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控制器和ARM的區別
1、軟體方面
這應該是最大的區別了。引入了作業系統。為什麼引入作業系統?有什麼好處嘛?
1)方便。主要體現在後期的開發,即在作業系統上直接開發應用程式。不像微控制器一樣一切都要重新寫。前期的作業系統移植工作,還是要專業人士來做。
2)安全。這是LINUX的一個特點。LINUX的核心與使用者空間的記憶體管理分開,不會因為使用者的單個程式錯誤而引起系統死掉。這在微控制器的軟體開發中沒見到過。
3)高效。引入程序的管理排程系統,使系統執行更加高效。在傳統的微控制器開發中大多是基於中斷的前後臺技術,對多工的管理有侷限性。
2、硬體方面
現在的8位微控制器技術硬體發展的也非常得快,也出現了許多功能非常強大的微控制器。但是與
ARM晶片大多把SDRAM,LCD等控制器整合到片子當中。在8位機,大多要進行外擴。
總的來說,微控制器是個微控制器,ARM顯然已經是個微處理器了。
arm是微控制器的一種,51也是,但arm的ROM和RAM遠大於51,而且IO口功能和處理速度也是兩個級別的,arm能上很多作業系統,51只能勉強上極其簡單的實時作業系統,所以arm常用來開發手機等多媒體產品,51只能完成有限的實時控制功能,形象一點說,51和arm的等級差別就像手機和個人電腦的等級差別。
arm現在分為A R M三個系列,A面向高階,M主要面向低端,或者說白了就是微控制器,現在比較流行的cortex-m3
stm32(cortex-m3核心)的低端的價格可以低到10塊錢以下,價格非常的低廉,效能很強,而且有庫函式的支援,開發的流程簡化很多,理論上應該會替代,但是其他的微控制器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51也有自己的優勢,簡單,使用的人多,價格更低,開發工具更多,MSP430的低功耗,各有各的優勢,取不取代還要看市場,公司的推廣
ARM與微控制器其實沒有什麼區別的,ARM就是集成了各種模組,可以不像51微控制器那樣還要買什麼晶片所需要的功能,ARM自身就集成了,直接寫暫存器就哦了~~
當然ARM的功耗低,實現的功能強大就不說了~~
我感覺ARM最大的優點就是移植作業系統了!!
這個是學習ARM的大方向吧,呵呵~~
第一,處理速度塊、處理能力強、儲存容量大、給使用者帶來便利
傳統的51微控制器為8為處理器,而ARM晶片為32位處理器,簡單的說,51微控制器就是前期我們應用的“賽揚”式電腦,而ARM晶片就是我們現在應用的“雙核”式電腦。雖然兩者本質區別不大,都能夠作為硬體設計平臺去實現技術要求,但是ARM晶片由於自身特性(處理速度、處理能力和儲存容量等)比51微控制器都要強很多,為此在技術實現上也顯得比51微控制器遊刃有餘。正是這種遊刃有餘,後期更容易給客戶提供升級、擴容、改造等便利。
第二,安全性高,確保使用者資料不被丟失。
拿停車場應用來說,目前簡單的車輛影象對比、影象抓拍等需求已不能滿足客戶對安全的要求,他們對資料的安全越來越重視(資料包括車輛出入資料、交易資料、通訊資料等)這些高安全性資料往往需要通過加|解密處理,處理這些資料需要耗竭大量的CPU資源,傳統的51微控制器越來越難滿足這類高處理能力的需求;而ARM晶片由於處理能力強、內部資源豐富,為此能夠很好的解決此類難題,從而保證較高的安全性。
第三,網路化,方便工程佈線。
隨著社會的發展,網路資訊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導致TC\IP的通訊應用模式也越來越廣泛。傳統的8位微控制器由於自身因素實現以大網路通訊方式非常困難,基本上都是通過採用外界網路轉換器將串列埠通訊轉換為網路通訊,但這種通訊方式往往不穩定,導致經常出現“掉線”情況,從而造成資料丟失。而ARM晶片由於內部自帶網路通訊埠,只要與外圍裝置相結合就能夠實現網路通訊。
第四,升級維護方便,節省時間。
客戶若採用以51微控制器為核心的裝置,一旦裝置出現任何故障或本身存在缺陷需要進行升級,就必須要把裝置返回給原廠進行處理,往返折騰時間長,給使用者帶來不便。而ARM晶片內部支援LINUX作業系統,每個程式都通過LINUX作業系統進行編輯,資料處理獨立,所以程式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也不會影響裝置的正常使用(核心程式除外)。最主要的是系統可以進行遠端升級,一旦裝置出現問題或者進行升級,只需把修改或升級後的程式打包放置在網路上,使用者直接從網路下載安裝即可。
總之,51微控制器和ARM代表兩個不同時代的技術背景,它們都能夠給客戶創造價值。不同的是,51微控制器受自身條件制約只能滿足一些簡單的使用者需求,一旦碰上個性化、複雜化等需求比起ARM技術實現來就顯得力不從心。
肯定是arm啊,嵌入式現在是最火 的,應用到很多領域,現在手機,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平板都是arm做的啊,微控制器只能用於低端領域,其實arm也是一種高階的微控制器
