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計算機網路名詞解釋和簡答

計算機網路名詞解釋和簡答






. 計算機網路:是把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獨立功能的若干臺計算機,通過通訊線路和裝置 相互連線起來,存在一個能為使用者自動管理資源的網路作業系統,按照網路通訊協議資訊傳輸和資源共享的資訊系統;  2. 通訊子網:是指所有轉接結點以及連線這些結點的鏈路的集合體,提供網路通訊功能, 負責完成網路資料的傳輸、控制、變換、轉發等通訊任務;  3. 資料通訊:是指按照一定的通訊協議,將資料以某種訊號的方式,通過資料通訊系統來 完成資料資訊的傳輸、交換、儲存和處理的過程;

  4. 模擬訊號:擬訊號是指資訊引數在給定範圍內表現為連續的訊號;
 5. 數字訊號:數字訊號指自變數是離散的、因變數也是離散的訊號;  6. DCE:即資料電路終接裝置,是資料終端裝置進入通訊網的媒介,如果網路傳輸的是模 擬訊號,它可以將數字訊號進行轉換,使之適合於模擬通道傳輸,DCE的主要功能是訊號轉換;
  7. 曼徹斯特編碼(規則) 
:在曼徹斯特編碼中,每一位的中間有一跳變,位中間的跳變 既作時鐘訊號,又作資料訊號;從低到高跳變表示“0”,從高到低跳變表示“1”;
 8. MODEM:
調變解調器是一種計算機硬體,它能把計算機的數字訊號翻譯成可沿普通電話 線傳送的模擬訊號,而這些模擬訊號又可被線路另一端的另一個調變解調器接收,
並譯成計算機可懂的語言;  9. 序列傳輸(:資料在一個通道上按位的次序傳輸的方式; 10. 並行傳輸):資料在多個通道上同時傳輸的方式;  11. 單工通訊():傳送器和接收器之間只有一個傳輸通道,資料資訊沿一個固定的方式從發 送器傳到接收器  12. 半雙工通訊:資訊可以在兩個裝置之間雙向傳輸,但某一時刻資訊只能沿一個方向傳輸; 13. 全雙工通訊:兩個通訊裝置之間可以同時雙向傳輸資訊,通過回波抵消或頻分複用的方 法實現在一對傳輸線上雙向傳輸;
  14. ISDN:綜合業務數字網,是一個數字電話網路國際標準,
是一種典型的電路交換網路系 統,實現了端到端的數字連線;  15. 基帶傳輸:在數字通道上直接傳送基帶訊號的方法稱為基帶傳輸,不需要調變解調器, 適合與短距離的資料傳輸。
  16. 頻分多路複用(FDM

):是指載波頻寬被劃分為多種不同頻帶的子通道,每個子通道可 以並行傳送一路訊號的一種多路複用技術。

17. 網路協議:是指計算機中的網路資料交換建立的規則、標準和約定的集合,網路協議主 要由語義、語法和時序三要素組成;  18. 閘道器:能夠提供傳輸層及傳輸層以上各層協議轉換的網路互聯裝置;
  19. 動態路由:是指路由器能夠自動地建立自己的路由表,
並且能夠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適 時地進行調整;  20. 地址解析協議ARP:在TCP/IP環境下,IP地址轉換為實體地址(MAC)的協議;
 21. 對等層:是指在計算機網路協議層次中,將資料
(即資料單元加上控制資訊)直接傳遞 給對方的任何兩個同樣的層次;  22. 區域網:是將分散在有限地理範圍內的計算機及其裝置通過傳輸介質連線起來的通訊網 絡,以實現計算機及其裝置之間的相互通訊和資源共享;
  23. MAC:MAC地址,或稱為實體地址、硬體地址,用來定義網路裝置的位置;
  24. DHCP:動態主機配置協議,是一個區域網的網路協議,使用UDP協議工作, 
主要有 兩個用途:給內部網路或網路服務供應商自動分配IP
地址,給使用者或者內部網路管理員作為對所有計算機作中央管理的手段;
  25. 衝突檢測 :即傳送站點在傳送資料時要邊傳送邊監聽通道,
若監聽到通道有干擾訊號, 則表示產生了衝突,於是就要停止傳送資料,計算出退避等待時間,然後使用
CSMA方法繼續嘗試傳送;

