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張磊:雲端計算生態價值點正迅速聚焦到“應用”上
作者 | 張磊 阿里雲高階技術專家、CNCF 官方大使,Kubernetes 專案資深成員和聯合維護者
導讀:雲原生不再只是基礎設施的開發和運維人員的關注點,在應用交付領域小組成立之後,CNCF 基金會正在同應用開發和應用運維人員更緊密的聯絡在一起。
雲原生的理念如今正如火如荼。它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更是社群基於對雲的思考,逐漸提煉出的一系列技術、最佳實踐與方法論的集合。不過,到目前為止雲原生的討論較多侷限在基礎設施的開發和運維人員群體中。
相比之下,更關注業務本身的應用開發同學,與雲原生技術帶來的資源利用率提升、分散式系統的彈性擴充套件與可靠性等能力之間,始終存在著一定的隔閡。對這部分同學來說,雲原生技術更多時候還停留在“知其然”的階段。
然而,伴隨著雲原應用的理念持續普及,我們正看到整個雲端計算生態的核心關注點正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2019 年 9 月 12 日,雲原生基金會 CNCF 宣佈成立應用交付領域小組(Application Delivery SIG)。阿里巴巴高階技術專家、Kubernetes 社群資深成員張磊,軟體智慧公司 Dynatrace 的首席技術與戰略創新官 Alois Reitbauer,與 VMware 資深專家 Bryan Liles 共同當選為該小組首屆聯席主席。
該領域小組是 CNCF 基金會官方成立的第一個以“應用”為中心的領域小組,也被社群譽為是 “CNCF 裡最具價值的領域小組”。
那麼,為什麼 CNCF 會將“應用交付”設立為新的核心關注點呢?
雲原生的本質,是一種讓應用最大程度享受雲端計算紅利的架構思想。這種思想,實際上是在雲端計算技術不斷普及的過程中,應用基礎架構不斷朝著”讓專業的人做專業事“的方向持續演進、然後逐步沉澱下來的一套最佳實踐和架構正規化。
實際上,在雲端計算真正普及之前,基礎設施能力(比如服務發現、流量控制、監控與可觀測性、訪問控制、網路控制、儲存層抽象等)並不是開發者唾手可得的資源。所以應用基礎設施必須以某種方式遮蔽底層基礎設施對它的缺失和薄弱的環節進行增補,才能夠讓開發者更好的專注於業務邏輯這個最具價值的事情。
所以在這個時期,傳統應用基礎架構與應用之間是非常緊密的耦合關係,要麼應用基礎設施直接接管應用開發本身的各個階段(比如 ESB),要麼就是應用基礎設施直接成為應用開發過程中的一部分(比如 各種程式設計框架和中介軟體)。這種架構下,應用本身的能力與演進,實際上是跟應用基礎設施的命運被緊緊的繫結在了一起。
當然,這個情況如今已經今非昔比。雲端計算的迅速崛起,使得當今的基礎設施能力正逐漸通過 Kubernetes 這樣的標準的平臺層下沉到了更加專業的雲服務體系當中,而不再拘泥和鎖定於傳統中心化應用基礎設施和中介軟體自身的能力。雲原生技術體系,打通了雲與應用之間最後的隔閡,也使得後續湧現出的 Service Mesh 思想得以進一步解耦“應用”與“應用基礎設施”,使得應用可以直接通過 localhost,即可連線到原先必須由中心化應用基礎設施或者中介軟體才能提供的各項能力當中。
伴隨著雲原生應用架構的逐步落地,應用開發者的心智正逐步從基礎設施層當中解放出來。這也使得社群的價值聚焦點,開始從“資源效能”逐步向“研發效能”和“交付效能”靠攏。這個變化,將會接下來成為雲原生生態繼續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如何解讀雲原生基金會 CNCF 成立應用交付領域小組?
