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AI公開課第一課——人工智慧前沿產業趨勢by雷鳴老師
最近聽了北大的AI課程,為了更好地吸收課程的精華,將知識變成自己血肉裡的力量(認真臉),決定要把課程的筆記重新梳理一遍,一直以來記筆記的習慣是(1)只記感覺對自己很有用的,如很新穎的、很經典又容易忘的、啟發思考的、利於裝逼的;(2)一般記錄使用自己的語言,雖然粗俗,但是比較符合自己的習慣,所以筆記的個人特色其實十分鮮明。關於這個系列,想要按照老師授課內容+自己的思考這樣的大框架來整理,不知道會整成啥樣兒,先上手整理,到時候再慢慢調整,相信寄幾會不斷進步的,加油!
一 課堂回顧
1、智多星——雷鳴老師
雷鳴老師,百度創始七劍客之一、北大人工智慧創新中心主任、酷我音樂創始人,也是本課程的發起人,今後的每一節課也都會有他的參與。雷老師是個十分博學的人,你會覺得他全身上下的每一個細胞都透露著智慧的光芒,尤其是在後續的不斷深入瞭解中,會被他高超的提問技巧折服,這也是很值得學習的一個技能。簡言之,大佬之所以是大佬,就是因為他們在某個方向或者是多個方向上做得比絕大多數人好,所以上課吸收知識的同時,也可以多瞭解這些大牛是做什麼的,多從他的行為、談吐中思考,他是因為某一個特質獲得成功,然後我們可以怎樣學習將這些特質遷移到自己身上來,那可能知識就真的會改變命運了。
2、內容(分三個部分)
Part 1 人工智慧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
(1)現階段已經取得的成果
2017年是人工智慧的元年,消沉的人工智慧再次爆發,而這次爆發威力是巨大的,在各個領域都產生了影響,這些領域也是目前人工智慧主要聚焦的核心。
第一,自然影象分類。2012年,深度學習演算法被引入計算機圖片分類的應用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隨後,領域內的眾多學者和專家圍繞著深度學習設計了更多更有效的模型,使得自然影象的分類準確率達到95%,而人類也才95%。自然影象分類中,落地效果比較好的有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他們的產品核心技術基本圍繞著人臉識別技術(據我自己瞭解,商湯等公司的產品其實挺豐富的,有人臉靜態識別、動態識別、還有追蹤、美顏等,可以去了解一下,很有趣)。而就人臉技術而言,目前最好的深度學習演算法準確率是99.7%。遠高於人類的99.1%。也就是說,有一些人眼可能認錯的,AI 能給你認準了。
第二,語音識別。目前深度學習對語音的識別錯誤率低於4%,而專業的語音標記員錯誤率可達5.9%,而市場上基於語音技術的產品也不少,比如常用的地圖,可支援語音搜尋,微信的語音轉文字,還有去年大火的智慧音箱,都展現了語音互動的有趣和便利(個人也是很期待語音互動時代的到來,可以解決生活中很多麻煩的場景,比如騎車、開車不便時,近視老花看不清字幕、手溼、指紋不好使時,不一定語音互動要佔主導,但卻是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把);
第三,AlphaGo。AlphaGo和它兄弟alphazero的出現,再一次讓大眾對人工智慧的威力有了新的認知,畢竟世界冠軍都被打敗了,所以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恐0即使有一天可能出現超人工智慧,那也可以看做是自動程式設計帶來的,使得人工智慧機智到自己給自己補一段程式,然後開始作妖,但那一天的到來估計要很久,我們怕是看不到那一天的。。。
(2)人工智慧將會對人類產生多大的影響
首先,有一張很經典的圖。這個圖要說明的是,在工業革命以前,人類獲得的進步其實是很微小的,而進入工業革命以後,出現了很多以前所沒有的東西,社會才獲得了巨大的進步,甚至可以說今天人類大部分美好的樣子都是工業革命帶來的。而由於工業革命的創新性,人類社會的發展加速加速再加速。
所以,可以想象,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也將會顛覆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程序。雷老師還給出了另一幅圖:這是不同社會程序下人類從事勞動的對比,如果是真的,那麼在未來,具有創新性的人才將會成為世界的主宰者,所以老師天天和我們講要培養創新精神,真的不是搞笑,是認真的,後悔自己腦洞開太小了吧,從前你認為的那些學習不好的、“不正經兒”的怪小孩,以後可能是社會最大的生產力。
第一部分結束了,主要的思考有三點:
(1)認清楚人工智慧到來的必然性,就是說人工智慧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只不過那一天什麼時候到,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到來,我們不知道,但每個人都應當樹立參與意識,尤其是立志當AI產品狗的朋友們;
(2)理解人工智慧時代什麼特質最重要,顯然創新的思維重中之重,所以如果過去來不及,從現在開始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吧;
(3)認清當前已經成為事實的人工智慧,就是要多去體驗這些人工智慧的產品,貴的玩不起,一些類似於語音助手的應用可以多體驗,再不濟去和小冰啥的嘮嘮嗑也中呀。因為如果不保持對這個行業產品的持續關注,那麼很多的思考都是沒有依據的,也許你所謂的創新也只是假想,而AI產品的推進也許會不斷加速。
Part2:為什麼是現在
在這一部分雷老師指明瞭為什麼現在是人工智慧的好時代?