1. 簡述計算機網路採用層次結構的主要優點。 答:計算機網路採用層次結構,主要具有如下優點:  (1)各層之間相互獨立。上層無需知道下層實現細節,而只知道該層通過層間介面所提供的服務。  (2)靈活性好。其一是當任一層發生改變時,只要不改變其介面關係,則上、下層不會受到影響,對於修改、取消某層提供的服務都非常方便;其二是各層都可以採用最合適的技術來實現。  (3)便於實現、除錯和維護。主要是由於整個系統被分解成若干易於處理的、相對簡單的層次。  (4)利於標準化。因為每層的功能和所提供的服務均已有精確的說明,有利於促進標準化程序。  2. 資料鏈路和物理鏈路兩者有何區別?  答: (1)物理鏈路是指有線或無線的傳輸通路,簡稱鏈路,中間不包括任何交換節點。級聯起來的物理鏈路是通訊網的基本組成單元之一。  (2)資料鏈路則具有邏輯上的控制關係,這是因為在相鄰計算機之間傳輸資料時,必須有一些必要的規程或協議來控制這些資料的傳輸。把實現這些規程的硬體和軟體加到物理鏈路上去,就構成了資料鏈路。因此,資料鏈路就好象一條將物理鏈路加以改造後的數字通道。  3. 當MAC幀資料欄位的長度小於46位元組時,則應加以填充(內容不限),使 得整個MAC幀(包含 14位元組首部和四位元組尾部)的最小長度是 64位元組。請回答長度不夠時為什麼要對幀填充?  答:  因為CSMA/CD協議的一個要點就是當傳送站正在傳送時,若檢測到碰撞則立即中止傳送,然後推後一段時間後再發送。如果所傳送的幀太短,還沒有來得及檢測到碰撞就已經發送完了,那麼就無法進行碰撞檢測,因而就會使CSMA/CD協議變得沒有意義。因此,所傳送的幀的最短長度應當要保證在傳送完畢之前,必須能夠檢測到可能最晚來到的碰撞訊號。也就是說,整個幀的傳送時間應當不小於訊號在網中“傳播距離最大”的兩個結點之間往返傳輸時延。一句話,最小幀長要求就是為了保證傳送結點可以對傳送的衝突進行有效的衝突檢測。  4. 簡述CSMA/CD的工作過程  答:CSMA/CD的工作過程如下:  ①傳送站傳送時首先偵聽載波(載波檢測)。  ②如果網路(匯流排)空閒,傳送站開始傳送它的幀。  ③如果網路(匯流排)被佔用,傳送站繼續偵聽載波並推遲傳送直到網路空閒。 ④傳送站在傳送過程中偵聽碰撞(碰撞檢測)。  ⑤如果檢測到碰撞,傳送站立即停止傳送,這意味著所有捲入碰撞的站都停止傳送。 每個捲入碰撞的站都進入退避週期,即按一定的退避演算法等一端隨機時間後進行重發,亦即重複上述①~⑥步驟,直到傳送成功

5. 網路介面卡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網路介面卡的基本功能包括:  (1) 資料轉換:由於資料在計算機內都是並行資料,而資料在計算機之間的傳輸是序列的傳 輸,所以,網路介面卡有對資料進行並/串和串/並轉換的功能。 (2) 資料快取:由於在網路系統中,工作站與伺服器對資料進行處理的速率通常是不一樣的, 為此,網路介面卡內必須設定資料快取,以防止資料在傳輸過程中丟失和實現資料傳輸控制。  (3) 通訊服務:網路介面卡實現的通訊服務可以包括OSI參考模型的任一層協議,但在大 多數情況下,網路介面卡提供的通訊協議服務是在物理層和資料鏈路層上的,而這些通訊協議軟體,通常都被固化在網路接門卡內的只讀儲存器中。  6. 什麼是面向連結的網路服務(CONS)與無連結服務(CLNS)?  答:由於CONS是通過網路的虛擬線路傳輸方式來實現的,所以又稱之為“虛線路服務”。為了提供這種服務,網路層必須具有能在源/宿端系統之間建立虛擬線路網路連結的功能。  CLNS是通過網路的資料報傳輸方式來實現的,所以又稱之為“資料報服務”。為了提供這種服務,網路層不必在源/宿端系統之間建立象虛擬線路那樣的網路連結,故謂之“無連結的”服務。  7. 簡述脈衝編碼調製(PCM,Pulse Code Modulation)的原理。  抽樣定理是任何模擬訊號數字化的理論基礎,PCM編碼就是建立在抽樣定理基礎之上的,PCM編碼主要包括抽樣、量化、編碼三個步驟。  (1)抽樣:在滿足抽樣定理的條件下,每隔固定的時間間隔取出模擬訊號的取樣值,把連續時間的模擬訊號轉換成離散時間連續幅度的抽樣訊號。  (2)量化:將抽樣取得的離散時間連續幅度的抽樣訊號轉換成離散時間離散幅度的數字訊號,即把抽樣取得的電平幅度值按照一定的分級標準轉換為相應的數字值(落某個區間的值皆用某個典型值代替)。  (3)編碼:把量化後的訊號編碼成一個二進位制碼組的過程。 1. 試比較電路(線路)交換與分組交換的特點及優缺點?  電路交換在資料傳輸前必須設定一條通路;分組交換是採用的儲存轉發方式。 (1)優點  電路交換:固定速率,固定時延,能滿足實時通訊。  分組交換:可變化的速率,隨機時延,有糾錯能力,不適合電話通訊和高速通訊 (2)缺點  電路交換:無糾錯能力,不能提供靈活的接入速率,線路的利用率低,不適合資料通訊 分組交換:隨機時延,目的地的報文需要重新組裝,不適合電話通訊和高速通訊 

