”,如何找到更多銷售“盒子的渠道”,恐怕只有兩種局面:要麼ICT企業因為複製華為的思路,集體碰到天花板;要麼華為的領先地位將被顛覆。
“ICT服務的供給能力與使用者需求之間,始終沒有完全匹配。”華為EBG中國區副總裁、華為生態大學校長楊文池,如此解釋ICT生態時代的主要矛盾。這也是華為投資ICT生態,建立華為生態大學的原因,即任何企業都不可能依靠一己之力,滿足使用者的數字化轉型需求,而在ICT生態體系中,出現任何如“木桶理論”般的短板,都會影響整體生態體系提供的服務水平。
正因如此,華為此後的一系列生態投資,就可以理解。因為需要提升生態解決方案的效率,降低使用者的應用成本,華為開始與ISV夥伴聯合研發解決方案;因為生態體系缺失投融資,以及頂層諮詢設計能力,華為開始建設角色多元化的生態體系;因為要降低合作伙伴進入生態,進入人工智慧等領域的門檻,華為持續在晶片和平臺上進行技術投資。
人才生態的錯位
當然,ICT人才生態也是ICT生態體系中重要的一環,而ICT人才錯位,就是當前生態的一塊短板,華為生態大學就是在此背景下成立。其實,在2010年之前,華為並沒有生態的概念,其直接銷售、直接服務、直接面向運營商使用者提供解決方案。2011年,華為重歸企業業務市場,開始認知渠道夥伴的價值。2012年,華為ICT學院成立,開始建立渠道夥伴技術認證體系;2016年,華為中國合作伙伴大學成立,華為中國企業業務以該組織為平臺和視窗,統籌資源、統一規劃為合作伙伴提供賦能服務。
而在此基礎上,2018年初,華為進一步整合資源,升級成立華為生態大學。華為生態大學下設創新數字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和合作夥伴學院三大學院,分別從產教融合,以及為合作伙伴提供一站式培訓服務等不同維度,進行應用型人才和創新型人才培養。
當然,華為生態大學的成立,也標誌著華為開始以端到端產業鏈思維,梳理ICT人才生態體系中的所有斷點。以《中國ICT人才生態白皮書》為例,該《白皮書》是華為與新工科聯盟共同推出,在業內首次以生態為視角,全面展現ICT產業的人才需求變化,其核心內容是,針對人才“供需錯位、區域錯位、結構錯位、梯隊錯位”等產業現狀,提出解決思路。
華為生態大學的這一年
上述“錯位”即是ICT人才生態中存在的斷點,如果合作伙伴找不到人才,留不住人才,必將成為制約ICT生態的整體服務能力。而以《白皮書》中所提出的觀點和結論,梳理2018年華為生態大學的主要工作,則就更為清晰。
簡單地說,2018華為生態大學的所有工作可以歸納為兩個關鍵詞:“聚能”和“智創”。
“聚能”是手段。無論是特聘專家引入智囊團,還是與高校、聯盟、夥伴的合作,都為了聚集最專業的人。一個有意味的故事。土耳其Erdal Arikan教授,被稱為Polar碼之父,他在2007年發現了通道極化現象,併發明瞭極化碼。而華為通過與Erdal Arikan教授合作,在此基礎上經過數年努力,終於把理論變成了3GPP 5G NR控制通道編碼標準,最終得到了世界的認可。華為生態大學也是延續類似思路,共享專家智囊團的能力和智慧,為人才生態建設提供最優質的資源。
另一方面,“智創”則是目標,是為了促進技術和商業上的創新創造,培養面向未來的數字人才。華為與新工科聯盟合作輸出《中國ICT人才生態白皮書》,是為了給人才培養提供方向;開發大資料系列教材,是為了給前沿技術人才培養提供充足的“養料”;開設“聚中國創造之力”系列講座,是為了給人才和行業帶來全新觀點、通過跨界研討開闊視野,激發思想的火花;啟動“創智計劃”,是為了形成完整的人工智慧人才培養閉環;而生態夥伴精英賽、大學生ICT大賽等各項賽事,是為了讓創新者能學以致用,並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臺。
可量化的價值
當然,量化的體現上述兩個關鍵詞,還可以列舉如下數字:
2018年,華為合作伙伴人員數量激增。以總經銷商夥伴為例,2018年總代售前人員增加40%左右,對應屆大學生的招聘需求旺盛。與之對應,目前中國的華為ICT學院已超過260家,其中包括40餘家985、211院校,年培養人才數量預計超過2萬人。而為了實現供需對接,2018年,華為在19個省市舉辦25場“ICT人才聯盟雙選會”,為千家生態夥伴和上萬名高校學子提供面對面雙選機會。
此外,面向夥伴地市銷售人員,華為2018年開展 70餘場“拓耕行動”專項賦能,覆蓋超過100個地市的2200多名夥伴。
而為了幫助ISV夥伴和銷售型夥伴共贏,華為還進行聯合解決方案落地培訓。截止2018年9月,華為與ISV夥伴的聯合創新解決方案達到530多個,上述方案已經在2200餘個專案中落地銷售。
不怕為他人作嫁衣裳
可以看出,華為ICT人才生態賦能範圍已經從合作伙伴,延伸到使用者和在校大學生。培訓內容也從傳統產品技術培訓,延伸至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新興技術,甚至還包括企業管理培訓、產業經濟發展趨勢等。
當然,業界也會有其他疑慮。華為每年都投入數億元建設ICT人才生態,是否可能“為他人作嫁衣裳”,畢竟人才始終處於流動中;華為是否也擔心所有人才生態創新,因被模仿而失去特色,畢竟一旦產業認識趨同,任何活動形式都容易成為標配。
其實大可不必有類似疑慮,華為此時的表現已經超越“小生態”概念,就如《蜘蛛俠》中的經典臺詞,“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生態的核心黏性是,企業能力與使用者需求間的匹配。華為向下研發晶片,向上發展平臺,只有成為技術肥沃的‘黑土地’,才能更緊密地與夥伴合作。”楊文池說:“華為生態大學定位為中國數字化轉型的人才引擎,而不僅是華為ICT生態的引擎。如果華為是一家只會算小賬的企業,一定不會發展到今天的規模。作為中國政企行業ICT市場的領導者,華為建設和健全整個生態責無旁貸。當然,如果中國ICT人才生態體系更為健全,華為也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作者 | 張戈 (公眾號ID:TechECR)
【TechECR】關注科技企業生態體系建設,這裡有思考、有觀點;有點頭咂嘴,也有會心一笑。創始人:張戈,曾任《商業夥伴》、《電腦商報》副總編,不碼字,不寫稿子、只輸出有質感的文章。以生態合作為視角,研究IT產業18年,常年保持對ICT企業、IT方案商、IT渠道商保持高頻度採訪。同名專欄現已入駐各大主流媒體平臺。合作聯絡:[email protected]
目前已同步入駐:百家號、頭條號、一點號、搜狐號、企鵝號等自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