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轉載天大一位學長的帖子

轉載天大一位學長的帖子

標 題: 隨便說說ii.1
發信站: 天大求實BBS (Mon Jul 5 18:47:35 2010), 本站(bbs.tju.edu.cn)
一如去年,從4月穀雨到7月梅雨,各大小公司爭相開展起如火如荼的暑假實習招聘。不管宣講會怎般鋪天,簡歷如何蓋地,等到所有OFFER分配完畢,一切又都平靜了。不同的是,從小暑到處暑――這最熱的時間裡,你可能躺在席上酣睡、或在實驗室設著斷點,也可能在公司專案組會上與人拍案、或是在海外實習中感到驚奇。
這是如《巴黎,我愛你》一樣的多段式電影,你自個兒導演的這一段,無論溫情、舒緩、強烈、絢麗、現實或暴力,都是按你當初的劇本來排演的,不是嗎?(除非你是王家衛。)一年來,我漸漸意識到總結與計劃的重要,所以就一零年暑假實習的申請,寫一份總結。
翻看去年找實習的簡歷和申請記錄,立刻想起上個夏天在無空調實驗室汗流夾背玩斷點的情景。整個研一,基本時間花在數學、優化方法和數字訊號處理,每一門都有作業、程式設計和報告,但其實搗騰矩陣遠沒有搗騰籃球花的時間多,相對於演算法、我對旅遊的路線和玩法更花功夫。實驗室的專案很早就分配下來了――為一臺種子處理機器編微控制器程式,但事實上該專案進度緩慢,3月份就編完了軟體,硬體遲遲不從工廠拖出來,上機除錯一拖再拖。於是當4月份的招聘開始,我的簡歷進比本科畢業時僅多了一項未完成的專案經歷。當時的申請記錄現在看來非常搞笑:只要是招聘我都投了,包括79個職位,橫跨各行業各公司,從銷售到管理顧問、從證券公司到船級社、從軟體到硬體、從QA到測試,從移動到掛職。在沒有什麼醬油可打、華為隨意鄙視人的零九年,海投的人不愚蠢,但沒有專案經歷的人一定會很失敗。最後,我僅得到思科筆試(不必多提)和去舟山進出口局掛職(怕被晒沒去)的機會。心灰意冷的時候,好在種子機晾乾了油漆,終於被拖了回來,放在一間沒有空調的實驗室,一旦開啟都是轟轟的聲音,於是回到段首,我的夏天基本是汗流夾背調著斷點度過的。實驗室同一屆還有三個人,其中兩人蔘加SK的比賽了去韓國實習的機會,據說在那邊雖然沒有愛上泡菜,但是過得挺滋潤;另外一個也沒有找到實習,在實驗室玩了一夏天的C#。
被招工單位多次的鄙視,的確很失望,同時是很浮躁的,去韓國實習的同學走的是非技術路線,之前參加SK的競賽,做一個與能源相關的PPT,進入決賽就可以去了,非常羨慕他們。突然覺得非技術在“兩個中心”這個地方還真是吃得開,困擾了有一陣,不知道在NASA男眼中是怎麼看wall street男,把若干噸的東西在太空當遙控玩具一樣玩的人還是應該比高盛那幫“泡沫製造專家”牛吧――當時確實就是這樣的想法。非技術還是技術,我還是選擇了後者。
種子機過後,我對自己實驗室專案拖沓的風格和單幹的學習方式很失望。我感到,有專案推動的進步比個人鑽研快無數倍,知識比時間多無限倍。此時,一份校內招聘中,另外一個電子系實驗室招聘嵌入式設計兼職,我想都沒想就去面試,並且通過了。這就是迄今為止對我最重要的一次機會。有的時候想想,也許我沒有抓住,今年這個夏天我又該難熬了。新實驗室的老闆同時開了一家公司,於是整個做專案的風格就按照標準規範來做。首先是人員分配、進度安排、組會週報、文件系統和成果稽核,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標準的管理。其實是氛圍,新的實驗室有專案組的概念,不再向以前一樣完全依靠書和搜尋引擎來自學,而是激勵的討論和追問。在這裡參與了軍工和國家級專案各一項,學到的東西和專案經驗不是我在本文想說的,另文再述。這就是兼職一年。
這邊的學制是兩年半,到了這個夏天,又有一次實習的機會,暑假去向基本敲定的時候,彷彿一切都倒了過來。兩位去年海外實習的同學將在實驗室度過;C#男經過一年的專研已成C#和資料庫牛人,去了博世;我去了思科。不可否認,今年的形勢比去年要好很多,但是我和C#男也變不少,最具體的說:我們都確定了各自的研究方向(他軟我硬),專案經歷都增加了。在申請方面,我投遞了20份簡歷,全部都是硬體工程師職位;最後因為思科,拒絕了英格索蘭、華為、阿朗、意法半導體、霍尼韋爾;但仍然被許多公司鄙視,賽普拉斯、施耐德、美國國家儀器、矽映、卡特彼勒等。
兩年實習申請結果的巨大反差,都是因為簡歷上更新了一大段的內容――專案經歷。我最想說的話在下面。專案的申請和獲得與個人無關,該想的是從專案過程中學習到什麼,該做的是確定研究方向和內容,在專案中偏好性地去鍛鍊。測控其實是個八爪魚,但是好歹有一個爪是能拿得出的手。做技術要想好做機械自動化還是電子,不要亂選導師和專案組;做電子要想好做軟體、硬體還是韌體,每個方向都深不見底;做硬體又包括模電、電源、模數混合等等。想好、學好(至少努力學好),簡歷不會瞎投,筆試不會瞎答,面試不會瞎扯,走路不會掉井裡。自己的實驗室沒有專案,一定要自找出路;有專案的話,一定要盡智力、心和膽識去做,在面試時是可以體現出來的。既然是為了offer而讀書,我把跟硬體工程師相關的招聘關鍵詞摳出來,列在在表中,繼續學習。
其實路還很長。只是希望人們不要像我去年夏天那樣迷茫。再敘。

標 題: 隨便說說ii.2
發信站: 天大求實BBS (Mon Jul 5 22:54:56 2010), 本站(bbs.tju.edu.cn)
有同學問,想學微控制器,怎樣單幹?
