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Keras的imdb資料集電影評論情感二分類
IMDB資料集下載速度慢,可以在我的[repo庫](> IMDB資料集下載速度慢,可以在我的repo庫中找到下載,下載後放到~/.keras/datasets/目錄下,即可正常執行。)中找到下載,下載後放到~/.keras/datasets/目錄下,即可正常執行。
電影評論分類:二分類
二分類可能是機器學習最常解決的問題。我們將基於評論的內容將電影評論分類:正類和父類。
IMDB資料集
IMDB資料集有5萬條來自網路電影資料庫的評論;其中2萬5千條用來訓練,2萬5千條用來測試,每個部分正負評論各佔50%.
劃分訓練集、測試集的必要性:不能在相同的資料集上對機器學習模型進行測試。因為在訓練集上模型表現好並不意味著泛化能力好(在沒有見過的資料上仍然表現良好),而我們關心的是模型的泛化能力
和MNIST資料集類似,IMDB資料集也整合在Keras中,同時經過了預處理:電影評論轉換成了一系列數字,每個數字代表字典中的一個單詞。
載入資料集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imdb
(train_data,train_labels),(test_data,test_labels) = imdb.load_data(num_words=10000)
num_words=10000意味著只保留訓練集中最常出現的前10000個詞,不經常出現的單詞被拋棄—最終所有評論的維度保持相同。
變數train_data,test_data是電影評論的列表,每條評論由數字(對應單詞在詞典中出現的位置下標)列表組成。train_labels,test_labels是0,1列表,0負面評論,1表示正面評論。
>>> train_data[0]
[1, 14, 22, 16, ... 178, 32]
>>> train_labels[0]
1
預處理資料
不能直接將list型別的資料送到神經網路中訓練,必須將list型別轉換為tensor張量型別。有兩種轉換方式:
- 填充列表使每個列表長度都相同,然後轉換為整數型別的張量,形狀為(samples, word_indices),使用張量作為神經網路的第一層(Embedding層,能處理這樣的整數型別張量);
- 將列表進行one-hot編碼,轉換成0、 1向量。然後用Dense網路層作為神經網路的第一層,處理浮點型別向量資料。
import numpy as np
def vectorize_sequences(sequences, dimension=10000):
results = np.zeros((len(sequences), dimension)) #資料集長度,每個評論維度10000
for i, sequence in enumerate(sequences):
results[i, sequence] = 1 # one-hot
return results
x_train = vectorize_sequences(train_data)
x_test = vectorize_sequences(test_data)
y_train = np.asarray(train_labels).astype('float32') # 向量化標籤資料
y_test = np.asarray(test_labels).astype('float32')
構建網路模型
現在輸入資料是向量型別,對應標籤資料為標量(0, 1):最容易處理的資料格式。處理這類問題最常見的網路模型是Dense網路層的線性堆疊,Dense(16, activation=’relu’)。
Dense網路層接收的引數16表示網路層神經元數目。一個神經元單元表示網路層表示空間的一個維度。16個神經元表示網路層權重係數形狀為(input_dimensions, 16);dot點積運算將會把輸出張量轉換為16維度的表示張量。越多的神經元數目表示神經網路可以學習到更加複雜的特徵表示,相應的計算效率降低,也可能學到不必要的特徵。
Dense網路層堆疊時回答兩個關鍵的問題:
- 有多少層網路?
- 每個層網路有多少個神經元?
