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軟體開發V模型--解讀

軟體開發V模型--解讀

 他通過開發和測試同時進行的方式來縮短開發週期,提高開發效率。可以說,V模型是軟體開發測試中最重要的一種模型。
 V模型大體可以劃分為下面幾個不同的階段步驟,既需求分析、概要設計、祥細設計、編碼、單元測試、整合測試、系統測試、驗收測試。
需求分析:既你首先要明確客戶需要的是什麼,需要軟體作成什麼樣子,需要有那幾項功能,這一點上比較關鍵的是分析師和客戶溝通時的理解能力與互動性。要求分析師能準確的把客戶所需要達到的功能,實現方式,等表述出來,給出分析結果,寫出規格文件說明書。
概要設計:主要是架構的實現,指搭建架構、表述各模組功能、模組介面連線和資料傳遞的實現等項事務。
祥細設計:對概要設計中表述的各模組進行深入分析,對各模組組合進行分析等,這一階段要求達到虛擬碼級別,已經把程式的具體實現的功能,現象等描述出來。

編碼:按照祥細設計好的模組功能表,程式設計人員編寫出實際的程式碼。
單元測試:按照設定好的最小測試單元進行按單元測試,主要是測試程式程式碼,為的是確保各單元模組被正確的編譯,單元的具體劃分按不同的單位與不同的軟體有不同,比如有具體到模組的測試,也有具體到類,函式的測試等。
整合測試:經過了單元測試後,將各單元組合成完整的體系,主要測試各模組間組合後的功能實現情況,以及模組介面連線的成功與否,資料傳遞的正確性等。是軟體系統整合過程中所進行的測試,其主要目的是檢查軟體單位之間的介面是否正確。它根據整合測試計劃,一邊將模組或其他軟體單位組合成越來越大的系統,一邊執行該系統,以分析所組成的系統是否正確,各組成部分是否合拍。

系統測試:經過了單元測試和整合測試以後,我們要把軟體系統搭建起來,按照軟體規格說明書中所要求,測試軟體其效能功能等是否和使用者需求相符合,在系統中執行是否存在漏洞,等

相關推薦

軟體開發V模型--解讀

 他通過開發和測試同時進行的方式來縮短開發週期,提高開發效率。可以說,V模型是軟體開發測試中最重要的一種模型。 V模型大體可以劃分為下面幾個不同的階段步驟,既需求分析、概要設計、祥細設計、編碼、單元測試、整合測試、系統測試、驗收測試。需求分析:既你首先要明確客戶需要的是什麼,需要軟體作成什麼樣子,需要有那幾項

軟體開發架構、網路基礎知識、osi七層模型

一、軟體開發的架構 涉及到兩個程式之間通訊的應用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應用類:qq、微信、網盤、優酷這一類是屬於需要安裝的桌面應用 第二種是web類:比如百度、知乎、部落格園等使用瀏覽器訪問就可以直接使用的應用 這些應用的本質其實都是兩個程式之間的通訊。而這兩個分類又對應了兩個軟體開發的架構

DevOps軟體開發工藝解讀

DevOps軟體開發工藝解讀 隨著業務複雜化和人員的增加,開發人員和運維人員逐漸演化成兩個獨立的部門,他們工作地點分離,工具鏈不同,業務目標也有差異,這使得他們之間出現一條鴻溝。而釋出軟體就是將一個軟體想從鴻溝的這邊送去那邊,這之中困難重重。 另一方面,行業競爭更加激烈,無論是

常見軟體開發模型對比:瀑布、迭代、螺旋、敏捷

一、瀑布模型 模型說明 瀑布模型是將軟體生存週期的各項活動規定為按固定順序而連線的若干階段工作,形如瀑布流水,最終得到軟體產品。 1970年溫斯頓·羅伊斯(Winston Royce)提出了著名的“瀑布模型”,直到80年代早期,它一直是唯一被廣泛採用的軟體開發模型。 核心思想:瀑布模型核心思想是按

軟體測試過程模型特點(V模型 W模型 X模型 H模型

1.V模型: V模型和瀑布模型有一些共同的特性,V模型中的過程從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開發 過程和測試行為。 優點:V模型的價值在於它非常明確地標明瞭測試過程中存在的不同級別,並且清楚地描述了這些測試階段和開發過程期間各階段的對應關係。 侷限性:(測試介入太晚) 把測試作為編碼

五種典型開發週期模型(瀑布、V、原型化、螺旋、迭代)

    總結一下經常可以見到的系統開發週期模型。    在過去的幾年裡,可以很奇葩的碰到類似於“創業專案庫”這種需求非常明確,工作量十分可控,對質量要求比較低,業務建模比較easy,功能構成比較少的“面子專案”。類似於這種專案,採用傳統意義上的瀑布模型就非常合適了,如果範圍控制和風險控制做的比較好的話,真的如

軟體開發中的瀑布模型

一、問題定義    軟體要解決什麼問題,做什麼。例如:做類似京東的購物網站,做類似優酷的視訊網站    二、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決定“做或者不做的”,有如下幾個分析:       1、技術可行性,分析技術層面能不能實現所要求的功能2、經濟可行性,分析這個軟體件是否可以盈利3、法律可行性,分析所要做

