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有云巨頭:亞馬遜 AWS
來源:樂晴智庫精選
摘要:亞馬遜AWS目前擁有超過1500種產品和2100餘種第三方模組,為全球190個國家的企業提供支援。
AWS作為亞馬遜旗下的雲端計算服務平臺,面向全世界範圍的使用者提供包括彈性計算、儲存、資料庫、應用程式在內的一整套雲端計算服務。
亞馬遜AWS目前擁有超過1500種產品和2100餘種第三方模組,為全球190個國家的企業提供支援。
Cloudability公司分析了來自1500多家機構的匿名資料,2017年AWS雲服務支出超過25億美元。
資料顯示,雖然AWS有成百上千個產品,但最主要的支出還是在EC2(雲主機)、EBS(塊儲存)、RDS(資料庫)和S3(物件儲存)這四項,這四項佔總服務支出的85%,其中,EC2貢獻了58.7%,EBS貢獻了9.9%,RDS貢獻了9.3%,S3貢獻了6.3%。
亞馬遜的雲服務涵蓋了IaaS、PaaS、SaaS三層,順應當下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發展趨勢,亞馬遜AWS幾乎每天都會有新的功能上線,如今AWS已經推出數千項新功能,可以幫助使用者搭建各類新的應用。
2011年,AWS新增了82項重要服務和功能,2013年280項,2015年722項,到了2017年推出的新功能和服務更是達到了1430項。
同時亞馬遜在研發投入方面常年位居榜首。2017年,位居全美研發支出數額排行榜前五位的公司都來自科技行業。
亞馬遜以226億美元(約1419億人民幣)的研發支出位居榜首,比2016年增長了41%(2016年亞馬遜也位居榜首)。
▌AWS基礎設施遍佈全球,攜手光環、西雲進軍中國公有云市場
在全域性基礎設施中有三個重要的概念。
一是Region(區域),每個Region是相互獨立的,資源隔離,自成一套雲服務體系,分佈在全球各地。
二是AvailabilityZone(可用區),每個Region由數個可用區組成,每個可用區可以看作一個數據中心群,包含1-6個6萬+規模的超大資料中心,可用區之間的距離通常為30-100公里。
Region為完全隔離的兩個資源池,而AvailabilityZone之間通過光纖連線,但風、火、水、電資源隔離。
三是EdgeLocations(邊緣節點)。全球目前有50多個邊緣節點,是一個內容分發網路,可以降低內容分發的延遲。
截至2018年8月,AWS在18個區域和一個本地區域有55個可用區(AZ),分別位於美國、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印度、愛爾蘭、日本、韓國、新加坡和英國。
客戶可以將服務部署到不同的Region與AvailabilityZone中,在1個AZ完全停止服務時,另外一個AZ可以提供完整的服務。
在資料中心設計上,AWS選擇了兩種方案的結合。按照地理位置建立獨立的、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叢集,保證規模效應的高性價比,實現客戶良好的網路體驗。
獨立的資料中心叢集間保持較小的互聯頻寬,避免大範圍網路互聯的高投資。資料中心叢集內,在資料中心間、以及資料中心內設計了很高的互聯頻寬,實現資源池的統一SLA體驗。
AWS提供了通用雲主機、高效能雲主機、GPU加速雲主機、FPGA加速雲主機、儲存優化雲主機、記憶體優化雲主機等多種雲主機規格。
公有云業務中,伺服器裝置成本佔一大塊,每年攤銷費用會佔到營收20-30%,AWS、微軟Azure都在設計符合自身業務的伺服器。
當前,全球雲端計算的主戰場主要有三個:北美、歐洲、亞太。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北美、歐洲兩大區域已較為成熟,相比之下,中國作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中心,其雲端計算市場仍處於蓬勃發展之中,AWS的目光也投向了中國。
