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46 《未來的工作》 -豆瓣評分7.0

46 《未來的工作》 -豆瓣評分7.0

《未來的工作》

這裡寫圖片描述
【 未來的工作趨勢,是實現從崗位導向到任務導向的轉變。】
        在超職場時代,作為工作者,要怎樣順應未來的趨勢?作為管理者,要怎樣調整企業模式?
        本期音訊講述了在網際網路時代,當傳統的僱傭模式被替代、組織邊界被打破、企業的工作重心由員工管理轉變為產品導向時,我們應如何重新認識和構建新的工作模式,從而把握未來的工作趨勢和企業發展。
        本書作者是約翰 · 佈德羅、瑞文 · 傑蘇薩森和大衛 · 克里爾曼,這三位人力資源專家將和我們探討:如何順應未來工作的四個趨勢,以及通過 “組織 - 任務 - 彙報” 的框架來有效引領工作,更新傳統的人力資源模式。

你將聽到:

  1. 什麼是斜槓青年
  2. 未來工作的四個趨勢?
  3. 外包與合作有哪些區別?
  4. 未來企業模型的三要素是什麼?
    5.IBM 與蘋果如何實現了合作?
書籍資訊:

書名:《未來的工作:傳統僱用時代的終結》
原作名:Lead the Work: Navigating a World beyond Employment
作者:[美] 約翰 · 佈德羅、瑞文 · 傑蘇薩森、[加] 大衛 · 克里爾曼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譯者:畢崇毅、康至軍
出版年: 2016-10
頁數: 348
定價: 59
裝幀: 平裝
ISBN: 9787111548126

關於作者

        約翰 · 佈德羅,南卡羅萊納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的教授、高效組織研究中心主任。他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研究成果頗豐,在《應用心理學》、《人事心理學》、《哈佛商業評論》等期刊雜誌上發表過多篇文章。
        瑞文 · 傑蘇薩森,認證會計師,韜睿惠悅諮詢公司人才管理實踐部門的全球業務主管。
        大衛 · 克里爾曼,克里爾曼研究中心的執行長。

關於本書

        這是一本關於未來工作趨勢的書,告訴我們將來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和工作模式會有哪些變化。

核心內容

        本書的作者認為,現在 90% 的全職工作崗位在未來 20 年會消失,全職的員工會變成自由工作者,企業也會把工作的重心逐步轉移到外包公司和合作夥伴中去,傳統的企業組織模式會被顛覆。


核心內容分為兩部分:
一、未來工作的四個趨勢
二、未來企業模型的選擇。
這裡寫圖片描述

一、未來工作的四個趨勢

  1. 引領工作而不是管理員工
            經典的管理理論都在強調提高員工的效率,這個思路起源於工業革命時期。在當時,人是機器的延伸,與其說是僱傭工人,不如說是僱傭他們的雙手和時間。但企業發展的根本核心是過硬的產品,在未來,只要是能夠解決問題的人,都可以想辦法進行合作。
    【案例】
            美國的一家基因測序公司需要管理海量資料庫,公司的員工沒有額外的時間和相應的技術。這個公司的管理者到程式設計大師網去尋求幫助,通過競賽的方式吸引了很多人來參加,從中選出了最合適的方案,高效地解決了問題。

  2. 自由工作者數量增多
            美國勞工統計局發現,從 1990 年到 2014 年,全職員工的比例下降了一半,自由工作者的比例翻倍。現在中國的自由工作者至少也達到了 300 萬,預計到 2020 年,會有 43% 的人都是自由職業者。

  3. 外包和合作夥伴的興起
            外包就是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把非核心業務外包出去,可以提升公司的效率,還可以減少成本。
    【案例】
            華為在管理實踐、資訊和通訊技術市場處於領導地位,而外包公司軟通動力則是在技術與通訊領域有縱深服務的能力,雙方通過建立戰略關係,軟通動力變成了高科技領域全球領先的服務品牌,華為也提高了資訊化服務的能力。
            合作伙伴模式是說企業與企業之間建立聯絡,互補雙方缺少的東西,相互利用對方擅長的事情。
    【案例】
            西門子和迪士尼因為一款兒童助聽器達成了合作伙伴關係,西門子負責助聽器的設計和生產,迪士尼負責營銷,兩個公司協同合作。

