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 1075連結串列元素的分類程式碼實現及錯誤分析(C語言)
阿新 • • 發佈:2019-01-22
題目
給定一個單鏈表,請編寫程式將連結串列元素進行分類排列,使得所有負值元素都排在非負值元素的前面,而 [0, K] 區間內的元素都排在大於 K 的元素前面。但每一類內部元素的順序是不能改變的。例如:給定連結串列為 18→7→-4→0→5→-6→10→11→-2,K 為 10,則輸出應該為 -4→-6→-2→7→0→5→10→18→11。
輸入格式:
每個輸入包含一個測試用例。每個測試用例第 1 行給出:第 1 個結點的地址;結點總個數,即正整數N (≤105);以及正整數K (≤103)。結點的地址是 5 位非負整數,NULL 地址用 −1 表示。
接下來有 N 行,每行格式為:
Address Data Next
其中 Address
是結點地址;Data
是該結點儲存的資料,為 [−105,105] 區間內的整數;Next
是下一結點的地址。題目保證給出的連結串列不為空。
輸出格式:
對每個測試用例,按連結串列從頭到尾的順序輸出重排後的結果連結串列,其上每個結點佔一行,格式與輸入相同。
輸入樣例:
00100 9 10
23333 10 27777
00000 0 99999
00100 18 12309
68237 -6 23333
33218 -4 00000
48652 -2 -1
99999 5 68237
27777 11 48652
12309 7 33218
輸出樣例:
33218 -4 68237 68237 -6 48652 48652 -2 12309 12309 7 00000 00000 0 99999 99999 5 23333 23333 10 00100 00100 18 27777 27777 11 -1
實現思路:因為要分類輸出,但是還要依據原來順序,所以很容易想到按照連結串列順序遍歷幾次,逐次篩選資料,這裡可以發現本身地址和資料是一一對應關係,下一節點地址可以直接由排序好的下個節點地址得到,因此採用二維陣列存放資料和下個節點地址,陣列大小為足夠覆蓋地址範圍,然後把幾次篩選排序好的節點地址存入一維陣列,直接輸出即可,可以避免不用陣列直接篩選時的一系列條件判斷。(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輸入的資料中可能存在不在連結串列中的廢資料,測試點4,所以在遍歷篩選和輸出時不能用輸入節點個數為準,應以結束地址-1和有效連結串列長度為準)
程式碼如下: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iNext=0,iN=0,iK=0; int iData[100000][2]={0}; scanf("%d%d%d",&iNext,&iN,&iK); int iAddr=0,iNum=0,iNAddr=0; for(int i=0;i<iN;i++) { scanf("%d%d%d",&iAddr,&iNum,&iNAddr); iData[iAddr][0]=iNum;//存放資料 iData[iAddr][1]=iNAddr;//存放下一節點地址 } int iOrder[iN];//存放排序好的地址 int p=0,next=iNext; //3次遍歷篩選排序 while(next!=-1) { if(iData[next][0]<0) { iOrder[p++]=next; } next=iData[next][1]; } next=iNext; while(next!=-1) { if(iData[next][0]>=0&&iData[next][0]<=iK) { iOrder[p++]=next; } next=iData[next][1]; } next=iNext; while(next!=-1) { if(iData[next][0]>iK) { iOrder[p++]=next; } next=iData[next][1]; } //迴圈輸出,注意控制範圍 for(int i=0;i<p-1;i++) { printf("%05d %d %05d\n",iOrder[i],iData[iOrder[i]][0],iOrder[i+1]); } printf("%05d %d -1",iOrder[p-1],iData[iOrder[p-1]][0]); return 0; }
錯誤分析:
1.測試點4存在廢資料,需要避免以輸入節點個數作為控制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