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課題與科研專案常用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不出“硬傷”
1、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獻研究法、教育觀察法、經驗總結法、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歷史研究法、調查研究法、比較研究法、敘事研究法等。
2、研究型別或途徑、或某種提法口號不等於具體的研究方法。如實證研究,調查研究、理論研究不能與具體的研究方法並列;理論聯絡實際、以點帶面、上下結合等不是研究方法。
3、準確把握每種研究方法的概念特徵、步驟方法。
如,文獻研究法•
A、概念特徵:主要指圍繞某個教育問題,蒐集、鑑別、整理相關文獻,並通過對文獻的閱讀與研究,形成對教育問題及其事實的科學認識的方法。
B、主要渠道:(1)書籍;(2)報刊;(3)檔案(含檔案);(4)非文字資料(圖片、音像、實物、歌曲等);(5)網路資料庫。如,中國
C、查閱核心:(1)代表著作和論文;(2)研究問題的程度和主要觀點;(3)存在的不足或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D、成果形式:文獻綜述、研究述評或研究背景等。
再如,教育觀察法
A、概念特徵:是指主持人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感官和輔助工具,對處於自然狀態下的教育現象進行系統觀察,從而獲得關於某一事物或者問題的第一手資料,並得出分析結果的一種研究方法。
B、研究步驟:①明確觀察目的。②編制觀察量表。③組建觀察團隊。④實施觀察過程。⑤整理觀察材料。⑥分析觀察結果。
C、案例描述:觀察目的、過程描述、觀察資料表、事實描述、結論分析。
D、成果形式:觀察日記、觀察筆記、觀察報告。
還如,個案研究法
A、概念特徵:是對單一的研究物件(可以是個人或者團體機構)進行深入而具體研究的一種方法。又稱“解剖麻雀法”和“個案追蹤法”。其特徵是個案的典型性、深入性、全面性。
B、研究分類:(1)追蹤法。確定追蹤研究的課題、實施追蹤研究、整理和分析資料、提出改進意見。(2)追因法。確定問題、假設原因、設定對比、資料檢驗、結果分析。
(3)產品分析法。通過分析學生的活動產品,如日記、作文、書信、作業、自傳、繪畫、特長等,以瞭解學生的能力、傾向、技能、知識、情感等。
B、研究步驟:①確定研究物件。②蒐集個案資料。③分析個案資料。④實施個案指導。⑤追蹤指導研究。⑥撰寫個案研究報告。
又如,經驗總結法
1、概念特徵:是指通過調查、總結、歸納、解決問題的經驗和教訓,揭示教育現象的本質及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其特徵是經驗的新穎性、普遍性、實踐性、發展性、實用性。特別注重經驗的轉化。
2、研究特點:概括主題、歸納要素、形成觀點、揭示規律、驗證理論。
3、基本步驟:①確立總結物件。②蒐集相關材料。③現場相關調查。④分析關鍵資料。⑤撰寫總結報告。
比如,敘事研究法
• 1、概念特徵:是指通過描述和分析有意義的教學事件、師生生活和教育教學實踐經驗,來發掘或揭示內隱於日常工作、事件和行為背後的意義、思想或理念,從中發現教育問題,探究教育思想,揭示教育活動特點和規律的一種方法。
•2、研究特點:以“故事”為研究載體,以敘事為主要研究途徑,採用口述、現場記錄、日記、開放式訪談、自傳等方式開展研究。
3.基本步驟:①確定研究問題。②選擇研究物件。③記錄教育故事。④分析得出結論。
再如,行動研究法
1、概念特徵:是指由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教學管理者共同參與,從教育工作需要中尋找課題,在實際教育工作中進行研究,使研究成果為教育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實施,從而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的研究方法。
2、方法緣由:始於英國的“教師即研究者運動”,強調行動與研究的結合,“為行動而研究、在研究中行動,在行動中研究”。
3.基本步驟:
第一輪:
①計劃。(比如,問題:學生認為科學只是回憶事實,而不是探索事實!怎樣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和研究?計劃:改變課堂提問策略。把提問的中心轉移到鼓勵學生為解決自己的問題而尋找答案。)
②實施(在課堂教學中,經常設計這樣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能夠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能夠使他們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能夠自己嘗試歸納答案和結論。)
③觀察(通過錄像和錄音,記錄孩子們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下,各自的表現,特別留意學生與以往不同的行為,關注那些利於達成目的的行為。)
④反思(為了使全班學生按照教師的意圖走,我認為還要適當地加強引導,適當加強情景控制,但是,過分的控制會破壞探索性提問。)
第二輪:①計劃(繼續貫徹原初的基本設想和計劃,適當減少控制性陳述)②實施(在以後的課堂中減少控制性陳述)③觀察(記錄學生在控制性陳述減少的情境下的表現和行為)④反思(………)。
還如,實驗研究法
1、概念特徵:指借鑑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在教育實踐中採取的“假設→求證”的方式,來揭示教育規律的過程。教育實驗只能是準實驗。
2、教育實驗與自然科學實驗的比較:
物件 條件控制 干擾因素 價值取向
教育實驗 人 只能相對控制 多而複雜 倫理要求強烈
科學實驗 物 基本能控制 少而簡單 倫理限制薄弱
3、基本步驟
①提出研究假設(假設:對數學作業題結構進行調整,即每次作業模仿性練習和創造性練習題的比例為7:3或8:2,就能夠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和質量。自變數:原因變數。因變數:結果變數。無關變數:教師、學習內容等)
②選擇實驗物件(高一(1)班為實驗班;高一(2)班為對比班。兩個班級平時的數學學習成績相近)
③進行實驗前測(實驗前,運用有關心理測試量表、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測試量表,對兩個班級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學習水平等進行測試)
④嚴格組織實驗(高一(1)班的數學作業題結構進行調整,即每次作業模仿性練習和創造性練習題的比例為7:3或8:2。高一(2)班仍用以前的作業佈置方式)
⑤進行實驗後測(實驗結束後,運用有關測量工具,對兩個班級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學習水平重新進行測試)
⑥分析檢測資料(對實驗前測和實驗後測所獲得的各種資料進行數理統計分析)
⑦撰寫實驗報告(實驗報告的要素:問題的提出、研究的假設、實驗的設計、實驗的過程、實驗的結果、分析與討論、實驗結論、參考文獻)
轉自:http://www.worlduc.com/blog2012.aspx?bid=584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