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來《財富自由之路》讀書筆記(Ⅰ)
阿新 • • 發佈:2019-01-03
請帶著這3個問題讀書:
1、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2、想從這本書中獲得什麼(世界觀?方法論?)?
3、讀完以後有什麼收穫(改變了你什麼?觀念?認知?)?
人天性懶惰,一旦放之任之就如脫繮的野馬一發不可收拾,在快餐文化中迷失自我,消費著別人的觀點,情緒也很容易受他人影響,終日無所事事,無法產生有價值的思想,最終墮為平庸。遺憾的是,我們社會絕大數的人都過著這樣的生活,不管你以前如何輝煌,有何種志向,都抵不過歲月對你意志的消磨。或許我們都試圖掙扎過,但是不堅持學習,不堅持更新自己的認知和知識界限,我們終將無法突破階層的天花板。無論如何,不要習慣當前的生活,更不要向生活妥協,縱使我們不能改變壞境,我們還可以通過努力改變自我。或許這是實現自由的唯一路徑。
當我們回首往昔,都會或多或少後悔當初的一些決定,想著如果有後悔藥我一定不會這麼做/這麼想云云。憑藉個人的見識,我們很難看清未來的方向,這是我們自身的侷限,家庭、社會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遠比我們認為的要大,優渥的家庭/社會壞境不只是物質上的豐富那麼簡單,這些會對我們的三觀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你問一個生活在北京市的書香子弟和一個大涼山的兒童之間有何不同?最明顯的就是他們之間的選擇觀,即“什麼更重要”的問題。個人成長遠比眼前的利益重要,這就是篆刻在我們骨子裡的觀念。觀念看不到摸不著,但會決定我們的選擇,進一步決定我們的高度,到最後會呈現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
我們能通過什麼方式來改變我們陳舊的觀念呢?也就是如何更新我們的作業系統,跟上時代的潮流?唯有改變自我。我們需要切實可行的方法論。抓住一個機遇站在浪潮之巔這樣的空想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就去充實自己,理論與行動相結合來改變自我。我一直在想自己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其實這個問題沒有非常清晰的答案,你無法預知未來的變化,你能做的只有專注當下。能夠為這個社會創造價值,自身能從每天的工作中獲得成就感,這不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嗎?不管面臨什麼困難,也不論自己付出多少,只要最後的結果讓自己滿意,一切都了無遺憾了。
很多時候,我都想自己能夠早一點頓悟,如果早點行動這樣人生會不會不一樣?其實這種想法是很可笑的,人生沒有這麼多假設,也不允許我們活在過去,篤信現在的自己是最好的,這才是生活正確的開啟方式。覺得自己很腦袋很空就去多讀書、多和人交流,覺得自己很胖就控制飲食,動身跑步去。沒有人能真正攔住你,困住你的只有你自己。任何事情都可以通過刻意練習達到熟練的狀態,不斷重複會改變大腦的結構,長出新的“技能樹”——突觸,從而實現作業系統升級。
希望在李笑來老師這本書中看到一些新的觀點,指點處於人生轉折點的自己,未來可期。
一、認識作者:李笑來是什麼人?
身份一:連續跨界創業者
大學學的是會計,畢業後做過銷售,在新東方做過老師,出過暢銷書,創辦過公司,做過天使投資人
身份二:精英導師
專注於心智挖掘、時間管理、個人成長,幫助有志於改變自我的人認識自我,實現財富自由
二、概述:這本書講的是什麼?
