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深入理解IOP程式設計

深入理解IOP程式設計

AOP(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方面程式設計),可以說是OOP(Object-Oriented Programing,面向物件程式設計)的補充和完善。OOP引入封裝、繼承和多型性等概念來建立一種物件層次結構,用以模擬公共行為的一個集合。當我們需要為分散的物件引入公共行為的時候,OOP則顯得無能為力。也就是說,OOP允許你定義從上到下的關係,但並不適合定義從左到右的關係。例如日誌功能。日誌程式碼往往水平地散佈在所有物件層次中,而與它所散佈到的物件的核心功能毫無關係。對於其他型別的程式碼,如安全性、異常處理和透明的持續性也是如此。這種散佈在各處的無關的程式碼被稱為橫切(cross-cutting)程式碼,在OOP設計中,它導致了大量程式碼的重複,而不利於各個模組的重用。

而AOP技術則恰恰相反,它利用一種稱為“橫切”的技術,剖解開封裝的物件內部,並將那些影響了多個類的公共行為封裝到一個可重用模組,並將其名為 “Aspect”,即方面。所謂“方面”,簡單地說,就是將那些與業務無關,卻為業務模組所共同,便於減少系統的重複程式碼,降低 模組間的耦合度,並有利於未來的可操作性和可維護性。AOP代表的是一個橫向的關係,如果說“物件”是一個空心的圓柱體,其中封裝的是物件的屬性和行為; 那麼面向方面程式設計的方法,就彷彿一把利刃,將這些空心圓柱體剖開,以獲得其內部的訊息。而剖開的切面,也就是所謂的“方面”了。然後它又以巧奪天功的妙手 將這些剖開的切面復原,不留痕跡。
使用“橫切”技術,AOP把軟體系統分為兩個部分:核心關注點和橫切關注點。業務處理的主要流程是核心關注點,與之關係不大的部分是橫切關注點。橫切關注點的一個特點是,他們經常發生在核心關注點的多處,而各處都基本相似。比如許可權認證、日誌、事務處理。Aop 的作用在於分離系統中的各種關注點,將核心關注點和橫切關注點分離開來。正如Avanade公司的高階方案構架師Adam Magee所說,AOP的核心思想就是“將應用程式中的商業邏輯同對其提供支援的通用服務進行分離。”

實現AOP的技術,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採用動態代理技術,利用擷取訊息的方式,對該訊息進行裝飾,以取代原有物件行為的執行;二是採用靜態織入的方式,引入特定的語法建立“方面”,從而使得編譯器可以在編譯期間織入有關“方面”的程式碼。然而殊途同歸,實現AOP的技術特性卻是相同的,分別為:
1、join point(連線點):是程式執行中的一個精確執行點,例如類中的一個方法。它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在實現AOP時,並不需要去定義一個join point。
2、point cut(切入點):本質上是一個捕獲連線點的結構。在AOP中,可以定義一個point cut,來捕獲相關方法的呼叫。
3、advice(通知):是point cut的執行程式碼,是執行“方面”的具體邏輯。

4、aspect(方面):point cut和advice結合起來就是aspect,它類似於OOP中定義的一個類,但它代表的更多是物件間橫向的關係。
5、introduce(引入):為物件引入附加的方法或屬性,從而達到修改物件結構的目的。有的AOP工具又將其稱為mixin。
上述的技術特性組成了基本的AOP技術,大多數AOP工具均實現了這些技術。它們也可以是研究AOP技術的基本術語。
橫切技術
“橫切”是AOP的專有名詞。它是一種蘊含強大力量的相對簡單的設計和程式設計技術,尤其是用於建立鬆散耦合的、可擴充套件的企業系統時。橫切技術可以使得AOP在一個給定的程式設計模型中穿越既定的職責部分(比如日誌記錄和效能優化)的操作。
如果不使用橫切技術,軟體開發是怎樣的情形呢?在傳統的程式中,由於橫切行為的實現是分散的,開發人員很難對這些行為進行邏輯上的實現或更改。例如,用於日誌記錄的程式碼和主要用於其它職責的程式碼纏繞在一起。根據所解決的問題的複雜程度和作用域的不同,所引起的混亂可大可小。更改一個應用程式的日誌 記錄策略可能涉及數百次編輯——即使可行,這也是個令人頭疼的任務。
在AOP中,我們將這些具有公共邏輯的,與其他模組的核心邏輯糾纏在一起的行為稱為“橫切關注點(Crosscutting Concern)”,因為它跨越了給定程式設計模型中的典型職責界限。
橫切關注點
一個關注點(concern)就是一個特定的目的,一塊我們感興趣的區域,一段我們需要的邏輯行為。從技術的角度來說,一個典型的軟體系統包含一些核心的關注點和系統級的關注點。舉個例子來說,一個信用卡處理系統的核心關注點是借貸/存入處理,而系統級的關注點則是日誌、事務完整性、授權、安全及效能問題等,許多關注點——即橫切關注點(crosscutting concerns)——會在多個模組中出現。如果使用現有的程式設計方法,橫切關注點會橫越多個模組,結果是使系統難以設計、理解、實現和演進。AOP能夠比上述方法更好地分離系統關注點,從而提供模組化的橫切關注點。
例如一個複雜的系統,它由許多關注點組合實現,如業務邏輯、效能,資料儲存、日誌和排程資訊、授權、安全、執行緒、錯誤檢查等,還有開發過程中的關注點,如易懂、易維護、易追查、易擴充套件等,下圖演示了由不同模組實現的一批關注點組成一個系統。

