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對 國內機器視覺行業的發展的 討論-經典
阿新 • • 發佈:2019-01-09
不知道怎麼邀請到我了。話題有點大,很難全面合理客觀。以下是個人觀點;
------------------------------------------------------------------------------------------------------------
行業部分:
1.目前機器視覺在國內更多是的工業自動化的應用,另一個用的還比較多一些的是醫療裝置。
2.機器視覺目前比較成熟的應用還主要集中在定位、尺寸測量、OCR/OCV、特徵有無等領域,至於外觀缺陷檢測是一個有很大檢測需求,但是還很難做到批量或者準備的檢測應用(主要還是缺陷的特徵的差異性如劃痕、以及產品的多樣性複雜性造成的)。
3.視覺的市場需求目前尚未飽和,還有很大的空間。一方面是人力成本的提高,改善勞動強度的需求,另一方面於產業增值有很大的關係,比如一般的工業自動化裝置增加上視覺部分一般而言立馬顯得“高階大氣上檔次”了,正如當年的PLC等東東剛用起來的一樣的效果。
4.視覺行業人才比較缺,當前學校本科和菸酒省很少有這個專業或者課程(研究生大多是一些影象處理的可能,現在也有一些老師做視覺方向的研究於應用了),不想PLC等工控產品大學自動化專業基本都有該課程。所以目前從事這個行業的大多數人都屬於“半路出家”,要麼自學成才,所以人員水平也是參差不齊。
5.機器視覺產品部件當前成本已經降了不少,這兩年隨著市場的發展,大量的應用降低了硬體成本,同時競爭逐漸激烈以及一些國產廠商的介入和成長,促使硬體成本的降低,推動了機器視覺普及。
6.軟體處理演算法其實感覺沒有太大的進步,主要進步是計算機硬體的發展。因為影象處理對計算能力是一考驗,使更大的影象和更快地的處理要求實現可能。
--------------------------------------------------------------------------------------------------
總結一:
(1)行業還在發展,成本在降低,人才有需求。
(2)技術還不夠成熟,批量化應用困難,產品或者企業都能實現大規模。
(3)高速採集與處理、線上式檢測感覺逐漸是趨勢。
----------------------------------------------------------------------------------------------------------------------------------------
企業部分:
1.部件廠商
(1)索尼柯達等CCD廠商。據說這些廠商因為工業市場太小,對這塊沒重視,近幾年對感測器的改進、新產品退出都沒有重視與發力。
(2)CMOS廠商。近幾年CMOS廠商發力很大,除了很多全域性曝光CMOS和告訴CMOS感測器,逐漸趕上或者超過了CCD感測器,所以在一些高速測試領域,CMOS感測器體現出了優勢和價值;幀率要求不高的場合,全域性曝光CMOS感測器價格優勢比較明顯,有逐漸取代CCD感測器的可能。
(3)工業相機廠商。在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國外廠商有瑞士堡盟Baumer、德國Basler、德國AVT、德國映美精ImageSource、加拿大PointGrey、日本東芝Teli等。國內廠商有大恆、方誠、華用、維視、度申等。(可能漏掉了一些廠商歡迎補充)線陣相機有E2V、Dalsa等
(4)智慧相機/視覺感測器:美國cognex、日本keyence、日本panasonic、日本omron、美國Microscan、瑞士Baumer等
(5)鏡頭廠商:遠心鏡頭主要是日本VST和義大利Opto相對知名,FA鏡頭主要是日本VST、日本理光(Pentax被理光收購了)、日本Computar、日本Fujinon、日本KOWA、德國Schneider等等。國內也湧現了不少的鏡頭廠商,逐漸在一些領域通過價效比突圍。
(6)光源廠商。國外的光源廠商主要就是日本CCS和美國Ai等了,可能CCS的市場宣傳和推廣做的更好一些。國內的廠商在整個領域進入較早,技術難度加上價效比,相對其他部件的國內廠商市場影響力更大一些。
(7)代理商經銷商。比較多,不一一列舉。
(8)系統整合商。太多了,不列舉,不評價。
(9)軟體廠商。知乎已經有一個相關提問和回覆了 機器視覺方面有哪些好的開發平臺?各有什麼特點?。
(10)使用者。自認為公正點說,蘋果公司給機器視覺行業的發展功勞是巨大的,很難想象還有哪一家對視覺專案的需求和量產規模能趕上蘋果公司。近年視覺行業的原廠和整合商規模做的大的或者發展快的大多都和水果公司的專案有些關聯。
---------------------------------------------------------------------------------------------------------------
總結二:
(1)原配件和軟體演算法國外企業高階壟斷,中低端國內企業在成長。
(2)系統整合與服務主要似乎國內公司的天下。
------------------------------------------------------------------------------------------------------------
行業部分:
1.目前機器視覺在國內更多是的工業自動化的應用,另一個用的還比較多一些的是醫療裝置。
2.機器視覺目前比較成熟的應用還主要集中在定位、尺寸測量、OCR/OCV、特徵有無等領域,至於外觀缺陷檢測是一個有很大檢測需求,但是還很難做到批量或者準備的檢測應用(主要還是缺陷的特徵的差異性如劃痕、以及產品的多樣性複雜性造成的)。
3.視覺的市場需求目前尚未飽和,還有很大的空間。一方面是人力成本的提高,改善勞動強度的需求,另一方面於產業增值有很大的關係,比如一般的工業自動化裝置增加上視覺部分一般而言立馬顯得“高階大氣上檔次”了,正如當年的PLC等東東剛用起來的一樣的效果。
4.視覺行業人才比較缺,當前學校本科和菸酒省很少有這個專業或者課程(研究生大多是一些影象處理的可能,現在也有一些老師做視覺方向的研究於應用了),不想PLC等工控產品大學自動化專業基本都有該課程。所以目前從事這個行業的大多數人都屬於“半路出家”,要麼自學成才,所以人員水平也是參差不齊。
5.機器視覺產品部件當前成本已經降了不少,這兩年隨著市場的發展,大量的應用降低了硬體成本,同時競爭逐漸激烈以及一些國產廠商的介入和成長,促使硬體成本的降低,推動了機器視覺普及。
6.軟體處理演算法其實感覺沒有太大的進步,主要進步是計算機硬體的發展。因為影象處理對計算能力是一考驗,使更大的影象和更快地的處理要求實現可能。
--------------------------------------------------------------------------------------------------
總結一:
(1)行業還在發展,成本在降低,人才有需求。
(2)技術還不夠成熟,批量化應用困難,產品或者企業都能實現大規模。
(3)高速採集與處理、線上式檢測感覺逐漸是趨勢。
----------------------------------------------------------------------------------------------------------------------------------------
企業部分:
1.部件廠商
(1)索尼柯達等CCD廠商。據說這些廠商因為工業市場太小,對這塊沒重視,近幾年對感測器的改進、新產品退出都沒有重視與發力。
(2)CMOS廠商。近幾年CMOS廠商發力很大,除了很多全域性曝光CMOS和告訴CMOS感測器,逐漸趕上或者超過了CCD感測器,所以在一些高速測試領域,CMOS感測器體現出了優勢和價值;幀率要求不高的場合,全域性曝光CMOS感測器價格優勢比較明顯,有逐漸取代CCD感測器的可能。
(3)工業相機廠商。在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國外廠商有瑞士堡盟Baumer、德國Basler、德國AVT、德國映美精ImageSource、加拿大PointGrey、日本東芝Teli等。國內廠商有大恆、方誠、華用、維視、度申等。(可能漏掉了一些廠商歡迎補充)線陣相機有E2V、Dalsa等
(4)智慧相機/視覺感測器:美國cognex、日本keyence、日本panasonic、日本omron、美國Microscan、瑞士Baumer等
(5)鏡頭廠商:遠心鏡頭主要是日本VST和義大利Opto相對知名,FA鏡頭主要是日本VST、日本理光(Pentax被理光收購了)、日本Computar、日本Fujinon、日本KOWA、德國Schneider等等。國內也湧現了不少的鏡頭廠商,逐漸在一些領域通過價效比突圍。
(6)光源廠商。國外的光源廠商主要就是日本CCS和美國Ai等了,可能CCS的市場宣傳和推廣做的更好一些。國內的廠商在整個領域進入較早,技術難度加上價效比,相對其他部件的國內廠商市場影響力更大一些。
(7)代理商經銷商。比較多,不一一列舉。
(8)系統整合商。太多了,不列舉,不評價。
(9)軟體廠商。知乎已經有一個相關提問和回覆了
(10)使用者。自認為公正點說,蘋果公司給機器視覺行業的發展功勞是巨大的,很難想象還有哪一家對視覺專案的需求和量產規模能趕上蘋果公司。近年視覺行業的原廠和整合商規模做的大的或者發展快的大多都和水果公司的專案有些關聯。
---------------------------------------------------------------------------------------------------------------
總結二:
(1)原配件和軟體演算法國外企業高階壟斷,中低端國內企業在成長。
(2)系統整合與服務主要似乎國內公司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