2. 簡述網路協議的三個要素及其含義。  網路協議三個要素:  (1)語法(Syntax):說明使用者資料和控制資訊的結構與格式,即語法是對所表達內容的資料結構形式的一種規定。例如在傳輸一個HDLC幀時,可按圖格式來表達。     (2)語義(Semantics):協議的語義是指構成協議的協議元素的含義,不同型別的協 議元素定義了通訊雙方所表達的不同內容,即規定了哪些是控制資訊,哪些是通訊資料資訊。例如上述HDLC幀中,定義協議元素F的語義是標誌符01111110,其含義是作為一幀資料的開始或結束的分界符,可直接利用標誌符F進行幀同步;又如協議元素A表示站地址,佔用一個位元組。  (3)時序(Timing):規定事件的執行順序。例如採用應答方式進行通訊時,首先由源站傳送報文資訊,如果宿站收到的報文正確,就應該遵循協議規則,利用協議元素ACK應答源站,以便源站獲知所發報文已被正確接收;相反,若宿站收到的報文錯誤,應利用協議元素NAK應答源站,告知源站應重新發送該報文。以上事件的發生必須遵循協議的時序規則,最終使得通訊雙方有條不紊地交換資料資訊。 3. 試比較TCP和UDP協議的功能。  TCP和UDP都是網際網路的傳輸層協議,其區別在於前者提供面向連線的傳輸服務,而後者提供無連線的傳輸服務。      面向連線的服務意味著一對主機之間必須先建立連線,然後才能傳送資料,最後釋放連線。TCP提供一個或多個埠號作為通訊中應用程序的地址。TCP連線是以發起端的埠號為起點,終止於接收端的埠號,沿著連線的資料傳送是雙向的.      TCP建立和釋放連線的過程採用3次握手協議。這種協議的實質是連線兩端都要宣告自己的連線端點標識,並回答對方的連線端點標識,以確保不出現錯誤的連線。連線可能是主動建立的,也可能是被動建立的。在連線建立、存在和釋放的各個階段形成了不同的狀態,其中傳送和應答的各種訊號都是TCP段頭中的標誌。      面向連線的服務也意味著可靠和順序的提交。但缺點是效率低,特別對少量資料顯得開銷太大。UDP提供的無連線的服務,UDP不建立連線,但不保證可靠和順序,因而效率較高. 9..乙太網的工作原理  乙太網採用帶衝突檢測的載波幀聽多路訪問(CSMA/CD)機制。乙太網中節點都可以看到在網路中傳送的所有資訊,因此,我們說乙太網是一種廣播網路。 乙太網的工作過程如下:  當乙太網中的一臺主機要傳輸資料時,它將按如下步驟進行:  1、監聽通道上是否有訊號在傳輸。如果有的話,表明通道處於忙狀態,就繼續監聽,直到通道空閒為止。  2、若沒有監聽到任何訊號,就傳輸資料  3、傳輸的時候繼續監聽,如發現衝突則執行退避演算法,隨機等待一段時間後,重新執行步驟1(當衝突發生時,涉及衝突的計算機會發送會返回到監聽通道狀態。  注意:每臺計算機一次只允許傳送一個包,一個擁塞序列,以警告所有的節點)  4、若未發現衝突則傳送成功,所有計算機在試圖再一次傳送資料之前,必須在最近一次傳送後等待9.6微秒(以10Mbps執行)。

