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學習的最小可用產品:人工智慧應用的敏捷開發
我們曾經在公眾號上發過一篇文章《年薪百萬的機器學習專家,為什麼不產生價值?》,文中的機器學習專家花了大量的時間搭建平臺,做資料的清洗、處理與機器學習建模,卻沒有帶來公司所期望的價值。問題出在哪裡了呢?
基於第四正規化在機器學習工業應用方面的大量成功案例和經驗,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想用機器學習提升業務價值,在搭建平臺、處理資料、訓練演算法之前,真正要做的第一步應該是什麼?
我們今天不談技術,不談演算法,不談平臺,但是今天聊的東西卻是機器學習產生價值過程中,最關鍵的步驟之一。
這次分享我們會從幾個方面分析這個問題:
- 機器學習是不是萬能良藥?我們首先需要想清楚, 機器學習作為特別牛的技術, 它能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 一個業務問題,可能有各種千奇百怪的坑,假設我們初步判定可以通過機器學習來解決他,那麼應該通過怎樣的轉化,避開這些坑,把業務問題變成機器學習的問題。
- 如果有一個好的可以轉化成機器學習的問題,我怎麼去設計機器學習的開發節奏,估算它的投入產出比,如何分階段去推動問題的建模和應用。
這就是我今天要介紹的,機器學習的 MVP。
機器學習的最小可用產品
現在的網際網路技術,接受的一個概念是最小可用產品,MVP,就是開發團隊、設計團隊用最小的成本代價,最大程度去驗證產品的可行性。這個產品的可行性,是指這個需求是否真實存在,一個產品滿足需求的方式是不是對的。
機器學習也是一樣的,我們做機器學習的投入是長期的、持續的,帶來的收入和回報也是巨大的,在開始之前,我們一定會希望以比較低的成本知道:現在引入機器學習是否可以影響我們所面對的業務,產生價值的潛力有多大。
那麼把一個業務真正用機器學習做之前,我麼可以用兩步,做一個機器學習的 MVP:
第一步:我們要選擇正確的業務問題,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套在機器學習的框架裡,有些適合機器學習解決,有些不適合機器學習解決。在任何的技術專案管理中,用差的方法解決好的問題,一定優於用好的方法解決錯誤的問題。
第二步:當我們找到一個機器學習可以解決的問題後,我如何通過最小的時間和人力代價,去證明機器學習可以解決它,帶來滿意的投入產出比。
選擇正確的問題:從分類器開始
首先我們看看機器學習擅長解決什麼問題。我舉一個例子,就是周志華老師的西瓜書講的例子,它很經典,也很簡單,還很深刻,這個問題是說我要判斷一個西瓜是好的還是不好的。
這個問題的業務場景是什麼呢,一個西瓜,我怎麼在不交易、不開啟的情況下,就知道它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如果我知道,我就可以用同樣的價錢買到更好的西瓜;而如果我是瓜商,有了一套標準之後,我就可以更好的管理我的貨品。
回到這個問題,一個西瓜是好的還是不好的,這是典型的機器學習二分類問題。首先我們要找到,判斷這個西瓜好不好有哪些可以用到的資料。我們不能把買賣西瓜之後的資料放進去分析,比如買了西瓜之後,我開啟就知道好不好了,那麼這個就沒有價值。
所以我必須在不破壞西瓜的前提下,這時候能用到的資料是西瓜的產地、西瓜的紋路、重量、比重、敲擊西瓜的聲音是渾濁還是清脆、西瓜皮的質感等等,這些不開啟西瓜的情況就知道的資料。
剛剛我們的目標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好的還是不好的,好的是 1,不好的是 0,甚至我還可以定義一個評分,0 到 1 之間的一個數,但總體而言我可以設定一個機器學習的目標,我們稱之為 Label。
選擇正確的問題:真實世界模型
這看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場景,好像一旦我們具備了這樣的資料,就可以嘗試建立機器學習模型了。然而在現實中,當我們想用機器學習來解決實際問題時,也會這麼簡單麼?真實世界中往往是有很多陷阱的。這些陷阱可能有什麼呢?
