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在某個小創業公司的三年工作總結

在某個小創業公司的三年工作總結

序:作者2004年畢業開始從事JAVA程式設計工作,目前呆的這家公司是2010年年初入職,
文章主要是回顧2010-2012三年的工作也有部分的個人感悟,地點:濟南。

1,2013年來了,回頭想想自己已經從上家公司出來整整三年了,細細品嚐這三年的工作感受有多種滋味,
目前呆的這家公司在來的時候是一個剛成立的創業公司,說白了點就是僅有一個營業執照。

剛出來的時候以為以後終於能完全主導自己的思想來做事了,免不了多少有點絲毫激動,
當真正參與公司裡面方方面面的事情的時候,發現現實跟自己所想象的還是有很大差距;

在交接工作的時候就買了圖書<<走出軟體作坊>>研磨細讀,
書中就是講的三五個人十來條槍怎樣成為正規軍,講述的面概括比較全面,
後來又買了不少管理方面的書籍,包括敏捷開發等等,同時也找了些開源的工具來輔助,
當時就是想做一份激動人心的事業,以前在上家公司給領導提過很多方面的意見但大部分都沒被採納,
現在終於可以展示自己想法了,那個時候基本就是這種有那麼一點興奮的心情,
尤其是自己在上上家公司裡面參與過的敏捷開發專案管理方式在接近荒廢三年後終於能在自己手裡又能起死回生、
持續整合、測試驅動、站立會議等等這些概念終於又能看到了活的。


2,由於之前從事的職位單純的就是技術開發相關,所以腦子裡面還是有很多程式設計師做事的思維習慣,
所以多少在考慮些事情上會不到位。
在具體工作中才發現了很多以前沒考慮的技術之外的問題,自己也是抱著多學習的態度來工作,
畢竟這是第一次出來想做點事情,在技術相關的方面都在自己預想下風風火火展開下,
突然發現老闆的產品方向跟自己的想法有了很大的分歧。
在這裡簡單介紹下老闆,是屬於做事很偏向完美的人而且比較熱衷於喬布斯的那種完美。
在這種做事風格下對產品的要求基本每週一個想法,產品的需求在曲線變動的指示之下也是改來改去,
時間一久,兄弟幾個都是很疲倦,大概在第二年年初就有幾個兄弟逐漸退出。
老闆的這種做事態度是我意料不到的,之間跟老闆上書多次試圖改變某些指示調整思路,但是都杳無音訊,一切照舊。
當初來的激情和熱情可以說是一步一步在喪失,這種滋味當時是感覺很難受。

3.自己無論在工作中多麼受挫,對技術的熱情都不想頹廢,因此在業餘時間都在狠狠逼自己做點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
也希望能找回到完全的自我。

在我個人除了做些日常工作滿足老闆的指示之外,另給自己列了一份需要研究的開源框架的名單,
沒辦法在一個國內小公司裡面不要指望有牛人現場來帶你,只能自己來研究優秀框架的原始碼來學習,
一步一步的除錯程式碼,享受在作者在程式設計思路以及設計上的靈感,確實是一種享受、

尤其是晚上回到家中開啟電腦,旁邊放一杯水,熬到凌晨1點或2點的都是經常的,、
期間每個月都給自己一個目標,拿下某某框架,大部分都能提前完成目標。
一路走過來閱讀程式碼的能力提高了不少,至少能在很短時間內梳理清楚基本的執行思路和設計。

現在回頭想想,很慶幸自己當時沒完全墮落,在工作中對老闆的偏執的熱情基本喪失之下至少還抓住了閱讀程式碼這根稻草,
閱讀程式碼本身完全就是靠自己的興趣去深入、去專研,其心情其收穫只有去做才能真正體會到,
得其玄奧,得起意趣,閉目遐思,精妙處拍案而起或嘖嘖稱奇。

 
4,第三年公司接了幾個專案,自己都在裡面做主要負責人的角色,從需求到開發和測試全部都是自己全面策劃和考慮,
中間又主導了公司的校園招聘活動,所有的招聘步驟和現場的互動活動都是自己一手策劃,每個步驟都分析的很詳細,
事後還會做專門的總結,總結出現的小問題以及相應的補救措施,這件事讓自己的組織能力和策劃能力又提高了不少。
當然這種提高只是相對個人來講,畢竟前幾年自己基本都是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技術上,導致自己在其他方面能力都沒很好的挖掘和總結。


