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偷懶?

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偷懶?

前陣子,社群裡在討論「戰略上的勤奮」和「戰術上的勤奮」。

有人問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說起來比較複雜。我講個故事吧。

在我還在數字營銷公司的時候,有個朋友,跟我一樣做創意。很努力,天天最後一個下班。有一次,我接了個專案,某汽車品牌,蠻大的客戶。他私戳我:你手頭不是挺忙的嗎?這個專案事情多不多,要不要我幫忙?

我很詫異——還是第一次看見有人往自己身上攬活。我問他:為什麼這麼拼?你是工作狂嗎?

他倒也直率:我喜歡創意啊,想在這一行發展,所以想趁現在多積累些專案經驗。你這個客戶夠大,我想多學點東西,積累一些資本。將來跳槽升職都更有底氣。

說得好。

沒什麼好說的,我把他拉了進來。

當時的我是什麼狀態呢?跟他恰恰相反。我很早就意識到,乙方這一行,會有天花板,始終沒法觸及太核心的東西,這跟我的成就動機不符合。所以,我不可能在這一行長久幹下去,以後一定會轉行。

對我來說,多做一個專案,少做一個專案,完全無關緊要 —— 這對我未來的發展並不會有決定性的作用。

所以,我每天都怎麼做呢?早早把手頭的事情做完,第一個下班,回到家裡讀書,寫作,學新的東西。

說實話,我大學是品牌和傳播出身,對心理學完全沒有研究。我現在積累的心理學知識,都是那幾年,利用下班後的時間,讀了幾百萬字的著作和論文,練出來的。

包括在知乎寫東西,也只是在踐行我「輸入 - 內化 - 輸出」的學習觀念而已。

後來,我辭了職,跳到網際網路公司,與此同時,在自媒體上也有了點名氣,開始接一些企業的諮詢和培訓。

那位哥們呢,升到主創後跳槽,現在聽說在某家4A公司做創意總監,過得也蠻不錯。

我和他的發展路徑迥異,但有一點非常相似 —— 我們都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去付出大量的努力來接近目標。

這就是「戰略」。

確定自己想要什麼,確定努力的方向,比努力本身更重要。

同樣是前陣子,社群裡有朋友問我:

L先生,我換了新工作,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九點以後才能下班。感覺自己的生活完全被工作佔據了,沒有任何時間去自我提升,怎麼辦?

我告訴她:不要去想著「生活被工作佔領」,不要去把工作和生活割裂開來考慮。你應該這樣想:

我每天花費的時間,做的這些事情,對我的長遠發展來說,有沒有正面收益?

如果有,那麼,無論你是在工作,還是在學習,其實,都是在進行自我投資和提升。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培養自己的演講能力,剛好你的上級,要求你去給銷售團隊做培訓 —— 你會覺得「這是一種負擔」嗎?

不會的。這簡直就是千金難買的實踐機會。

所以,不要問「如何看待加班」「薪水太低,怎麼辦」—— 如果你已經認準了這一行,想在這一行積累經驗、快速成長,那適當的加班,較普通的薪水,就是原始積累的代價。

簡而言之,對於工作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

不是薪水,不是工作量,跟自己的長遠發展一致,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萬一不一致呢?

很多朋友的生活可能是這樣的: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對長遠發展也沒太大幫助,但每天事情又多,又累人,心力交瘁,下了班什麼事都不想幹,更別說學習了。

這該怎麼辦呢?怎樣才能從這個怪圈裡跳出來呢?答案也非常簡單:拖。

如果你覺得現在的工作沒有價值,那就不要太上心。

每天只做最重要的、不得不做的事情,其他事情能拖就拖,拖到它變成「最重要、不得不做」的事情時,再去做。

省下來的時間做什麼呢?當然是自我提升,儘可能去獲得成長,爭取早點跳出來。

我在前公司的時候,有兩位應屆生,做著繁瑣的運營工作,每天兢兢業業地做推薦,審內容,管後臺,填資料,做報表。

有一天實在忍不住了,我找來他們,說:這份工作就是一個動手的機械活,本來就是給實習生們準備的,讓實習生能瞭解這個行業。你們已經畢業了,這項工作做再久,也體現不出自己的價值,因為根本不需要任何思考。為什麼還要一直做下去呢?不考慮換個崗位嗎?

當工作跟個人發展不一致時,哪一個比較重要?當然是……後者啊。

那麼,在工作中,如何正確、高效、合理地偷懶,為我們節省寶貴的時間呢?

可以參考下面三個技巧。

1. 為制約因素鬆綁

如果讓你快速給手頭上所有的工作,按優先順序排序,你會怎麼排?

四象限原則告訴我們:可以把所有工作,按照「重要性」和「緊急度」打分,選出「重要且緊急」的事情,這些就是最需要解決的。

問題在於,緊急性很容易知道,重要性怎麼看?

我自己的做法,是把每一項工作,按照「複雜度」和「困難度」來進行劃分。

這樣講比較抽象,舉個例子:

想象一個城市公路網路,四通八達,現在是高峰期,一輛車要從城市一頭到另一頭,它最有可能堵在哪些地方?