好,我隨便說說,說錯請版上大牛免責。
1. 首要問題就是選一個微控制器學。
要選微控制器,請先選一個想要你以後想要就業的行業。(多扯一點:選了行業,再選職業,再選企業,這是不能變的擇業順序。原因是三個:微軟不看你在通用汽車的經歷,所以行業要先選定、不要輕易變;售前和售後適合應不同性格的人,所以職業要優選;有的時候是企業選擇你不是你選擇企業,所以沒有完全控制力的選擇放後面。)好,選了行業就可以選微控制器了。這裡把微控制器的概念擴大到處理器吧,簡單說就是分為Atom(Intel系)、ARM、DSP、FPGA/CPLD和微控制器。高階工控和計算機行業先學Atom,通訊行業先學DSP,電子行業先學FPGA/CPLD,機械和汽車行業先學微控制器,選不出來行業和想選多個行業就學ARM。其中,微控制器主要有C8051,MSP430,AVR,HCS12,其他的就別去攪和了。
2.第二就是選開發板
2.1想學軟體時間較緊的最好直接買開發板
特別是搞DSP演算法研究的還是直接買開發板吧,網上有各種評測,主要引數還是晶片、外圍尺寸和參考資料,其實DSP和其他開發板我不太清楚,我清楚的是HCS12、FPGA和ARM9的開發板。我畢業那年,HCS12的開發板在精儀6樓實驗室還有起碼10塊嶄新的,現在如果還有還沒生鏽,去找馬老師借一塊來搗騰就好,晶片就是前幾屆飛思卡爾智慧車比賽用的那塊MC9SDG128。FPGA開發板實驗室也是有的,好像是Xilinx的,我們當時見過一套,不知道現在多不多了,有錢的可以去買DE2,全新的大概2500,雖然現在有了DE4,CycloneII也舊得很了,但是Verilog/VHDL, NiOS II不會過時對吧。ARM的開發板其實看似很多很多,但是適合個人直接買的不多。請直接學ARM9,具體還是需要自己比較,我前兩天剛比較過,如果學S3C2440就買mini2440(核底板不分,580)或者OK-2440-III(核底板分開,798)。C8051、AVR、MSP430的開發板就更多了,我建議你們學學AVR,原因我想略了行嗎。
2.2想學軟體時間很多、想學韌體、想學硬體的最好自己做開發板
開源硬體方興未艾,我支援自己製作開發板。考慮無非就是成本和自己的基礎。談成本,以做單片機板為例只要你不私人做6層板,其實血本不高,現在制兩層板對顏色沒特別癖好不加急不超過100cm2一定不超過200塊。元器件中,貴的就是混合訊號晶片、記憶體、波形發生器、藍芽模組、GPS晶片這些,咱不用就是了,學微控制器不是學導航,要那些也沒用對吧。自己制板的起碼有5個好處:更瞭解晶片特性,學會外設連線,學會制板軟體,學會電路除錯,熟悉整套流程。解決工程類問題的思路是:需求與要求->實現方法研究->to do,托馬斯傑斐遜也說了自己能做的事決不麻煩他人,所以說能自己做開發板就自己做,其實微控制器開發板相當簡單。這就談到了自己的基礎,以做ARM開發板為例,其實處理器除了電源和片上ADC/DAC都是數位電路了,數位電路就是0/1這麼簡單的事情,利用主流的處理器和外圍晶片的手冊(包括勘誤手冊和應用手冊,一定要看最新版的勘誤手冊)、嵌入式有關書籍、網友參考電路這三樣法寶,沒有做不出來的電路,實在不行還能模擬,只是你莫要去選偏冷的處理器和晶片。一般的軟體可以選Protel99,或者較新的Altium Designer,或者Cadence系(但是可能比較難安裝),看書就選本週潤景的,另外讀一本《PCB電磁相容技術-設計實踐》和《感悟設計:電子設計的經驗與哲理》就成。上面說的第4個好處就是學會除錯,其實除錯能學到更多的知識,這才是硬體工程師的經驗所在,比如可以知道1117正常工作時第1和2腳間的電壓是1.25V,網路變壓器HR601680內部有幾個腳之間是電感連線,正常ADC的VDD和GND之間靜態電阻在20K左右,這些經驗就是你所希望的對的起自己的薪水的源頭。
3.這就到了軟體開發
唉,打字累死我了。軟體開發沒別的,參考資料是晶片手冊(還是別忘看勘誤手冊)和例程。上面提到的常用晶片肯定有完整的例程,像mini2440這樣的開發板例程實在是太多太多。點燈和生成PWM的簡單軟體不表了。可能有人虛嵌入式作業系統,這是因為測控沒開太多軟體的課程,其實要改革,計算機的組成和作業系統我覺得必須加進去,甚至加大FPGA實驗力度,加入"'計算機組成原理'的實驗"見張志剛《DE2》書的最後一章,不懂處理器架構其實學不精嵌入式,匯流排這些概念太重要了。不過自己看作業系統也沒太大的困難,如果學uC/OS,看兩本書就成:邵貝貝翻譯的Labrosse原著和北航社任哲的那本。即使是C8051也能移植的uC/OS曾經是我學習的第一個作業系統。