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強勢做人
一、孟子》的精神實質有三點
1、人性善
2、“仁政”思想:由於孟子主張人性善,所以推行“仁政”,才能天下無敵。
3、強勢人格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楊伯峻譯:富貴不能亂我之心,貧賤不能變我之志,威武不能屈我之節,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二、性善
善良是一種能力,它只可能發生在強勢的一方,弱者是沒有資格談善良的。
“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 (《梁惠王》)
解救只有依靠自己。
三、強勢人格
《孟子》真正的魅力在於他所倡導的強勢人格。
強勢人格有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自強不息:
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就是高調做事。就像揚帆出海,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率;只有強勢人格才可具備強勢的能力。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我一生求學最為曲折,也最為痛苦,因為我曾經兩次遭遇失學。
1958年我小學畢業。由於我從上小學以來一直保持全五分(當時實行五分制),所以,學校決定保送我去讀一所重點初中。
但是,我最後得到的錄取通知書卻是一張用舊報紙糊的信,裡面有一張油印的錄取通知書:開封市新新中學。我們這所民辦學校的學生大都是受家庭出身影響的學生。
這所民辦初中的全部校舍就是一條小巷子裡的兩處民宅。
在地學校經濟非常拮据。我們到校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分班,但是,我們那時分班不是按入學成績,而是按個頭。當時我十三歲,但是,個頭已經有一米七多,所以,我被分到了大個班。大個班的任務非常明確,每週最少打三天打工,用打工掙來的錢支付學校的所有開支。
開封北郊有一個磚廠,離城有十里地,我們常去磚廠為市內的工地拉磚,一個通宵拉兩次。之所以晚上幹,是我們學校沒有車,我們幾個班幹部每到拉磚的那天傍晚,要先從城東跑到城西,來回走兩個多小時,向一家工廠借人家的馬車,這種車開封當地叫汔馬車,就是用馬拉的大車。白天牲口拉車,晚上牲口不幹了,我們頂上去,拉一夜,第二天一早再把車準時送回去。
我們沒有牲口,只能用人駕轅。我個子高,又是班長,所以經常駕轅的都是我。所謂駕轅,就是把擔在牲口背上的皮帶擔在自己的雙肩上;我雖然長得一米七多,但是,年齡只有十三、四歲,人又很瘦,撐不住裝得滿滿一車磚,所以,我們想了一個辦法,在車轅上橫著綁上一條擡筐的擡扛,扛子兩邊各找一個個頭大一點的男生扶著,我們叫幫轅。
這種活最危險的是下半夜拉的第二趟。前半夜的第一趟大家的體力還好,也不犯困;但是,到了後半夜,拉第二趟,往往是又累又困。拉車的同學一般是十幾個人一輛車,除了駕轅、幫轅的三位同學,其餘的同學都用要用繩子綁在車上拉。不少同學,一邊似睡非睡地走,一邊東搖西晃地拉。我是駕轅的,一刻也不敢睡。如果是平地,還無大礙,就是走得慢一點。一旦車子遇到一道土坎,下坎的時候,因為是兩輪車,車頭往下猛一裁,這是最危險的時候!因為車頭往下一裁,我這個駕轅的根本撐不住滿滿一車磚的重量,如果把我壓趴下,這輛重幾千重的磚車就會從我身上輾過去,後果不堪設想。其他同學是在兩邊用繩子位,都可以向兩邊逃,唯獨我這個駕轅的無法脫身;因為車轅一著地,我就被壓在地下了。往往這時候,駕轅的兩位同學會嚇得大喊起來,拼死向上擡那根橫綁在車轅上的扛子,所有似睡非睡的同學全驚醒了,都停下來把車向後掀,車後梆一落地,車轅挑起來,我才能躲過一劫。
這種事每個晚上的後半夜都可能發生,這不是同學們不盡心,而是十三、四歲的孩子一個晚上跑幾十裡地,拉兩次磚車,承受能力有限。每次車停下來,我都是雙腿發軟,渾身冷汗。但是,車不能停,磚還得拉,學校還等著錢。我們每個同學都明白這件事的嚴重性——我們不能失學!為了不失學,就得拉磚!
初中兩年的半工半讀,幹了各種各樣的活,建築工地的搬磚提泥、鋼鐵廠砸礦石、化肥廠挖土方。所有學校能夠聯絡到的活,所有可以由我們掙錢的活,我們都要去幹。
這所中學簡陋之極,但是,這所極其簡陋的學校使我們躲過了綴學。在這所學校兩年艱苦環境的磨勵,使我與我的同學們日後對《孟子》有了共鳴,現實讓我明白了《孟子》高揚的自強不息。
繁華似錦的北京城,埋藏了多少人的光榮與夢想;那些“北漂”們,離開父母獨自打拼,說心裡話,我佩服這些年輕人!