把模組作為一批關注點來實現
通過對系統需求和實現的識別,我們可以將模組中的這些關注點分為:核心關注點和橫切關注點。對於核心關注點而言,通常來說,實現這些關注點的模組是相互獨立的,他們分別完成了系統需要的商業邏輯,這些邏輯與具體的業務需求有關。而對於日誌、安全、持久化等關注點而言,他們卻是商業邏輯模組所共同需要的,這些邏輯分佈於核心關注點的各處。在AOP中,諸如這些模組,都稱為橫切關注點。應用AOP的橫切技術,關鍵就是要實現對關注點的識別。
如果將整個模組比喻為一個圓柱體,那麼關注點識別過程可以用三稜鏡法則來形容,穿越三稜鏡的光束(指需求),照射到圓柱體各處,獲得不同顏色的光束,最後識別出不同的關注點。如下圖所示:

關注點識別:三稜鏡法則
上圖識別出來的關注點中,Business Logic屬於核心關注點,它會呼叫到Security,Logging,Persistence等橫切關注點。
public class BusinessLogic
{
    public void SomeOperation()
    {
       //驗證安全性;Securtity關注點;
       //執行前記錄日誌;Logging關注點;
       DoSomething();
       //儲存邏輯運算後的資料;Persistence關注點;
       //執行結束記錄日誌;Logging關注點;
    }
}
AOP的目的,就是要將諸如Logging之類的橫切關注點從BusinessLogic類中分離出來。利用AOP技術,可以對相關的橫切關注點封裝,形成單獨的“aspect”。這就保證了橫切關注點的複用。由於BusinessLogic類中不再包含橫切關注點的邏輯程式碼,為達到呼叫橫切關注點的目的,可以利用橫切技術,擷取BusinessLogic類中相關方法的訊息,例如SomeOperation()方法,然後將這些“aspect”織 入到該方法中。如下圖:

將橫切關注點織入到核心關注點中
通過利用AOP技術,改變了整個系統的設計方式。在分析系統需求之初,利用AOP的思想,分離出核心關注點和橫切關注點。在實現了諸如日誌、事務管理、許可權控制等橫切關注點的通用邏輯後,開發人員就可以專注於核心關注點,將精力投入到解決企業的商業邏輯上來。同時,這些封裝好了的橫切關注點提供的功 能,可以最大限度地複用於商業邏輯的各個部分,既不需要開發人員作特殊的編碼,也不會因為修改橫切關注點的功能而影響具體的業務功能。
為了建立鬆散耦合的、可擴充套件的企業系統,AOP應用到的橫切技術,通常分為兩種型別:動態橫切和靜態橫切。
動態橫切
動態橫切是通過切入點和連線點在一個方面中建立行為的過程,連線點可以在執行時橫向地應用於現有物件。動態橫切通常用於幫助向物件層次中的各種方法新增日誌記錄或身份認證。在很多應用場景中,動態橫切技術基本上代表了AOP。
動態橫切技術的核心主要包括join point(連線點),point cut(切入點),advice(通知)和aspect(方面)。在前面,我已經概要地介紹了這些術語分別代表的含義。接下來,我將以一個具體的例項來進一步闡述它們在AOP動態橫切中實現的意義。
考慮一個電子商務系統,需要對訂單進行新增、刪除等管理操作。毫無疑問,在實際的應用場景中,這些行為應與許可權管理結合,只有獲得授權的使用者方能夠實施這些行為。採用傳統的設計方法,其虛擬碼如下:
public class OrderManager
{
    private ArrayList m_Orders;
    public OrderManager()
    {
       m_Orders = new ArrayList();
    }
    public void AddOrder(Order order)
    {
        if (permissions.Verify(Permission.ADMIN))
        {
            m_Orders.Add(order);
        }
    }
    public void RemoveOrder(Order order)
    {
        if (permissions.Verify(Permission.ADMIN))
        {
            m_Orders.Remove(order);
        }
    }
}
同樣的,在該電子商務系統中,還需要對商品進行管理,它採用了同樣的授權機制:
public class ProductManager
{
    private ArrayList m_Products;
    public ProductManager()
    {
        m_Products = new ArrayList();
    }
    public void AddProduct(Product product)
    {
        if (permissions.Verify(Permission.ADMIN))
        {
             m_Products.Add(product);
        }
    }
    public void RemoveProduct(Product product)
    {
        if (permissions.Verify(Permission.ADMIN))
        {
             m_Products.Remove(product);
        }
    }
}
如此以來,在整個電子商務系統中,核心業務包括訂單管理和商品管理,它們都需要相同的許可權管理,如下圖所示:

電子商務系統的許可權驗證實現
毫無疑問,利用AOP技術,我們可以分離出系統的核心關注點和橫切關注點,從橫向的角度,擷取業務管理行為的內部訊息,以達到織入許可權管理邏輯的目的。當執行AddOrder()等方法時,系統將驗證使用者的許可權,呼叫橫切關注點邏輯,因此該方法即為AOP的join point。對於電子商務系統而言,每個需要許可權驗證的方法都是一個單獨的join point。由於許可權驗證將在每個方法執行前執行,所以對於這一系列join point,只需要定義一個point cut。當系統執行到join point處時,將根據定義去查詢對應的point cut,然後執行這個橫切關注點需要實現的邏輯,即advice。而point cut和advice,就組合成了一個許可權管理aspect。

AOP動態橫切的技術實現
由於aspect是一個封裝的物件,我們可以定義這樣一個aspect:
private static aspect AuthorizationAspect{……}
然後在這個aspect中定義point cut,在point cut中,定義了需要擷取上下文訊息的方法,例如:
private pointcut authorizationExecution():
execution(public void OrderManager.AddOrder(Order)) ||
execution(public void OrderManager.DeleteOrder(Order)) ||
execution(public void ProductManager.AddProduct(Product)) ||
execution(public void ProductManager.DeleteProduct(Product));
由於許可權驗證是在訂單管理方法執行之前完成,因此在before advice中,定義許可權檢查:
before(): authorizationExecution()
{
    if !(permissions.Verify(Permission.ADMIN))
    {
        throw new UnauthorizedException();
    }
}
通過定義了這樣一個完整的aspect,當系統呼叫OrderManager或ProductManager的相關方法時,就觸發了point cut,然後呼叫相應的advice邏輯。如此以來,OrderManager和ProductManager模組就與許可權管理模組完全解除了依賴關係, 同時也消除了傳統設計中不可避免的許可權判斷的重複程式碼。這對於建立一個鬆散耦合、可擴充套件的系統軟體是非常有利的。
靜態橫切
靜態橫切和動態橫切的區別在於它不修改一個給定物件的執行行為。相反,它允許通過引入附加的方法欄位和屬性來修改物件的結構。此外,靜態橫切可以把擴充套件和實現附加到物件的基本結構中。在AOP實現中,通常將靜態橫切稱為introduce或者mixin。
靜態橫切在AOP技術中,受到的關注相對較少。事實上,這一技術蘊含的潛力是巨大的。使用靜態橫切,架構師和設計者能用一種真正面向物件的方法有效地建立複雜系統的模型。靜態橫切允許您不用建立很深的層次結構,以一種本質上更優雅、更逼真於現實結構的方式,插入跨越整個系統的公共行為。尤其是當開發應用系統時,如果需要在不修改原有程式碼的前提下,引入第三方產品和API庫,則靜態橫切技術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舉例來說,當前已經實現了一個郵件收發系統,其中類Mail完成了收發郵件的功能。但在產品交付後,發現該系統存在缺陷,在收發郵件時,未曾實現郵件地址的驗證功能。現在,第三方產品已經提供了驗證功能的介面IValidatable:
public interface IValidatable
{
    bool ValidateAddress();
}
我們可以利用設計模式中的Adapter模式,來完成對第三方產品API的呼叫。我們可以定義一個新的類MailAdapter,該類實現了IValidatable介面,同時繼承了Mail類:
public class MailAdapter:Mail,IValidatable
{
     public bool ValidateAddress()
     {
         if(this.getToAddress() != null)
         {
             return true;
         }
         else
         {
             return false;
         }
     }
}