升級自我的“作業系統”,保持持續學習,實現財富自由。
三、讀書筆記
觀點1:“心智”就是我們每個人腦中可以不斷升級的作業系統。
硬體就是我們的身體,鍛鍊身體就是升級硬體,學習“看待、處理問題的方式”就升級作業系統。學習一項技能就是安裝一個軟體。每個人的作業系統不同,即使學習的技能相同,但是輸出結果往往不一樣。
觀點2:每件事都有代價(成本),每個人都可以活成指數曲線,實現成長爆炸。
很多人只看到“成功人士”表面的光鮮,卻忽略了他們背後付出的代價,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一旦突破了某個瓶頸便會加速前進。這條曲線適合很多事物發展的規律,技術爆炸如此,生物進化如此,最艱難的時候就是在成本下以下,此時一定要告訴自己堅持住。
觀點3:智力、經驗、知識等一切可以積累的東西都會產生“複利效應”。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富者越富、窮者越窮,馬太效應貫穿整個社會。 觀點4:對事物進行清晰、準確、正確的定義是我們深入理解它的前提。 這個世界存在很多定義模糊的概念,語言無法描述的東西很難實現深入思考。只有釐清每個概念,才能理清概念之間的關係,推導和發現事物之間的規律和法則。 觀點5:我們要的自由,本質上不是財富,財富只是工具,本質上其實是對時間的自主權。而所謂的“個人財富自由”,是指我們不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了。
財富也好,成功也罷,在歷史的長河中都只是一朵不起眼的浪花,個人的成長才是我們應該關心的。我們不僅要考慮如何將財富傳承下去,更需要考慮如何將獲得財富的能力(方法論)傳承下去。
觀點6:用最少必要知識(MAKE)儘快開始、度過學習過程,之後專注於改進這個方法。
“快速入門,反覆優化”是學習任何一個技能最有效的方法,我們要關注事實,而不是別人的看法。
觀點7:“個人商業模式”分為三種:(1)一份時間出賣1次;(2)同一時間出售多次;(3)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
個人的商業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你不斷研究和熟練運用,進而對商業模式進行改良,越是高階的商業模式積累財富的速度越快。
觀點8:關注“個人價值”而非“價格”,從“為老闆打工”變為“為自己打工”。
提高教育水平能優化第一種個人商業模式(單位時間內的售價),轉換思維方式(為自己工作)則能將一份時間出賣兩次。
觀點9:想掌握第二種個人商業模式,牢記“剛需”和“消費者以為的剛需”兩個概念。
產品設計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剛需。
觀點10:時間>金錢,把時間投入到自己的成長上最划算。
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且守恆的,只有把最寶貴的時間投入到最有價值的事情上才能創造最大的效益。
觀點11:每個人的作業系統都是由三個部分組成:(1)概念和關聯;(2)價值觀和方法論;(3)實驗和踐行。
清晰、準確、必要的概念和關聯是認識事物的基礎;價值觀決定選擇,選擇促成行動,行動決定命運;實驗和踐行用來檢驗和修改價值觀和方法論,甚至重新定義概念和關聯。
觀點12:注意力>時間>金錢,注意力是你唯一可以隨意呼叫且能有所產出的資源,是在任何地方挖掘價值最基本的工具。 注意力是個人最寶貴的資源,平時要注意不要被瑣碎的事情消耗。 觀點13:通過“坐享”(即,所謂“打坐”或者“禪修”)練習,可以使大腦皮層表面積增大,使大腦灰質變厚。 意志力是可以通過訓練增強的,就像肌肉一樣,“坐享”能夠聚焦注意力,讓大腦處於放空狀態,提升思考的深度。 觀點14:元認知(meta-cognition)能力能夠不斷思考和強化我們的認知能力,是實現作業系統升級的基礎。 當一個人的元認知能力增強的時候,他更容易轉變成進取型人格,更難被情緒左右,相對更容易冷靜,也更容易清楚的思考。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坐享都是能夠極大提高生活品質的活動。 觀點15:追求100%的安全感,肯定會把自己困在永恆的當下。我們必須放棄一部分安全感,才能長期、深入地觀察和思考。 人類天生就是追求安全感的動物,但是過分追求安全感會導致無法思考未來,這時候我們必須相信別人,將一部分安全感交付給其他人來換取信任、進行合作。 