根據中國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增值電信業務(包括資料中心)屬於限制類,且外資比例不超過50%。
外國公司(包括臺灣)仍被禁止投資中國IDC產業。
由於中國市場的法律環境,跨國公司雲端計算在中國的落地頗為曲折,大多數外資資料中心及雲服務巨頭,都選擇了“中方提供牌照,外方提供技術”的模式,如微軟和世紀互聯,亞馬遜和光環新網,蘋果和雲上貴州等。
AWS在中國開展業務建資料中心的一個基本條件是中國的資料中心不能與AWS在全球的其他9個數據中心有任何的互聯。也就是說,客戶可以享受AWS全球領先的技術和服務,但不可以享受共享的全球資訊。
所以目前來看,亞馬遜AWS在中國的發展與全球並不同步。
其一,根據政策要求外資公司只能提供技術,亞馬遜AWS採用了兩套賬戶體系,資料內部之間並不打通,這是目前在中國提供雲服務的外資公司通用做法。
其二,外資公司的雲端計算服務落地,需要將每一項功能和服務單獨通過中國政策流程稽核,這導致外資雲落地中國的業務並不完整。
目前AWS中國有兩個區域,光環新網運營的AWS中國(北京)區域和西雲資料運營的AWS中國(寧夏)區域。
早在2008年底,亞馬遜就已經派人入華考察中國市場情況,4年後,AWS中文網站啟用。2013年12月18日,亞馬遜AWS宣佈入華,AWS提出“北京前店、寧夏後廠”的經營模式,北京負責銷售和市場,寧夏負責提供大規模資料中心運營。
由於後廠在成本方面比前店低30%-40%,所以為了覆蓋更廣的客戶,對一些對延遲不敏感的生產、計算和服務主要交與寧夏,而低延遲業務則交與北京。
2016年,光環新網獲得亞馬遜通授權獨立運營AWS中國(北京)區域雲服務,利用公司北京及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面向中國境內客戶提供服務,標誌著AWS中國(北京)區域的落地商用。
2017年12月22日公司公告稱獲得雲服務業務經營許可,標誌著由光環新網運營的AWS北京地區正式獲得雲端計算牌照。
在早期的合作模式中,光環新網是亞馬遜在北京的IDC合作伙伴,即他們為AWS的客戶提供IDC服務,並收取相應的費用,而亞馬遜則負責提供IT和軟體服務。
在新的合作模式中,光環新網將提供全部的AWS雲服務,並收取相關費用。
亞馬遜AWS在中國的另一家合作伙伴是成立於2015年的西雲資料,創始人是寬頻資本董事長、寧夏西部雲基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田溯寧。
西部雲基地由北京雲基地與寧夏省中衛市政府於2013年10月共同出資成立,寧夏西部雲基地科技有限公司資料中心專案為AWS定製設計,專案在中衛工業園區(A3)、迎水橋(B3)、宣和寺口子(D)三個點同時建設,佔地923畝,一期專案計劃投資30億元,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部署10800個機架,設計伺服器容量40萬臺。
2017年12月12日AWS中國官網宣佈由西雲資料運營的AWS寧夏區域正式對外開放。
在網路方面。中衛市近年來大力推進西部雲基地建設,引進了亞馬遜、奇虎360等一批國內外網際網路巨頭,建成了直達太原、北京、西安的4×100G骨幹網路,聚集了140多家雲端計算、雲應用和電商企業落戶。
寧夏優勢在於用電成本低,曾經屬於邊遠地區的網路逐漸得到解決,有望實現規模效應。
亞馬遜前期在中國選址花費近1個億美元,最後選擇了寧夏中衛,亞馬遜承諾在3-5年內投入100萬臺伺服器以上。寧夏資料中心的PUE值達到1.1,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的全自然冷源資料中心,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碳和熱空氣的排放。
