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面試的5個小技巧

面試的5個小技巧

轉行做程式設計也有一年多了。最近幾個月裡,我參加了幾次面試,作為面試者,遇到了若干不靠譜的人;作為被面試者,倒是成功率滿高的..
雖然都是相對初級的職位,但想想園子裡也有一些正在轉行或者打算換工作的萌新,因此,我要把自己總結的5個面試小技巧寫出來,分享給大家參考。它們分別是:

  1. 弄清楚公開的規則
  2. 關於到崗時間
  3. 提前預熱
  4. 簡歷的包裝
  5. 表現情緒,控制情緒

本文連結:http://www.cnblogs.com/hhelibeb/p/7475912.html

1,公開的規則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建立在一系列基本常識之上的,有時這也被稱為“共同語言”。面試,是一個很短暫的過程,要是能在這個短暫的過程中儘可能地輸出/獲取更多的資訊,就可以在面試中佔據有利的位置。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提前構建足夠的共同語言

,也就是說,參加面試前,應該對公開的規則瞭解清楚。
比如,面試的流程如何,工資的問題和誰談,社保公積金的停止和接續的細節,報到前通常需要準備哪些材料,招聘的主體是誰,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什麼,哪些東西是有法律效力的,哪些做法可能是不合法但在實踐中被廣泛應用的...等等
當參加面試的人對這些資訊很熟悉的時候,就可以更高效地達成自己的目的。

2,到崗時間

應聘過程中,到崗時間與工資是兩個必有的話題。工資不提;出於一些我也不清楚的理由,HR常常會希望應聘者早點入職。然而我們並不需要太在意他們的要求,因為,離職前提前一個月通知當前公司,是通常的做法,也是對工作負責的表現之一。如果一味地迎合對方,表示自己可以儘快到崗,反而給人一種輕浮的印象。一個對員工充分尊重的公司,並不會強求應聘者違反法律上的約定。

3,提前預熱

就好像第一次相親就一見鍾情從此過上幸福生活是很罕見的事情一樣,長期沒有面試經驗的人的第一次面試,往往表現的不盡如人意。對面試進行充分的準備是一項基本的禮儀。但是,實踐上也一定會存在著不親身體驗就無法察覺到的問題。因此,如果要進行比較重要的面試,不如先把進行一個不太重要的面試排在前面,以此為參考,改善自己的不足之處,就像高考前的模擬考試那樣。

雖然不同企業的要求和考察的側重往往會有所不同,面試是沒有絕對的考察範圍存在的,準備並不意味著自己就一定能拿高分。但是,有備與無備相比,其提升是十分顯然的。而且,越是對近期缺少面試經驗的人而言,這種提升的邊際收益就越明顯。

4,簡歷的包裝

我曾經猶豫過,要不要“包裝”一下簡歷,虛構一些工作經歷。因為有同事告訴我,這樣做的話可以拿到更多的面試機會和較好的薪資。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後,我覺得這樣是不合理的做法,理由有二:

  1. 既然希望能找到一家相對誠實的公司,首先就應該儘量避開那些願意接受簡歷造假的應聘者的公司。如果人們都願意交流真實的資訊,那麼對大家都是一件好事情;反之,如果雙方都想互相欺騙的話,那信任永遠也無法到來。
  2. 虛構的經歷很容易使自己的簡歷樣板化,從而遭到同行的反感。
  3. 難以通過背景調查

其實想想自己面試的畢竟是比較初級的崗位,本來也不會需要任何開創性的內容存在,有什麼必要故弄玄虛呢。和其他應聘者一起虛構經歷,說不定會讓自己的真實的努力淹沒在虛假資訊的海洋中。所以,並不需要勉強在簡歷中寫上太高明的東西,只要能突出自己優秀的地方,自然會引人注意吧。
至於什麼是引人注意的要素,雖然沒有統一的結論,但是大體上,能幫助僱主或者招聘者節約資源的特點會比較重要。

5,表現情緒,控制情緒

面試者的水平不如被面試者是常見的情況(想想自己上學的時候有多少老師的學問很差!)。但是,當你察覺到自己對面的人水平可能不如自己的時候,請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嘲笑他。要知道,他可能也只是因為人手不足被臨時委託了面試的任務,而且內心和你一樣迷茫...又或者他接觸的術語體系和你有所區別,因此沒法對接。如果盡力溝通後依然發現難以交流,往往是緣分不足的表現,不可以強求。
相反,如果你覺得遭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比如對方的表現存在不合理的敷衍,或者追問你某些不可透露的資訊,則應該表達出自己的不滿。這樣就符合了安全的原則:不傷害別人,也不讓自己被別人傷害。有製造業經驗的人可能知道,這兩句話是一段重要的安全準則中的內容。在實際的工作中,安全意味著可靠,這也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極為重要的第二需求。能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的人,在工作中總是能得到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