當今嵌入式系統應用中還有一個同樣響亮的名字ARM微處理器,它是一種RISC架構下嵌入式系統的核心部件,被廣泛地應用到工業控制、無線通訊、消費類電子產品等很多領域。2RISC架構RISC的英文全稱為“ReducedInstructionSetComputing”,中文即“精簡指令集”,它的指令系統相對簡單,它只要求硬體執行很有限且最常用的那部分指令,大部分複雜的操作則使用成熟的編譯技術,由簡單指令合成。
目前在中高檔伺服器中普遍採用這一指令系統的CPU,非凡是高檔伺服器全都採用RISC指令系統的CPU。在中高檔伺服器中採用RISC指令的CPU主要有Compaq(康柏,即新惠普)公司的Alpha、HP公司的PA-RISC、IBM公司的PowerPC、MIPS公司的MIPS和SUN公司的Spare。RISC架構伺服器是指採用精簡指令系統計算結構(RISC)的伺服器,與IA架構伺服器(IntelXeon處理器、AMDOpteron處理器)比較最大的區別在於:RISC架構伺服器一般應用於中端UNIX領域,其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具有不言而喻的優勢。
在嵌入式處理器設計領域,RISC已經成為處理器結構設計的必然選擇。嵌入式微處理器嵌入式系統是以應用為中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軟硬可裁剪、適應應用系統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嚴格要求的專用計算機系統。並且該系統是以提高物件體系智慧性、控制力和人機互動能力為目的,通過相互作用和內在指標評定的,嵌入到物件體系中的專用計算機系統。而嵌入式微處理器是嵌入式系統的核心部件,是決定嵌入式系統功能強弱的主要因素,也決定了嵌入式系統的應用範圍和開發複雜度。
那麼嵌入式微處理器與通用微處理器有什麼區別呢?嵌入式微處理器是具備強的中斷、I\O、記憶體和能效治理能力,具有定製多類體系架構的特徵,適應計算處理效能的微處理器。
ARM微處理器ARM公司成立於1990年11月,全稱是“AdvancedRISCMachinesLtd.”,它是由英國Acorn公司提供技術和12名工程師、美國蘋果電腦和VLSITechnology(目前已被飛利浦收購)出資合手組建的美英混血公司,是微處理器行業的一家知名企業,設計了大量高效能、廉價、耗能低的RISC處理器、相關技術及軟體。技術具有效能高、成本低和能耗省的特點。適用於多種領域,比如嵌入控制、消費/教育類多媒體、DSP和移動式應用等。
到目前為止,ARM微處理器及技術的應用幾乎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
(1)工業控制領域:作為32位的RISC架構,基於ARM核的微控制器晶片不但佔據了高階微控制器市場的大部分市場份額,同時也逐漸向低端微控制器應用領域擴充套件,ARM微控制器的低功耗、高性價比,向傳統的8位/16位微控制器提出了挑戰。
(2)無線通訊領域:目前已有超過85%的無線通訊裝置採用了ARM技術,ARM以其高效能和低成本,在該領域的地位日益鞏固。
(3)網路應用:隨著寬頻技術的推廣,採用ARM技術的ADSL晶片正逐步獲得競爭優勢。此外,ARM在語音及視訊處理上行了優化,並獲得廣泛支援,也對DSP的應用領域提出了挑戰。
(4)消費類電子產品:ARM技術在目前流行的數字音訊播放器、數字機頂盒和遊戲機中得到廣泛採用。
(5)成像和安全產品:現在流行的數碼相機和印表機中絕大部分採用ARM技術。手機中的32位SIM智慧卡也採用了ARM技術。除此以外,ARM微處理器及技術還應用到許多不同的領域,並會在將來取得更加廣泛的應用。
採用RISC架構的ARM微處理器一般具有如下特點:
(1)體積小、低功耗、低成本、高效能。
(2)支援Thumb(16位)/ARM(32位)雙指令集,能很好的相容8位/16位器件。
(3)大量使用暫存器,指令執行速度更快。
(4)大多數資料操作都在暫存器中完成。
(5)定址方式靈活簡單,執行效率高。
(6)指令長度固定。
目前,總共有30家半導體公司與ARM簽訂了硬體技術使用許可協議,其中包括Intel、IBM、LG半導體、NEC、SONY、菲利浦和國民半導體這樣的大公司。至於軟體系統的合夥人,則包括微軟、昇陽和MRI等一系列知名公司。同時隨著新的應用的不斷產生,新的嵌入式微處理器也層出不窮,可見ARM微處理器的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這幾年風華正茂的ARM cortex-A系和cortex-M系列的晶片怎麼都不提。它們出了之後,arm7,9,11,等等都是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