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軟體測試模型——V模型 & W模型

軟體測試模型——V模型 & W模型

軟體測試的V模型
以“編碼”為黃金分割線,將整個過程分為開發和測試,並且開發和測試之間是序列的關係
軟體測試的V模型
單元測試:是模組測試,驗證軟體的基本組成單位的正確性,是白盒測試
整合測試:是模組間的測試,測試介面(軟體各模組之間的介面和軟體與硬體之間的介面)是否正確,是灰盒測試(白盒和黑盒結合)
系統測試:系統測試包括:冒煙測試 系統測試 迴歸測試
(1)冒煙測試:主幹流程測試,確認軟體的基本功能正常,可以進行後續的測試工作
(2)系統測試:是檢測系統的功能、質量、效能能否滿足系統的要求,包括功能、效能、介面、可靠性、相容性等等,是黑盒測試
(3)迴歸測試:修改了舊程式碼之後重新進行測試,確認修改後的程式碼沒有引入新的錯誤或導致其他程式碼產生新的錯誤
驗收測試

:是確保軟體的實現能否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或合同的要求

侷限性:V模型是基於瀑布模型的,V模型有一個缺點,就是將測試放在整個開發的最後階段,沒有讓測試今早介入開發,沒有在需求階段就進入測試。
測試與開發序列

軟體測試的W模型
W模型是由兩個V模型組成,一個是開發階段,一個測試階段
可以看出,在W模型中開發和測試是並行的關係
軟體測試的W模型
優點:測試與開發並行,讓測試今早介入開發環節,使測試今早發現問題今早解決。
侷限性:雖然開發與測試並行了,但是在整個開發階段,仍然是序列的,上一階段未完全完成無法進入下一階段,不支援敏捷模式的開發。

相關推薦

軟體測試V模型/X模型/H模型

X模型的目標是彌補V模型的一些缺陷。X模型真的能解決測試過程各方面的問題,例如交接、經常性的整合? 在軟體測試方面,V模型是最廣為人知的模型,儘管很多富有實際經驗的測試人員還是不太熟悉V模型,或者其它的模型。V模型已存在了很長時間,和瀑布開發模型有著一些共同的特性,由此也和瀑布模型一樣地受到了批評和質疑。在《

軟體測試過程模型特點(V模型 W模型 X模型 H模型

1.V模型: V模型和瀑布模型有一些共同的特性,V模型中的過程從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開發 過程和測試行為。 優點:V模型的價值在於它非常明確地標明瞭測試過程中存在的不同級別,並且清楚地描述了這些測試階段和開發過程期間各階段的對應關係。 侷限性:(測試介入太晚) 把測試作為編碼

軟體測試系列之軟體測試過程模型V,W,H,X等

在軟體開發的不斷實踐過程中,人們積累經驗教訓,預估未來發展,總結出了很多的開發模型,比較典型的開發模型有,邊做邊改模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螺旋模型,增量模型,演化模型,噴泉模型,智慧模型,混合模型還有RAD模型以及最近比較流行的,基於網路的面向物件的模型——RUP(RationalUnifiedProc

軟體測試模型——V模型 & W模型

軟體測試的V模型 以“編碼”為黃金分割線,將整個過程分為開發和測試,並且開發和測試之間是序列的關係 單元測試:是模組測試,驗證軟體的基本組成單位的正確性,是白盒測試 整合測試:是模組間的測試,測試介面(軟體各模組之間的介面和軟體與硬體之間的介面)是否正

軟體測試中的VW、H模型

V模型 主要反映測試活動與分析和設計的關係。 V模型的策略既包括低層測試又包括了高層測試,低層測試是為了原始碼的正確性,高層測試是為了使整個系統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是一種最基礎的模型,其他模型都是從這個模型演化來的。 缺點:把測試作為編碼之後的最後一

軟體測試過程模型V模型 W模型 H模型

軟體測試過程模型:V模型 W模型 H模型    1.軟體測試過程模型-V模型是軟體開發瀑布模型的變種,主要反映測試活動與分析和設計的關係;51Testing軟體測試網侷限性:把測試作為編碼之後的最後一個活動,需求分析等前期產生的錯誤直到後期的驗收測試才能發現軟體測試過程模型-

軟體測試】對比V模型W模型、H模型,簡述他們各自的特點

V模型: 測試活動的展開次序正好與開發的次序相反,動態測試的行為與開發行為相對應。忽略了測試的物件不應該僅僅包括程式,沒有明確指出對需求、設計的測試。 W模型: 補充了V模型中忽略的內容,強調