第一,西瓜好不好,是怎麼定義的?是大?還是甜?皮厚不厚?瓤脆不脆?如果建立這個模型是為了西瓜的售賣,這些因素可能都會評價的因素之一,模型學習的樣本也都需要基於這個標準來建立。如果我們僅僅是基於西瓜大不大來定義樣本,而實際的應用場景是綜合判斷西瓜好不好,那麼可能會得不到想要的好的結果。
第二,西瓜好不好,是以什麼為標準的?是用科學方法和儀器測量的?還是專家評測?如果是後者,評測者是同一個人麼?如果是不同的人,大家對好西瓜的判斷標準一樣麼? 現實情況中,很可能是不一樣的,那就要想辦法消除 Label 的偏差。
第三,網際網路的場景下,往往是需要滿足所有人個性化的需求的 ,有些人喜歡甜的西瓜,有些人喜歡脆的西瓜,那將問題定義為分辨好的西瓜是否還合適?因為每個人對好西瓜的定義不一樣,這個問題可能就轉化為了推薦一個西瓜給一個使用者,他(她)會不會喜歡。
第四,真實的應用環境是怎樣的?假設我們需要一個線上實時的西瓜分類器,拿到西瓜那一刻馬上判斷它好不好,那是不是有些當時不能馬上拿到的特徵就不能用了?如果好瓜的判斷標準在不斷髮生變化,或者瓜本身的特性在不斷變化,模型還需要能夠跟得上這個變化,基於新的資料和反饋做自我更新迭代,這就是我們搭建模型更新的方法。
可見,即便是簡單的問題,我們都需要思考一下業務的方方面面,理清哪些因素,邊際,個性化要素和基礎設施是要考慮進去的。
選擇正確的問題:業務問題的本來面貌
我們從西瓜還原到業務,任何一個業務能不能做機器學習,我們要看三個要素。
第一,這個業務的目標值是什麼,它不一定是唯一的,但一定有主次。這個目標是否可以量化、收集反饋、客觀觀測的。什麼叫客觀觀測,我說甜和你說甜,這個事情就可能不客觀,那有沒有一個客觀的東西可以反饋。
第二,樣本應該如何構造, 樣本不應該違反因果關係,y=f(x),x 一定是我們業務 場景中所能知道的資訊。在西瓜的問題, 就是開啟西瓜之前我們能知道的資訊, 才可以作為 x。同時,樣本應該符合業務場景的真實情況,假設我們的業務是摸黑挑西瓜, 我們看不見西瓜長什麼樣, 我們只能敲, 那西瓜的顏色就不能作為特徵。
第三,樣本的每一行代表什麼意思,每一行應該代表西瓜的每次測量,然後才是選擇哪些資料作為 x,這些我們已經講得很清楚。
當西瓜的問題說完後,我們來看看真實的業務問題是怎樣的。
1、點選率預估
比如說我們看到的推薦系統問題——點選率預估。
一個推薦系統的目標是什麼?它的終極目標一定是使用者體驗,但這個目標很虛幻,我們要把它量化,變成一系列可以測量的資料,比如說點選、觀看時長、購買、好評等,這些就是 y。
然後我們看有哪些 x,這些 x 代表的是我做出推薦排序的一瞬間,當客戶請求時,在那個瞬間我知道的事情。我能知道客戶的屬性、特徵,我能知道內容特徵、上下文特徵,但不知道最終這個內容是否有被展現和點選。我可以知道內容在這一瞬間之前被點選了多少次,但一定不是這個瞬間之後被點選了多少次,因為這樣就穿越了。
有了 y 和 x,就可以構造樣本了。我的樣本比如說,我給使用者展現了 10 條推薦的內容,這個的反饋可能是點選和觀看,那麼每一次的樣本展現就是一個樣本。
這裡我們可以思考一個有趣的問題,當我們思考不同的特徵對問題的影響時,比如說我們把展現作為一個樣本,一個避免不了的問題是,我怎麼知道這個內容是否被使用者看到。
一種做法是我不去想這件事情,那麼模型可能就是有偏的,比如說你認為這個樣本沒有被點選,但也有可能是沒有被看到,但最理想的是把推薦到使用者手機螢幕上的作為一條樣本。
退一步,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把展現的位置補充回來,作為一個特徵。然後請求的時候雖然沒有這個特徵,但是這個特徵吸收了位置對於展現和反饋的偏差。
2、簡歷匹配
再舉一個場景的例子 —— 簡歷匹配。簡歷匹配是什麼意思?它其實想預測的是,我給企業推薦了一個簡歷,這個人有沒有被企業聘用,這看起來是個簡單的機器學習問題。但是回到業務場景思考,這個問題有沒有這麼簡單?對於內容推薦來說,使用者有沒有點選這個內容,點選後看多久,都是使用者單方面的選擇。
