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計算機網路——網路層知識點總結

計算機網路——網路層知識點總結



1.網路層的基本功能:
  網路層要實現路由選擇、擁塞控制和網路互聯等基本功能,在使用了資料鏈路層提供的服務的同時,
  也為傳輸層的端到端的傳輸連線提供服務。
2.網際協議IP
  IP地址4個位元組,共32位,採用點分十進位制地址
  IP地址由網路號和主機號組成
3.有類的編址方案:
  A類:0.0.0.0~127.255.255.255
     私有:10.0.0.0~10.255.255.255
     網路號佔一個位元組,只有7位可供使用,第一位固定為0,實際上共有2^7-2=126個網路號可被指派
     主機號佔3個位元組,即24位,主機數共有2^24-2個,全0或全1分別被用於網路地址和廣播地址
  B類:128.0.0.0~191.255.255.255
     私有:172.16.0.0~172.31.255.255
     網路號佔2個位元組,共14位可用,前兩位固定為10,實際上共有2^14-1位可用(128.0.0.0不指派)
     主機號佔2個位元組,共16位,共有2^16-2位可使用
  C類:192.0.0.0~223.255.255.255
     私有:192.168.0.0~192.168.255.255
     網路號佔3個位元組,只有21位可供使用,前三位固定為110,實際上共有2^21-1位可用
     主機號佔1個位元組,有2^8-1位可使用
  D類:224.0.0.0~239.255.255.255
     不標識網路,用於組播,即一對多通訊
  E類:224.0.0.0~255.255.255.255
     暫時保留,用於實驗和將來使用


4.IP資料報格式
  在因特網上傳輸的包,由首部(固定為20個位元組)和資料兩部分組成
  首部包括:版本,首部長度,區分服務,總長度,標識,標誌,片偏移,協議,首部校驗和欄位,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可選欄位


5.MAC地址/實體地址/硬體地址/鏈路地址:48位,
   前6位16進製表示網路硬體製造商的編號,後3位16進製表示網路產品序列號
6.地址解析協議(ARP)
  地址解析協議的功能就是通過目標裝置的IP地址,查詢目標裝置的MAC地址,保證通訊的順利進行
7.地址解析:主機在傳送幀前將目標IP地址轉換成目標MAC地址的過程
  地址解析過程:如果ARP快取表中沒有該MAC地址,則該主機將在網路上傳送一個廣播,目標MAC地址是
               “FF.FF.FF.FF.FF.FF”
8.反向地址解析協議(RARP)
  反發現地址解析協議的功能就是將區域網中某個主機的實體地址轉換成IP地址


9.劃分子網和構造超網的原因:
  [1].IP地址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低
  [2].路由器的工作效率低
  [3].網路規模的限制


10.劃分子網:將一個大網路劃分成多個小網路供內部使用,每個小網路都有自己的子網地址,
             但是對於外部仍然像個單個網路一樣。
   構造超網:將多個小網絡合併成一個更大的邏輯網路。
11.子網劃分:從原IP兩級地址結構中的主機號借用若干位作為子網號
   網路號+主機號——>網路號+子網號+主機號


12.子網掩碼
   子網掩碼是一個32位的二進位制數,由一串1和一串0組成
   IP地址中的網路號和子網號部分子網掩碼置1,主機號部分子網掩碼置0
   將子網掩碼和收到資料報的目的IP地址做逐位的與運算,即可得到子網的網路地址
13.子網掩碼的作用:
  [1].用於遮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區別網路標識和主機標識,並說明該IP地址是在區域網上還是在遠端網上。
  [2].用於將一個大的網路劃分成多個小的網路


  A,B,C類IP地址由預設的子網掩碼


14.可變長子網掩碼(VLSM)
  可變長子網掩碼提供了在一個主類(A,B,C類)網路內包含多個子網掩碼的能力,以及對一個子網
  再進行子網劃分的能力。


15.無類域間路由CIDR9
   無類域間路由CIDR開發用於幫助減緩IP地址耗盡和路由表急劇增大問題的一項技術。
   (1).採用無類編址,將IP網路地址空間看成是一個整體,並劃分成連續的地址塊,然後採用
       分塊的方法進行分配。
       將32位的IP地址劃分成兩部分,前面部分用於標識網路地址,後面部分用於識別主機
   (2).CIDR支援路由彙總(或稱路由聚合),將路由表中的許多路由條目合併成更少的數目,
       從而減少路由表的增大,減少路由通告。
   (3).利用CIDR實現地址彙總時需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
        a.待彙總的地址的網路號擁有相同的高位
b.待彙總的網路地址數目必須是2^n倍,否則可能導致黑洞(即彙總後的網路可能包含實際中
並不存在的子網)


