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CIM第四講筆記--資訊科技支援下的企業創新

CIM第四講筆記--資訊科技支援下的企業創新

本文為課堂筆記,授課老師為範玉順。
(老師講的是真的好啊)

當今製造企業需要什麼創新


    • 原因:市場變化
    • 產品創新、服務創新(響應市場)
    • 組織結構的創新(專業化、外包)
    • 企業運作模式的創新、知識的創新、經營理念的創新
  • 敏捷製造
  • 眾包
    未來趨勢,主流的組織方式;
    打破傳統上認為企業是組織生產的最好組織方式的看法
    優勢來源:網路的有機互聯,即平臺資源共享;節點的多元靈活,即個體的多樣化創新
    例:寶潔公司;Rally Fighter全路徑越野車

    • 需求驅動的經濟模式
    • 效率驅動的經濟模式
    • 創新驅動的經濟模式
  • 創新的阻力

    • 成功經驗
    • 回報壓力(華為沒有上市)
    • 遺留系統
    • 過分依賴內部研發機構和封閉式開發模式
    • 智慧財產權保護、法律、監管、稅收政策

資訊科技支援下的企業運作模式的創新

組織與管理模式

    • 基於勞動分工的功能部門制(專業化分工提高生產率)
    • 大而、小而全的組織體系(儘可能獲得所有環節的利潤)
      老福特的理想
    • 生產為中心的組織管理模式(管理目的式保證產品生產,大批量降低成本)
  • 存在的問題
    大批量、供不應求掩蓋了所有問題。(供不應求的市場掩蓋了市場需求)

    • 理論需要發展
    • 與市場和客戶需求脫節
    • 層次多管理成本上升
    • 部門間協作性差
    • 對市場響應速度慢,決策週期長
    • 競爭優勢不突出:存在低效益環節
    • 棗核型企業:市場營銷 生產製造 產品開發

資訊科技促進了新興組織與製作模式的形成

敏捷製作 虛擬企業

  • 敏捷製作
    人、技術、組織要靈活
    基本思想、含義:p16
    敏捷製造是一種生產組織模式(不是生產線)
    動態聯盟是敏捷製造的基本組織形態
  • 分工協作、突出核心競爭力
    專業化、外包、眾包
    單個企業的競爭->供應鏈間的協作(隱形冠軍)->價值網路間的協同(以服務為核心、節點)
  • 從競爭走向合作共贏
    供應鏈博弈關係,競爭負收益。
    • 例:沃爾瑪和寶潔關係的改變。沃爾瑪為供應商提供實時銷售資訊,寶潔接管沃爾瑪的庫存物流採購,寶潔和沃爾瑪共同承擔風險損失
    • 供應鏈合作共贏:強強聯合 優勢互補 風險共擔 利益共享
    • 例:波音的轉型。從製造企業向系統整合企業的轉型
      • 效果
        1.風險共擔
        2.低成本(企業大管理成本高,企業小交易成本高)(公司小,不是合同關係是合作伙伴關係)
      • 研發。三維數字化定義(無紙化)、三維數字化預裝配
        精簡業務流。精簡業務流、簡化構型管理、單一產品資料來源、精簡物料管理
        理念:產品簡單化、管理簡明化、不受環境的限制
    • 例:Nike+生態系統

資訊科技支援下的組織創新

扁平化管理
五種邊界
邊界消耗

無邊界組織

將傳統企業中的五種邊界模糊化。
例1:GE的無邊界組織實踐

  • 水平邊界(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界限)
  • 外部有形邊界(企業與顧客、供應商、金融、政府管理機構等外部環境之間的邊界)
  • 地理邊界(是區分不同的文化、國家和市場的界線)
    國內和國外的業務沒有區別
  • 心理邊界(反映了組織內部成員和外部相關利益者在價值觀、信念、認知、感受和評價等心理上的差別。)

效果

  • 管理層次減少為6層
  • 人數少
  • 零中間管理層
  • 管理任務由工人輪流擔任

關鍵

  • 流程標準化
  • 資訊化

例2:滴滴打水泥(網路技術GPS定位,全體人員掌握全部資訊,都有權隨時處理各種情況,司機自己實時安排;效果:快速送貨)

資訊科技支援下的流程創新

自動化孤島 資訊孤島 流程孤島

流程的重要性:

  • 企業的使命是為顧客創造價值流程在創造價值
  • 企業業務的成功依賴於持續無誤地執行關鍵業務過程的能力。不因人而異
  • 業務效能資訊及時正確的評價和反饋是保障。實時響應:1.BAM(業務活動監控)2.BI(商業智慧、大資料)

流程孤島產生原因:

業務流程再造

  • 根本性的再思考、徹底性的再設計
    核心:IT技術支援下的組織管理

基本原則

  • 面向顧客
    不是面向產品
  • 系統化工程
    流程為中心,而不是以一個專業職能部門為中心
    進行。組織為流程而定而不是流程為組織而定
  • IT技術與組織管理的融合
    新方法不是將新技術用於技術本身,而是用來重新形成企業的行動
    流程再造資訊化的雙向互動
  • 自頂向下的設計和自底向上的實施

實施框架
- 觀念再造
- 業務流程和組織架構的再造
- 形成新的業務運作系統

BPR案例1:美國互利人壽保險公司
改進1:網路技術聯網減少檔案傳遞時間(穿新鞋走老路)
改進2:取消專職辦事員,通職辦事員不需要大量資訊傳遞
負責全過程;沒人監控自治工作;計算機網路和專家系統支援;週期快;需要人員減少

BPR案例2:北美福特
面向流程,而不是部門業務資訊化+資訊整合

資訊科技支援下的服務創新

服務:新的利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