2018年3月16日,光環新網釋出2017年財報,公司營收40.77億元,同比增長75.92%。
由於2016年8月份之後,AWS北京區的收入均確認在光環新網利潤表裡,2017年公司雲端計算業務收入28.71億元,剔除無雙科技貢獻13.40億元,考慮到中金雲網和公司自身的雲產品規模體量都還比較小,AWS北京區2017年規模約為15億元。
預計到2018年,AWS中國(寧夏)區域將給AWS中國市場份額帶來強勁的增長。
▌AWS產品豐富多樣,客戶粘性大具有先發優勢
AWS在2002年正式推出時是免費服務,意在幫助開發者開發應用程式和工具,將Amazon.com網站上的眾多獨特功能整合到自己的網站上。
由於網站本身客戶訪問流量變動很大,業務季節性明顯,IT人員有很大的動力去解決類似的問題。
為了應對突發的高流量,不得不購買大量伺服器,之後機器則被空置,為了不讓資源閒置,就把這些機器當成服務來賣,這就是最初的EC2專案。
2006年開始逐漸推出和引入S3和EC2,通過提供不同的案例型別,給客戶帶來不同的CPU、記憶體、儲存容量和網路容量配置選擇,這兩款產品如今仍然廣受歡迎。
企業希望快速將服務和應用程式運轉起來,但傳統企業很少放心將更多的高工作負荷任務轉移到公共雲,2006年虛擬私有云(VirtualPrivateCloud)應運而生。
從2012年開始AWS每年都定期舉行Re:Invent大會,如今報名參加的人數已經超過3萬人。
在產品方面,AWS基礎架構是現在可用的最靈活和安全的雲端計算環境之一,它提供了一個可擴充套件的、高度可靠的平臺,使客戶能夠快速安全地部署應用程式和儲存資料。
AWS面向使用者提供包括彈性計算、儲存、資料庫、應用程式在內的一整套雲端計算服務,涵蓋計算、儲存、聯網、資料庫、分析、應用服務、部署、管理、開發、移動、物聯網、人工智慧、安全、混合雲、虛擬及增強現實、媒體和企業級應用等方面。
亞馬遜彈性計算雲服務(AmazonElasticComputeCloud,簡稱AmazonEC2)
EC2是一項Web服務,能夠在雲環境中提供可任意調整的計算容量。服務介面非常簡單,獲得和啟動AmazonEC2新伺服器例項只需數分鐘,並且在計算容量發生變化時能快速調整計算能力。
相比自己構建資料中心,直接使用AmazonEC2不僅能夠使企業快速開發和部署應用程式,還可以省去大額的硬體費用支出。
亞馬遜簡易儲存服務(AmazonSimpleStorageService,簡稱AmazonS3)
S3提供了簡單的Web服務介面,可隨時在Web上的任何位置儲存和檢索任何數量的資料。
提供的特性有,跨區域複製、事件通知、成本監控和控制和加密等。
典型使用場景有,儲存使用者上傳的檔案,如頭像、照片、視訊等靜態內容,承擔簡單的資料庫服務功能,資料備份等。優點是即用即付,成本低;
公司如果有多個站點,可以選擇性地儲存資料,提高上傳、下載效率;無限儲存、分層儲存(可選標準或低冗餘儲存);設計簡約,功能實用操作簡便。
亞馬遜彈性塊儲存(AmazonElasticBlockStore,簡稱AmazonEBS)
Amazon的EBS是彈性分散式塊儲存服務的典型代表,也是規模量級最大的彈性分散式塊儲存服務,用於給AWSEC2提供獨立的塊儲存卷。
EBS還提供了其它雲端計算特性,如彈性可擴充套件、多副本資料、快照與快速恢復服務、資料快速遷移、容量快速擴容等,這些特性都是傳統的PC本地磁碟無法提供的。其主要特性就是通過儲存與計算分離,實現塊儲存的“彈性”特性。
AmazonElasticMapReduce(AmazonEMR)
AmazonEMR是一個託管叢集平臺,可簡化在AWS上執行大資料框架(如ApacheHadoop和ApacheSpark)以處理和分析海量資料的操作。
2018年3月AWS宣佈AmazonEMR可以在進行機器學習工作流程和大資料處理的同時執行分散式深度神經網路。
除了上述主要功能之外,AWS在無伺服器技術、容器、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物聯網等高階計算與技術領域不斷地進行著產品和服務的更新與拓展。