16.NAT網路地址轉換
  NAT的工作原理:當內部網路中的一臺主機想要傳輸資料到外部時,它先將資料包傳輸到NAT路由器上,
                路由器檢查資料包的報頭,獲取該資料包的源IP資訊,並從它的NAT對映表中找出與
該IP匹配的轉換條目,用所選用的內部全域性地址(全球唯一的IP地址)來替換內部
區域性地址,並轉發資料包。
當外部網路對內部主機進行應答時,資料包被送到NAT路由器上,路由器接收到目的
地址為內部全域性地址的資料包後,它將用內部全域性地址通過NAT對映表查找出內部
區域性地址,然後將資料包的目的地址替換成內部地址,並將資料包轉發到內部主機。
  NAT實現的三種方式:
    [1].靜態轉換(Static NAT):
        靜態轉換是指將內部網路的私有IP地址轉換為公網IP地址,IP地址是一對一的,是一成不變的,
        某個私有IP地址只轉換為某個公網IP地址。
藉助於靜態轉換,可以實現外部網路對內部網路中某些特定裝置的訪問。
    [2].動態轉換(Dynamic NAT):
        動態轉換是指將內部網路的私有IP地址轉換為公網IP地址時,IP地址時不確定的,是隨機的,
所有被授權訪問Internet的私有IP地址可隨機轉換為任何指定的公網IP地址。
    [3].埠地址轉換(Port Address Translation,PAT):
        埠地址轉換採用埠多路複用的方式,改變外出資料包的源埠並進行埠轉換。
網路的所有主機均可共享一個公網IP地址實現對因特網的訪問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約IP地址
資源,同時,又可隱藏網路內部的所有主機,有效避免來自因特網上的攻擊。
PAT是應用最廣泛的。








17.以全0結尾的IP地址是網路地址,不能作為主機地址
   以全1結尾的IP地址是廣播地址,不能作為主機地址


18.如果資料包是給本網廣播的,那麼該資料包的目的IP地址是子網最高地址。
19.實現高層互聯的裝置是閘道器。
   高層互聯是指傳輸層及其以上各層協議不同的網路之間的互聯。
20.乙太網交換機實際上就是一個多埠的網橋。
21.中繼器、集線器(Hub)工作在物理層。
22.網際報文控制協議ICMP協議是被IP協議封裝的。
23.0.0.0.0表示本網路上的本主機。
24.能在vlan之間傳遞資料的裝置是路由器,
   能在vlan內部傳遞資料的裝置是交換機。
25.IP地址三種傳遞模式:單點傳送、多點傳送、廣播傳送
26.路由器對IP資訊包的操作必須包括分片與重組機制。
27.tracert命令通過網際報文控制協議ICMP協議來實現的。
28.路由器進行地址解析NAT時,對流經它每一個埠的IP資訊包都會改變源IP地址。
29.如果資料包是給本網廣播的,則目的IP地址是255.255.255.255





相關推薦

計算機網路——網路知識點總結

1.網路層的基本功能:  網路層要實現路由選擇、擁塞控制和網路互聯等基本功能,在使用了資料鏈路層提供的服務的同時,  也為傳輸層的端到端的傳輸連線提供服務。2.網際協議IP  IP地址4個位元組,共32位,採用點分十進位制地址  IP地址由網路號和主機號組成3.有類的編址方案

java面試-計算機網路傳輸知識點全覆蓋

傳輸層概述作用:傳輸層為它上面的應用層提供通訊服務。在OSI七層參考模型中,傳輸層是面向通訊的最高層,也是使用者功能的最底層。傳輸層兩大重要的功能:複用 和 分用。 複用:在傳送端,多個應用程序公用一個傳輸層;分用:在接收端,傳輸層會根據埠號將資料分派給不同的應用程序。和網路

計算機組成原理重要知識點總結

1. 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2. 浮點數的表示 浮點數的表示是程式設計裡比較重要的概念,這對於金融計算來講,格式重要。1/3=多少?為什麼推薦使用BigDecimal? Float和Double適合做金融運算麼? 這些都會在浮點數裡找到

計算機網路知識點總結(三)資料鏈路

《資料鏈路層》 (1)資料鏈路層功能:鏈路管理;幀同步;流量同步;差錯控制;資料和控制資訊分開;透明傳輸和定址 (2)組幀:1)字元計數法  2)收尾定界法  3)違規編碼法 (3)差錯控制:1)

2018年秋招運維崗常見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點總結

靜態變數和非靜態變數的區別: 靜態變數被所有的物件所共享,在記憶體中只有一個副本,當且僅當類在初次載入會被初始化。 非靜態常量是物件所擁有的,在建立物件的時候被初始化存在多個副本,static在不同例項中地址一樣,存在全域性區。 殭屍程序和孤兒程序: 殭屍程序:一個子程序在其父

計算機網路知識點總結(1)

除了標準的OSI七層模型以外,常見的網路層次劃分還有TCP/IP四層協議以及TCP/IP五層協議,它們之間的對應關係如下圖所示: 以OSI七層協議為例,依次介紹下各層:   1)物理層(Physical Layer)   啟用、維持、關閉通訊端點之間的機械特性、

校招知識點總結篇之計算機網路

1.計算機網路組成、分類 物理組成:硬體——主機(host、終端裝置)、處理機(前端FEP、通訊CCP-網絡卡)、連線裝置(路由器、交換機)、通訊線路(有線、無線);軟體——協議(語義、語法、時序)、應用; 功能組成:功能——資源子網、通訊子網;工作方式——邊緣、核心部分