  10.舉例說明URL的格式與組成部分  統一資源定位符URL的格式為:  協議名稱:// 主機名:埠號/路徑及檔名  例如:http://www.yeah.net/index.htm   協議名: 超文字傳輸協議   主機名:www.yeah.net     路徑及檔名:index.htm 
11.網路層中資訊有交換方式、如何工作  網路中常用的資料交換技術可分為兩大類:線路交換和儲存轉發交換,其中儲存轉發交換交換技術又可分為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  12.TCP/IP網路體系結構及各層所對應協議的中英文名稱  網路介面層:{乙太網(Ethernet Network)、令牌環網(Token Ring)、分組交換網(X.25網)、數字資料網(DDN)},    網際層 :{ICMP是( 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ARP協議是 (地址解析協議)、 IGMP: (Internet組管理協議)、RARP反向地址轉換協議、IP是英文 (網路之間互連的協議)  傳輸層:TCP 傳輸控制協議、UDP 使用者資料包協議    應用層 : FTP檔案傳輸協議、SM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HTTP超文字傳輸 協議、SNMP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13.路由器啟動步驟  啟動順序包括下列步驟  1.路由器執行POST。   2.Bootstrap查詢並載入Cisco IOS軟體。  3.IOS軟體在NVRAM中查詢有效的配置檔案。   4.如果NVRAM中有startup-config檔案,路由器將載入並執行此檔案 
14.乙太網標準設定幀的最小長度的目的  傳統的乙太網是共享性區域網,採用載波偵聽多路訪問/衝突檢測CSMA/CD協議。最小幀長必須大於整個網路的最大時延位(最大時延時間內可以傳輸的資料位)。 如果幀長度太小,就可能出現網路上同時有兩個幀在傳播,就會產生衝突(碰撞)而造成網路無法傳送資料。  15.TCP與UDP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TCP與UDP都是基於IP協議的傳輸協議。  不同點: TCP是面向連線的,而UDP是無連線的。  TCP是高度可靠的,而UDP是不可靠的。  16.CSMA的3種形式(非堅持、1-堅持、P-堅持)   1-持續CSMA(1-persistent CSMA):當通道忙或發生衝突時,要傳送幀的站,不斷持續偵聽,一有空閒,便可傳送. 其中,長的傳播延遲和同時傳送幀,會導致多次衝突,降低系統性能.       2 非持續CSMA: 它並不持續偵聽通道,而是在衝突時,等待隨機的一段時間.它有更好的通道利用率,但導致更長延遲.       3 p-持續CSMA:它應用於分槽通道,按照P概率傳送幀.即通道空閒時,這個時槽,欲傳送的站P概率傳送,Q=1-P概率不傳送.若不傳送,下一時槽仍空閒,同理進行傳送.若通道忙,則等待下一時槽,若衝動,則等待隨機的一段時間,重新開始.  17.網路服務和協議的概念及關係   A. 服務是指網路中低層實體向高層實體提供功能性的支援,協議是指對等層