在客戶方面,AWS的使用者粘性大,形成先發優勢。
我們認為,在IaaS服務的市場中獲得先發優勢很重要,因為使用者粘性大,一旦使用了某家的服務,再更改遷移是很繁瑣的事情。
對於企業來說,選擇效能好、技術積累深厚、成本價效比高的服務是必然的。對於使用者來說,選擇供應商的標準很簡單,就是效能和成本。
AWS領跑全球雲端計算市場,不僅因為起步早,更離不開其“客戶至上”文化。
這種客戶至上的文化,深受客戶與合作伙伴的認同。
亞馬遜的CEO貝佐斯一直貫徹亞馬遜要提供近似於水電的基礎設施服務,成本和價格應該越低越好。
在超低價+巨量+微薄利潤的宗旨下,AWS一開始的價格非常低,不想引起潛在競爭對手的注意。
AWS在積澱了十餘年後,終於告別低迷迎來雲端計算的高速發展期,並且由於AWS技術積累深厚,安全度高,已經在客戶中間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具備先發優勢的AWS已經形成規模效應,建設成本極低,由於良好的財務狀況和成本控制能力,使得公司有實力一直降低產品的價格。
AWS的服務最早在2006年3月釋出,從最開始面向初創公司小團隊,現在已成為向包括Airbnb、Dropbox、Netflix以及CIA(美國中情局)等在內的全球數百萬客戶提供服務。
AWS應用行業之一就是遊戲公司。
全球90%以上的大型遊戲公司使用了AWS,包括Activision(動視)、Supercell、Ubisoft(育碧)等,將線上遊戲基礎設施轉移到AWS的巨大雲端計算資源上。
傳統IT,管理大批硬體和網路基礎設施既不靈活又浪費資源,選擇全部執行在AWS平臺對業務最有利,依靠AWS的全球基礎設施來支撐產品開發和多人VR/AR遊戲體驗,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探索業務創新,保持玩家的參與感、遊戲的娛樂性和競爭性。
AWS雲伺服器易用性強、效能強大、穩定可靠、擴充套件性強,能適應遊戲使用者的高速增長、有力地支援線上遊戲體驗。
2018年4月4日,著名遊戲開發商DirectiveGames宣佈遊戲將全面執行在AWS平臺上。他們基於斯皮爾伯格的同名科幻電影《頭號玩家》新開發了一款大型多人線上模擬遊戲,公司使用的AWS服務如下:
AWS應用行業之二就是網際網路公司。
以網際網路公司、旅行房屋租賃社群愛彼迎(Airbnb)為例,公司業務覆蓋全球且增長迅速,有上億使用者,公司將其幾乎所有的雲端計算功能均遷移到了AWS,AWS的靈活性和響應能力使公司可以專注於業務增長和擴充套件,免除所需時間和額外成本的後顧之憂;
現在公司已經採用了AWS提供的幾乎所有功能,比如使用AmazonRDS維持2.6億社交聯絡人,使用多可用區域(Multi-AZ)部署來自動複製其資料庫並增強資料永續性,通過AWS可以輕鬆管理和自定義堆疊,自行新增伺服器等。
AWS至少為其節省了用於一個操作職位的費用。
國內的優質企業包括蒙牛乳業、芒果TV、獵豹移動、華大基因等都使用AWS的計算、儲存、資料庫等功能,為企業進行網站、應用程式、儲存資料和資產的託管等服務。
AWS之所以如此強大,其龐大的生態合作群體功不可沒。
AWS作為共有公有云服務商,並不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而是致力於建設一個以合作伙伴為中心的健康生態系統。
2014年AWS推出合作伙伴計劃(AWSPartnerNetwork,簡稱APN),作為支援平臺向合作伙伴提供技術、商務和市場營銷方面的支援。
根據2017年AWSre:Invent大會上釋出的資料,AWS的整個合作伙伴體系(APN)於2017年新增一萬多家新企業。
在AWSMarketplace上,現有軟體供應商1280多家,軟體數量4200多個,活躍使用者16萬以上,平均每月的EC2使用量超過4.8億小時。
亞馬遜AWS在華加速佈局,在國內也聯合多家投資機構和政府以及創業公司啟動了雲創計劃。