對於這一新成立的領域小組,其後續會做哪些事情是廣大雲端計算領域開發者非常關注的,張磊表示:
一、領域小組將逐步確立和推進“雲原生應用管理與標準交付體系”
雲原生應用管理與交付是一個隨著雲原生技術日漸成熟之後迅速成為新一代雲端計算技術聚焦點的重要技術領域。在當前的技術生態當中,Kubernetes 正在構建一個受到全世界普遍認同的、標準化的應用基礎設施層;Serverless 則提供了一種高效的排程與資源管理模型;而 Service Mesh 則進一步明確了應用之間非侵入式的服務治理機制。這些能力,我們都統一稱之為“平臺層能力”,也是之前 CNCF 基金會主要關注的領域。
而本次 CNCF 應用交付領域小組所關注的,則是在“平臺層”之上的“應用管理層”的技術架構和演進方向。這一層,也是未來雲端計算生態的價值聚焦點。
應用交付領域小組將致力於與整個雲原生社群協作,共同在“應用”、“終端使用者”和“平臺層”之間,構建出一套高效、標準和可信賴的交付與連通體系。這個思想貫穿應用交付的宣告週期,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標準的分層結構(雲原生應用分層模型)來將其形象表達出來:
在這個模型下,“應用定義”,“應用部署與交付”,和“應用例項管理”之間會進行清晰的分層和協作。這種分層理念,是目前整個雲端計算生態都缺失的。而云原生應用分層模型,將會成為後續雲原生應用交付生態向“標準化”、“外掛化”、和“職責分離”的方向不斷演進的重要理論基礎。
二、雲原生應用交付最佳實踐與架構正規化
應用交付領域小組將協同雲原生開源社群一起,在上述“雲原生應用分層模型”體系下逐步抽象與提煉出各層對應的最佳實踐、基礎正規化、參考架構與專案範例,同時對主流開源社群中的應用管理專案進行梳理和彙總。最終,這些內容都會以《CNCF 雲原生應用架構白皮書》的方式同整個生態見面。
三、推動雲原生應用交付生態向分層與標準的架構上不斷演進
在上述理論和實踐基礎上,應用交付領域小組將會聯同社群和生態,共同推進主線應用管理開源專案逐步向分層、統一、標準的方向持續演進。此外,領域小組也會持續在這套體系下進一步甄別和孵化開源專案,並通過編制《雲原生應用交付生態指南(Cloud Native App Delivery Lanscape)》來幫助雲原生使用者和開發者進行選型和架構參考。這些都有望讓雲原生社群的終端使用者真正成為應用交付領域小組最大的受益者。
在此前的印象中,CNCF 基金會的主要關注群體大多是基礎設施領域的技術人員。但是在應用交付領域小組成立之後,CNCF 基金會正在同應用開發和應用運維人員更緊密的聯絡在一起。
總結
CNCF 應用交付領域小組的成立,可以看做是雲原生技術生態歷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它標誌著雲端計算生態的關注點正在從基礎設施層逐步上升到“應用層”這一雲原生技術的核心價值點上。“雲原生應用分層模型”、“雲原生應用標準交付”和“雲原生應用架構”,也會成為應用交付領域小組後續工作的關鍵詞。
張磊總結道:隨著雲端計算技術的迅速發展與普及,“雲原生”這個以“軟體天然生在雲上、長在雲上”作為基礎假設的應用管理與架構理念正在迅速深入人心,而本次應用交付領域小組的成立,也正是“雲的價值,正在迴歸到應用本身”這一趨勢的真實寫照。
在 CNCF 應用交付領域小組成立後,阿里巴巴會更加緊密的同 CNCF 基金會進行協作,一方面積極嘗試在網際網路和雲產品雙重場景中實踐“雲原生應用管理與標準交付體系”,另一方面也會進一步深度參與到雲原生應用技術開源社群當中。
“ 阿里巴巴雲原生微信公眾號(ID:Alicloudnative)關注微服務、Serverless、容器、Service Mesh等技術領域、聚焦雲原生流行技術趨勢、雲原生大規模的落地實踐,做最懂雲原生開發者的技術公眾號。”