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不良資產證券化之後,誰來買單?

不良資產證券化之後,誰來買單?

        隨著不良資產證券化信披髮布之後,中行、招行已經發布首批不良資產證券化,而近幾日,建行也表示可能會在九月份實行首批,雖然不良資產證券化實行的如火如荼,但不良資產證券化後誰來買單,這是我們需要關注並且必須關注的問題。

        不良資產證券化其實本質上是一種銀行轉移風險的做法,銀行將不良資產所帶來的風險轉嫁給投資者,讓投資者來承擔風險,從而達到不良資產“出表”的目的。當然,我們並不能否認不良資產證券化所帶來的作用,但是風險還是存在的,在不良資產證券化之後,債權關係從銀行和企業之間就變成了企業與民間資本之間的冠詞,而對於民間資本來說,不同於銀行,民間資本者經不起違約造成的損失,特別是大量普通民眾為主體的債權人時,一旦企業違約將意味著民間資本者血本無歸,這就導致不良資產最後全由民間資本買單,銀行把風險轉移之後,並沒有消除這些風險再回來的可能性。

        從本質上來說,當不良資產證券化經過一系列的運作流程之後,買賣給投資者,不良資產證券化依然是一種信貸行為,證券化反而導致風險不能充分反映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中,而且有些資產證券化產品實施過程中,銀行並沒有真正把資產包賣出去,只是在資產負債表中看不到這筆資產了,但是做了擔保和回購協議,但是這個資產未來還是由銀行來償還和承擔,只是把風險延後,並沒有真正做到出表,這就意味著,證券化更多的是成為銀行表內資產轉表外的工具,只是表面上看起來銀行不良資產率下降,拖長了銀行承擔風險的時間而已。

        而且對於不良資產證券化市場,相關人士表示很難做起來,因為四大AMC對二級市場的壟斷,可如果市場化不能真正實現,不良資產證券化的實施將會面臨很多困難,買賣交易或者市場定價在證券化實施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都需要市場的支援,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市場,就沒有人交易,想要引得各路投資者更是難上加難,不良資產證券化的前景不容樂觀。

        不僅如此,不良資產證券化實施擴大了流動性,容易引起連鎖反應,證券化之後,參與方增多,若未來現金流出現問題, 就會牽連到不同個體,假設數量龐大的話很容易引起我國的金融危機,而後導致更多的債務,引起連鎖反應。正如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由於債務多導致牽連甚廣,最終演變成系統性的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