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小學數學論文】淺析小學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

【小學數學論文】淺析小學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

分析 思考 反應速度 同學 養成 估算 基本 加減法 存在

淺析小學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

  [導讀] 本文是小學數學優秀論文範文2000字至3000字完整版《新課程標準》提出了關於“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計算,對其中一些基本的計算,要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並逐步做到計算方法合理、靈活”的教學要求。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關於“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計算,對其中一些基本的計算,要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並逐步做到計算方法合理、靈活”的教學要求。

  我對每次的測試卷進行分析,直接計算分數占總分的40%,學生考的答卷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的計算不能得滿分。在所有失分的題目中,由於計算而導致的失分占相當大的比例。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貫穿於小學數學教學的始終。

  數學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過計算來進行,數學中解決問題的思路、步驟、結果也要通過計算來落實計算的準確率和速度如何,將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質量。如何培養學生“正確、迅速、靈活、合理”地進行計算呢?

  一、註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口算是估算和筆算的基礎,口算能力差,勢必會影響到估算、筆算的正確和速度,影響計算技能的形成。

  口算能力的培養,不只是低年級的事情,應當貫穿於小學數學教學全過程。基本口算的重點是2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法。每次試卷分析,計算錯誤率最高的是加減法。

  1.要講究訓練形式,激發口算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口算興趣,寓教於樂,結合教學內容,每天讓學生視算或聽算10-20道左右,訓練的方式主要是視算和聽算。形式多樣:如對口令、遊戲、集體搶答等使每個學生都有練習的機會,達到激發學生興趣之目的。

  2.探索規律,養成口算習慣、提高速度。循序漸進,養成口算習慣。並長期堅持練習,凡能用口算或部分能用口算的盡量引導學生用口算解決,這樣才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訓練反應速度,同時可以熟練鞏固口算方法,提高計算速度。

  二、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和計算習慣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有良好的思維品質。因此,在計算訓練中,教師一定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仔細、耐心、冷靜、果斷等良好的素質。計算中出現的錯誤,大多數是粗心大意、馬虎、字跡潦草等不良習慣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計算能力的保證。在計算訓練時,要求學生一定做到:認真看、仔細想、細心算、耐心查。

  1.認真看:就是認真對數。

  題目都抄錯了,結果又怎麽能正確呢?所以,要做到:抄好題後與原題核對,豎式上數字與橫式上的數字核對,橫式上的得數與豎式上的得數核對。

  2.仔細想:就是認真審題。引導學生在做計算題時,不應拿起筆來就下手算,必須先審題,弄清這道題應該先算什麽,後算什麽,有沒有簡便的計算方法,然後才能動筆算。另外,計算必須先求準,再求快。

  3.細心算:一要認真書寫、格式一定要規範,數字間有適當的間隔,條理清楚,計算時精力集中。二要養成估算和自覺驗算的習慣。三要善於有打草稿的習慣。

  4.耐心查:就是認真檢查。計算完,要檢查計算方法是不是合理;檢查數字、符號會不會抄錯,小數點會不會錯寫或漏寫;對計算中途得到的每一個得數和最後的結果都要進行檢查和驗算。

  一般來說,計算能力需要通過長時期的訓練來提高。計算練習可安排在每堂課的開始或結尾,也可以安插在一堂課的中間,但時間不宜過長。一堂課開始進行計算練習,可以有效地復習舊知識,為講解新課做準備。在一堂課中間或末尾進行計算練習,能促使學生註意力的變換,消除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形成的緊張和疲勞。

  三、利用教具演示和動手操作的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計算法則是計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規則化。如果不懂算理,光靠機械訓練,無法適應千變萬化的具體情況,更談不上靈活運用。數學中的一些概念,如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的認識,運算定律和性質,及和、差、積、商的變化規律,都是運算法則的依據。

  但是這些都是抽象的數學知識,而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 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學具,是幫助學生感知和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註意力,而且可以把抽象的算理具體化,化難為易,縮短掌握計算法則的過程,特別是課上人人動手操作,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地投入到推導計算法則的過程中去,增強計算的自覺性。

  四、運用遷移規律,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算理和法則

  認知心理學理論認為:一切新的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學習基礎上產生的,不受學習者原有認知水平影響的學習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對新知識的理解是建立在和原有的有關知識發生聯系的基礎上產生的。

  而所謂遷移,簡單地說就是學生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對新知識產生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學的根本目的,不僅是讓學生能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學生一但形成了遷移能力,就能把所學知識靈活運用,計算課也是如此,恰當地運用遷移規律,使學生能更準確地理解算理,掌握法則。

  總之,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靠一朝一夕能養成的。作為教師,首先自身要對計算法則、定律等運用自如,指導時才能得心應手,提高效果。同時訓練應持之以恒。在計算教學中做到不斷思考,不斷探索,要把它和目前新課標所倡導的生活實際、情感態度等結合起來,激發興趣,科學地制訂計算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計劃,避免計算的單一性、枯燥性。只有這樣,學生必定會在計算能力上獲得明顯的提高。

本文來源:知識-力量雜誌http://www.etci.com.cn/lunwen/

【小學數學論文】淺析小學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