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訊息佇列協議總結
分散式系統中常用通訊模型主要是“請求-應答”模型和“釋出-訂閱”模型。前者常見如RPC通訊,常用HTTP REST或Thrift等協議;後者多指訊息佇列MQ通訊。
RPC大多屬於請求-應答模式,也包括越來越多響應式正規化,對於需要點對點互動、強事務保證和延遲敏感的服務/應用之間的通訊,RPC是優於訊息佇列的。那麼訊息佇列(下文也簡稱MQ,即Message Queue)可以看做是一種非同步RPC,把一次RPC變為兩次或多次,進行內容轉存,再在合適的時機投遞出去。訊息佇列中介軟體往往是一個分散式系統,內部元件間的通訊仍然會用到RPC。
常見訊息佇列協議
底層協議(例如 TCP)是被設計用來將一個訊息從一個傳送者(sender)傳遞給一個接收者(receiver)。他們並不關係訊息本身應該如何構建,也不關係訊息的請求、獲取、儲存以及如何保證安全可靠。
訊息佇列場景中producer、consumer和broker通訊的協議,包括AMQP、STOMP、MQTT、HTTP、OpenWire(ActiveMQ)、XMPP、自定義等等。以下對比較常用的幾個說明:
1、STOMP: 面向流文字的訊息傳輸協議(STOMP,Streaming Text Oriented Messaging Protocol),是 WebSocket 通訊標準。在通常的釋出-訂閱語義之上,它通過 begin/publish/commit 序列以及 acknowledgement 機制來提供訊息可靠投遞。
特點:協議簡單且易於實現,幾乎所有的程式語言都有 STOMP 的客戶端實現。但是在訊息大小和處理速度方面並無優勢。由於在許多釋出-訂閱式的架構中,資訊交換是基於文字的,所以許多協議選擇簡單地將整個資訊轉化為文字,從而降低複雜性並提高了可讀性,當然帶來的代價就是需要再訊息接受後執行額外的計算任務。
應用場景:資訊交換基於文字,要求簡單的場景。
典型實現:ActiveMQ以及它的下一代實現Apache Apollo。
2、AMQP:比較全面和複雜的一個協議,包括協議本身以及模型(broker、exchange、routing key等概念)。
特點:AMQP 十分可靠且功能強大。當然它及它的實現並不是足夠輕量級。
應用場景:當簡單的釋出-訂閱模型不能滿足使用要求。
典型實現:RabbitMQ是AMQP訊息佇列最有名的開源實現。RabbitMQ同時還可以通過外掛支援STOMP、MQTT等協議接入。Kafka、RocketMQ均使用自定義的協議。
3、MQTT:MQTT(Message Queue Telemerty Transport)是一種二進位制協議,主要用於伺服器和那些低功耗的物聯網裝置(IoT)之間的通訊。 它位於 TCP 協議的上層,除了提供釋出-訂閱這一基本功能外,也提供一些其它特性:不同的訊息投遞保障(delivery guarantee),“至少一次”和“最多一次”。通過儲存最後一個被確認接受的訊息來實現重連後的訊息恢復。
特點:它非常輕量級,並且從設計和實現層面都適合用於不穩定的網路環境中。
應用場景:物聯網(IoT)場景中更適合,支援幾乎所有語言進行開發,並且瀏覽器也可通過 WebSocket 來發送和接收 MQTT 訊息。
activeMQ5.11.1版本帶的例子提供了四種協議的簡單demo,這四種協議分別為:AMQP,MQTT,OpenWire,Stomp,通過執行這四種協議的的demo可以大致得出這四種協議實現在activeMQ中的效能對比:
amqp
Received 10001 in 6.58 seconds
mqtt
Received 10000 in 2.69 seconds
openwire
Received 10001 in 8.87 seconds
stomp
Received 10001 in 14.17 seconds
可以看出,mqtt協議的實現最快,stomp的協議實現最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