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計算機網路——網路層總結複習

計算機網路——網路層總結複習

該筆記是筆者學習計算機網路的思考記錄,總結(滿更):

概述

1. 網路層提供主機到主機的通訊服務,是一種盡力而為的通訊服務。

2.網路層兩個重要的兩個功能:

    轉發:當一個分組達到路由器的一個輸入埠時,路由器將該分組移動到適當的輸出埠,概念偏重於落在路由器本地。

    路由選擇:當分組從傳送方流向接受方時,網路層決定決定分組實際的路徑(即需要經過哪些路由器達到接受方)

3.每個路由器都有一張路由表。路由器通過查詢分組首部欄位的目的地址,通過路由表,獲得該分組應該轉發的輸出埠。路由器由此完成轉發功能。後面我們將深入看到路由器的內部,實際上這個查詢功能是由每個輸入埠完成,每個輸入埠都有路由表的影子副本,由此可以實現多個查詢並行。

4.那麼路由表是如何配置的呢?這是由網路中的路由選擇協議決定。(補充:大致可以分為:靜態路由。靜態路由由管理員手動新增配置到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其優先順序最高。動態路由:多臺路由器之間通過動態路由協議,協商獲取,不同的動態協議獲得的路由表表項優先順序也不同。)

5.注意區分交換機和路由器。交換機,指的是鏈路層分組交換機。路由器指的是,網路層路由器。它們之間最為重要的區別:前者根據鏈路層首部處理轉發鏈路層資料幀,後者根據網路層首部處理轉發資料報(datagram)

6. 網路服務模型:1.虛電路網路 2. 資料報網路。

路由器工作原理

理解交換機的工作原理,我們可以把交換機想象成一個超級無敵的立交橋,可能不同的設計師設計了不同的樣式。

1. 路由器的組成:

    輸入埠:輸入埠需要完成很多事情:首先,我擁有基本物理層訊號解析功能,其次,它能夠完成資料鏈路層的資料互動共功能,最後,需要完成網路層轉發功能,即查詢路由表,決定資料報輸出到哪個輸出埠。同時它帶有一定的佇列快取,能夠緩衝一定容量的資料報,但是有限。      

    交換結構:硬體完成資料報從輸入埠到輸出埠的高速轉移。

    輸出埠:輸出埠也擁有緩衝,同時,和輸入埠一樣完成資料鏈路層和物理層的功能。

    路由選擇處理器:執行路由選擇協議,維護路由表。

2. 輸入埠:

    總結輸入埠的活就是:1.完成物理層和資料鏈路層功能 2. 每個輸入埠都有一份路由表的影子副本(這樣無須中央處理器來查詢,避免集中式處理的瓶頸,達到並行),獲取資料報中網路層首部欄位,查詢路由表,決定適當的輸出埠。3.緩衝被阻塞的資料報。

    具體的技術細節我們就不用過多攝入了。

3. 交換結構,分為三種:

    記憶體式,每個輸入輸出埠相當於一個i/o裝置,因此,這種方式一個只能讓一個埠的一個數據報通過交換結構。

    匯流排式:用匯流排的方式連結所有輸入輸出埠,每次某個輸入埠向匯流排內廣播資料報,並且附加上輸出埠資訊,每個輸出埠查詢資料報的埠號和自身是否匹配,只有匹配的才接受,並把它放入輸出緩衝中,等待發送。老毛病,一次只能傳送一個數據報,慢。

    網際網路絡式:輸入輸出埠之間構成一個圍棋那樣的縱橫網路,每個節點上都是交換控制端元,因此,如果所有埠的資料都輸出到不同的輸出埠,那麼可以達到並行交換。當然如果是有兩個資料報需要轉發到同一輸出埠,那麼其中之一必須阻塞等待。

----------------------↑ 2018.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