LINUX的問題我又想不表了,這次是因為外網上有更勁爆和專業的論述和學習指南,我看過的比較好的書是基礎的《ARM體系結構與程式設計》和《Linux Systems》,普通的《GNU/Linux環境程式設計(第二版)》和《嵌入式系統:硬體與軟體架構》,高階的《ARM嵌入式Linux系統開發技術詳解》和《嵌入式Linux驅動程式設計從入門到精通》和《Linux Device Drivers》。但是自己之前最好弄清楚的好多概念,比如GDB,Ubuntu,Cygwin等等等等。最後說說開發環境乙話閽赬indows下弄,因為多數件都是在Windows下,加上我是微軟粉,Keil頂多裝到uVision3,別裝4;ADS也挺好,周立功的例程和模板多數用這個;GDB不熟的可以用GNUARM裡面的arm-elf-insight來調。最後ARM的偵錯程式可以買JLINK,C8051可以買新華龍,AVR可以買雙龍,Altera的FPGA/CPLD可以買山寨的USB-Blaster。
C8051的中斷和ARM的中斷其實差不多;AVR要用的232晶片和電路完全可以搬到MSP430那邊;軟體模組順著開源化的趨勢加上諸如網路協議的複雜性,學習的時候完全沒必要去自己按照標準一條一條寫。--微控制器的學習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微控制器的學習又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的仍然是智力、心和膽識,這三者轉化為管理者的品質,領悟力、凝聚力和執行力就是,我認為,把技術做好了,一切都能做好。
祝你和你們成功。

標 題: 隨便說說ii.3
發信站: 天大求實BBS (Mon Sep 20 21:58:58 2010), 本站(bbs.tju.edu.cn)
--我不是做英雄夢。我是自願選擇了走這條道路的。一個人願意自己做什麼人,就是什麼人。(《隔離審判》)
--追尋天命的人,知道自己需要掌握的一切,只有一樣東西會令夢想無法成真,那就是擔心失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真好!我們從沒有像現在這麼自由過,自由旅行、自由發揮、自由戀愛;我們有無數的選擇權,選擇逃課、選擇滅燈、選擇沉默。只要不陷入薩特所說的“焦慮”,那麼一切真好!在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保研或者考研,選擇出國或者工作。然而做選擇好難,尤其是當你一個人在戰鬥,在達到成功之前,失敗的陰雲一直蜷縮在天空的一角。難上加難的選擇卻還不是害怕失敗,而是害怕不能最成功。但是如果選定了、決定了,跨馬揚鞭的動作就做得瀟灑點吧,其實你不是一個人在路上。
你或許會說,沒有最成功。是的,在一定意義上,沒有“最”字;並且對於不同的人,感受和體驗多樣化了、被滿足的程度也不同。那就簡單來說吧,成功就是一種感覺:你現在覺得舒服嗎,你覺得自己的現狀怎麼樣,你對自己爭取來的生活環境還滿意嗎。這些“現在時”的問題包括了“過去時”你的努力或者頹廢,種瓜的不可能得了豆,交白卷的怎麼可能滿分?萬幸的是,“過去時”是客觀的,所以對現在的成功自問毫無意義,"現在時”的問題更多應該是對“將來時”主觀的思考。頹廢了一年、兩年、三年、好多年的人啊,你們應該立刻振作起來,要去改變自己,通過自己改變世界;對自己不滿的人,你們該更加清醒,去認清方向,更迫切地改變現狀。聰明的人,不會浪費自由;傻瓜,才不選擇更坦蕩的路。即使沒有最成功,至少做到更成功,讓自己覺得更爽!
最難的難題已經在第一段說過了,你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工作還是上研好,保研好還是考研好,保本校還是保外校,考本校還是考外校。想做技術的一定要上研究生,想找好工作一定要去好城市。讀碩生如果不是為了讀博士,那麼就是為了做專案,好多公司的人把做專案叫做案例,就像律師這個行當一樣,要想越幹越輕鬆就要儘早接案子,靠經驗吃飯才是可持續發展的。對於技術來說,好城市只有北京、上海和深圳,在這中間,就有更適合考研和保研的學校。其實好多事實的東西擺在面前,只要稍微打聽一下,就知道情況。一屆人被推到找工作、做決定的時候,上上屆的人正根據當初不同的選擇走上了不同的工作道路。傻傻地保了研,清閒時間是用來褒貶學校待遇的嗎?辛苦地考上本校,放鬆後又是一輪上課,有意思嗎?上研到底為了啥,為了找到好工作?一個二流學校的考上了清華的研,畢業不比天大六年多的土著好找工作?或許人留學去了普林斯頓,不比你從這留學去南安普敦好?最後有多少人留在了天津工作?
