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10.3 學會合作——《逆襲大學》連載

10.3 學會合作——《逆襲大學》連載

返回到【全文目錄

目錄

10.3 學會合作

團隊起步一二一

利用好身邊的機會 

雙向的交流才有效

找到人幫忙也是自己的力量


10.3 學會合作

很多人認識到了大學階段合作學習重要性,但合作方法和合作能力卻經常被人忽視,似乎是今天想起來合作,一擼袖子上陣就能與人合作。當一個團隊在工作的時候,很多一個人的時候不會遇到的問題,在合作中就會成為問題,需要團隊成員共同面對。

關於合作學習、學習型組織建設的著作、培訓材料數不勝數。大可不必先來看上幾本著作再去組建團隊,而是可以先行動起來。和“兄弟們”“攻城一起上”,就是一種合作。在合作的嘗試中,找到合作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獲得全面的提高。其實,開展團隊中的合作,不簡單,但也不復雜。

團隊起步一二一

團隊成員之間要注重培養一種相互之間的積極關係。每個成員都要認識到自己與小組及小組內其他成員之間是同舟共濟、榮辱與共的關係,每個人都要為自己所在團隊的其他同伴的成長做貢獻,團隊利益須放在第一位。這貌似舍我的選擇,實則會獲得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空間。作為課外自主性學習的組織,我提倡大學生自發組織學習型團隊,而不是由班級或老師組織,也希望每一個成員保持對團隊的深刻認同,相互之間的支援方能自然地表達出來。團隊需要有一位大家認可的組織者作為核心,肩負起凝聚團隊的任務。

既為團隊成員,就必須承擔一定的責任和任務。小組成功的基礎在所有成員個人的學習。團隊約定好的事情,沒有明確取消,就不要隨意自行放棄。遇到的困難先立足於自己克服,當不能突破時,提交給大家一起想辦法。團隊成員要能夠主動積極地提供出自己擅長的能力,以及獨特的思維,團隊內各具特色的學生,才能夠相互取長補短,從而使小組活動中有更多、更豐富的產出,激發出更多的觀點,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學習成果。

團隊要建立起有效的評價學習成果的機制。為了保持團隊活動的有效性,需要定期地評價團隊共同活動的情況以及每位成員的情況。這樣的評價能夠為小組的合作提供有益的反饋,使以後的合作更加順暢,確定出未來更好的學習內容。課內知識的合作學習,可以選擇學習成績作為主要參考,而課外自主學習的內容以實踐為主,則可以通過可見的作品進行衡量。

在所有的因素當中,良好的交往是合作團隊中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大家首先在一起能夠相處好,才能夠有學得好的結局。合作學習的基礎,是在一起的融洽交往。未來不管加入什麼樣的組織,與不同的人打交道是必然。能夠加入團隊,並且在團隊中立足的人,也一定是主動打開了交往渠道的人。從這個角度,我始終在強調同學們應該放開自己,有意識地提高自己交往的能力,拓寬個人交往的空間,營造自己的圈子,打造自己的人脈。在大學這樣做,走向社會,也需要這種方式。

利用好身邊的機會 

多年來,我一直在承擔班主任工作。前面講的團隊指自發形成的小組,而班級則可以看作是有正式組織形式的大團隊。有一次我瞭解班級的情況,有些同學就說了,班裡組織活動太少,沒有在學習之外得到鍛鍊的機會。而從另外一個角度,我聽到班委會的同學的苦惱在於,班級活動不少人不能踴躍參加,活動很難開展。是什麼使這兩個方面形成脫節?在我的調查中發現,班級活動的水平是有待提高,而認為班級活動少的同學,居然入學已經幾個月了,還認不全班裡的同學。他們即使參加一些活動,始終和自己同宿舍的同學在一起。由此可以想到這些人與同班同學以外的人的交往方式。如此看來,一些人的交往空間打不開,和他參加課外生活的方式有關。與人交往不是沒有條件,而是有的人在浪費機會。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在《世界是不平坦的》一書中看的一段文字:“當我們的輪船在河面上航行時,經理和銀行家們已經開始建立交易網,在長長的自助餐桌旁來回走動,互換名片,而級別更低些的人則用食物裝滿自己的盤子,在餐桌兩邊就座。”我做過如下評論:“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但為了工作的吃飯方式可以是不同的。如何吃,吃出點什麼來,完全取決於吃飯的人。”經理和銀行家們,以及級別更低些的人,之所以產生出區別,可能就體現在吃飯的方式上了。在大學裡,參加活動就是為了擴大交際面,鍛鍊自己的交往能力,增長見識,這需要不斷跳出已有的圈子去拓展。用上面提及的方式參與的班級活動,自然會由於新鮮感的缺失,進而再沒有動力去度過那份無聊,以至於人家玩得風風火火的事,自己可能壓根不知曉。

