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索引 vs 全表掃描

索引 vs 全表掃描

之前我們介紹了第一個檔案格式:

在這個檔案格式裡,資料沒有排序,順序儲存,我們只提供了查詢所有資料的介面,當我們想進行值過濾時,比如查詢大於10的資料,需要將所有資料遍歷一遍,如果把這個檔案看做一個只有一列的表,這種查詢方式就叫全表掃描。

磁碟結構和基本耗時

磁碟的組織結構 碟片->磁軌->扇區。由於碟片是並行操作的,因此可以忽略尋找碟片的時間。所以基本上要找一個數據需要找到對應的磁軌(類似樹的年輪),再找對應的扇區(一段扇形)。

磁碟效能的主要度量指標有以下幾個:

訪問時間:從發出讀寫請求到資料開始傳輸之間的時間。也就是磁碟定位資料的時間,在程式中就是那個 seek。訪問時間包括尋道時間(找磁軌)和旋轉等待時間(找扇區)。一般在幾毫秒級。

資料傳輸率:在定位資料之後。就開始將資料從磁碟和記憶體之間傳輸了。這個時間一般每秒幾十MB。

順序訪問 vs 隨機訪問

磁碟上的檔案是一塊一塊組織的,這裡的塊(block)是邏輯概念,可能512位元組到幾KB。從磁碟讀資料需要一塊一塊讀。即使你只讀1Byte資料,也會讀一塊。

順序訪問:連續訪問磁碟相鄰的塊。這樣磁碟只需要一次磁碟尋道。

隨機訪問:隨機訪問磁碟不同位置的塊,一般每次只讀少量資料。這樣磁碟每處理一個隨機訪問請求就需要一次磁碟尋道。隨機訪問的效率遠低於順序訪問。

儲存模型

硬體:磁碟資料傳輸率記做 T,平均訪問時間記為 S。

資料:一個包含 N 個數據的資料集,資料是可比較的。資料在磁碟上無序儲存,資料均勻分佈。每個資料所佔空間為 X,那麼資料的總大小為 NX。

這張圖表示資料在磁碟上的存放順序:

這裡寫圖片描述

索引:在資料上建立索引,索引可以看成資料的一種對映,一種表示方式。可以全部放在記憶體中,並且精確定位原始資料。

查詢流程

查詢模式:查詢有過濾條件,假設過濾條件的選擇度為 F,意思是查詢結果集佔總資料量的 F 倍,F 處於 [0,1] 之間。

現在有兩種查詢方式:全表掃描、索引。全表掃描和索引都是邏輯概念。

全表掃描:最簡單的查詢操作。即將資料從磁碟上一個個讀到記憶體中做過濾,最後返回結果。這種方式的特點是不管資料有沒有用,都先讀出來,磁碟讀取資料總量大,但是seek只有一次。對應磁碟的順序訪問。

黃色表示需要從磁碟讀到記憶體中的資料,全表掃描時候就是這樣:

這裡寫圖片描述

全表掃描總耗時 = IO耗時 = NX/T

索引:由於磁碟上資料是亂序的,我們建一個B+樹索引,並在記憶體中維護索引,索引將所有資料排序,並記錄對應的磁碟位置。在查詢時,首先在索引上過濾出所有結果集在磁碟上的位置,再到磁碟上去精確讀取結果集。這種包括少量的磁碟IO+大量的 seek。對應磁碟的隨機訪問。

效果圖如下圖:磁碟的操作為定位一個數據,讀取,再定位下一個資料……

這裡寫圖片描述

Seek耗時:NFS

IO耗時:NFX/T

索引查詢總耗時 = Seek耗時 + IO 耗時 = NFS + NFX/T

對比

接下來看看這些引數,在不考慮更新硬體時,磁碟吞吐率 T、平均訪問耗時 S、資料量 N、每個資料大小 X 都是常量,沒得改。

一共就 NTFSX 五個引數,接下來只有 F 了,這個東西是個變數,取決於查詢過濾條件。比如你想查身高150以上的男生,這個過濾條件就沒啥區分度,可能 F=0.8,大部分都會被選出來,但是如果查190以上的男生,可能 F=0.1,只有一小部分會被選出來。

有區別就有不同的應對措施,我們可以根據 F 選擇查索引還是全表掃描。直接算一下什麼時候索引查詢比全表掃描快,也就是下邊這個式子:

NFS + NFX/T < NX/T

即:F < X / (TS+X)

可以看到,跟總資料量沒關係,當 F 足夠小的時候,選擇索引比較好。如果結果集比較多,seek過多,那麼全表掃描是更優的。

舉個實際例子感受一下:

平均Seek時間: S=5 ms

磁碟吞吐率:T=300 MB/s

單個數據大小:X=128 Byte

這個時候,過濾條件的選擇度需要小於 0.008%。

傳統資料庫中一般對索引的介紹是,當表很大的時候可以考慮建立索引。Seek是一個很耗時的操作,需要避免查詢中過多的 seek。同時,資料庫應該根據不同的查詢條件選擇查詢方式。

個人公眾號

資料庫漫遊指南

這裡寫圖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