但是簡歷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企業通過面試、簡歷的選擇,判斷這個人是否適合企業。第二個選擇是應聘者,他會不會去企業面試,而即便拿到了企業的 offer,會不會被打動加入企業。
所以這就變成了多點、雙向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對問題進行拆解。我們可以不直接做個人被企業招聘的事情,而是分開來做,比如說企業會不會邀請這個人去面試,以及這個人會不會接受企業的面試邀請,這樣就能把問題做的更好。
總結一下我們剛剛所介紹的 MVP 第一步:做機器學習,首先不是著急去建機器學習的模型,而是認真思考這件事情的業務場景到底是怎麼樣的。
解決正確的問題:小結
總結下來一個機器學習能解決的業務問題,有這麼幾個點:
第一它是否能轉化成分類 / 迴歸的問題
第二目標是否是容易獲取、客觀無偏差的資料。
第三是問題的預測目標,因果關係是什麼,因果關係越簡單越好,如果是多因多果,或者說描述“因”的相關資訊不方便獲取,那是否可以拆分成多個模型。特徵往往是因的資料,或者是一些不是直接原因的資料,只要它不破壞這個因果關係。
第四是我們剛剛沒具體去描述的, 就是這個問題是不是一個真的業務需求。
一個真的業務需求是指,在我們用機器學習做出預測後,業務能否可以根據這個預測結果而受到影響?這個影響點是否足夠清晰、有效?因為業務人員會用對業務影響的結果來評估我們專案的效果,如果我們預測的結果並沒有有效影響業務,即使這個模型再好,也不會發揮作用。
比如說推薦系統,我預測了新的點選率後,可以按照點選率倒排來影響業務結果。但如果是遊戲呢?如果我們預測這個人明天有 30% 的機率付費,我該如何影響到他,我能不能影響他?
所以你一定要思考,你的預測結果會怎麼在業務中使用,這個使用會不會對業務產生提升。如果你發現提升本身是很難的,那這本身就是個偽需求。然後你還需要思考,現在沒有用機器學習的業務,它是用了什麼方法和資料,現在的方法和資料有什麼缺陷,哪些是機器學習可以幫到的。
當以上的問題都有清晰的回答後,這時候你就可以提出一個好的問題了。這時候你就成功 80% 了,而剩下的問題都相對簡單了。
機器學習的投入
這是我們 MVP 的第二步:在可控的人力、金錢投入下,構建一個有效的機器學習模型。
那什麼是可控呢?1-3 人月的投入,更多就會風險太高。我們會期望獲得什麼提升?Case by case,不同的業務不一樣,有些業務比如說廣告,1% 的收入就是好幾百萬,而有些問題可能要提升好幾倍才有商業價值。
在機器學習成本分配中,最大比例在機器學習本身,調參、特徵工程、模型評估、模型上線這些工程的事情佔了大量的時間,而問題的定義、資料的採集佔的時間非常小,我們認為這是有問題的。我們認為一個機器學習的專案,無論通過合作還是使用第三方平臺的方式,應該把大錢花在採集好的資料,定義好的問題上去,甚至這要超過一半的時間。而另一半的時間,才是真正做機器學習模型的時間。
降低資料的成本
那我們怎麼降低資料的成本呢?我給大家一些思考。
第一,除非必要,只使用採集好的資料。因為資料採集是一個有成本的事情,當一個公司的體系越複雜,它採集資料的成本就越高,所以除非這個資料採集起來很輕鬆,或者已經有了,你才會去考慮。
第二,如果你要開發新的資料,首先要考慮的是成本。開發新的資料來源是有風險的。機器學習最怕的是說不清楚這是演算法的問題,還是資料問題,還是問題定義的問題,所以讓 MVP 環節中能出問題的環節越少越好。
前面我們介紹了問題定義的問題如何避免,而演算法一般是不太容易出問題的,除非用錯,而資料其實是很容易出問題的,所以我們儘量用簡單、可靠、成熟的資料。
第三,我們講到在建模的過程中,儘量使用成熟的工具。真正在資料處理,特徵計算,和演算法訓練的這些過程中,大量的工作是可標準化,甚至可以用演算法自動優化的,大量的坑其實也是可總結,或者說可以在產品引導中避免的。我們一直在研發的第四正規化先知建模平臺,就是在努力將建模過程中的 know-how 封裝到產品中,讓使用者操作更簡單,而且少踩坑,更有效的獲得好模型。
總結一下,這一步總的思想是,能不製造新的風險點,就不製造風險點,能降低不確定性就降低不確定性。
如何 Review 機器學習的模型?
