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生活中的設計模式--工廠模式的演化

生活中的設計模式--工廠模式的演化

1、混沌初開階段:張三、李四、王五合住一套公寓,每天早上,大家自己準備早餐,重複勞動,效率低下。
2、專業分工階段:經商議,決定由張三統一負責早餐,其他人只需要向他購買即可,工廠雛形的概念出現了。
3、提升效率階段:張三為了提升效率,購買了九陽豆漿機,可以生成豆漿、花生漿、玉米漿等各類產品,改善了大家的生活水平,抽象產品(豆漿機)的概念出現了,這時,可以稱之為簡單工廠模式。
4、外包代工階段:由於張三的早餐物美價廉,其他公寓的年輕人紛紛慕名而來購買,張三生意混大了,覺得血汗工廠不好賺,準備外包出去,自己升級為接單的皮包公司,抽象工廠(皮包公司)的概念出現了,這時可以稱之為工廠方法模式。
5、增加品類階段:有好事者向張三反饋,光喝豆漿不抗餓,需要增加煎餅等硬餐,於是,張三購買了一批平底鍋,給代工廠生產煎炸類的食品。產品系列(豆漿機、平底鍋)的概念出現了,這時可稱之為抽象工廠模式。
6、專業配餐階段:隨著品類的豐富,配餐經常出錯,張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成立了專業的配餐公司,根據菜譜和客戶需求,進行配餐。當然,這些產品是已有工廠的產品,配餐公司自己不生產。構造者(配餐公司)的概念出現了。這時,可稱之為構造模式。
7、山寨克隆階段:隨著張三生意的成功,市場很快就出現了競爭對手,這些競爭對手職業道德低下且毫無創新意識,所做的就是山寨張三的產品及管理模式,這樣的效率當然高了。這時,可稱之為 原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