有時回想下高中,覺得自己能熬出頭真是挺不容易的;回想在5樓複習考研的冬天,仍然覺得特別寒冷。現在正在努力考研的人,其實正握著一個做選擇的權利。對於正在讀研的人,看上去沒辦法了。如果你正邁向你的博士之路,國家重點實驗室或許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你是面向畢業,而正肩負實驗室重大專案,作為技術骨幹,那麼也挺好的。但是如果你還來回於政治課、英語課,無所事事地潛在求實、回我的帖,那麼真是可悲。假設你是趕著去赴約,如果路上堵了車,就該像青豆一樣另尋出路。關於這個在之前的帖子裡我提到好多了。
最近開始找工作了,自己面臨很難的抉擇。某個資料說,從2007年到2010年,北京本科畢業生的工資和房價比從1:4變到了1:10。在一定意義上來說,畢業生的價值觀改變了,變得更勢利了。我們會思考:在學校的時候該怎麼學,畢業往何處去掙更多的錢。其實勢利也沒有錯,我們只是想成就自我,大多數人不是天生啃老族。在前路叵測的時代,我們反而希望更成功、最成功,勢利使得選擇更困難。我的選擇難在無法認證自己想要走什麼樣的職業道路,糾結在去什麼樣的企業,所以在這裡廢話一些關於選擇的東西。後來終於在偶然間被點醒,我自己最終做出了選擇。關於職業規劃,其實我們只需要去複製成功。特立獨行的人伴隨著失敗的風險,複製路線的人一直有成功的保障。這個時代,這個行業,這個專業,這個選擇,都不是隻有一個人。對於其他的選擇,這個大概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意見吧。
當然,有人說他不要複製成功,他要剪下成功。我覺得也很好,至少我們都自由地選擇了。

標 題: 隨便說說ii.4
發信站: 天大求實BBS (Sat Oct 2 11:23:36 2010), 本站(bbs.tju.edu.cn)
我也來開個書單
如果你有時間和興趣繼續研究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和健康教育,可以參考前面推薦英語書的帖子。但只是為了學英語,我給你開個簡易的英文書單:聖經,國富論,無畏的希望及該廝的演講。
如果你沒太多時間全面發展(搞旁門左道),要當純正的工程師爺們兒,這裡另開一份書單。多廢話幾句。一般就兩種自主方式解決難題,一是搜尋引擎,二是翻書(包括PDF)。前者快,為了讓它更快,我建議你安裝google桌面,設定按下某鍵盤鍵就可以撥出搜尋欄。但是該方法不利於知識的積累,比如你搜索一次鉭電容容量、耐壓和尺寸對照表,你是不能把它順便全記下來的,下次要用還會再搜,而如果去了華為或者博世或者其他變態的公司,上網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書不一定要是經典書,但是跟你主要研究方向相關的經典書是必須讀一兩本、甚至英文原著的;書只要某時某刻對你有用就行,手邊的書叫做手冊,枕邊的書叫做入睡法寶。廢話完了。
0. 國慶特別單
3 Idiots
盜夢空間
那個傻瓜
1Q84 BOOK1&2
老子傳 餘世存
Amit First World Tour Concert Live
Eason Chan Duo Eason Chan Concert Live
www.izheteng.com
www.bullock.cn
旅館、旅遊
1. 特別單
98版新華字典
Holy Bible
2. 電子
電路理論(楊山)
電子技術基礎--模擬/數字部分(康華光)
Digital Fundamentals(Thomas L. Floyd)
3. 電路
測控電路(張國雄)
高頻電子線路(張肅文)
工程電路分析(Willia, H. Hayt,Jr.)
射頻電路設計(Chris Bowick)
3. 訊號
訊號與線性系統分析(吳大正)
數字訊號處理--理論、演算法與實現(胡廣書)
4. 感測器
感測器(強錫富)
感測器應用設計300例(張洪潤)
智慧感測器資料採集與訊號處理(Nikolay V. Kirianaki)
5. C/C++語言
資料結構--C語言版(Ellis Horowitz)
C++大學教程(Harvey M. Deitel)
C安全編碼標準(Robert C. Seacord)
演算法引論--一種創造性方法(Udi Manber)
編譯原理(Alfred V. Aho)
程式設計師面試寶典(歐立奇)
6. 計算機
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Randal E. Bryant)
計算機系統結構--量化研究方法(John L. Hermessy)
7. Windows
深入解析Windows作業系統(Mark E. Russinovich)
Windows併發程式設計指南(Duffy J.)