計算機網路知識點總結(第六版,謝希仁)

計算機網路知識點總結   1、三網:現如今最重要的三種網路  電信網路(電話網)   有線電視網路(電視網)   計算機網路(發展最快,資訊時代的核心技術,連通性,共享)1.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及其外部裝置,通過通訊線路連線起來,在網路作業系統,網

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知識點總結

給出IP地址和子網掩碼,來求解地址類別、網路地址、直接廣播地址、主機號和子網內的第一個可用IP地址: 判斷地址類別只需要判斷,IP地址的第一個8位二進位制的取值,A類地址段是1.0.0.0~127.2

計算機網路第七版謝希仁知識點總結

1.專有名詞: 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ISP(Interest Service Provider) 網際網路交換點 IXP (Internet eXchange Point) 廣域網WAN(Wide Area Network) 都會網路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區域網LAN(L

計算機網路--網路知識點整理

為什麼要劃分網路層?   不用的網路有不同的協議和標準,為了可以在不同網路之間互訪,共享雙方的資源,並且還要保持每個計算機網路本來的獨立性,所以才劃分出了網路層,並制定了專門的協議來負責網路間通訊. 網路層的主要功能:   1.遮蔽網路差異,提供透明傳輸.    

計算機網路——網路總結複習

該筆記是筆者學習計算機網路的思考記錄,總結(滿更):概述1. 網路層提供主機到主機的通訊服務,是一種盡力而為的通訊服務。2.網路層兩個重要的兩個功能:    轉發:當一個分組達到路由器的一個輸入埠時,路由器將該分組移動到適當的輸出埠,概念偏重於落在路由器本地。    路由選擇

計算機網路7結構歸納總結

  TCP/IP協議簇可以分為7層結構,從低到高可以分為:物理層,資料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也可以分為應用層.網際層.傳輸層.網路介面層。 其中物理層主要包含一些物理裝置,主要包含,中繼器,集線器,雙絞線,等。          資料鏈路層負

計算機網路——傳輸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基於Intenet IP協議(複用/分用、簡單的錯誤校驗) 儘可能的服務(可能丟失、亂序到達) 無連線(不需要握手、每個UDP段獨立於其他) 常用於流媒體應用(容忍丟失、速率敏感) UDP用於DNS、SNMP UDP上實現可靠資料傳輸:

計算機網路協議

為了能夠在面試的時候被面試官問道關於計算機網路的知識時,不至於啞口無言,我就默默的在這裡多計算機網路的基礎知識進行了一個大致的複習。陸續還會繼續更新。。。 常識: 網際網路地址:也就是IP地址,一般為網路號+子網號+主機號 Message報文:應用層資訊分組。 Segmen

網路基礎筆記_網路傳輸協議(TCP/UDP)知識點

  網路層負責把分組傳送到目的主機,但是真正通訊的並不是主機而是主機中的程序。傳輸層提供了程序間的邏輯通訊,傳輸層向高層使用者遮蔽了下面網路層的核心細節,使應用程式看起來像是在兩個傳輸層實體之間有一條端到端的邏輯通訊通道。 一.傳輸層中的兩種協議UDP / TCP 

計算機網路結構自頂向下詳解

今天在研究生現代網路原理課程上期末答辯中以《高併發大流量網站設計應對技術》奪冠,這是來校三個月來唯一順心順意的事情了,很久沒有寫部落格了,今天寫兩篇,分別是自頂向下解釋網際網路五層結構,自底向上解釋網際網路五層結構;為什麼做這兩個題目呢?第一篇解釋你的qq訊息是如何傳送到另外一個人那裡去的,第二

3. 計算機網路網路彙總

1、主要功能 實現兩個端系統之間的資料透明傳輸。 網路層向上只提供簡單靈活的、無連線的、盡最大努力交付的資料報服務。網路層不提供服務質量的承諾,不保證分組交付的時限,所傳送的分組可能出錯、丟失、重複和失序。程序之間通訊的可靠性由運輸層負責。 2、網路層提供的兩種服務

計算機網路——傳輸(三)

TCP協議 傳送端應用程式通過套接字介面將資料傳向傳輸層之後,這些資料就歸傳輸層管了,這裡就是TCP協議。TCP協議會管理一個傳送快取,所有通過套接字介面的資料會被放到這個傳送快取中去,然後TCP每次從這個快取中拿出資料,將資料傳遞到網路層。其實這個過程就是多路複用。 我們可以這麼理

計算機網路——傳輸(二)

傳輸層位於端系統中,也就是位於‘網路邊緣’。傳輸層也有很多協議,但目前用的比較多的是UDP協議和TCP協議。 在認識UDP協議和TCP協議之前,先介紹兩個概念——多路複用與多路分解。 多路複用與多路分解 先對傳輸層有個基本瞭解,應用層通過套接字介面向傳輸層傳遞資料,傳輸層再通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