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韭菜的自我修養》所思所想
阿新 • • 發佈:2019-01-01
讀《韭菜的自我修養》所思所想
https://item.jd.com/12423337.html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14653/
之所以這篇不叫讀後感,是因為不僅僅想評價一下書中的內容,更想寫一下讀後帶來的思考,書很薄,一本六萬餘字的小冊子,但是帶來的思考卻不是這一本小冊子應該承載的。如果你想知道李笑來到底投資了什麼,掙了多少錢,怎麼樣能快速賺錢,那這本書都沒講,講的的投資的一些基本原則和方法,最基本的那種,基本到大多數人會忽略。
李笑來老師,之所以稱呼他為老師,是因為從他之前的《把時間當做朋友》一書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很多人說李笑來老師寫這本書是為了再用書錢收割一波韭菜,這本在京東售價二十多塊錢的書不知道能收割多少錢,我估計應該沒有用寫書相同的時間,去騙個大戶來錢多,況且這本書裡內容的價值,應該遠遠超過二十多塊錢,國貿附近小店的蓋飯現在都二十多了。
我就是根兒股市的韭菜,2年時間損失超過70%,我夠韭菜的“資格”了吧。
我的投資經歷,一個韭菜的歷程:手裡有個A股的賬戶,本金一萬元,2016年接手的時候,賠到只剩四千多,經過16年一年的操作之後,最高漲到一萬零六百元,收益超過120%,多麼驚人的資料,17年頻繁交易之後還是在一萬元左右,18年至今,賠的只剩三千八百元了。雖然是賠了錢,但是卻沒有特別大的失落感,而且還想職業做投資,是不是特別“韭菜”?主要是一萬元的投入還不足以影響我的正常生活,而且經過兩年的瞭解和學習,掌握了一些證券知識,當做個業餘愛好,劇烈波動的收益讓我更好的瞭解了A股這個市場,還是挺有收穫的。
股市也好,期貨也好,本質都是交易,有買有賣,你的股票價格再高,只有賣出去才是你的錢,正所謂落袋為安。要想做買賣做交易,最起碼要了解自己的產品和市場規則,比如你賣桃,最起碼要知道桃的產地在哪裡,有哪些品種,哪個品種受市場歡迎,上市期是什麼時間,不同品種的價格是多少,今年的天氣對產量和價格有沒有影響,運輸成本是多少,批發來的桃怎麼進行儲存等等,規模越大,所需要掌握的資訊和知識就越多。而股市或者幣圈,遠比賣桃要複雜的多,在沒有相關資訊和知識的情況下,只看家門口賣桃的銷量很好就毅然決然的去批發了五噸桃回來賣,不是說沒有賺錢的可能,但是風險性太大了。
書中有個詞叫FOMO:對機會喪失的極度恐懼,這是個很可怕的行為,隨著這種情緒的加深,理智將被逐步湮沒,因為某一隻股票可能真的漲了,但是當你不明白漲跌的原因的情況下,漲跌都可以視為隨機的,而你卻為沒有買入而後悔不迭,最終靠向賭徒,而你,也只有你,要為你的行為決策負責。
投資都有風險,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範圍內,設定止損線就是風控的基礎方法,但是又有幾個人做到了呢,心不甘啊。
李笑來在書中一再的強調“學習”二字,要想從一個行業中獲取高額收益,要麼僱傭專家,要麼成為專家,成為專家是離不開學習的,甚至不想成為專家,只想自保或者小有利潤,也是離不開學習的。一部分人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的段位,另一部分人不斷地怨天尤人,千錯萬錯就是自己沒錯。
韭菜還有一種常見特質,不能客觀承認自己的錯誤或者無能,而是找無數牽強的理由去為自己辯解,妄圖使錯誤合理化,甚至在自己內心深處也逐漸認同這些辯解的理由,導致後續行為逐步扭曲。
韭菜想要翻身,就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去了解這個市場和市場的商品,以及市場中的交易者,即使最後發現這個市場並不公平,或者交易規則對自己不利,放棄這個市場從而降低損失,也是一種收穫,會比持續被收割強得多。同時降低交易頻率,這樣不僅可以降低手續費和各種稅費,也會有更多時間去研究和學習。韭菜往往是單兵作戰,一個人的精力不足以同時進行多宗交易,由其是非職業投資者,不斷收縮自己的投資範圍,在能保證一定收益之後,再去研究其他投資。
書中有個小米的例子,因為我本身處在IT行業,對整個網際網路圈子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小米香港上市前也做了一下分析,包括經營狀況、業務模式,以及競爭對手的表現,還有基石投資的一些資訊,得出判斷,小米上市後不會大漲,甚至破發,結果果然是如此,當時沾沾自喜,恨不得到處去吹牛逼,但是之後股價回升,上漲了約20%,這就是價值的體現了,要分開認識價格和價值,最近小米釋出的新品手機對比其他廠商沒有什麼優勢可言,股價下滑跌破17,現在只能看未來IOT業務的情況了。拼多多和趣頭條這種廠商儘管網上不斷地口誅筆伐,但是依然成功上市,而且股價表現還不錯,人家的目標人群是五環以外、十億農村人口,這也是一種價值,你可以不喜歡,但是客觀事實擺在那,這就是市場。
不以事實為基礎,靠臆想進行交易,靠馬後炮進行自我安慰,這種行為一再的重複,每次損失之後不是覆盤進行總結,而是馬後炮的以為自己差一點就操作成功了,下次繼續犯同樣的錯誤。覆盤是總結提升的過程,沒有一個能做到每次交易都是成功的,及時的進行自我總結,學習相關知識,爭取下次避免同樣的情況,巴菲特不也是這樣做的嗎?
我總結想要做好投資,有兩點非“專業”之外的能力最重要:清醒的認識自己和自律性。不要以為自己最聰明,自己什麼都行,這個世界太大了,人口基數也大,在一個行業內做到頂峰就那幾個人,世人皆知的投資大師用手指加腳趾就能數的過來,還是普通人居多,普通人就要有普通的做法,承認自己智商一般,承認自己知識有侷限性,不斷地學習和總結,智商一般但是可以學習智慧,知識有限可以通過學習去深入研究。不建議普通人大量進行高風險投資,甚至以投資為職業,之前有一段時間工作上問題重重,很想跳出來在家以投資為職業,但是很快認清了自己性格上的缺陷,以及目前還沒有能力進行職業投資,而且用來投資的錢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不是公募私募那樣用的別人的錢,壓力會更大,便打消了這個念頭,現在想想很幼稚,當時就是懶,想擺脫繁瑣的工作,想輕鬆的賺大錢,但當時這種念頭確實很強烈,好在我還是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自律力不僅僅是做投資需要的能力,在其他行業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也是離不開自律的,投資是反人性的,至少是反大部分人人性的,沒有一定的自律能力,就是風中的韭菜,左右搖擺,最後被無情的收割。
說回這本書,個人推薦每個投資初學者都讀一讀,當你經過一段時間市場的洗禮之後,應該回頭再讀一讀。如果你讀完之後,認為這本書是李笑來為了合理化自己之前一些言論,順便割個韭菜,也不是不可以,最起碼說明你是瞭解之後思考得出的結論,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在沒看過書中內容之前,就指著李笑來的鼻子破口大罵他是個騙子,畢竟每個人對書中內容的理解都不一樣,還是推薦讀完思考之後再得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