懂得自強不息,不是《孟子》交給我的,是生活告訴我的。不過,我還是要感謝《孟子》。若干年後,當我作為一名高考落榜的民辦老師,在圖書館裡讀到這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時,我的感動,我的決心,因他而起。是他,讓我的忍耐和艱辛有了一個傾聽者,讓我所有的辛酸和委屈找到了宣洩的出口,也讓我鼓舞了面對人生逆境的勇氣。
經典常常不是讀懂的,而是在現實中感悟的。
高中畢業之後,我再次失學,原因與考初中一樣。但是,此時還沒有民辦大學讓我上。因此,我參加了社會主義建設。教了七年小學、七年中學,經過十四年的磨勵,才重新考上研究生。
我的一生,教過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專、本科、碩士生、博士生,今年我招的首屆兩名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生就要畢業了,同時,今年我也開始招博士後。
一個氣球能夠升騰是因為它裡面充滿了氫氣,一個人能夠升騰是因為他具有自強不息的強勢人格。這種強勢人格不一定表現在外部,而是內化為數十年自強不息的堅持。因此,具有這種強勢人格就會有一副傲骨,而不是傲氣。
還有一個發生在美國非常有趣的故事:
一個聖誕之夜,一家鞋店的老闆發現了一位小男孩趴在櫥窗外,盯著櫥窗裡的的鞋子。這位老闆就問這個小男孩,我能幫你什麼嗎?小男孩說:你能不能告訴上帝,我想讓上帝賜給我一又鞋子。
老闆讓小男孩進來,打了一盆熱水,為他脫掉舊鞋,給他洗了腳,然後對他說,上帝說了,他不能賜給你一雙鞋子,只能給你一雙襪子。小男孩非常失望。老闆說:上帝說需要你自己穿著這雙襪子去找你理想的鞋子,但是,他說:給你的禮物比給誰的禮物都豐厚。只是你需要堅定不移的找下去!
30多年過去了,又一個聖誕節的前夜,年邁的鞋店老闆突然收到一封來信:親愛的老闆,還記得30多年前聖誕之夜找你要鞋子的小男孩嗎?他非常感謝你那個夜晚送給他比金子還珍貴的話和一雙襪子,他穿著那雙襪子,已經找到了自己適合的鞋子——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署名:林肯。
這位鞋店老闆非常懂得如何教育一位孩子學會自強不息。這位老闆絕對沒有讀過《孟子》,但是,他對《孟子》倡導的自強不息精神卻深有領會。因為,無論古今中外,經典所講的道理都是最樸素的,因而,也是通用的。
第二層次:堅守本心:
在孟子看來,低調做人,返璞歸真,大智若愚,才是真正的強勢人格。
社會從來都以它的強勢引領著人們,只有用超常的性情和意志去抗拒世俗社會的複雜和醜陋的誘惑,堅守善良的本性,才能保持人的善性。而這,就需要 “仁”和“智”,二者之結合,才能達其極境即“聖”。孟子:“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孟子"公孫丑上》)。這種智慧,就是做人的智慧。
所以,強勢人格決不是盛氣凌人,相反,強勢人格需要的是低調做人。
有一些人,做一些事情偶有所得,他的存在讓你感到壓力,他的行為讓你感到自卑,他的言論讓你感到渺小,他的財富讓你感到憤怒;一句話,他的自我使別人無處藏身。這不是強勢人格,這是以強凌弱。
強勢人格在堅持自強不息之時,同時也要堅守善良的本性。這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大隱”。“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大隱”不同於“中隱”、“小隱”,就在於“大隱”不依賴環境,“大隱”更多的依靠自我的堅守。
要成就一個理想的人格決不可期待於其自然的生成,它需要的是清除在“己”“我”之內不斷地滋生著的形形色色的趨惡的力量,這個過程就是堅守本心。
我們在電視上看見過小狼、小豹、小虎、小獅,都可愛極了,然而待到它們長大,你就會發現它們目光中的單純和調皮早已被狡詐與凶殘所代替,叫你不寒而慄了。從生物法則來說,這叫生存需要。為了生存,它要吃掉你,而不是要讓你覺得它有多麼可愛。
人在社會上生活,與動物一樣,也有一個生存競爭的問題,因此,人也不可能一味地天真下去。這就決定了本心退化之無奈。但我以為我們應該感到幸運的是:人類社會畢竟不同於動物世界。人類之間有競爭,卻也有協調。這個協調,有法律的力量,更有道德的感化;這種道德感,就是強勢人格打造的“仁者愛人”就決定了人的本心不致消亡。
有句時髦的話:除了誘惑,我什麼都能抵抗。你能抵抗什麼?你能見到權勢者而不露出諂媚之色嗎?你能看到富貴者不起嫉恨之心嗎?援助弱者而不居施捨之功?受人幫助而不露愧顏?面對不合理的好處,你能夠內心平靜,選擇放棄嗎?面對不公平待遇,是沉淪,是抗爭?