第一個,必然是交通樞紐,就是多條公路交匯的點。來自四面八方的車,全部擠在這裡,這是最容易造成擁堵的地方。

第二個呢?肯定是商業區、學校,這種高人口密集度的場所。這些地方未必是樞紐,但城市裡大多數的人都集中在這裡,一到下班或者放學,必然人滿為患。

這其實就是「複雜度」和「困難度」。

複雜度,指的是有多少條專案路徑,交匯在這個任務。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不完成,會有多少人需要等你。

這種任務必然是要優先完成的。高複雜度的任務,往往是專案中的關鍵路徑。如果你不完成,影響的不只是你一個人,很可能整個專案都會受波及。

在 TOC 理論中,這樣的任務,就稱為整個專案的「制約因素」。我們要做的,就是為它們鬆綁。

困難度,指的則是,完成這個任務,本身所需要耗費的時間和精力。

為什麼要優先完成高困難度的任務呢?非常簡單,因為在一個專案中,能夠拉開差距的,能夠跟競爭對手有所區隔的,不是那些毫無難度的小事,而是這些高困難度的節點。

這幾個節點,做到60分,80分,100分,所體現出來的差距,可能是天差地別。

複雜度和困難度,是對「重要性」的進一步拆分。如下圖的部分,往往就是我們工作中,最重要的那部分任務。

2. 讓任務交付人「安心」

很多朋友可能會說:我也想拖啊,但老闆天天催,我有什麼辦法,只能儘快趕給他……

很多時候,當老闆(或者客戶)向我們催要工作進度時,他們要的是什麼?真的是要我們加班加點儘快做出來嗎?

其實未必。

你會發現,即使你加班加點趕出來了,交給他,他多半也不會立刻看 —— 因為還有一堆會議和瑣事要處理。很可能,你週一提交的彙報,到了週四他才有進一步的指示給你。

你可能會犯嘀咕:既然如此,那週三交不也行嗎?幹嘛要一直催?其實,很多時候,老闆催進度,他想要的,只是一種「安心」的感覺。

他需要確認:整個專案是有進度的,是在進行中的,沒有停滯不前,你沒有在怠工。

明白了吧。真正非常趕的任務,是極少數的 —— 如果真的很趕,老闆一定會再三跟你確認截止時間,而且這個截止時間通常是當天。

因為,老闆也會拖啊。其他大多數工作,你只需要讓他安心就可以了。

如何才能讓老闆安心呢?最簡單的原則,就是保證,每次彙報時,每次老闆問你進度時,你都能講出新的東西 —— 而不是「還沒做完」或者「很快就好」。

這個新的東西,可能是一些小的進展,可能是一些嘗試,可能是新的進度,等等。

總而言之,你需要讓老闆知道的是:專案正在順利進行,請您放心。

掌握了這一點,你就可以不用再急著趕工了。

3. 利用 Deadline,清空大腦

很多人的「忙」,其實不是忙於工作,而是忙於煩惱。

煩惱什麼呢?今天還有這麼多事情沒做,明天還有一大堆東西,後天,下週,下下週……感覺自己的未來一片灰暗。

當我們大腦中存放了太多負擔,這些負擔,就會造成認知盈餘 —— 它們會壓縮我們的大腦空間,從而影響我們投入工作的精力。

簡而言之,這些對未來的擔憂,就是我們大腦中的垃圾檔案。它們會拖慢大腦的執行速度。

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我採用的辦法,是採用減法思維,倒推 deadline,並將已經安排的事務清出大腦,以此來掌控自己的思維。

用一個例子來說明。

首先,我會計算出自己每天「能夠用於工作」的實際時間。

這裡的時間,是去除了吃飯、通勤、休息、放鬆,以及偶爾的開小差之後,一切能用於產出的時間。

如何計算呢?建議用記事本或便籤,當自己切換狀態時,迅速記一下當前時間 —— 比如,開啟瀏覽器看起了網頁,記一下;重新回到PPT做方案,再記一下。等等。

通過這樣的操作,你就會發現,自己每天實際的工作時間,其實很可能只有3-4個小時。

這就是你「一天」裡,真正的有效時間。

然後,當我接到一個任務時,把它放在最晚的開始時間。

假設我平均每天的有效時間,是 4 小時。現在我接到一個約稿,估測需要 6 小時,而約定的截稿日期是下週三中午 12 點。

下週三中午 12 點,減去 6 小時,剛好是下週二早晨。那麼,我就會把這個約稿,安排到下週二早晨,把它寫進 Todo List。

接著,直到這個時間點為止,在此之前,不去想它。當到了下週二,起床,我看一下當天的 Todo List,就會知道,有一個優先順序非常高的約稿,需要馬上著手去做。否則,就會拖延過 deadline。

這就可以保證讓自己用最集中的狀態,去全力以赴把這個任務做好。

與此同時,這段預定用於解決任務的時間,就被「鎖定」了。

如果我再接到另一個約稿,同樣是週三截稿,我就得考慮放到下週一去做 —— 因為下週二已經沒有空位了。

就是這麼簡單。但這個方法,可以極大地提高你的效率。尤其可以防止你,把大量的時間耗費在憂慮、思索、準備、瞻前顧後上面。

實際上,觀察一下自己,你會發現,大量的時間,都浪費在這些邊邊角角和無謂的情緒波動上 —— 而它們對完成任務來說,是無關緊要的。

你要做的,是等到時機成熟,坐下,全力以赴,開工,完成,一氣呵成。

最後補充一點。

如果這項任務有一定難度 —— 比如接到的約稿,主題不太熟悉,沒法一氣呵成寫出來,怎麼辦?

我會先通讀一遍約稿要求,列出幾個問題,寫成清單,記入手機,在碎片時間裡,或者需要轉換思維、放鬆大腦時,用來思考。

然後,等到原定的開始時間(比如下週二早晨),無論得出了什麼結論,都停下來,立刻切換成「執行」狀態,集中注意力開工。

不要花時間去憂慮、煩惱,也不要一直拖著不做,你要做的是:該思考的時候思考,該執行的時候執行。嚴格按照自己的規劃來。

能控制自己思維的人,效率都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