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裡霧裡雲端計算 【16】政策的貓膩
【16】政策的貓膩 有人評論美國的科技政策,說自從愛迪生時代以來,美國每每發現一個潛力不錯的主題,就像拋繡球一樣,忽悠各路學界商界人力財力去鑽研,去哄搶。這些人力財力,不僅來自美國本土,而且也來自全球各地。美國政府通常在幕後指揮,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 通過公開的立法,以及暗地的操作,讓美國本土公司機構和個人得到最大實惠,同時也留一點殘羹剩飯給海外嚐嚐甜頭,保持他們參與的積極性。 2. 率先發現富於潛力的主題。從福特汽車,貝爾電話,通用電器,好萊塢電影,杜邦化工,波音/洛克希德航空航天,到Motorola/Texas Instrument電子,Intel積體電路,微軟作業系統,思科網路裝置,Netscape/Yahoo網際網路相關產品,和Google搜尋引擎。科技突破轉換為商機的重大機會,幾乎都被美國把持。 為數不多的例外之一,是行動電話。1980年代末,行動電話技術在北歐以及日本已經很成熟,但是美國遲遲不開放市場。直到1990年代初,Qualcomm和Motorola等等美國本土公司技術準備充分以後,美國政府才默許大規模開發本地行動電話市場。Nokia等等海外公司,固然能夠在美國市場得到一部份利潤,但是主要收入,還是留給了美國本土公司。 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美國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所以美國政府對待計算機和網路,明顯與行動電話不同,沒等到技術十分成熟,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向全球丟擲這個新繡球。先是Apple和 IBM兩家美國公司飽賺了PC的利潤,接下來微軟和Intel又賺得盆滿鉢盈。 網際網路原本是歐洲人的發明,問世不久,就被美國人搶過風頭。當時網際網路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從技術到商業模式,都沒有成型,美國人揮舞金融股市指揮棒,吸引各國資金,以風險投資為渠道,糜集美國,催生了一大批互 聯網相關企業。而這些企業的股票一路瘋長,又反過來刺激全球資金進一步向美國聚集。一轉眼,到了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大批海外資金血本無歸,但是這些資金所催生的技術與實物資產,卻留在了美國。 網際網路的潛力還沒有挖晚,美國又開始忽悠生物基因和醫療藥品技術。生物基因和醫療藥品技術,從學術研究轉化為商品生產的難度,似乎比計算機和網路更難。到目前為止,除了偉哥獲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以外,還有多少其它成功案例?但是去矽谷數一數,生物公司已經為數不少。這些公司以什麼生存?答案,風險投資。美國人的魔術,依舊長盛不衰。 客觀上來說,雲端計算算不上是一個特大的繡 球,但是架不住美國的熱炒,現在已經成為全球IT業界的熱點話題。 目前雲端計算商戰戰場是三國鼎立的局面。Google AppEngine面向廣大網站客戶。Amazon S3和EC2更在意託管電子商務,以及代理高效能運算。這兩者的目標客戶,基本上都是企業客戶,包括小攤小販。微軟呢?微軟的雲端戰略強調的是那個“端” 字。有理由相信,微軟更在意個人使用者。 IBM的處境有點尷尬。雲端計算本質上來說,對IBM的大型機業務是威脅。但是IBM奇怪地推出 Blue cloud戰略。細細琢磨一下藍雲的技術內容,發現除了Tivoli這個監控系統以外,藍雲的核心,都依賴於開源專案。而Tivoli與雲端計算的關係,充 其量不過是個輔助工具而已。 對於自己不擅長的技術,IBM為什麼不唱反調,反而跟著別人後面起鬨?“雲而上”這篇文章給出的答案是,維護 客戶關係(leverage customer relationships)。說來也不奇怪,IBM日益從一個硬體軟體生產商,向服務與諮詢方向轉變。 一個當年主宰著計算機產業,一個當今仍然擁有人才薈萃的T.J.Watson等等實驗室的IBM,在雲端計算這個重要的領域,卻沒有一如既讓地擔當起領袖的重 任。時過境遷,一聲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