實體之間進行對話的一組規則。(4分)    B.對等層實體通過協議進行通訊,完成一定的功能,從而為上層實體提供相應的服務。  19.檢錯反饋重發是計算機通訊中最常用的差錯控制方法,通常又有三種方式:停發等待方式、連續傳送方式、選擇重發方式,工作原理  (1)停發等待方式   這種方式是指傳送端發出一個碼組後,便停止傳送,等待接收端反饋的應答訊號。若接收端收到該碼組經檢測未發現錯誤,則反饋肯定應答訊號(ACK)給傳送端,傳送端收到ACK訊號後才傳送下一個碼組。若接收端收到的碼組經檢測有錯誤,則反饋否定應答訊號(NAK)給傳送端,傳送端收到NAK訊號後重發前面出錯碼組,並繼續等待應答訊號ACK或NAK,直到該碼組被確認正確接收為止。  (2)連續傳送方式   該方式在傳送端無須停止等待,即傳送一個碼組後,不再等候應答訊號,可連續傳送其它碼組,當傳送端收到要求重發訊號(接收端發現錯誤併發回的NAK訊號)後,從下一個碼組開始重發前面的N組訊號。當碼組長度一定時,N的大小取決於通道延遲及資訊處理所帶來的延遲。  (3)選擇重發方式   該重發方式與連續傳送方式類似,傳送端連續不斷地傳送碼組,接收端檢測到錯誤後反饋NAK訊號。但與連續傳送方式不同的是,傳送端收到NAK後不是重發前面所有N個碼組,而是有選擇地重發有錯碼組,其餘N-1個正確的碼組先儲存起來,不再隨著有錯碼組一道傳送,節省的時間可傳送新的碼組,提高了傳輸效率。  21.無線網路產品有哪些、作用  藍芽:一種可再短距離(典型舉例10米)之下,以低功率及低成本傳送資訊。 Home RF :在家庭區域內,實現計算機與使用者電子裝置間無線通訊。 網路橋接器:當作傳統的有線區域網絡與無線區域網絡的橋樑。   無線網路卡:與其傳統的Ethernet網路卡的差別是在於前者的資料傳送是通過無線電波,後者是通過一般的網路線。   天線:將source的訊號,通過天線本身的特性而傳送至遠處。  23.區域網基本技術中有哪幾種拓樸結構、傳輸媒體和媒體訪問控制方法?  拓樸結構:星型、環型、匯流排/樹型。 傳輸媒體:基帶系統、寬頻系統。   媒體訪問控制方法: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控制令牌、時槽環。  24.資料通訊的五個基本階段即各階段的功能  第一階段:建立通訊線路,使用者將要通訊的對方地址資訊告訴交換機,交換機查詢該地址終端,若對方同意通訊,則由交換機建立雙方通訊的物理通道;  第二階段:建立資料傳輸鏈路,通訊雙方建立同步聯絡,使雙方裝置處於正確收發狀態,通訊雙方相互核對地址;  第三階段:傳送通訊控制訊號和傳送資料;  第四階段:資料傳輸結束,雙方通過通訊控制資訊確認此次通訊結束; 第五階段:由通訊雙方之一通知交換機,通訊結束,可以切斷物理連線。 採用專用通訊線路時,不存在交換機。這時第一和第五階段可以省去。

25.面向連線的通訊、面向無連線的通訊。在因特網技術那個協議是面向連線的,哪個協議是無連線的  A.面向連線是指通訊雙方在進行通訊之前,要事先在雙方之間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可以彼此溝通的通道。這個通道也就是連線,在通訊過程中,整個連線的情況一直可以被實時地監控和管理。   B.無連線是指不需要預先建立起一個聯絡兩個通訊節點的連線,需要通訊的時候,傳送節點就可以往網路上送出資訊,讓資訊自主地在網路上向目的地節點傳送,一般在傳輸過程中不加以監控。   C.在因特網技術中TCP協議是面向連線的、IP協議是無連線的。 
26.幀中繼的基本工作原理。  幀中繼(Frame Relay,FR)技術是在OSI第二層上用簡化的方法傳送和交換資料單元的一種技術。幀中繼技術是在分組技術充分發展,數字與光纖傳輸線路逐漸替代已有的模擬線路,使用者終端日益智慧化的條件下誕生並發展起來的。幀中繼僅完成OSI物理層和鏈路層核心層的功能,將流量控制、糾錯等留給智慧終端去完成,大大簡化了節點機之間協議;同時,幀中繼採用虛電路技術,能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因而幀中繼具有吞吐量高、時延低、適合突發性業務等特點。作為一種新的承載業務,通過RFC1490協議,把網路層的IP資料包封裝成資料鏈路層的幀中繼幀,幀中繼的使用者介面速率最高為34Mbit/s,它目前在中、低速率網路互聯的應用中被廣泛使用。  27.TCP協議的三次握手工作過程。  第一次握手:建立連線時,客戶端傳送syn包(syn=j)到伺服器,並進入SYN_SEND狀態,等待伺服器確認;   第二次握手:伺服器收到syn包,必須確認客戶的SYN(ack=j+1),同時自己也傳送一個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時伺服器進入SYN_RECV狀態;   第三次握手:客戶端收到伺服器的SYN+ACK包,向伺服器傳送確認包ACK(ack=k+1),此包傳送完畢,客戶端和伺服器進入ESTABLISHED狀態,完成三次握手。  28.網橋,中繼器和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及工作在網路體系結構的哪一層?  網橋是一種將兩個區域網連線起來並按MAC(介質訪問控制)地址轉發幀的裝置,工作在鏈路層。   中繼器是一種簡單的增加區域網傳輸距離的裝置,它作為訊號放大器,可使實際的網路跨越更大的距離。它工作在物理層。   路由器是將不同型別的網路連線起來的裝置,主要用來實現協議轉換和路徑選擇。它工作在網路層。

擇。它工作在網路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