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不要讓「二分思維」毀掉你的人生

不要讓「二分思維」毀掉你的人生

在俺大學時期,我最尊敬的賈老師對我說:“興隆,這個世界不只有0和1!” 當時年少的我(雖然現在的我也不老,哈哈)並沒有體會到賈老師這句話的含義,如果能早點理解這句話,有可能會少走一些彎路吧!那麼什麼是二分思維呢?它有什麼樣的症狀呢?

什麼是二分思維?

具有二分思維的人,他通常只會看到事情的2個極端面,認為任何事情,情況都是非黑即白的!具有這樣思維的人你其實很難和他溝通,因為對方看不到事情的折中方案,他更不可能會考慮一件事情的多種可能,在他的世界裡,事情不這樣做,就得那樣做!

說到這裡,一些人可能會想,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一種思維呢?就算有的話,也是別人有,我反正沒有!實際上很多人都具有這樣一種思維,只是他們自己沒有察覺到!如果不信的話,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在職場上,如果被人誤解了,我們應不應該去澄清

?大家自己先思考一下這個問題,看看自己能得出什麼樣的結論,並給出相應的理由。

大部分的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

在解決上面的問題之前,大家不妨思考一下,你覺得這樣的問題有標準答案嗎?如果這個問題都已經有標準答案了,大家為什麼還要拿出來討論呢?為什麼這個問題會有爭議呢?顯然,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如果一個有標準答案的問題,那叫做事實,根本就沒有必要拿出來討論!比如,太陽是不是從東面升起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什麼可質疑的呢!

在我們從小受教育的過程中,老師總會給我們一個標準的答案,這導致當我們面對沒有答案的一本書時,我們感覺到很不自在,這樣的過程抹殺掉了我們自己思考的能力,自己尋找答案的能力!長此以往,我們會形成這樣二分思維的定式,慢慢地,這樣的思維不僅僅存在於解題上,也滲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渴望某個權威或專家給出一個標準答案,從而我就可以拿著這個答案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了!

不幸的是,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會複雜的多,受到很多的變數所影響。比如,一支股票的價格會受很多因素影響,有可能被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匯率,行業的週期,公司的盈利能力,國家對行業政策,市場資金對股票的關注程度等很多因素影響著。因此,在這個複雜的環境中,沒有人能給你一個標準答案,我們只能靠我們自己了!

破壞二分思維的一些技巧

談到這裡,某些人可能會期望我給出上面問題的答案。不幸的是,我給不了你,即使我給你了你真的會相信嗎?每個人所處的環境都是不一樣的,我給你的答案你覺得能適用嗎?舉一個例子,如果別人問你:“我們應不應該殺人?” 你可能會覺得,這問題太 SB 了,怎麼能應該殺人呢!如果我再告訴你,你所處的背景是戰爭呢?你還會得到這樣的結論嗎?

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2種思考問題的方式,來避免這種極端思維的出現。

加一些限定過程

當我們遇到這樣的問題時,應該問下面3個問題:

  1. When
  2. Where
  3. Why or For what purpose

比如針對上面的那個問題來說,你可以用上面的限定過程:

  • 什麼時候應該澄清呢?
  • 在什麼地方澄清呢?
  • 為什麼或出於什麼目的澄清呢?

如果你給出上面的限定過程,是不是會得到不一樣的結論呢!比如,如果你們的企業文化很好,大家比較理性,或者如果你不澄清就會失去當前的工作,那麼澄清有可能是一個答案。反之,如果你們企業文化非常不好,大家非常喜歡搬弄是非,那麼不澄清也許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你可以用 「如果……那麼……」 這樣的條件句式來造句子,這樣會讓你得到更多的可能!

把「二選一」問題改成「開放性」問題

我們應不應該採取A措施,或者A措施可不可取這種提問方式很容易誘導我們進入二分思維的誤區,使我們只考慮給出的這2種可能性。但是,只要換一種提問方式,我們應該怎麼處理B問題,我們的思維方式會更加開闊,這將使我們考慮到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很多家長都會糾結的問到:到底應不應該讓孩子打遊戲?這樣的提問方式會把人們逼到二分思維的誤區,給他們一種必須2選1的假象!可是如果你換一種問法:如何讓孩子更好地放鬆?那麼你可能會覺得讓孩子玩一些體感遊戲機會對孩子更好一些,還能增強父子關係,還能運動身體; 不讓他玩另一些對孩子有危害的遊戲。

再舉一個例子:我在 Quora 上看到很多老外糾結到底應不應該去看書的 summary(比如 Blinkist 把一本書中最重要的 ideas 全部提煉出來了,不到1個小時就可以讓你看完一本書)?如果你換一種問法:如何有效地閱讀一本書呢?你就可能會得到這樣的結論:我是不是先用 Blinkist 瞭解一本書,如果我興趣的情況下,再讀全書,看看作者是如何論證他的觀點的。或者有本書是你覺得一定要仔細看的(有可能是一個你非常信任的人推薦給你的),它會改變你的一生,那麼你就完全沒有必要去讀 Blinkist 浪費時間了。

總結

二分思維很容易讓我們偏激的看待問題,這對我們的成長都是非常不利的。通過加一些限定過程或者換一種方式提問,我們可以避免這樣的問題,從而讓我們考慮到更多解決問題的可能。最後以開復老師的2句名言結尾,希望大家不要陷入任何一種極端的情況:

  • 堅持是一種美德,放棄亦是一種智慧,用智慧區分二者的不同!
  • 極端的自信就成了自傲,極端的勇氣就成了愚勇,極端的胸懷就是懦弱,極端的自省就會變成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