資料庫系統基礎--初級篇/高階篇(Ramez Elmasri)
深入淺出MFC(侯俊傑)
自己動手寫作業系統(於淵)
8. Linux/UNIX
深入理解Linux核心(Daniel P. Bovet)
Linux核心技術手冊(Greg Kroah-Hartman)
Linux裝置驅動程式(Jonathan Corbet)
UNIX高階環境程式設計(W. Richard Stevens)
GNU/Linux環境程式設計(M. Tim Jones)
精通UNIX下C語言程式設計與專案實踐(朱雲翔)
9. Android
Google Android開發入門與實戰(靳巖)
Google Android開發入門指南(蓋索林)
Android系統原理及開發要點詳解(韓超)
10. 其他作業系統
分散式作業系統--原理與實踐(Doreen L. Galli)
嵌入式實時作業系統uC/OS-II(Jean J. Labrosse)
11. ARM
ARM體系結構與程式設計(杜春雷)
ARM嵌入式Linux系統構建與驅動開發範例(周立功)
ARM嵌入式Linux系統開發技術詳解(楊水清)
IAR EWARM嵌入式系統程式設計與實踐(徐愛鈞)
Keil Cx51 V7.0微控制器高階語言程式設計與μVision2應用實踐(徐愛鈞)
12. DSP
數字訊號微處理器的原理與開發(李剛)
TI DSP系列中文手冊(TI)
13. 硬體描述語言和FPGA
複雜電子系統設計與實踐(劉克剛)
VHDL硬體描述語言與數字邏輯電路設計(侯伯亨)
Verilog數字系統設計教程(夏宇聞)
Verilog HDL綜合使用教程(J. Bhasker)
System C入門(夏宇聞)
14. 嵌入式系統
嵌入式系統:硬體與軟體架構(Tammy Noergaard)
嵌入式系統中的模擬設計(Bonnie Baker)
基於運算放大器和模擬積體電路的電路設計(Sergio Franco)
UML+OOPC嵌入式C語言開發精講(高煥堂)
嵌入式網路系統設計--基於Atmel ARM7系列(焦海波)
USB2.0應用系統開發例項精講(廖濟林)
15. 電磁場
電磁場(周希朗)
電磁相容導論(Clayton R. Paul)
訊號完整性分析(Eric Bogatin)
15. PCB
印製電路板(PCB)設計技術與實踐(黃智偉)
高速電路設計實踐(王劍宇)
高速電路設計與模擬分析:Cadence例項設計詳解(邵鵬)
感悟設計:電子設計的經驗與哲理(王瑋)
PCB電磁相容技術--設計實踐(顧海洲)
周潤景系列(周潤景)
16. 網路
思科網路技術學院教程(Cisco)
17. Matlab
基於Matlab/Simulink的系統模擬技術與應用(薛定宇)
Matlab及在電子資訊課程中的應用(陳懷琛)
精通Matlab金融計算(金龍)
18. ZigBee
ZigBee Wireless Networks and Transceivers(Shahin Farahani)
ZigBee2006無線網路與無線定位實戰(李文仲)
ZigBee2007/Pro協議棧實驗與實踐(李文仲)
19. Multisim和LabVIEW
Multisim&LabVIEW虛擬儀器設計技術(周潤景)
基於Multisim 10的51微控制器模擬實戰教程--使用匯編和C語言(聶典)
LabVIEW Help(NI)
20. 通訊
數字與模擬通訊系統(Leon W. Couch)
華為流出資料(華為)
21. 未分類
可愛的Python(哲思社群)
MIPS體系結構與程式設計(劉佩林)
Google API大全(《google api大全》編委會)
電子元器件可靠性試驗工程(羅雯)
22. 雜
電子產品世界(或其他電子雜誌)
www.solidot.org(或其他資訊網站)
或許這只是我的第一版。歡迎分類補充。
假期快樂!

標 題: 隨便說說iii
發信站: 天大求實BBS (Sun Nov 28 10:56:03 2010), 本站(bbs.tju.edu.cn)
前文所述,為我在九月底十分糾結於是否該拿下華為的offer、放棄思科的內推機會。其實那時,2011年的校園招聘並沒有正式開始,但是2008年的陰影也並沒有散盡,作為急先鋒、手持貼金令的華為確實捲走了一批人才。(現在看來,毀約之麻煩,對於並不是很想去華為歷練的人來說,潛移默化中被植入保底觀絕對是個悲劇。)11月末了,挨踢界的大軍基本上都從校場上過了一遍,話說offer散盡不復來,形勢再好也名額有限。機會並不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而是留給準備得更好的人。我屬於假樂觀、真消極、不主動、準備差的人,放過了不少的機會。以下求職經歷,對自己是個總結,對他人權當參考吧。