一方面,人工智慧成為現實有三個前提:資料、演算法、運算能力。可達到應用級別的人工智慧技術,都依託於大量的標註資料,使得模型可以充分訓練。而在資料的學習上,也需要一些巧妙的演算法設計,對資料進行更好的學習,以提高結果的準確率。最後,有了演算法和資料,還需要計算機可以提供足夠的運算能力,不然也很難取得效果。
而另一方面,相對應地,現階段的發展已經可以提供一定的上述條件了。第一,由於網際網路、物聯網的盛行,每個活躍的個體和物件都在產生資料,這些資料是可收集和利用的,為AI提供了天然食材。第二,由於計算機摩爾定律,計算機的計算能力也在不斷地增長,市場上的各種超算晶片也不斷出現,這是有目共睹的。第三,演算法的創新也吸引了更多人加入。現在每年AI的頂會,比如cvpr、iccv等,都會接收幾百、上千甚至是好幾千篇論文,不敢說每一篇都是真材實料,但也還是有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
第二部分內容比較簡單,人工智慧已經具備一定的起飛條件,就看吹來什麼樣的東風,就可以飛到什麼樣的高度。
Part3:人工智慧的未來
人工智慧進入每一個行業,都是以一種輔助性、試探的姿態慢慢滲透,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將會影響所有的產業,就像過去火爆的網際網路+,打造新的AI+格局。
1、人工智慧將影響所有行業
(1)服務機器人和人機互動:各種掃地機器人、陪聊機器人、智慧導購、家庭助理;
(2)工業機器人和智慧工廠:比如生產線上的搬運機器人、秦皇島已有餃子自動化生產工廠;
(3)自動駕駛和智慧交通:如Google、特斯拉、百度都已經開始了較長時間的研究;
(4)智慧醫療和健康:輔助診斷、疾病預測、新葯研製等
(5)智慧金融:風投、保險
2、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未來
AI 未來的發展將會遵循以下路徑:
(1)AI可能在未來的20年替代掉50%工作;
(2)弱人工智慧是未來20年應用的主角;
(3)從低技能行業向高技能行業(低技能就是那些反覆訓練就可以學會的行業)
(4)從搞資料行業向低資料行業(比如金融、醫療等本身就具備很多資料)
(5)從經濟效益高行業向一般行業(自動駕駛和金融產業)
3、人工智慧時代的機會在哪裡
(1)大公司或小公司:玩AI是燒錢的,大公司的優勢在於人才、資料、機器,財大氣粗好辦事,而小公司要創業,可能需要避開這些重型的的應用,選擇一些輕量級的,不管坑蒙拐騙還是以身相許,找到一些優秀的人才,然後去撿起那些大公司可能還沒來得及顧得上的行業的資料(比如一些很傳統的行業?)。然後把事情先搞起來。
(2)to B 或to C: to C 離使用者更近,加上現在資訊傳播很快,容易壟斷,所以對於創業是個值得考慮的點(在這一點上我的想法有點不同,我覺得AI時代,更重要是找到落地的點,只要真的能解決某些問題,to 誰其實可能是比較靈活的,因為現在的很多產品也存在使用者級和企業級,所以未來人工智慧產品有沒有可能也是可以存在不同量級的)
(3)替代或者是全新的:機會很多,可以是對現有應用的替代,比如自動駕駛,也有可能是全新的,比如一些過去我們完全想不起來的新的應用場景。
4、中美逐鹿AI
看到這個標題的收,我的內心是激動而自豪的。不過仔細一分析也是,從市場經濟以及技術積累兩個方面來看,確實未來的AI世界大戰,可能在中美之間展開,可能美國也意識到這一點了,所以才這麼忌憚我們,畢竟我們還只是個寶寶啊。
所以第三部分也完了,就這部分而言,思考的點在於:
(1)人工智慧將對所有的行業產生不同的影響,而有哪些可落地的場景,取決於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和認知;
(2)人工智慧影響產業的路徑也比較清晰,所以想要從事人工智慧產品狗的寶寶們,可以在這條路上找好一個自己喜歡或者是還可以接受的行業,然後結合自己的生活,多多思考人工智慧可以怎樣便利我們,然後反推實現這些功能需要什麼樣的技術,再展開一定的調研,看是不是可以落地?又或者關注一些新的演算法(比如視覺方向的、語音方向的,nlp方向的),然後看看這些演算法有沒有啟發你對新的應用場景的思考,如果有,寫下來,然後去看看又沒人做了,如果有,他們是怎麼做的?和自己的比較一下。如果沒有,那麼應該如何構建自己的產品框架?感覺生活就是無窮無盡的問號啊,很容易就禿了頭,霸王爸爸都救不了你啊。。。。。。。
後話:如果之前對人工智慧的認知和理解只停留在演算法、公式和程式碼上,聽完第一課確實會覺得內心堅定了許多,也清晰了許多,因為你發現,還有許多人,和你一樣堅信AI時代的到來,且更加關注和憧憬。就好比E=MC的平方,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前,沒有人能想象它的威力,AI 也一樣,如果沒有親眼體驗產品的誕生,你可能不相信AI是事實。那就讓我們每個人都抱著期待,加倍努力,等有一天AI的果實結滿樹的時候,我們都是最虔誠的澆灌者!
雖然整理過程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但是感覺整理完之後自己也覺得清晰了很多,扶著flag,明天再整理一篇,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