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賣菜女孩的夏天

賣菜女孩的夏天

劉飛越 圖/文(媒體轉載須經騰訊網及作者授權)

這是一個普通的夏日午後,北京的街頭依然籠罩著粘稠的熱氣。16時許,黃萍萍又準備出門賣菜了。她對鏡梳理了下頭髮,卡上有一枚淡粉色卻已發白的蝴蝶結,挎上零錢包,走出家門。這樣獨自賣菜的生活已經持續了三載,她今年12歲,9月份開學她就是小學6年級的學生了,這是她小學生涯的最後一個暑假。

黃萍萍的一家來自河南信陽,一歲起母親就把她放到竹筐裡帶到北京城郊賣菜,九歲起她就可以自己騎著三輪車獨自賣菜了。在她的記憶裡從來沒有回過河南老家,河南在她的腦海裡只是個名詞,北京海淀區的土井村才是她的故鄉。

黃萍萍的父親最近正在天通苑拆房子,就是靠著打零工,用汗水換些積蓄。她的母親則在家種著一畝多的蔬菜大棚,黃萍萍每天賣自家大棚的蔬菜。賣菜的收入支撐著這一家人的日常開銷和弟弟妹妹的學費。

這個暑假,黃萍萍每天都要到海淀區的頤園山莊小區附近的菜市場賣菜,有時候還要一邊賣菜一邊照顧比她小三四歲的弟弟妹妹。賣菜的時間長了,有不少老顧客來光顧她的小菜攤。一位60多歲的大媽看著黃萍萍誇獎說:“我經常來這兒買菜,這孩子可機靈呢。她們自己種的菜,也新鮮。”

黃萍萍雖然生活在北京,可很少進城,記憶中的幾次進城,都是參加愛心機構組織的農民工子女參觀展覽館之類的活動。最奢侈的生活,則跟姐姐到西二旗13號城鐵站的天橋上吃麻辣燙。

一家人都在忙碌,黃萍萍的父母更是無暇顧及孩子們的學習,孩子們也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說起學習成績,黃萍萍總是不好意思地笑。四年級時她就因成績不好而復讀了一年,比她小三歲的妹妹更是讀完了二年級又被降到一年級重新讀起。

不被關注的除了她的學習,還有她的學校。黃萍萍在讀的農民工子女小學去年已經被拆了一次,今年又面臨拆遷。燕校長為了能就近找到校址已經焦頭爛額。“新校址不能太遠,太遠了孩子沒法上學,那樣學生流失會很大,他們也就更沒有學習的機會了。”燕校長說。

上學,賣菜,學業加生活,黃萍萍比同齡人都要忙碌。忙碌的間隙,她也會想想自己的夢想。那個曾經到她的學校做志願者的阿姨是黃萍萍的偶像。聽說那個阿姨是個工程師,黃萍萍也萌生了當工程師的理想,儘管她不知道工程師是做什麼的。

據瞭解,像黃萍萍父母一樣的進城務工人員已超過2億人,在這2億人的背後,有7000多萬後代子女,這其中又包括跟隨父母在他鄉漂泊的1400多萬隨遷子女,以及5千多萬留守兒童。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成為現時期中國義務教育的薄弱環節。

不能和同齡人站在一個起跑線上,黃萍萍難道只能重複父輩的命運?誰能許給賣菜女孩黃萍萍及其他數千萬“黃萍萍們”一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