在大學裡,當沒有更大的交際面之時,用好班級活動的機會,認識其他同學,讓其他同學認識自己,再逐漸地將自己“推銷”出去。這將會給你加入一個學習型團隊提供機會。機會總是眷顧主動索取的人,在相互的等待中,一切的可能形成的團隊都會化為泡影。投身到不同的圈子中,都有機會去學會傾聽、表達、理解。作為老師,我組織過不少的臨時性學習小組,成功合作的小組具有共同特徵,其中核心的是小組成員共同營造的融洽交往氛圍;失敗的小組,往往還談不上學習的問題,就夭折在了各種投入不足、溝通不暢之中。

雙向的交流才有效

不少同學習慣於遇到問題了,就去“問老師、問同學”。這是學習中的一種好習慣,好辦法。提出問題,意味著學習經過了思考和質疑,這是一個好的開端。問者提問,被問者會給出一個答案,互動就此結束。這是一種單向的交流。我常被學生問,從內心深處,常有一種說不上來就有些交待不過去的感覺。這幾年我已經坦然接受了被學生問倒的情形,並且為之而高興。回想當年剛當老師的時候,學生問問題,死撐著也想給出個一二三來,不敢承認自己不知道。在這種“問”的情境下,被問者似乎預設一定具備某種條件給人做解答,而給出的這種解答也隱約著有種標準答案的味道。這是單向交流的侷限。這種交流總是顯得有些不順暢、不自然、不對等。

理想的“交流”應該是雙向的。在合作中開展學習,需要彼此把自己擁有的知識、觀點提供給對方用作參考,雙向交流更值得期待。提問者半瓶水,被問者水半瓶,就在雙向的交流、討論中,湊足了一瓶水。這對於正在處於學習過程中的學生而言,是一種更合適的合作方式。

雙向交流的結果沒有標準答案,走向何方也無法預測,這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你提出一個問題,對方對此也可能是一頭霧水,但他可能會從某一方面提出一個你沒有想過的小點子,你加入些新的成分,討論半天可能會解決問題,也可能發現需要補充一些背景知識才能將討論進行下去,甚至原先的小點子可能會被完全否定掉,產生了一種新的思路,但無疑這樣一個過程會使問題越來越明朗。夫子所謂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教導,也在告訴我們沒有絕對的師者。

不僅是人與人之間有這樣的交流,雙向交流在其他的學習環節和方式中也到處存在。

上網找資料,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網路上的資源很豐富,隨便誰的觀點,都可以上傳、釋出。所以,一切資訊都只能是一個參考。輸入關鍵字,百度來一大堆,彼此間有衝突,加入你的看法,帶著交流的態度,這些存在矛盾的搜尋結果將形成屬於你的結論。有人說:“在網路時代,用什麼上網搜不就行了嗎?還要學習幹什麼?”說這話的人,沒有真正用過搜尋,或許是被填鴨式教學填得很舒服了。使用網路資源真正的功力,是需要有鑑別能力的,需要用雙向交流的思路。只有博學善思之人才能做網路資源的主人。

實際上,看書也應該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看書的過程,是要一直帶著質疑的態度去看,且不說書中可能真的有錯,這種質疑帶著你不斷思考,按作者的思路理解,也按自己的思維整理,自己提出問題,試著尋找作者是解答問題的方法和過程。這是讀書中和作者不見面的交流過程。如果能夠習慣於用這樣的思路看書,那你相當於走進了作者所處的圈子,學業功力自然漲起來飛快。沒有了直接面對面的緊張,由讀者自行掌控的平等、輕鬆的雙向交流會使讀書的效益加倍。

和不同的人,利用人際關係,利用網路、書籍等工具,進行技術上的交流、觀念上的交流以及情感上的交流,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交流的深度決定了進步的速度和高度。優秀的程式設計師不應該是悶頭技術的“苦逼”樣,而是應該會充分利用這種交流和合作,使自己的工作、生活變得生動、活潑、有效。

找到人幫忙也是自己的力量

有人期望在大學裡養成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這與交流、合作的目標衝突嗎?

很多人欣賞自己常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的品質,儘管有時把自己逼得很緊,也一定要通過自己思考和親力躬為而最終解決問題。這種品質令人敬佩,也值得鼓勵。由此而鍛鍊得到的能力也很可貴。不過,一味死抱著這個原則做事,未免對自己有些苛刻,很多時候的體驗並不好,甚至斷了學習的程序。如果走出校門口之後,還是延續這樣的做法,甚至可以是一件算不得高明的選擇。

在一個寓言故事中,父親讓兒子將一塊大石頭通過自己的力量搬到另外一個地方。顯然,孩子的力量不足以移動大石頭,即使用上了槓桿之類的手段,石頭還是紋絲不動。垂頭喪氣的兒子告訴父親他搬不動時,父親問他真的用盡力了嗎?然後父親告訴他,其實很簡單,只要兒子請求父親幫忙,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

請父親幫忙,是否也是兒子自己的力量?力量不僅體現在四肢,但更強大的力量還體現在溝通、協調上。自己蠻力解決,可以是一種選擇,關鍵是這樣並不是明智的能夠解決問題的選擇,在實際工作中,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如果時間緊急,以及想讓學習有更輕鬆、更多愉快的體驗,不妨找到可以有效的方式,那就是合作、交流。利用好由你能支配的所有資源,這是大學生應該學會的方式。

 

返回到【全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