從9月7號開始關注就業資訊、10月7號投出第1份簡歷,到11月17號拿到offer,這是整整2個月的時間。看到好的1篇經驗總結是《我們只談硬體:微電子碩士的求職經歷》,瀏覽了上百條資訊,根據招聘要求,簡歷修改了不下10次。針對可能被問到的問題,另外準備的2個書面材料,分別是英語自我介紹和專案簡述。關於簡歷投遞,首先確定是行業,雖然是精密儀器及機械專業,但研究方向是嵌入式系統,所以一心想去電子或通訊行業。其次確定的是職業,按照自己先老老實實做三年技術的規劃,我只投了電子工程師、硬體工程師和韌體工程師,TI當時有內推助理現場應用工程師的機會也果斷放棄了。最後考慮的就是企業,只去外企。一共聽了5次宣講會,投了13家公司,分別是:Cisco,Intel,EMC,ADI,Qualcomm,Marvell,Philips,Siemens,Tyco Electronics,GE,Agilent,Cypress,HP。一點回音都沒有的有5家,參加了6家的筆試面試,拿到了1家的offer。簡短地說說幾家的情況吧。
1. Cisco CRDC:應屆碩士待遇是11K×12、年底獎金(最多有年薪的20%)、少量股票獎勵、商業醫保和公積金等。做到最危機的時候不裁員,思科(中國)是相當值得尊敬的企業。但是思科技術的重心在印度,這是至少五年內不可能被扭轉的事實,CRDC一般就做做測試和小模組。但是上班輕鬆、福利好,記得世界盃那會兒早上辦公室經常沒人。在思科實習,一直認為可以直接拿到offer,這就造成整個找工作過程中我十分消極和懈怠。但臨了美國總部手一緊,自己所在的部門沒有名額,所以還得參加終面。面試一共有六輪,每次半小時的技術、非技術和英語混搭,最記得的一個問題是,計算數學常數e的值。六位面試官中有五位提到了訊號完整性,我頂多回答到地怎麼分割、走線要注意什麼、阻抗怎麼匹配,如果問到時序怎麼精確保證、傳輸線的具體模型就啞口了。思科設計高速的交換、路由和資料中心,招聘要求深入掌握訊號完整性的理論,才有可能支援20層、30Gbps以上的電路板級設計。這是的硬體工程師的出路之一,訊號完整性是設計板級的核心,學電的不懂電磁場,只能在低速低階系統晃悠,可惜我連電磁場一書都沒有堅持完整讀一遍。去年招聘50人,今年面試當週股價縮水17%,從美國高層到中國中層又反覆強調要縮招,除了軟硬體測試之外的offer發得不多,電子設計工程師的offer最後發沒發更沒人知道。最後只收到一封“你是備胎”的郵件,沒有offer到手我很惋惜。萬幸的是,我並沒有在它上面押全寶,還不斷在尋找別的機會。
2. EMC:待遇超好、離職狂少、招人不多的公司;每年有20天的年假,算上週末、法定假日和美國假日,一年工作時間不需要超過10個月。對於想做硬體的我來說,這是最有可能性挑戰軟體畢業生待遇的公司了,而且在雲趨勢下,EMC的前途相當光明。雖然看似軟體公司,但EMC的硬體團隊向公司貢獻超過50%的產值,並且是去年公司內部的最佳團隊。筆試的內容是數電、訊號完整性和電源設計。我僅僅答完了1/3的數電試題,除了訊號完整性,電源的部分也放棄了。筆試淘出300個人,我又不是其中之一,去年硬體據說招5個人,今年不詳。至此,我對應聘硬體工程師產生了強烈的不自信,很早之前,我就得知訊號完整性和電源這兩個部分對於硬體工程師相當重要,但從未努力去自學過,這就是我說的準備差。如果及早準備,對於前者,至少能有點模擬的基礎,對於後者,至少能答上來簡單的題。
3. ADI:投遞後完全沒訊息。之前我一直很想去一家IC設計公司研究IC外圍電路,因為跟IC設計者走得遠了,每次使用IC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原廠應用工程師制定的datasheet。找工作中我漸漸明白,在當前,外企來中國終究就做銷售的,沒有真正的應用工程師,只有現場應用工程師。研發的職位如果有空缺,首選的方法是通過獵頭挖對手的人,退而到最次才是校園招聘。ADI這樣通過郵箱方式招聘的公司,它開宣講會的意義更多的是告訴大家:你看,金融危機過後,我還沒倒,以後繼續關注我、用我家的產品哈。我也明白,IC設計公司雖多,但是機會真少。如果它們通過分銷商和代理商來玩轉中國市場,就更不會招聘了,比如國半、美信和凌特。不過話說回來,跟矽谷其他新興IC設計公司比的話,ADI還是個相當優秀的、有一定規模的模擬器件公司。
4. Qualcomm:我一直在想,這家的口號“thinkbig”是不是來源於我的ID,哈哈。研二聽說高通新加坡來內地招人,那會兒才瞭解到這公司,本來就是無晶圓晶片設計第一的角色、支援安卓的硬體大佬,如今蘋果從英飛凌轉投高通,它以後更要不可一世了。參加了韌體開發的筆試,以為會來點硬體題目讓我佔佔便宜,結果除了一道LED驅動,別的都是純軟體,有一道題是編用任意抽出的三張撲克牌計算二十四點的程式。無奈啊,提前出來跟HR聊了一下,這個職位就是寫驅動,所以悻悻地走了。後來進入面試的兄弟說,面試又水又假,只有一面,半小時,所以我揣測跟ADI一樣,這又是一個飄過的公司。實話是,要想在高通混得好,寫驅動不是可持續發展的路,微電子或者通訊專業的學生去才最合適,搶這兩個專業的飯碗,我還是很吃力。
