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原因分析
1)in語句:使用hash將外表與內表連線。select * from A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B) 會用到A表的id索引
(轉)以上查詢使用了in語句,in()只執行一次,它查出B表中的所有id欄位並快取起來.之後,檢查A表的id是否與B表中的id相等,如果相等則將A表的記錄加入結果集中,直到遍歷完A表的所有記錄.如:A表有10000條記錄,B表有1000000條記錄,那麼最多有可能遍歷10000*1000000次,效率很差.
再如:A表有10000條記錄,B表有100條記錄,那麼最多有可能遍歷10000*100次,遍歷次數大大減少,效率大大提升.
2)exists是對外表做loop迴圈,每次loop迴圈再對子表進行訪問。select a.* from A a where exists(select 1 from B b where a.id=b.id) 會用B表的id索引
(轉)以上查詢使用了exists語句,exists()會執行A.length次,它並不快取exists()結果集,因為exists()結果集的內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集中是否有記錄,如果有則返回true,沒有則返回false.當B表比A表資料大時適合使用exists(),因為它沒有那麼遍歷操作,只需要再執行一次查詢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