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分配swap分割槽
-k:以KB為單位顯示容量。
- cached(快取):是指把讀取出來的資料儲存在記憶體當中,當再次讀取時,不用讀取硬碟而直接從記憶體當中讀取,加速了資料的讀取過程 。
- buffer(緩衝):是指在寫入資料時,先把分散的寫入操作儲存到記憶體當中,當達到一定程度再集中寫入硬碟,減少了磁碟碎片和硬碟的反覆尋道,加速了資料的寫入過程。
我們先刪除原有的/dev/sdb6分割槽:
再新建一個新的/dev/sdb6分割槽,新分割槽大小為512M:
輸入t命令修改/dev/sdb6的分割槽型別為Linux swap分割槽:
儲存退出後,用partprobe命令重新讀取分割槽表資訊:
3. 格式化:mkswap <裝置檔名>
如果格式化出現錯誤,則需要重啟系統並執行partprobe命令後再格式化。 4. 加入swap分割槽:swapon <裝置檔名>
可以看出加入swap分割槽後,swap分割槽的大小由2G變為2.5G。 如果要取消swap分割槽,使用命令:swapoff <裝置檔名> 5. swap分割槽自動掛載 和分割槽掛載一樣,以上通過命令增加swap分割槽在系統重啟後效果也會消失,需要重新加入swap分割槽。同樣我們可以通過修改/etc/fstab檔案實現swap分割槽開機自動掛載。 修改/etc/fstab檔案內容如下:
重啟系統後,檢視swap分割槽資訊,swap分割槽大小仍為2.5G:
相關推薦
Linux分配swap分割槽
1. free命令 free 【選項】:檢視記憶體與swap分割槽使用狀況 選項: -h:使用習慣單位顯示容量,如KB,MB或GB等。 -m:以MB為單位顯示容量。 -k:以KB為單
linux的swap分割槽
linux的swap分割槽是用來儲存記憶體中資訊的,一般情況下,我們的實體記憶體是夠用的,但如果應用程式所佔據的記憶體太大,實體記憶體不夠用,那麼這時候就要釋放一些不常用到的實體記憶體,那麼釋放在什麼地方呢?就可以放在swap分割槽。釋放出的記憶體供應用程式使用。 可以通過swapon、sw
linux增加swap分割槽方法
建立swapfile檔案 執行命令: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500000 注:可根據實際需要更改count值的大小,這裡設定500000,大概就是50G [root@dics-no iflytek]# dd
在不重灌系統的情況下建立Linux的Swap分割槽
本文由荒原之夢原創,原文連結:http://zhaokaifeng.com/?p=649 操作環境: CentOS 7 操作背景: 本文中使用的CentOS Linux系統在安裝的時候沒有建立Swap分割槽。下面介紹的方法是通過建立一個檔案的方式在不重灌系統(即不格式化整
[轉]如何手動清除或重新整理Linux的SWAP分割槽快取
XEN等架構的VPS都有SWAP(交換分割槽)。實體記憶體接近飽和時,系統會自動將不常用的記憶體檔案轉儲到SWAP中,但SWAP使用率達30%的時候對系統性能可能有一定影響。 對於較大實體記憶體的VPS或伺服器,或根據自己伺服器的情況,可以考慮手動關閉或重新整理SWAP分割槽。 一、SWAP開關: 1、關
Linux使用swap分割槽
在Linux伺服器中,記憶體分為兩種,分別是實體記憶體和虛擬記憶體,在Linux中我們習慣把他命名為swap分割槽,但是有時候會發現,明明伺服器的實體記憶體還有好多沒用,就開始使用了swap了,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嗎? 關於什麼時候開始使用swap,可以進行相關比例的檢視 ca
linux下swap分割槽的作用
嵌入式Linux中文站訊息,Linux系統的Swap分割槽,即交換區,Swap空間的作用可簡單描述為:當系統的實體記憶體不夠用的時候,就需要將實體記憶體中的一部分空間釋放出來,以供當前執行的程式使用。那些被釋放的空間可能來自一些很長時間沒有什麼操作的程式,這些被釋放的空間被
Linux建立swap分割槽(用檔案作為Swap分割槽)
1.建立要作為swap分割槽的檔案:增加1GB大小的交換分割槽,則命令寫法如下,其中的count等於想要的塊的數量(bs*count=檔案大小)。 dd if=/dev/zero of=/root/swapfile bs=1M count=1024 2.格式