啟用函式能給網路模型增加非線性表示。
使用的網路模型如下:
from keras import models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Dense(16, activation='relu',input_shape=(10000,)))
model.add(layers.Dense(16,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Dense(1,activation='sigmoid'))
最後,選擇損失函式和優化演算法。因為是二分類問題,網路模型的輸出是一個概率,最好使用binary_crossentropy損失函式,也可以使用mean_squared_error均方誤差損失函式。但是交叉熵是處理模型輸出為概率時最佳選擇。
配置使用rmsprop優化演算法以及binary_crossentropy損失函式,選擇監測的指標。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binary_crossentropy',metrics=['accuracy'])
這裡引數使用字串傳遞,因為在keras中對應字串已經定義好了。同時,可以傳遞函式型別給相應的引數。如:
from keras import losses
from keras import metrics
model.compile(optimizer=optimizers.RMSprop(lr=0.001),
loss=losse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metrics.binary_accuracy])
模型驗證
為了在訓練過程中在沒有見過資料上監測準確率變化,需要分出一個驗證集。從訓練集中分出10000條做驗證集。
x_val = x_train[:10000]
partial_x_train = x_train[10000:]
y_val = y_train[:10000]
partial_y_train = y_train[10000:]
在512小批量,迭代20次進行模型訓練,同時在驗證集上監測準確率變化。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binary_crossentropy',metrics=['acc'])
history = model.fit(partial_x_train,partial_y_train,epochs=20,batch_size=512,validation_data=(x_val, y_val))
通過呼叫model.fit()方法返回一個history物件,history物件有history屬性—一個包含在訓練過程中記錄的資料的字典。
>>> history_dict = history.history
>>> history_dict.keys()
[u'acc', u'loss', u'val_acc', u'val_loss']
字典包括4個鍵–在訓練、驗證過程中被監測的指標。
在圖中畫出訓練損失和驗證損失的變化圖: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history_dict = history.history
loss_values = history_dict['loss']
val_loss_values = history_dict['val_loss']
epochs = range(1, len(acc) + 1)
plt.plot(epochs, loss_values, 'bo', label='Training loss')#bo:blue dot藍點
plt.plot(epochs, val_loss_values, 'b', label='Validation loss')#b: blue藍色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loss')
plt.xlabel('Epochs')
plt.ylabel('Loss')
plt.legend()
plt.show()
訓練集和驗證集上準確率變化:
plt.clf()
acc_values = history_dict['acc']
val_acc_values = history_dict['val_acc']
plt.plot(epochs, acc, 'bo', label='Training acc')
plt.plot(epochs, val_acc, 'b', label='Validation acc')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accuracy')
plt.xlabel('Epochs')
plt.ylabel('Loss')
plt.legend()
plt.show()
可以從上面的兩張圖中看到,訓練損失逐漸降低,訓練準確度逐漸提高–這正是使用梯度下降演算法,我們所期望看到的。但是,驗證損失和驗證集上的準確率卻在第4次迭代左右開始變差—-模型在訓練集上表現良好,在沒有見過的資料上表現很差(泛化能力差)。用術語講,模型發生了過擬合。在這裡可以,使模型在第4次epoch時,訓練結束,這樣來儘可能避免過擬合現象的發生。
重新訓練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Dense(16,activation='relu',input_shape=(10000,)))
model.add(layers.Dense(16,activation='relu'))
model.add(layers.Dense(1,activation='sigmoid'))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loss='binary_crossentropy',metrics=['accuracy'])
model.fit(x_train,y_train,epochs=4,batch_size=512)
results =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0.2929924130630493, 0.88327999999999995] 模型準確率為88%
使用訓練好的模型在新資料上做預測
使用訓練好的模型做預測—-訓練模型的目的.
可以使用predict函式對資料進行預測,給出為正面評論的概率。
>>> model.predict(x_test)
array([[ 0.98006207]
[ 0.99758697]
[ 0.99975556]
...,
[ 0.82167041]
[ 0.02885115]
[ 0.65371346]], dtype=float32)
小結
- 在把資料送到模型訓練之前,需要對原始資料進行預處理—將原始資料轉換成tensor張量格式。
- 使用relu為啟用函式的Dense網路層的線性連線能解決很大一部分問題;
- 在二分類問題中,網路模型應該以包含一個神經元,啟用函式為sigmoid的Dense層結束;輸出是介於0~1的標量,可以理解為概率。
- 二分類問題,sigmoid標量輸出,對應損失函式應該選擇binary_crossentropy;
- rmsprop優化演算法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無論問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