所以,孟子堅持民本思想,提倡“仁政”;體現在我們的處世之道中,就是低調做人,“善”無處不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梁惠王上》)
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然而,沒有行為的積累,哪有人格的提升?沒有內力的修養,哪有環境的和諧?
第三層次:包容化育:
包容化育是強勢人格的最高層次。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孫丑》)這就是說,具有強勢人格的人能夠感召眾人,能夠圓融外界的紛爭、汙染。
這一層次,你不再感覺自己在用內心的定力去抗拒外界的誘惑,而是對外在世界的理解和包容。
酒精消毒,什麼濃度為好?大家很可能想當然地認為,當然是越高越好啦!但是我聽說,太高濃度的酒精,會使細菌的外壁在極短的時間內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後續的酒精就再也殺不進去了,細菌在壁壘後面依然活著。最有效的濃度,是把酒精的濃度調得柔和些,潤物細無聲,慢慢滲透進去,效果才佳。
我未見包容化育的聖人,但平凡人的瑣細生活,讓我感受到了包容化育的偉大。同事之間,進取的人是強勢,嫉妒的人是弱勢,你怎麼辦?夫妻之間,信賴的人是強勢,猜忌的人是弱勢,你怎麼辦?親子之間,放手的人是強勢,束縛的人是弱勢,你何去何從?上下級之間,溝通的人是強勢,威壓的人是弱勢,你何去何從?
我看到很多人,沒有申辯,沒有憤怒,他們選擇莞爾一笑,這是君子的笑,包容的微笑。人生沒有高下,沒有絕對真理,弱者也有弱者的人格,弱者的空間。我尊重,我理解。
所以,最高的境界是從心所欲不逾矩,我一生經歷坎坷,早年的鋒芒似乎磨盡,但絕不至於是個“老人精”,也沒有達到包容化育的境界;但是,我學會了不太痛苦地面對人生的不公,學會了感謝生活給我的恩惠。這是《孟子》給我的力量。
我們的聲音柔和了,就能流暢地傳送寰宇。我們的目光柔和了,就開始填平心靈的鴻溝。我們的心靈柔和了,就能更準確地表達人與人平等的溫暖信念。
將這一切“生而知之”的修身意識重新撿拾、迴歸,打造強勢人格和能力,“推己及人”,就是真正的和諧,是對浮躁之所戒,對生命之呼告;而非無奈的豁達和貧窮的幽默。
就強勢人格而言,自強不息是強調一種精神,但是,這種精神必須能夠對抗外在的干擾和誘惑,必須堅守善良的本心。無論強調自強不息,還是堅守本心,都是一種人為的努力,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人為,而是包容化育。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才能達到真正的強勢人格。
所以,孟子以強勢人格為核心的處世態度就是,先強勢人格,再強勢能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強勢不等於恃強凌弱,而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善良不等於天真可欺,而是一種超脫的境界和實力,以及具備這種實力後的泰然。
建立自我的同時追求無我,展現一種生活的態度,人生的境界,這才是真正的強勢人格。
對於這種強勢人格,孟子曾不無神氣地說: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這種浩然之氣,最偉大,最剛強,必須用正義去培養它,一點不加傷害,它就會充滿上下四方,無所不在。這種氣,必須與義和道配合。
經典的魅力在於它能內化為一種人格力量,支撐起一個人的一生,更自在、自為地與世界共舞!
每一部經典都有道、器之分。所謂“道”,即是一部經典的精神實質,一部經典的核心內容。所謂“器”,則是一部經典的分枝,是基於“道”之上的枝節。“道”是形而上,“器”是形而下;“道”是整體,“器”是區域性;“道”制約著“器”,“器”附著於“道”。
明白了“道”與“器”的關係,自然知道讀經典應當怎麼讀。
所以,我們讀經典首先要學其“道”,即經典真正的內涵;把握了經典之“道”,再逐層深入地研究它的區域性,它的細節。
這樣講決不是否定“器”的作用。“器”是小道理,“道”是大道理。大道理是管小道理的,“道”決定“器”。但是,“器”又有它的相對獨立性,因此,“器”也可以單獨抽出來講。不瞭解“道”,只懂點“器”,也行,不過,它顯然比基於“道”的理解基礎之上再理解“器”要略遜一籌。
這個道理不僅適用於讀經典,也適用於所有的讀書。我講《鴻門宴》,通篇只講了兩個字:糊塗。說得再詳細一點,五個字:項羽之糊塗。這兩個字就概括了《鴻門宴》的全部內容,它是《鴻門宴》的“道”。至於《鴻門宴》中的其他道理,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之類,統統從屬於這個“道”。
每一個人、每一部書、每一個企業、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都有它的核心競爭力,這個核心競爭力就是它的靈魂,就是它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