觀點16:正確本身很可能沒有什麼價值,但“特立獨行且正確”卻有巨大的價值。 大家都認同的東西其實價值很低,只有那些大部分人都還沒意識到或不看好你卻發現是正確的東西才有巨大價值。因此,“聽取大部分人的話,參考少數人的意見,最終自己做決定”是發現一個有價值的事情的不錯辦法。 觀點17:所謂“投資”,無非是用現在的資源換取將來的資源,真正的安全感其實來源自於對未來的清楚思考。 觀點18:選擇決定命運,決定選擇的是價值觀。因此,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一個人的價值觀。在價值觀養成過程中,最應該小心迴避的陷阱只有一個:以偏概全。 觀點19:一切的進步與成長,都是“重新選擇剛需的過程”,而“耐心”是一切成長的剛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剛需,而剛需可以是自己選擇的,而不是天然的、一成不變的。事實上,剛需通常不應該被動接受。 觀點20:“目光短淺”的根源總是一樣的:急切地想要改變現狀。 給未來以時間,改變源於一點一滴的積累。 最後,關於個人自由,記下這句話: 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觀點3:智力、經驗、知識等一切可以積累的東西都會產生“複利效應”。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富者越富、窮者越窮,馬太效應貫穿整個社會。 觀點4:對事物進行清晰、準確、正確的定義是我們深入理解它的前提。 這個世界存在很多定義模糊的概念,語言無法描述的東西很難實現深入思考。只有釐清每個概念,才能理清概念之間的關係,推導和發現事物之間的規律和法則。 觀點5:我們要的自由,本質上不是財富,財富只是工具,本質上其實是對時間的自主權。而所謂的“個人財富自由”,是指我們不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了。
觀點12:注意力>時間>金錢,注意力是你唯一可以隨意呼叫且能有所產出的資源,是在任何地方挖掘價值最基本的工具。 注意力是個人最寶貴的資源,平時要注意不要被瑣碎的事情消耗。 觀點13:通過“坐享”(即,所謂“打坐”或者“禪修”)練習,可以使大腦皮層表面積增大,使大腦灰質變厚。 意志力是可以通過訓練增強的,就像肌肉一樣,“坐享”能夠聚焦注意力,讓大腦處於放空狀態,提升思考的深度。 觀點14:元認知(meta-cognition)能力能夠不斷思考和強化我們的認知能力,是實現作業系統升級的基礎。 當一個人的元認知能力增強的時候,他更容易轉變成進取型人格,更難被情緒左右,相對更容易冷靜,也更容易清楚的思考。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坐享都是能夠極大提高生活品質的活動。 觀點15:追求100%的安全感,肯定會把自己困在永恆的當下。我們必須放棄一部分安全感,才能長期、深入地觀察和思考。 人類天生就是追求安全感的動物,但是過分追求安全感會導致無法思考未來,這時候我們必須相信別人,將一部分安全感交付給其他人來換取信任、進行合作。 觀點16:正確本身很可能沒有什麼價值,但“特立獨行且正確”卻有巨大的價值。 大家都認同的東西其實價值很低,只有那些大部分人都還沒意識到或不看好你卻發現是正確的東西才有巨大價值。因此,“聽取大部分人的話,參考少數人的意見,最終自己做決定”是發現一個有價值的事情的不錯辦法。 觀點17:所謂“投資”,無非是用現在的資源換取將來的資源,真正的安全感其實來源自於對未來的清楚思考。 觀點18:選擇決定命運,決定選擇的是價值觀。因此,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一個人的價值觀。在價值觀養成過程中,最應該小心迴避的陷阱只有一個:以偏概全。 觀點19:一切的進步與成長,都是“重新選擇剛需的過程”,而“耐心”是一切成長的剛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剛需,而剛需可以是自己選擇的,而不是天然的、一成不變的。事實上,剛需通常不應該被動接受。 觀點20:“目光短淺”的根源總是一樣的:急切地想要改變現狀。 給未來以時間,改變源於一點一滴的積累。 最後,關於個人自由,記下這句話: 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