亞信科技是AWS中國地區的首批生態鏈合作伙伴,基於AWS平臺開發了SaaS雲管家產品服務以及領先的雲安全產品;
360作為很重要的安全廠商,提出了主機安全管理系統,可對雲端的資源池進行統一的安全防護與集中管理,與AWSEC2業務結合為使用者提供安全的雲基礎實施服務;金蝶集團2014年與亞馬遜AWS開啟戰略合作,基於AWS雲服務平臺,打造面向世界級的企業ERP雲服務平臺;優維科技2018年入選AWS中國區DevOps解決方案提供商。
▌AWS跨越投入期,營收利潤雙增長
在營業收入方面,AWS年營收保持高速增長,2015-2017財年增長速率分別達到70%、55%、43%,遠遠高於亞馬遜總營收的增長率。
根據公佈的2018年度一季報顯示,營收達到54億美元,同比增長49%。
在利潤方面,亞馬遜從2015年開始擺脫虧損,正是由於Amazon的雲服務業務正擊敗其他業務,成為Amazon獲得盈利的主力軍。
總體來看,亞馬遜AWS業務已經跨越過使用者教育期和大幅虧損的投入期,實現了盈虧平衡,正步入營收、利潤快速增長階段。現在,AWS的業務利潤已經有反補其它業務的傾向。
從亞馬遜公司財報來看,公司運營收入主要分為北美區域(傳統電商、零售業務)、國際區域(傳統電商、零售業務)和AWS業務。其中北美區域和國際區域的統計只是地區不同,業務內容均為傳統電商、零售業務,國際區域業務近年來持續虧損,即使北美區域業務增長勢頭比較樂觀,似乎也對拯救傳統電商業務的利潤無力迴天。
若將國際區域和北美區域的電商、零售業務合併,可以看到亞馬遜的傳統業務增長動力明顯不足,利潤較為單薄,所以AWS業務已經成為支援整個公司業務利潤的主要驅動力。
投資活動現金流中,用於支援企業持續增長的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的資本開支在2015-2017年分別為46億、67億和101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支援AWS的投資。
股價方面。
2018年2月28日,胡潤研究院釋出《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
榜單顯示,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以7750億元財富首次問鼎世界首富,巴菲特和比爾·蓋茨分列二、三位,這主要得益於亞馬遜的股價的不斷上揚。
亞馬遜公司的股價從2016年4月反超納斯達克指數以後持續上揚,與2015年8月同期相比上漲258.67%。不斷上揚的股價代表著市場對亞馬遜的預期不斷走高。
現在亞馬遜AWS雲服務,已成為公司營收第三大和最賺錢的業務,在體量本已較大的情況下,目前仍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AWS在海外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微軟Azure和谷歌。
從全球公有云市場來看,AWS、微軟和谷歌佔統治地位,僅AWS就佔據了約35%~40%的市場份額,AWS和微軟兩者市場份額之和佔比過半。
市場研究機構SynergyResearchGroup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依據IaaS和PaaS收入排名,2018年一季度AWS遙遙領先,是全球主要四大地區的最大公有云廠商。
在南美、亞太、拉丁美洲以及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四大主要地區,AWS、微軟、谷歌、阿里雲和IBM位列公有云廠商的前五名。
其中,AWS在上述四個區域均排在第一;微軟在三大區域排名第二,但亞太區被阿里雲趕超,位於第三。
在AWS在2006年推出雲服務後,2008年和2009年穀歌和微軟相繼入局,行業競爭加劇,但由於雲端計算使用者具有粘性,AWS憑藉優質的服務仍然佔據行業龍頭地位。