軟體開發流程--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軟體交付準備    在軟體測試證明軟體達到要求後,軟體開發者應向用戶提交開發的目標安裝程式、資料庫的資料字典、《使用者安裝手冊》、《使用者使用指南》、需求報告、設計報告、測試報告等雙方合同約定的產物。   《使用者安裝手冊》應詳細介紹安裝軟體對執行環境的要求、安裝軟體的定義和內容、在客戶端、伺服器端及中介軟體

軟體開發生命週期模型總結

瀑布模型/改進的瀑布模型  雖然瀑布模型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有待解決,但瀑布模型仍然是最基本的和最效的一種可供選擇的軟體開發生命週期模型.瀑布模型要求軟體開發嚴格按照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的階段進行,每一個階段都可以定義明確的產出物和驗證準則.瀑布模型在每一個階段

【軟考】軟體開發模型彙總分析

軟體開發模型 瀑布模型 將生命週期中的各個活動規定為以線性順序連結的若干階段的模型,包括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執行與維護,它規定由前至後的順序次序,就像瀑布流水一樣逐級下落 小明來解說:小明的媽媽要小明去買東西(薯片,爆米花,烤紅薯,糖炒栗子),瀑布模型就是,小明在家裡

面向物件開發軟體——三種模型

用面向物件方法開發軟體,通常需要建立三種形式的模型:物件模型:描述系統資料結構動態模型:描述系統控制結構功能模型:描述系統功能 什麼是物件模型物件模型表示靜態的、結構化的系統的“資料”性質。物件模型是對模擬客觀世界實體的物件以及物件彼此間的關係的對映,描述了系統的靜態結構。

軟體開發模型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

軟體開發模型:        軟體開發模型(Software Development Model)是指軟體開發全部過程、活動和任務的結構框架。軟體開發包括需求、設計、編碼和測試等階段,有時也包括維護階段。 軟體開發模型能清晰、直觀地表達軟體開發全過程,明確規定了要完成

軟考-架構師-第六章-開發方法 第二節 軟體開發模型(讀書筆記)

#版權宣告 主要針對希賽出版的架構師考試教程《系統架構設計師教程(第4版)》,作者“希賽教育軟考學院”。完成相關的讀書筆記以便後期自查,僅供個人學習使用,不得用於任何商業用途。 文章目錄 **瀑布模型** 核心思想 特點

【軟考】軟體開發模型

    軟考中經常會考到開發模型知識,先進行一下簡單的總結. 1.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嚴格遵循軟體生命週期各階段的固定順序:計劃、分析、設計、程式設計、測試和維護,上一階段完成後才能進入下

軟體測試系列之軟體測試過程模型V,W,H,X等

在軟體開發的不斷實踐過程中,人們積累經驗教訓,預估未來發展,總結出了很多的開發模型,比較典型的開發模型有,邊做邊改模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螺旋模型,增量模型,演化模型,噴泉模型,智慧模型,混合模型還有RAD模型以及最近比較流行的,基於網路的面向物件的模型——RUP(RationalUnifiedProc

軟體開發模型介紹(二)

1.螺旋模型螺旋模型兼顧了快速原型的迭代的特徵以及瀑布模型的系統化與嚴格監控,引入了其他模型不具備的風險分析,使軟體在無法排除重大風險時有機會停止。該模型很大程度上是一種風險驅動的方法體系,因為在每次迭代前,都必須先進行風險評估,適合大型的昂貴的系統級的軟體應用。圖中的四個象

軟體測試模型——V模型 & W模型

軟體測試的V模型 以“編碼”為黃金分割線,將整個過程分為開發和測試,並且開發和測試之間是序列的關係 單元測試:是模組測試,驗證軟體的基本組成單位的正確性,是白盒測試 整合測試:是模組間的測試,測試介面(軟體各模組之間的介面和軟體與硬體之間的介面)是否正

軟體測試:V模型/X模型/H模型

X模型的目標是彌補V模型的一些缺陷。X模型真的能解決測試過程各方面的問題,例如交接、經常性的整合? 在軟體測試方面,V模型是最廣為人知的模型,儘管很多富有實際經驗的測試人員還是不太熟悉V模型,或者其它的模型。V模型已存在了很長時間,和瀑布開發模型有著一些共同的特性,由此也和瀑布模型一樣地受到了批評和質疑。在《

軟體開發的4種模型和4種方法

軟體開發模型: 1.瀑布模型:適合需求明確的軟體開發。     2.演化模型:獲取一組基本需求,快速給出版本,成為原型,用於對軟體需求缺乏準認知的情況。不需要明確的需求    3.螺旋模型:結合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綜合兩者優點,並增加風險分析,螺旋模型包括四個方面活動:

photo3d人臉照片轉3d模型軟體開發

        本人用unity開發了照片轉3d面部模型軟體,執行時匯入任意一張人臉正面照片,執行10秒鐘左右,即可建立逼真的面部模型。 不用執行其他工具軟體,即時生成模型。         可用於VR虛擬、真人試衣軟體和各類遊戲。        匯入相片: 經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