好了,做好了前面介紹的兩步,我們已經有了機器學習的 MVP,機器學習對業務的影響已經初見結論,如果業務有明顯提升,那麼祝賀你,找到了新的價值增長點,優化後一定還會有更大的提升潛力;而如果效果不明顯,我們這裡再給大家一些關於如何 review,如何檢查 MVP 的建議:
首先要 Review 問題的方向是不是對的,模型的效果是否符合預期,模型的優化目標是否有明顯的變化,比如優化的目標是西瓜好不好,優化之後是不是買到的西瓜好的變多了。如果不是,那就是這個問題沒有解決。那還會有什麼原因?是不是指定了錯誤的目標,用在了錯誤的環境,或者資料有問題。其實說白了,要麼是目標有錯,要麼是模型用錯,要麼是資料有問題,基於這 3 點來檢查。
在現實業務中,解決了一個問題,有時也會帶來新的問題。比如說新聞推薦的系統,現在點選的人多了,那麼是不是由於推薦,新聞變得更加娛樂化了,是不是新聞的點選變得更集中化了,這可能並不是業務上非常希望的,需要繼續想辦法來優化。
第二步是 Review 資料,這些資料裡面哪些起了關鍵作用,哪些資料是經驗上認為會有作用的,但實際上沒有的。那麼重新檢查這些資料,看是不是資料質量的問題,使得沒有發揮應該發揮的作用。還可以看下一步我們可以引入哪些新的資料,資料最好一批一批引入,我加入一批,一次性開發結束。
第三步,當我 Review 上面的事情後,我要制定下一步的方案,往往是我會有新的、更多的資料。我也可能會調整目標,有可能是目標錯了要改,也可能是增加目標,原來一個目標不夠了,我要加入好幾個新的指標,使模型變得更平衡。還有就是在工程上,看效能能不能優化等。
這就是我們這次分享的內容,我們怎麼去推動一個機器學習的專案,問題如何定義,風險如何管理等等。
答疑環
Q1:請問第二目標是否是容易獲取、客觀無偏差的資料?
差的比例有多大,能否定位出來?比如說我們之前做過一個新聞推薦系統專案,每到半夜點選率暴漲,最後我們知道是半夜有競爭對手的爬蟲來點選新聞。我們知道以後就可以對這部分資料進行處理。
第三,在大資料環境下,當資料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偏差可能會因為大量的樣本以及超高的維度而不再重要。比如說做廣告的人可能知道,點選率是會被位置所影響的,這個資料是有偏差的,那把位置本身也作為一個特徵,並且利用一些特徵工程的手法,可以把這個偏差吸收掉,得到一個無偏的模型。所以有偏差不要緊,想明白原因是什麼,大多數情況總有方法解決他。
Q2: 針對資料不平衡問題,在應用中比較好的解決方法是什麼呢?
田楓:對於機器學習問題,樣本的資料分佈跟現實的資料分佈保持一致是最好的,如果極度不平衡,例如說正樣本極少,影響了建模,那麼也是有一些策略可以用的:1. 比如說過取樣,就是把 label 中佔比少的樣本通過隨機的方式多采樣一些到訓練樣本中。2. 欠取樣,就是把 label 中佔比多的樣本通過隨機的方式取樣一部分,這樣可以平衡樣本,同時還能加快訓練速度,在一些較大的資料集上可以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初步的探索。3.