5. Marvell:軟體有M(ircosoft),硬體也有M(arvell)。除了EMC外,這是另外一家給硬體工程師待遇最好的公司了,17W以上。因為美滿已經確定把全球最大的研發中心開在中國,三年內擴招2000人。現在的情況是:人才送到美國去培訓,帶著技術再回來。去年剛開始擴招的時候,很多部門才建立,如果進去了就是第一人。今年offer狂發完全不手軟,應聘M要注意的兩點是:1. 技術要好,M沒有筆試,但是面試官都是大牛人,技術好能保證拿到口頭offer;2. GPA要高,因為offer都要總裁親自批,戴偉立、周秀文和周秀武都是伯克利畢業的,相當相信數學和英語成績說明一個人的聰明程度,GPA高能保證拿到正式offer。雖然通過了簡歷篩選,我深知自己的GPA太低,於是拒絕了面試邀請。但是去這樣的公司,做軟體測試可能很應手,但終歸不得心,所以最近很多M的offer被拋棄了。
6. Philips,Siemens,Tyco Electronics:投遞後完全都沒訊息,等有訊息的時候是知道已經知道有人拿到offer了。雖然前兩者偏向於光學和照明,後者偏向於機械,但是這是三個最靠近自己專業(機電一體化)的公司,可見研究生的專業跟職業一點關係都沒有。飛利浦據說是女性較多的技術公司,而且風格跟美企不太一樣;西門子的全球銷售額嚇了我一跳,幾十億的北京和上海的研發大樓也相當光鮮,但沒想到薪水這麼少;泰科電子的研發大樓10月份剛剛落成,400人的研發團隊說是要擴張,應該是很適合偏機械設計一些的本科生;但是做聯結器和電纜的泰科電子,已經遠不能相比於泰科國際。後來想想如果依靠公司擴張搏出位,倒不如去新能源這樣的行業。固守機電一體化,就以這三個公司看,薪水只有6500每月,一直做機電,始終還是沒有邁出搶飯碗的那一步,工資就不會太高。此外,搶機械的飯碗,也沒有什麼錢途。
7. GE:很古怪,一直都傳說只招實習生當正式員工的公司,最終在很晚的時候放出要招聘的訊息,而且只開線上宣講會。GE的各個部門比如航空、照明、醫療等都是分開招聘的,而且傳說名額很少。收到GE航空的面試通知我已經決定要籤另一家了,所以放棄了,傳說這個合資的子公司拿到很多C919的航電專案,並且現在“通用航空”放開了,形勢應該還是不錯吧,起薪在6500每月左右。工業部門的EEDP專案倒是非常在意,有兩年的輪崗課程,傳說GE的培訓在工業界聞名,可惜兩次電面後再沒有訊息了,這個全國只招2個人的專案不知道還在繼續沒有。另外還胡亂投了只招博士的GE研究院,也信沉大海。GE在我的印象裡面充滿了傳說,30萬員工的龐大企業,不如博世、霍尼韋爾、施耐德更令人熟悉。
8. Agilent:安捷倫是儀器系最對口的公司了,而且待遇極好,電面的時候快到四點半,那邊告訴我他們馬上要下班了。如果一心做研發,安捷倫並不是很適合,如果願意像史密斯一樣去賣儀器,這家給FAE和Sales的薪水倒是超多,傳說至少有3W每月。出國的機會很多,要求英語能力也很高,每次電面必問英語。招聘的訊息是通過學院發下來的,一共招6個軟、韌體工程師,但我猜其實是支援工程師,第二次電面的時候我恐怕表現得太想從事研發工作,對方就說這邊主要還是技術支援,果然失去了面試機會。招聘人數少是因為離職率低,除了待遇另一個因素是測試行業比較小。順便提一句,3W每月的工資對於銷售只是一個最低線,最頂級的銷售能做到月薪20W。做銷售有兩種目的,單純為了賺錢或者是為了更瞭解客戶然後回到公司當經理。對前者來說,華為的海外銷售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建議本科畢業就去。對於後者,恐怕要先學學技術,掌握自己公司的產品再去忽悠人,安捷倫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9. Cypress和HP:一家是較小的晶片公司,但是產品(觸控式螢幕解決方案和PSoC)是未來的趨勢,所以當時投了;可職位太專了,應用工程師單單是幫助客戶瞭解和使用觸控式螢幕晶片,招聘要求就是會C語言、MCU和基本的通訊協議。不過賽普拉斯在華員工很少,出國的機會很多。另一家是500強的裝置與硬體廠商排名最靠前的企業之一(前排佔座的依次是微軟、蘋果、惠普、思科、英特爾等),同時作為全球PC出貨量第一的惠普去年對研究生開稅前的工資是6500。凡是沒有把行政獨立出去的外企,工資都不高;而把諸如人事外包的公司,一方面縮減了開支,一方面把錢發給了核心員工。這是我投遞的最後兩家公司,因為拿到別家的offer,放棄了賽普拉斯筆試的機會,HP則沒有等到訊息。
10. Intel:最後這一個也是給我offer的公司了。Intel本是晶片設計製造公司,但是受到ARM的挑戰、隨著wintel的瓦解,逐漸向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自己也開始做軟體,因此主要招聘軟體開發工程師。實習生普遍提前就獲得了offer,大量軟體測試和少量軟體設計的offer對外發出,硬體職位僅招聘是伺服器主機板設計,一直研究嵌入式系統,對伺服器架構一點不瞭解,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投遞了簡歷。原來簡歷篩選和職位沒有太大關係,每個組的招聘經理都可以在簡歷池裡面撈人去參加面試。最初打來電話的是軟體組,我說想去的其實是硬體組,自己對X86和米果的軟體設計都不會,於是拒絕了面試機會。接著獲得了硬體組的面試機會,這應該是我的第一次面試了,沒有一點的準備直接就騎自行車去了。先是二十分鐘的筆試,英語問答,做五道大題,分別屬於數電、模電、訊號處理、晶片架構和伺服器選擇的考慮。