通過引入MailAdapter類,原來Mail物件完成的操作,將全部被MailAdapter物件取代。然而,此種實現方式雖然能解決引入新介面的問題,但類似下面的程式碼,卻是無法編譯通過的:
Mail mail = new Mail();
IValidatable validate = ((IValidatable)mail).ValidateAddress();
必須將第一行程式碼作如下修改:
Mail mail = new MailAdapter();
利用AOP的靜態橫切技術,可以將IValidatable介面織入到原有的Mail類中,這是一種非常形象的introduce功能,其實現仍然是在aspect中完成:
import com.acme.validate.Validatable;
public aspect MailValidateAspect
{
    declare parents: Mail implements IValidatable;
    public boolean Mail.validateAddress()
    {
         if(this.getToAddress() != null)
         {
              return true;
         }
         else
         {
              return false;
         }
    }
}
靜態橫切的方法,並沒有引入類似MailAdapter的新類,而是通過定義的MailValidateAspect方面,利用橫切技術為Mail類introduce了新的方法ValidateAddress(),從而實現了Mail的擴充套件。因此如下的程式碼完全可行。
Mail mail = new Mail();
IValidatable validate = ((IValidatable)mail).ValidateAddress();
AOP技術的優勢
AOP技術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在面向物件的世界裡,人們提出了各種方法和設計原則來保障系統的可複用性與可擴充套件性,以期建立一個鬆散耦合、便於擴 展的軟體系統。例如GOF提出的“設計模式”,為我們提供了設計的典範與準則。設計模式通過最大程度的利用面向物件的特性,諸如利用繼承、多型,對責任進 行分離、對依賴進行倒置,面向抽象,面向介面,最終設計出靈活、可擴充套件、可重用的類庫、元件,乃至於整個系統的架構。在設計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模式體現物件的行為、暴露的介面、物件間關係、以及物件分別在不同層次中表現出來的形態。然而鑑於物件封裝的特殊性,“設計模式”的觸角始終在介面與抽象中大做文章,而對於物件內部則無能為力。
通過“橫切”技術,AOP技術就能深入到物件內部翻雲覆雨,擷取方法之間傳遞的訊息為我所用。由於將核心關注點與橫切關注點完全隔離,使得我們能夠獨立的對“方面”程式設計。它允許開發者動態地修改靜態的OO模型,構造出一個能夠不斷增長以滿足新增需求的系統,就象現實世界中的物件會在其生命週期中不斷改變自身,應用程式也可以在發展中擁有新的功能。
設計軟體系統時應用AOP技術,其優勢在於:
(一)在定義應用程式對某種服務(例如日誌)的所有需求的時候。通過識別關注點,使得該服務能夠被更好的定義,更好的被編寫程式碼,並獲得更多的功 能。這種方式還能夠處理在程式碼涉及到多個功能的時候所出現的問題,例如改變某一個功能可能會影響到其它的功能,在AOP中把這樣的麻煩稱之為“糾結 (tangling)”。
(二)利用AOP技術對離散的方面進行的分析將有助於為開發團隊指定一位精於該項工作的專家。負責這項工作的最佳人選將可以有效利用自己的相關技能和經驗。
(三)永續性。標準的面向物件的專案開發中,不同的開發人員通常會為某項服務編寫相同的程式碼,例如日誌記錄。隨後他們會在自己的實施中分別對日誌進行處理以滿足不同單個物件的需求。而通過建立一段單獨的程式碼片段,AOP提供瞭解決這一問題的持久簡單的方案,這一方案強調了未來功能的重用性和易維護 性:不需要在整個應用程式中一遍遍重新編寫日誌程式碼,AOP使得僅僅編寫日誌方面(logging aspect)成為可能,並且可以在這之上為整個應用程式提供新的功能。
總而言之,AOP技術的優勢使得需要編寫的程式碼量大大縮減,節省了時間,控制了開發成本。同時也使得開發人員可以集中關注於系統的核心商業邏輯。此外,它更利於建立鬆散耦合、可複用與可擴充套件的大型軟體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