  4. 人力資源平臺的優化
            人力資源平臺,就是能夠為各個企業和各個求職者提供資訊的平臺。平臺會發布具體的任務和要求,主動設立各種機制,讓僱主和工作者能又快又精確地進行匹配。
    【案例】
            人力資源平臺的眾包競賽制。比如,有一個僱主需要做一個視訊廣告,大家就都可以參與,他從中選取最滿意的支付報酬第一個階段類似於海選,客戶從所有競賽者的創意中選出來 3 個;第二個階段是視訊展示,把上一輪的 3 個創意拍成廣告,從中選出來最好的作為最終產品。

二、未來企業模型的選擇
        企業模型包括三個要素,分別是工作任務、組織結構和回報方式。三個要素分別有左右兩個極端,最左邊是傳統的工作方式,最右邊是未來的工作方式。

  1. 工作任務
    就是被僱傭的工作者交給客戶的產品。工作任務包含三種轉變:
    (1)分解性程度的轉變
    傳統的方式是按照不同的職務、崗位分配任務,未來的趨勢是把工作任務分成小的專案,找到最合適的人來做,實現從崗位導向到任務導向的轉變。
    (2)分散性程度的轉變
    傳統的方式是在預定的時間、預定的地點完成,未來的方式是可以隨時隨地完成工作。
    (3)脫離性程度的轉變
    工作內容到底是依靠公司的全職員工來做,還是依靠外包的自由工作者,這是傳統與未來的區別。

  2. 組織結構
    就是工作、工作者和客戶三者之間的關係。組織結構有四個轉變:
    (1)滲透性的轉變
    傳統的組織形式是把公司的事情在內部解決,未來的趨勢是外包公司和人力資源平臺與企業共同存在。
    (2)互連性的轉變
    外包公司和人力資源平臺之間的聯絡更密切,互連性是滲透性的補充。
    (3)合作性的轉變
    傳統的組織要保護自己公司的機密,公司會把自己的行動隱蔽起來,但在未來的趨勢中,組織開放性會越來越高,公司與外部之間會有更多的合作,甚至客戶都可以參與進來。
    (4)靈活性的轉變
    主要適用於部門之間,每個部門就像是一套樂高積木中的零件,傳統的做法是一個也不能少,全部都用起來,未來的趨勢是把自己的零件送出去,和另一套樂高積木合作,也可以借用其他公司的零件,來回地組合,只要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就可以。

  3. 回報方式
    就是工作者獲得的報酬和激勵,回報不一定是金錢,還包括經驗、自豪感和炫耀資本等等。回報方式包含了三個轉變:
    (1)即時性的轉變
    發放報酬的時間,傳統的方式是按照每個月或者是定期來發放的,未來的趨勢是即時、計件報酬。
    (2)個性化的轉變
    薪酬制度要為每一個人量身定製,發放的報酬也應該按照具體任務的不同來安排。
    (3)創造性的轉變
    報酬的方式是多樣化的,只用工資是無法滿足員工的,公司可以通過榮譽獎勵、稱號認定等方式,讓工作者收穫更多樣的回報。
    【案例】
            IBM 的人才市場和員工調配中心,保證了 IBM 和蘋果公司的成功合作,共同開發了企業級別的應用。合作的時候,雙方員工每天都在一起工作,遇到問題隨時進行討論。截止到 2015 年底,蘋果和 IBM 已經合作完成了 100 個 App。
            在 IBM 的人才市場中,專案經理會把工作分解成多個小專案,把具體的任務投放到人才市場上去,所有員工都可以報名參加。
            IBM 的員工調配中心是專門為了優化工作管理的部門,為短期任務安排遠端工作人員。這個部門還有一個對外的臨時調配平臺,為外部的合作伙伴和客戶臨時安排工作人員。

本書金句

  1. 外包和合作的區別:外包專門做別人不專業的事情合作是相互利用對方擅長的事情。外包和合作不僅是為了優化成本,更重要的是為了優化工作。

  2. 公司的每個部門就像是一套樂高積木中的零件,傳統的做法是全都用起來,而未來的趨勢是把自己的零件送出去,和另一套積木合作,也可以借用其他公司的零件,來回地組合,只要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就可以。

  3. 一直以來,人力資源專家都在尋求管理員工的好辦法,直到現在我們才發現,分解、優化工作才是關鍵。而個人需要做的,就是成為能夠高效優化工作的獨立個體。

  4. IBM 的整個人才市場和調配中心負責把傳統的工作任務分散,擴散到每個可以勝任的員工身上,讓不同部門、不同身份的員工可以直接靈活地合作,模糊公司內部和外部的邊界,形成新的組織結構,適應新的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