然後是一對一經理面試,我原以為要聊聊專案,結果面試的方法是依次回答20多道獨立的問題,包括數電、模電、邏輯器件、實驗儀器、高速線路、匯流排、EDA工具、C語言、電路分析等等。估計對每個面試者都是一樣的問題,經理只負責提問和記錄。現在想想,招聘和麵試其實還挺看眼緣的,面對潛在的以後的員工和老闆,沒感覺就是沒感覺。我喜歡一個平和的老闆,而這次的面試經理卻讓我覺得冰冷。其實多數是非常基礎的問題,比如有一道題問示波器有幾種觸發方式,每一種有什麼不同特點。我並不能全都答得圓滿,基礎的知識已經很久沒有過問了,好些都需要仔細回想,他不耐煩,我也越來越不耐煩,到後面直接就說不會。結果可想而知,在那一摞簡歷裡面估計淪為了末位。這一次面試終於讓我驚醒,還是應該做一些複習來準備面試,不能只把簡歷上的專案準備得天衣無縫,否則問到基礎問題時心中沒底,於是停止了實驗室的專案和大小論文的拼寫,開始複習了數電、模電、訊號系統、訊號完整性和電子測量儀器,連續上了幾天晚自習,準備應對別的公司。原本對Intel不再抱希望了,結果突然又接到一個系統組的電話,確實在很多時候,“自己最好的選擇卻這樣不經意間來到身邊”(出自《我們只談硬體》)。距離硬體組的面試剛好一週,我再次騎車去了研發中心。同樣是週三,同樣是經理面試,巧合地是又到了上次被問倒的房間。然而這次有基礎的準備,一點都不慌了,這次這位經理交流上去也平和得多,面試也不再是固定問題和記錄答案。他首先介紹了招聘的職位,隸屬於資料中心部門,職位是系統工程師,只招一個人,需要對硬體、韌體、機械、熱分析都各懂一些的應聘者,通知我的原因是看見我獨立做過的幾個專案經歷都有系統架構的雛形,雖然不是伺服器系統,但是也有相似的模組了。被硬體組鄙視後我反而十分輕鬆了,其實伺服器這一塊應該是計算機專業比較對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接下來便開始面試,首先是英語交流,除了自我介紹,還問答到對專案中對實際問題的處理方法,我的英語回答格外順溜,聊了很久的英語,經理都忘了這只是一個語言能力的考察。然後對專案經歷和實習經歷進行了詳細的詢問,剛好是我準備得最充分的部分,於是回答得越來越靠譜和有自信。我自認為給他留下了較好的印象,果然,兩天之後接到了二面也是終面的通知,將由工程師再進行一次技術面試。硬體工程師不好找,我於是決定認真準備一下系統工程師,或許這才是測控畢業生的對口職位。這次的面試就是單純的基礎性問題問答了,我立刻翻出來積灰的精機書,借來程式設計師面試寶典和硬體描述語言書看了一遍。終面一共就持續了二十分鐘,工程師和經理都在場,技術的問題不出所料都是基礎的大多數被複習到的部分,我回答得彼此滿意,這也許就是最後的一個驗證了吧。最後有一個提問的機會,我說我對伺服器的架構完全不瞭解,能適應這個職位嗎。經理說我們看重的是基礎,相信Intel的培訓機制和你的學習能力可以很快讓你達到或超過要求的職能水平。走出研發中心的時候,我都幾乎可以確認拿下了這個offer。看似天上落下的機會,但是我確實準備了不少,甚至刻意現學了熱模擬的軟體。又是一個星期三,我收到了offer。系統工程師,這個大一時候就聽到的詞,將成為我開始工作的第一個職位。
終於結束了。我不是“二八法則”裡的那個“二”,沒有保底觀,投遞的公司和職位都是我想去的。我有想過,如果沒有拿到唯一的這個offer,現在會怎麼樣。--大概繼續參加別家的筆試面試吧。然而機會其實已經不多了,偏執和消極的惡果與我擦身而過,更為保險的做法還是應該試試別的行業、職業和企業。我的建議如下。第一,電子行業和通訊行業不是測控的本行,機電和測試等行業有更多的機會,象GE的EEDP這樣的工業專案也值得一衝,真要改行,專案之外一定要多補其他知識,最好還要有專案的支撐。第二,畢業直接做硬體工程師很難,除非在邏輯器件、電源、訊號完整性、測試方法論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好公司都希望找有工作經歷的人來勝任;同時外企不太做設計,基本做測試。名額少但還是有,如果真要一拼,應該在課程之外有更多的積累,這就是我最沒有準備好的地方,看到了方向,卻沒有付諸學習,相當之遺憾。如果應聘純軟體,幾乎所有行業都需要,機會鋪天蓋地並且起薪很高(最多有20W年),但是儀器系不太佔優勢,比如想去谷歌,恐怕更早的更早就該開始準備。第三,對於研究生,專案經歷最有用,實習經歷較有用,績點較無用,求職照最無用。第四,應聘者終究還是弱勢群體,視野有限,好多時候不知道企業的水深水淺,一個大公司的測試職位可能還比不上一個小公司的研發,同樣一個公司不同的部門發展的前景也大不一樣。唯一的方法就是規劃好自己的路線,瞭解較全面的資料,然後往前衝,這也是我寫本文的原因之一--祝後來人都能獲得成功。
今年的形勢比去年要好,比前年要好很多。感謝華為的漲薪,帶動了厚皮臉們的漲薪。但是通脹已經極其明顯地來臨,危機四伏,後來者如果不極早ready,再沒有好的運氣,肯定會吃虧的。總歸,這就是我找工作那點事,工作也不是人生的全部,不以成敗論英雄,也沒有相互比較的意義,自己滿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