通過欠取樣多份訓練樣本,分別訓練模型再做整合學習的方式,能夠充分利用全部資料資訊,同時避免了過於傾斜的樣本對於模型訓練的影響,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
Q3: 先知支援深度學習和 GPU 運算嗎?
田楓:針對金融等領域的結構化大資料,一個“寬”的模型(特徵維度特別高)更有利於在比較低的門檻和代價下獲取好的效果。因此先知目前主要的演算法是高維機器學習演算法,包括超高維 LR。和大規模 GBDT,以及衍生的低門檻免於複雜特徵工程的演算法 HE-Treenet 和 LFC 和大規模 GBDT,以及衍生的低門檻免於複雜特徵工程的演算法 HE-Treenet 和 LFC。對於深度學習這種“深”的模型,一方面,提供支援可自定義層數和節點數目的
DNN 網路的分散式訓練演算法。另外一方面,在先知產品路線上,還有“寬”和“深”結合的低門檻高維深度學習演算法,也將逐步向公眾開放。在對 GPU 的支援上,先知平臺底層的 GDBT 機器學習框架對計算做了很好的抽象,因此可以通過對接 GPU 計算庫的方式獲得 GPU 的加速能力。
Q4: 老師在開始提到了核心也是最重要的首先要考慮的,到底有沒有必要上機器學習平臺?後續才是考慮技術細節的事情。我看到第四正規化提供了先知平臺還能免費使用,這個很棒!那麼後續我們所在企業關於實際業務需求是否需要上機器學習平臺,我們可以從哪得到專業的指導?第四正規化提供這種諮詢嗎?
田楓:我們有個先知機器學習培訓平臺,在這裡會有我們最新的知識庫沉澱,大家可以在這裡學習。另外第四正規化是提供企業機器學習諮詢的。
Q5: 您好,您說“開發新的資料,首先考慮成本問題”,那除了成本,還有哪些考慮呢?
田楓:時間和風險,歸根結底,專案管理就是消除專案中的不確定性。網際網路思維講求的是快,如果速度太慢,會失去市場的機會。所以我們一再強調的是,在可控的範圍內,儘快做出一個有效果的機器學習模型。同時,因為我們談的是開發機器學習的 MVP 模型,一般會出問題的其實是 y 的選擇,資料即便不夠多,其實也能夠驗證。如果開發新資料,會把大量時間都花在了新資料開發上,這對於 MVP 是不合理的。另外開發新資料是有風險的,如果最後模型沒有效果,那到底是資料的問題,還是模型的問題?例如說很多資料看起來開發好了,但是有些地方有很多異常值,這可能會導致最終結果出現問題,但很難找到原因。所以有效控制變數,對於
MVP 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Q6:田老師,講了一個西瓜好壞分類管理的例子。公司電商專案中,對供應商好壞有也有個傳統方法。就是經驗設定幾項指標評分,判斷供應商好壞直接按分來分類管理。請問這問題用機器學習與傳統方法根本區別是什麼,價值是什麼。謝謝。
田楓:由指標生成評分的公式也是一種模型,但是是一種維度比較低的模型。因此如果資料較大的情況下,這種維度低的模型無法充分利用到所有的資訊。我們所說的機器學習可以通過利用演算法和計算能力,使用大的資料生成一個高維模型,從而能夠在指定的業務目標上更準確的判斷“好壞”這種分類,大資料 + 高維模型帶來的準確率提升就是最終可以獲得的價值。
Q7:請問,機器學習專案如何排期?團隊之間需要如何協作?比如說一個推薦模組的優化,不同成員怎麼分工
田楓:首先這件事情取決於您的團隊組成,以及機器學習建設到什麼程度,是否已經有機器學習平臺基礎(包括高維機器學習模型訓練和線上實時預估系統)。因為建設平臺和線上系統本身是一件成本很高代價比較大的工作。這裡以使用我們先知平臺建設推薦系統的客戶來說,主要工作包括:1- 對原有的推薦系統進行開發改造;2- 積累一段時間的歷史樣本,一般至少積累一個週期的資料如一週;3- 基於積累的資料進行模型訓練與優化;4 模型線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