Linux 修改 Swap 分割槽大小
一、新建 swap 分割槽(root)1. # swapoff -a #停止交換分割槽2. 用 fdisk 命令加 swap 分割槽的碟符,(例:# fdisk /dev/sdb)剔除 swap 分割槽,輸入d刪除 swap 分割槽,然後再n新增分割槽(新增
手動清除或重新整理Linux的SWAP分割槽
轉自:http://www.kwx.gd/CentOSApp/Linux-Swap-switch.html XEN等架構的VPS都有SWAP(交換分割槽)。實體記憶體接近飽和時,系統會自動將不常用的記憶體檔案轉儲到SWAP中,但SWAP使用率達30%的時候對系統性能可能
為Linux主機新增swap分割槽
為Linux主機增加swap分割槽 Digital Ocean根底配置(512MB記憶體,20G氣態硬碟,每月1TB流量)才5刀/月的價錢讓人想對抗都難。但是512MB的記憶體用起來仍是有點煩亂的,今日用free -h檢視記憶體使用情況時,發現竟然沒有swap分割槽。不曉得DigitalOcean是甚麼企圖
linux建立swap交換分割槽
1.建立要作為swap分割槽的檔案:增加1GB大小的交換分割槽,則命令寫法如下,其中的count等於想要的塊的數量(bs*count=檔案大小)。 dd if=/dev/zero of=/home/swap bs=1M count=1024 #建立swap的檔案系統2.格式化為交換分割槽檔案:
Linux檔案系統管理 swap分割槽及作用
概述 在安裝系統的時候已經建立了 swap 分割槽。swap 分割槽是 Linux 系統的交換分割槽,當記憶體不夠用的時候,我們使用 swap 分割槽存放記憶體中暫時不用的資料。也就是說,當記憶體不夠用時,我們使用 swap 分割槽來臨時頂替。在記憶體較小的情況下建議 swap 分割槽的
Linux-swap分割槽
Linux核心為了提高讀寫效率與速度,會將檔案在記憶體中進行快取,這部分記憶體就是Cache Memory(快取記憶體)。即使你的程式執行結束後, Cache Memory也不會自動釋放。這就會導致你在Linux系統中程式頻繁讀寫檔案後,你會發現可用實體記憶體變少。當系統的實體記憶體不夠用的時候 ,就
Linux記憶體不足,新增swap分割槽
Linux記憶體不足,新增swap分割槽 swap分割槽屬於交換分割槽,起虛擬記憶體的作用。由於記憶體資源的寶貴,於是將硬碟的一部分作為記憶體來使用。所以在記憶體不足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適當的增加交換分割槽大小來達到增加記憶體的作用。 在編譯mysql5.7.23的時候,購買的伺服器記
Linux系統之後,建立Swap分割槽
在裝完Linux系統之後,建立Swap分割槽有兩種方法。 1.新建磁碟分割槽作為swap分割槽 2.用檔案作為swap分割槽 (操作更簡單,我更常用) 下面介紹這兩種方法:(都必須用root許可權,操作過程應該小心謹慎。) 一、新建磁碟分割槽作為swap分割槽
linux中增加swap分割槽檔案
小叨下背景:筆者的伺服器記憶體只有1g,少得可憐。之前使用apache,不堪忍受其過量的記憶體消耗,網站卡得想哭,資料庫也不斷地崩,無奈投入nginx的懷抱並且已經喜歡上了nginx,具體請看
linux下檢視硬碟資訊、硬碟分割槽、格式化、掛載、及swap分割槽
df 命令參看硬碟資訊 -T選項, 檢視檔案系統型別 centos6檔案系統是ext4,因為設計較早,對於現今動輒上T的海量資料處理,效能較低。centos7檔案系統是xfs,適用於海量資料。這兩種
linux建立新的swap分割槽
安裝oracle資料庫rac時需要讓兩臺機器的swap分割槽一致;如果不一致這裡就需要手動的去建立swap分割槽了 下面介紹兩種建立swap的方法 首先, swapoff -a #停止所有的swap分割槽 一、新建磁碟分割槽作為swap分割槽 1. 用fdisk命
linux 如何增加swap分割槽,和刪除,移動swap
如何增加swap分割槽,和刪除,移動swap 由於我們在機器上添加了一條新記憶體,但是我按照swap容量是記憶體的1.5到2倍,但是現在不夠這個條件所以需要對swap進行擴容 1. 第一步建立一個適合的量的新的分割槽,或者檔案 + 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