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分析效能測試需求與基準測試》培訓大綱(轉載)

《分析效能測試需求與基準測試》培訓大綱(轉載)

《分析效能測試需求與基準測試》培訓大綱

一、效能測試需求內容

1.      需求方:pd、dev、qa

2.      需求內容:

·        用例操作描述:用例名稱、http協議的UrL(需要登入?)、介面呼叫API(dubbo/hessian/napoli);用例依賴的業務基礎資料型別和資料量描述(以生產環境或預期的生產環境資料級別為準)

·        生產環境(或預期)訪問頻率描述:24小時PV量、高峰PV,PV分佈趨勢圖;

·        預期測試環境描述:生產環境軟硬體配置描述;

·        應用架構描述:應用架構拓撲圖,描述應用的對外依賴關係和中介軟體

·        用例預期目標,驗證型(驗證響應時間、伺服器吞吐量)、對比型(主幹分支對比、不同演算法對比等)、探索型(極限測試,考驗伺服器承受能力)。

二、需求分析和測試目標確立

1.      確定需要做的測試場景:驗證性測試需要設定壓力場景、高峰測試、穩定性測試;對比型測試主要設定壓力場景和高峰場景;探索性測試只要穩定性場景;

2.      確立效能測試策略:如架構中存在cache的應用,則需要考慮cache預熱和命中的問題;如應用依賴過多,考慮是否可以適當使用mock;對於外部依賴很多的應用目標,是否可以考慮將低效能損耗的依賴移植到功能測試環境等。

3.      確立測試方法:確立效能測試要發起的請求模式,如請求協議、引數化資料量級、業務資料量級、思考時間設定等;是否需要自己擴充套件請求客戶端;確立需要使用的測試工具,如施壓工具、監控工具、統計工具等。

4.      確立測試環境架構:分析並獲得最小測試環境集,獲得測試環境拓撲結構;分析是否需要外部協調和支援等。

5.      確立明確的效能指標:根據PV分析測試用例的伺服器吞吐量目標,使用二八法、簡單峰值法等演算法,估算出大致的TPS數值。

6.      確立預期系統資源利用率描述:CPU%、記憶體%、Load以及JVM使用狀況等。

7.      測試計劃確立:明確性能測試中的幾個里程碑時間點,給出測試計劃。

三、基準測試

確立測試起步的響應時間和併發使用者數:

1.      對目標用例進行隨意施壓,獲得伺服器平滑處理狀態下的響應時間(load < cpu核個數);

2.      利用公式快速計算出測試目標需要的併發使用者數:併發使用者數=tps * rt(ms) /1000;

3.      使用計算出的併發使用者數投入正式測試,上下調整併發使用者數數值以獲得最佳的效能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