軟體測試模型——V模型

每次看書看過之後或者工作使用某技術,感覺自己好像明白了一些什麼,但是一兩月過後,總是記不得看了什麼,現在僅將自己看過/工作中使用知識/技術做個整理;(就是當成筆記本用了) 測試模型——V模型 V模型是最廣為認知的模型 最早由Paul Rook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 V

軟體測試過程模型-W模型

W模型 •概述       –又稱“雙V模型”       –由Evolutif公司提出,相對於V模型,W模型增加了軟體開發各階段中同步進行的驗證和確認活動。       –基於兩個原則      

軟體測試測試工程師。你工作中最常用的幾種質量管理模型

企業常見的幾種技術質量管理模型 工作久了的軟體測試工程師基本都有自己的工作套路了,他們或多或少會將這種套路傳授給其他人,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就是總結了一些測試精英的工作方法,看看他們在工作中是如何進行軟體測質量管理的 一 過程方法的管理 過程方法對我們的影響是最基礎的,我們日常發生的“想、說、寫、做”等

軟體測試的分類--敏捷測試:基於指令碼的測試-SBT、探索式測試(ET)、基於風險的測試--RBT、基於模型測試--MBT

敏捷測試:Agile Testing--遵循敏捷宣言的一種測試實踐 個體與互動  重於  過程和工具 可用的軟體  重於  完備的文件   客戶協作   重於   合同談判   響應變化   重於   遵循計劃                           

使用功能點估算模型評估軟體測試的工作量

功能點分析法應用在軟體測試中,它最核心的價值究竟是什麼呢? 讓我們先看看軟體開發,這是跟測試離得最近的工作型別。開發工程師工作大致可以分為“設計”和“編碼”兩步。設計一般是使用UML語言,藉助類似於Rose這樣的工具,繪製一些UC圖、類圖、ER圖等  最近有位同事問我,“天彤你搞這個功能點分析演算法,主要目

V模型W模型

V模型 最典型的V模型一般會在其開始部分對軟體開發過程進行描述,為古老的瀑布模型。在V模型中,測試往往是被加在開發過程的後半部分。 單元測試檢測的開發是否符合詳細設計的要求。 集合測試檢測此前

V模型W模型

 V模型:軟體開發瀑布模型的變種,它反映了測試活動與分析和設計的關係,從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開發過程和測試行為,明確標明瞭測試過程中存在的不同型別、不同級別的測試,清楚地描述了這些測試階段和開發過程的對應關係。  W模型:增加了軟體個開發階段的中的應用同步進行的驗證和確

軟體測試——PIE模型

1、Bug的型別: Fault:靜態存在於軟體中的缺陷,如code寫錯了。 Error:軟體執行時,執行到fault觸發產生錯誤的中間狀態。 Failure:Error傳不到軟體外部,使得使用者或測試人員觀測到失效的行為。 2、Pie模型的三個必要條件: (1)E

軟體測試中常用的幾種模型

我們一般會遇到的有V模型和W模型 以及X模型 和H模型 接下來看概念圖,看圖和結合概念使你更好到得理解 V模型:模型是一個著名的、以測試為驅動的開發模型,該模型強調開發過程中測試貫穿始終,是瀑布模型的

軟體測試模型分類

一、瀑布模型 優點: 1、強調需求、設計的作用; 2、前一階段完成後,只需關注後續階段; 3、為專案提供了按階段劃分的檢查點,里程碑清晰; 4、文件規範。 缺點: 1、難以適應需求的頻繁變化; 2、專案週期後段才能看到成果; 3、強制的

軟體測試模型

按測試模式來分類: 瀑布模型、敏捷測試、基於指令碼的測試、基於風險的測試、探索式測試等。 1、(傳統的)瀑布模型: 專案計劃->需求分析->軟體設計->程式開發->軟體測試->整合維護   專案計劃階段:主要是制定專案總體研發計劃,樹立專案里程碑節點,輸

軟體測試模型

軟體測試模型   軟體測試和軟體開發一樣,都遵循軟體工程原理,遵循管理學原理 。測試專家通過實踐總結出了很多很好的測試模型。這些模型將測試活動進行了抽象,明確了測試與開發之間的關係,是測試管理的重要參考依據。 V模型 模型是一個著名的、以測試為驅動的開發模型,該模型強調開發過程中測試貫穿始終,是瀑布模型的一個

數據庫k/v存儲模型淺析——Hash,B樹,LSM

mac ces machine 庫文件 reads 存儲 nbsp bitcask 並發 1.基於哈希的存儲引擎 常見模型是BitCask 並發下的數據庫文件讀寫: 本來想使用FileLock,但是後來發現 FileLock是進程間的,並不能用於同一個JVM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