同時AWS有超過1.4萬名專門開發的工程師,Google自己有7000多名專門開發雲端計算的工程師,微軟有5000多名,現存差異依然很大,其它雲服務商想趕超AWS的話,需要花費更大的精力和投資。
高盛公司2018年3月13日釋出的《雲端計算季度行情》報告顯示,2017年,AWS的長期資本支出(CAPEX)達195億美元,AWS、谷歌雲和微軟Azure在全球的可用區數分別為53個、44個和36個。
而現在AWS官網顯示,目前可用區數已經達到55個,為行業最多。
微軟Azure2010年走向市場,被認為是僅次於AWS的第二大雲IaaS服務商。
2018年Q1Azure營業收入為19億美元,增長了93%,2018Q2營收繼續強勢上漲89%,市場份額也增長至13%,對AWS的份額有所蠶食。
2017年AWS收入約140億美元,微軟雲收入約200億美元,具體細分來看,微軟的雲業務橫跨了三個層面,所以若論雲完整體系的排名,微軟第一,AWS第二,salesforce並列,微軟在整體雲業務收入上處於領先地位。
但是,微軟在IaaS的收入大概只有30億,剩下全是SaaS的收入,而相比較而言,在IaaS方面,AWS做的最大,在IaaS層面AWS的收入大概是微軟的4倍。
AWS在國內的競爭對手主要是阿里雲。
截至2018年6月,阿里雲在全球18個地域開放了44個可用區,為全球數十億使用者提供可靠的計算支援。
與亞馬遜類似,同為電商起家的阿里巴巴開展雲業務的原因主要是提升自身的IT運營效率的需要,處理海量的交易資料產生高昂的IT成本,且經常存在資源浪費情況。
2009年成立的阿里雲最初只為內部業務提供IT基礎設施支援,直到2011年開始對外主要提供IaaS層服務,然後逐步向PaaS層滲透,目前是國內最大的雲端計算企業。
阿里雲起步相較AWS來說比較晚,最初與AWS在營業收入上差距幾十倍,現在縮小到7、8倍,與AWS在技術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2017年,中國公有云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市場,阿里雲以45.5%排名第一,亞馬遜AWS排名在第五。但在全球市場,亞馬遜AWS一騎絕塵,市場份額為47.1%,而阿里雲不能與之匹敵。
目前,國內公有云服務商至少存在五大類別,而且IaaS呈現巨頭聚集趨勢。
一是以機房託管為主營業務的IDC服務商向公有云轉型,如世紀互聯、網銀互聯等;
二是運營商,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已推出獨立公有云,中國聯通也推出了“沃雲”;
三是傳統IT裝置商,如華為、浪潮等;
四是網際網路公司,如阿里雲、騰訊雲,通過自有生態體系獲取高質量使用者;
五是一批初創型小企業,如Ucloud、青雲等。網際網路公司是最有條件發展公有云業務的。
彈性雲平臺不僅可以用來支撐自有業務,還可以賣給生態系統內的其它開發者。再進一步做成開放公有云,服務社會各行各業。
網際網路公司資金實力較為雄厚,能夠較好的平衡巨大的前期投入與緩慢增長的使用者需求,而且可以利用自有業務的檢驗推動業務發展正向迴圈。
所以結合國內政策以及競爭格局看來,AWS在中國市場的競爭沒有太大的優勢,但在全球市場是當之無愧的龍頭。
未來智慧實驗室是人工智慧學家與科學院相關機構聯合成立的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和腦科學交叉研究機構。
未來智慧實驗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慧系統智商評測體系,開展世界人工智慧智商評測;開展網際網路(城市)雲腦研究計劃,構建網際網路(城市)雲腦技術和企業圖譜,為提升企業,行業與城市的智慧水平服務。
如果您對實驗室的研究感興趣,歡迎加入未來智慧實驗室線上平臺。掃描以下二維碼或點選本文左下角“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