5,在這三年裡面自己曾經也思考過自己是繼續做企業開發還是轉做網際網路,個人認為這個主要還是看機遇,
很多人都是看企業開發沒技術含量,這個其實並不客觀,企業開發的東西並不能見得用SSH做CRUD就能全部搞定的,
它的複雜度主要是在業務上,業務複雜會不得不讓你考慮一些設計或演算法,
企業業務一般離不開許可權組織機構+工作流+報表,這三塊的東西直接拿老外搞得那一套放到中國來做基本都要進行二次修改或根本就滿足不了,
符合中國國情的工作流和符合中國國情方式的報表都是比較複雜的,現在國內已有不少公司靠這些產品來維持生存。

另外關於企業開發的資料量和併發上很多人也認為都比網際網路少,實際也不客觀吧,也要分看什麼企業的什麼系統,
整天吵吵這些東西並糾結實在一點意義都沒,關鍵的還是看人,
人的各方面能力夠了即使思考沒做過得場景和業務上的需求在思路上都沒問題,要看個人的思維方式和積累知識上厚度。


6,大概在第二年的時候,自己讀歷史書籍的時候發現了一位大師,而且很快成為了心目中唯一的偶像,大師就是陳寅恪,
在做學問和做人做事上都讓我感覺到實在找不出第二個人能超越,尤其是他的知識之間做橫向和縱向關聯比較的思路對我幫助更大,
在閱讀原始碼的時候就一直採用這個,看到精妙的之處就會去尋找同類產品在這方面的實現地方,相互比較有哪些不同和共同,又有哪些改進和不足;
然後在對這個產品總結的所有特點和收穫裡面,再聯想之前總結的其他的框架裡面的特點和收穫做一次比較,在整個的過程中相互比較是一直存在的,
有可能在白天坐車的時候會突然明白也可能會在半夜上廁所的時候突然來了思路,這種心情只有身臨其境才能享受到,
這種橫向和縱向的擴充套件總結方法對自己受益很大!。

7,做招聘的時候我比較喜歡有個人追求的人,哪怕追求的不是程式設計相關的東西,只有能完全發自內心的熱愛。
收到的很多簡歷上都會發現寫著“完全熱愛”“很有興趣”這種類似的詞語,但是當你跟他們面談諮詢他們業餘時間都做過什麼的時候,
很多人根本就沒把那些所謂的熱愛完全付諸在行動中,我認為這不是追求,追求某件東西,首先心中對它要完全能接受,
有額外的時間就要接納它,並且這種接納要有恆心堅持下來才行。


8,自己年齡已過三十,在這個充滿激情充滿青春的IT行業裡面顯得是被排在了大齡裡面,三十歲之後何去何從,
這個問題在二十出頭剛從事這個行業的時候就思考過,轉行或脫離技術完全做管理這是常見的提供的答案,
現在回頭看看,自己還是要繼續從事下去。三十後之前的何去何從完全取決三十之前的積累和態度,
三十歲之前就純屬拿從事這行來填飽肚子,工作中需要啥就學啥就用啥,一點都不想著在業餘時間裡面去積極思考去擴寬思路去比較,
這樣算下來在三十的時候視野還是比較狹窄,很容易會處於被淘汰的尷尬地步。
當然在中國有關係能溝通照樣能混的很不錯,我也不反對。
我個人認為工作三年和工作五年都是很重要的分水嶺,很多人工作多年,其實就是來重複前兩年的工作,
因此會導致工作能力和工作年數不成正比,這在應聘有著較高要求的職位時候對面試官的印象是一個很大的敗筆。
而由於大家工作多年後大部分都已有了家庭,還要滿足工作能力和工作年數成正比的話就要自己去擠時間學習,
這種擠時間學習的態度絕非對這個行業沒熱情的人能做到的,
工作年數越多就應該多給自己一些壓力,讓這種正比的比例數繼續保持下去,才能找到一席之位。
看踢足球的前鋒在對方禁區內能很快判斷形勢找出漏洞臨門一腳置對方於死地,被形容成嗅覺靈敏,
做技術也是需要嗅覺,年齡越大要求嗅覺靈敏度就越高才行!

9,在2013年年初給自己做了份一年的計劃,就是寫套公司技術平臺+業務平臺,
技術平臺基本就是寫出個類SSH的思路,從前端到中間到資料庫端完全自己封裝原始的API來實現,
在業務平臺上就是許可權組織機構+工作流(含JS流程設計器)+報表,這三塊一塊比一塊難度大,
而且實現會部分依賴技術平臺的API。
還有一個額外工具就是程式碼生成工具+複雜查詢生成工具,圖形介面是採用SWING技術,並且支援外掛功能以及多個平臺(windows+linux).
新的一年裡面就是讓自己多寫工具(不分大小),把以前積累的能量都變成手中的利劍,在專案中提高效率和縮減成本才是目的。


新的一年的鐘聲已經敲響,沐浴完了末日重生的洗禮,已經悄然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